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模拟卷(艺术美学原理与应用)之艺术与哲学的关系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提出“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的哲学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黑格尔D.康德2.中国传统绘画中“计白当黑”的美学原则直接体现了()哲学思想A.儒家“中庸”B.道家“有无相生”C.佛家“空观”D.法家“务实”3.主张“艺术是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哲学家苏珊·朗格,其理论基础源于()A.现象学B.符号学C.存在主义D.结构主义4.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否定艺术的根本原因是()A.艺术模仿现实,而现实是理念的影子,艺术是“影子的影子”B.艺术家缺乏道德自律C.艺术破坏城邦秩序D.艺术无法传递真理5.宋代郭熙《林泉高致》提出“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其哲学基础是()A.儒家“仁者乐山”B.道家“游心太玄”C.禅宗“当下即悟”D.阴阳五行6.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用“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分析艺术,这一理论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生命哲学D.分析哲学7.中国书法“书为心画”的论断,与()哲学思想关联最密切A.孟子“养气说”B.庄子“心斋”C.荀子“性恶论”D.程朱“理学”8.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认为,艺术的本质是()A.真理的自行设置入作品B.情感的表现C.形式的创造D.模仿的升华9.董其昌“南北宗论”将山水画分为“南宗”与“北宗”,其哲学依据是()A.禅宗“顿渐”之分B.道家“动静”之辨C.儒家“雅俗”之判D.阴阳“刚柔”之理10.列夫·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提出“艺术是情感的传达”,其哲学立场属于()A.功利主义B.表现主义C.形式主义D.解构主义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艺术模仿的是______”,与柏拉图的“模仿论”形成根本区别。2.中国艺术“大巧若拙”的审美追求,源于《老子》中“______”的哲学命题。3.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区分“______”与“依存美”,为艺术的无功利性奠定哲学基础。4.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指出,中国艺术的空间意识是“______”,与西方透视法形成对比。5.谢赫“六法论”中“______”被视为绘画的最高准则,其哲学内核是对生命精神的把握。6.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影响了当代观念艺术,这类艺术强调______而非形式表达。7.王夫之“情景交融”说将艺术视为“______”的统一,体现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维。8.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推动了超现实主义艺术,其核心是通过______释放被压抑的欲望。9.石涛“一画论”中的“一画”不仅指绘画技法,更象征______的哲学本体。10.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讨论艺术“______”的消解,反映技术时代哲学对艺术本质的反思。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理念论(柏拉图)2.气韵生动(谢赫)3.艺术终结论(丹托)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道家“自然无为”思想对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影响。2.分析黑格尔“艺术史三段论”(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的哲学逻辑。五、论述题(25分)结合具体艺术实例,论述哲学对艺术创作方法与审美取向的双重影响。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B3.B4.A5.B6.C7.A8.A9.A10.B二、填空题1.可能的事(或“必然或可然的事”)2.大巧若拙3.纯粹美4.节奏化的空间5.气韵生动6.观念传达(或“意义提供”)7.心物8.梦境(或“无意识活动”)9.宇宙万物提供10.灵韵(或“光晕”)三、名词解释1.理念论(柏拉图):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与终极真实,现实世界是理念的“模仿”,艺术则是对现实世界的“再模仿”,即“影子的影子”。这一理论奠定了西方哲学中“本质—现象”的二元结构,也成为其否定艺术真实性的哲学依据。2.气韵生动(谢赫):谢赫“六法论”首条,指艺术作品需呈现生命的流动与精神的活力。“气”是中国哲学中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与能量,“韵”指事物内在的节奏与韵律。该命题将艺术评价从形式技巧提升到对宇宙生命精神的把握,体现道家“生气论”与儒家“心性论”的融合。3.艺术终结论(丹托):美国哲学家丹托基于安迪·沃霍尔《布里洛盒子》等波普艺术提出,当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消失(如现成品艺术),艺术不再需要通过形式创新证明自身,而是转向哲学反思。这一理论反映后现代语境下艺术从“形式探索”向“意义追问”的转向,本质是哲学对艺术本体的重构。四、简答题1.道家“自然无为”思想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体现在三方面:(1)创作原则:主张“道法自然”,反对刻意造作。如中国山水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既师法自然实景,又需艺术家以“虚静”之心观照,避免主观强加(例: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对自然肌理的细腻捕捉)。(2)审美理想:追求“大巧若拙”,推崇质朴天然之美。书法中“屋漏痕”“锥画沙”的用笔法则,即强调线条如自然痕迹般不加修饰(例:八大山人画作的简淡留白)。(3)表现手法:注重“虚实相生”。道家“有无相生”思想转化为艺术中的空白处理,如京剧舞台上“空台即万物”的虚拟表演,通过演员动作暗示环境,而非实景堆砌(例:《游园惊梦》中以水袖表现划船)。2.黑格尔“艺术史三段论”的哲学逻辑建立在“理念与感性形式的关系”上:(1)象征型艺术:理念尚未找到合适的感性形式,只能通过模糊的符号暗示(如古埃及金字塔),体现理念对形式的“超越性”。(2)古典型艺术:理念与感性形式完美统一(如古希腊雕塑),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理想状态,体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3)浪漫型艺术:理念超越感性形式(如中世纪宗教绘画、莎士比亚戏剧),艺术转向内心世界的表达,预示艺术将被哲学取代。这一逻辑本质是黑格尔“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体现:艺术是绝对精神的感性阶段,最终需扬弃自身,向更高级的哲学(纯粹思维)过渡。五、论述题哲学对艺术的影响可从创作方法与审美取向两方面展开,结合实例分析如下:一、哲学影响艺术创作方法(1)现象学与当代艺术的“回到事物本身”:胡塞尔现象学主张“悬置先见”,直接感知事物本质。受此影响,当代观念艺术强调对日常物品的直接呈现,如克里斯·奥菲利用大象粪便创作《圣母玛利亚》,通过材料本身的“陌生化”引发对宗教符号的重新审视,摒弃传统绘画的“修饰性”,体现现象学“直面事物”的方法论。(2)解构主义与艺术的“碎片化表达”:德里达解构主义反对“中心—边缘”的二元结构,主张拆解固定意义。蔡国强《天梯》以火药爆破形成转瞬即逝的火焰轨迹,打破传统雕塑的“永恒性”,用碎片式的视觉语言暗示意义的流动性,呼应解构主义对“在场形而上学”的批判。二、哲学影响艺术审美取向(1)儒家“成教化,助人伦”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载道”功能:《论语》“绘事后素”强调艺术需服务于道德教化,宋代李公麟《孝经图》通过人物故事画直观阐释孝道,其审美价值不仅在于技法,更在于“善”的传递,形成中国艺术“美善相乐”的审美传统。(2)存在主义与现代艺术的“荒诞感”:萨特“存在先于本质”揭示人生的偶然性,弗朗西斯·培根的扭曲人像(如《教皇英诺森十世的肖像研究》)通过变形的面部肌肉与模糊的背景,传达现代人的孤独与存在的荒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8月)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中国蕃茄牛肉米线数据监测报告
- 课件时长的确定
- 锅炉(承压)设备焊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铁合金回转窑工质量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巧克力塑形师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课件无广告原因
- 拜耳法溶出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猪皮二层箱包革数据监测报告
- 金属牙齿考试题及答案
- 二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动物》课件PPT
- 不干胶贴标机设计学士学位论文
- 《劳动合同书》-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监制(2016.11.15)
- 钢轨检测报告
- 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
- GB/T 3505-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
- GB/T 11186.1-1989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原理
- 09S304 卫生设备安装图集
- 功能材料概论-课件
- 微纳加工课件
- 危重病人紧急气道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