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语言类教师专业能力测试真题试卷_第1页
2025年语言类教师专业能力测试真题试卷_第2页
2025年语言类教师专业能力测试真题试卷_第3页
2025年语言类教师专业能力测试真题试卷_第4页
2025年语言类教师专业能力测试真题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语言类教师专业能力测试真题试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汉语词汇要求:考察学生对现代汉语词汇的掌握程度,包括词义、词性、词组搭配等方面。1.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真谛(zhēndì)B.真谛(zhēndì)C.真谛(zhēndì)D.真谛(zhēndì)(2)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风雨同舟B.风雨同舟C.风雨同舟D.风雨同舟(3)下列词语中,词性不同的一项是:A.严谨B.严谨C.严谨D.严谨(4)下列词语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丰收B.丰收C.丰收D.丰收(5)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动词的一项是:A.跑B.跑C.跑D.跑2.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填入空格处的正确词语是:他的___()非常优秀,深受大家喜爱。(2)下列词语中,填入空格处的正确词语是:这篇文章的___()生动形象,引人入胜。(3)下列词语中,填入空格处的正确词语是:这种___()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4)下列词语中,填入空格处的正确词语是:他的___()令人佩服。(5)下列词语中,填入空格处的正确词语是:这篇文章的___()非常精彩。二、语法要求:考察学生对汉语语法的掌握程度,包括句子成分、句子结构、句式变换等方面。1.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句子中,主语和谓语搭配错误的一项是:A.他每天都要锻炼身体。B.他每天都要锻炼身体。C.他每天都要锻炼身体。D.他每天都要锻炼身体。(2)下列句子中,缺少宾语的一项是:A.我喜欢读书。B.我喜欢读书。C.我喜欢读书。D.我喜欢读书。(3)下列句子中,缺少主语的一项是:A.他去图书馆了。B.他去图书馆了。C.他去图书馆了。D.他去图书馆了。(4)下列句子中,缺少谓语的一项是:A.我昨天去公园了。B.我昨天去公园了。C.我昨天去公园了。D.我昨天去公园了。(5)下列句子中,缺少状语的一项是:A.我在图书馆看书。B.我在图书馆看书。C.我在图书馆看书。D.我在图书馆看书。2.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句子中,填入空格处的正确词语是:他___()每天都要锻炼身体。(2)下列句子中,填入空格处的正确词语是:我___()喜欢读书。(3)下列句子中,填入空格处的正确词语是:他___()去图书馆了。(4)下列句子中,填入空格处的正确词语是:我___()昨天去公园了。(5)下列句子中,填入空格处的正确词语是:他___()在图书馆看书。四、古诗文阅读要求:考察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包括对诗句内容、意境、修辞手法的把握。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每题3分,共9分)《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请写出他的字。()(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这首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每题3分,共9分)《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1)这首词的作者是谁?请写出他的字号。()(2)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场景?()(3)这首词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五、文言文阅读要求:考察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包括对句子翻译、词义解释、文段内容的把握。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每题3分,共9分)《论语·为政》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D.不亦君子乎?(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D.不亦君子乎?(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D.不亦君子乎?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每题3分,共9分)《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侯韩信者,齐人也。初,韩信为布衣时,贫无立锥之地,常从人寄食。其母死,无以葬,乃行乞于市。市中人有识之者,曰:“此非常人也,必当富贵。”于是韩信乃发愤,学兵法。(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淮阴侯韩信者,齐人也。B.初,韩信为布衣时,贫无立锥之地。C.其母死,无以葬,乃行乞于市。D.于是韩信乃发愤,学兵法。(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淮阴侯韩信者,齐人也。B.初,韩信为布衣时,贫无立锥之地。C.其母死,无以葬,乃行乞于市。D.于是韩信乃发愤,学兵法。(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淮阴侯韩信者,齐人也。B.初,韩信为布衣时,贫无立锥之地。C.其母死,无以葬,乃行乞于市。D.于是韩信乃发愤,学兵法。六、作文要求: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题目:我的读书生活要求:1.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2.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3.体现自己的观点和感悟,不套用范文。4.注意书写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汉语词汇1.选择题(1)B解析:A项“真谛”读音错误,应为zhēndì;C项“真谛”字形错误,应为真谛;D项“真谛”字形错误,应为真谛。(2)C解析:A、B、D项均为成语,C项“风雨同舟”为成语,故选择C项。(3)A解析:A项“严谨”为形容词;B、C、D项均为形容词。(4)B解析:A、C、D项词义相同,均为“收获丰富”的意思,B项“丰收”为“农作物收成好”的意思。(5)A解析:A、B、C、D项均为动词,但A项“跑”是及物动词,后面需要有宾语。2.填空题(1)人格解析:根据句意,空格处应填入描述人格品质的词语。(2)结构解析:根据句意,空格处应填入描述文章结构的词语。(3)特点解析:根据句意,空格处应填入描述文章特点的词语。(4)才能解析:根据句意,空格处应填入描述才能的词语。(5)情节解析:根据句意,空格处应填入描述文章情节的词语。二、语法1.选择题(1)C解析:C项主语和谓语搭配错误,应为“他去图书馆”。(2)C解析:C项缺少宾语,应为“我喜欢读书这本书”。(3)C解析:C项缺少主语,应为“他去图书馆了”。(4)C解析:C项缺少谓语,应为“我昨天去公园玩”。(5)C解析:C项缺少状语,应为“他在图书馆看书”。2.填空题(1)也解析:根据句意,空格处应填入表示强调的词语。(2)很解析:根据句意,空格处应填入表示程度的词语。(3)也解析:根据句意,空格处应填入表示强调的词语。(4)很解析:根据句意,空格处应填入表示程度的词语。(5)也解析:根据句意,空格处应填入表示强调的词语。三、古诗文阅读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1)王之涣解析: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字仲初。(2)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胸怀壮志的情感。解析: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追求更高目标的情感。(3)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追求进步的愿望。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1)辛弃疾解析: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字幼安。(2)描绘了元宵节热闹非凡的场景。解析:词中描绘了夜晚花灯璀璨、音乐悠扬的元宵节景象。(3)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如“东风夜放花千树”,形象地表现了元宵节的繁华。四、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A解析:A项中“学而时习之”的“学”解释为“学习”,不正确。(2)C解析:C项中“不亦君子乎?”的“亦”解释为“也”,不正确。(3)D解析:D项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