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商务星球版_第1页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商务星球版_第2页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商务星球版_第3页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商务星球版_第4页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商务星球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2024新疆中考)下表是我国主要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在世

界上的位次,据此完成1—2题。类别耕地面积水资源森林面积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第4位第6位第6位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第67位第88位第121位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总量和人均量都丰富B.总量和人均量都不足C.总量丰富,人均不足D.总量不足,人均量多C解析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是资源的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

占有量严重不足。2.针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我们应该做到

(

)①保护耕地,节约粮食②节约用水,一水多用③大规模开

采森林资源④垃圾分类,变废为宝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A解析大规模开采森林资源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及森林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跨数学·统计】(2024云南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

保障法》于2024年6月1日施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

子”,下表为2023年黑龙江、河南、浙江、云南四省相关统

计数据,其中粮食自给率是指粮食生产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

率。据此完成3—5题。省级行政区平均海拔(米)人口(千万)省区面

积(万平方千米)耕地面积(万亩)粮食自给率(%)甲2469.8716.6812035164.6乙3036.6310.35281824丙18924.6939.408268102.2丁3133.1043.9720807617.63.表中甲、乙、丙、丁四省区分别是

(

)A.浙江、河南、黑龙江、云南B.河南、浙江、云南、黑龙江C.黑龙江、云南、河南、浙江D.云南、黑龙江、浙江、河南B解析丙的平均海拔是1892米,云南省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

丙是云南。四省中,河南的人口数量最多,甲的人口数最多,达

9870万,甲是河南。题目四省区中,黑龙江地广人稀,丁人口最

少,耕地面积最大,丁是黑龙江;浙江的省区面积最小,乙的省区

面积是10.35万平方千米,乙是浙江省。4.与丁省相比,乙省粮食自给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经验欠缺B.热量条件不足C.机械化水平低D.人均耕地较少D解析丁是黑龙江,乙是浙江。相比于黑龙江,浙江耕地面积

小,人口数量多,人均耕地少,粮食自给率低。浙江省属于东部

发达地区,机械化水平高。浙江省属于南方地区,热量充足。

浙江农业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5.“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国家战略举措。下列对“藏粮于

地”理解正确的是

(

)A.所有土地都种植粮食作物B.把粮食储存于地下粮仓C.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D.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C解析“藏粮于地”是指要保证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实

现粮食稳产高产。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是国家保护耕地的制

度,是对“藏粮于地”的正确理解。围湖造田容易引发生态

问题。(2025广东江门期末)2024年9月19日,国家自然资源部宣布,通

过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推动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

全责任制考核,全国耕地面积实现“三连增”,扭转了耕地

“南减北增”局面,对遏制“北粮南运”加剧局面至关重

要。结合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优势度(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分布图,完成6—8题。

6.甲、乙、丙、丁四粮食主产区中,耕地优势度最大的是

(

)A.甲地B.乙地C.内地D.丁地B解析甲乙丙丁中耕地优势度最高的是乙地——华北平原,

优势度是56.96%。7.a地区耕地优势度很低,主要是受

(

)A.土壤的影响B.地形的影响C.水源的影响D.气温的影响C解析a地区耕地优势度很低,主要是受水源的影响,因为a地

区位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受土壤、地形

和气温的影响较小。8.近三年我国扭转了耕地“南减北增”局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

)①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②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制度③借助法律武器保障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化④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A解析国家自然资源部宣布,通过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

度,推动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全国耕地面积

实现“三连增”,扭转了耕地“南减北增”局面;毁林开荒,扩

大耕地面积会破坏生态环境。【学科特色·区域对比】(2024福建中考)我国四个直辖市的水

资源存在差异。读表完成9—11题。某年四个直辖市的水资源与人口状况

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水资源总量(亿m3)29.834.013.0656.1人口数量(万人)2171.852418.901559.503061.71人均水资源量(m3/人)137.21140.5683.362142.929.人均水资源量最少的直辖市是

(

)A.北京市B.上海市C.天津市D.重庆市C解析从表中可知,人均水资源量最少的直辖市是天津市。10.以下景观图反映四个直辖市的水资源利用或空间分布差

异,与重庆市相符的是

(

)

A解析平原旱地、南水北调东线终点位于北方;重庆市属于

我国南方地区,多山地、丘陵,多山区梯田(水田);长江入海口

位于上海市。11.上海市水资源存在污染现象。为减轻水污染,上海市可采

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农业生产采用大水漫灌②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③提高

水资源的利用率④减少农业化肥使用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解析减轻水污染的合理措施是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减少

农业化肥使用量。农业生产采用大水漫灌,属于浪费水资源

的做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节约用水的措施,不是减轻水

污染的措施。【学科特色·乡土地理】(2024福建中考)江西省的金矿资源丰

富,多分布在山区。读图完成12—13题。

12.江西省的金矿主要分布在该省的

(

)A.东北部B.西北部

C.东南部D.西南部A解析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江西省的金

矿主要分布在该省的东北部地区。13.大规模采掘金矿给江西省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寒潮减弱B.水土流失C.台风增多D.城市内涝B解析江西省金矿主要分布在山区,且江西省降水丰富,故大

规模采掘金矿给江西省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不

会带来寒潮减弱、台风增多,城市内涝。(2025北京朝阳期末)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

库”。保护海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下图是海

洋与人类生产生活的景观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关于海洋对人类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海洋是目前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②海上交通线促进世界各地的物资交流③海洋为人类提供了渔盐之利、能量之源④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D解析目前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是陆地。15.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我们应该

(

)A.最大限度开采海洋资源B.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C.全面禁止海洋旅游开发D.鼓励大面积围海造陆B解析海洋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如果不注意保护,就会遭到破

坏,不可最大限度开采海洋资源;应该合理开发海洋旅游资源,

而不是直接禁止;大面积围海造陆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二、综合题(共3题,共55分)16.【中考考向·爱国教育】(2025天津河西期末)(23分)请你和

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一起完成下面探究活动。

【探究一:我国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2024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2024年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提出“藏粮于地,藏

粮于技”的战略。(1)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耕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长

江中下游平原的耕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这些地区共

同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3分)(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填气候类型)区和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它们共同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利于农作物活跃生长。(2分)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夏季温带季风气候

地形平坦

水田

旱地

(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我国西部地区_______面积大,适合发展畜牧业。(2分)(4)“藏粮于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尤为重要,举两例科学

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5)作为中学生能为粮食安全做出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分)一,合理即可)

不浪费;宣传粮食安全知识;参与农业实践活动等(答案不唯节约粮食,(答案不唯一,其他合理答案如精准农业、滴灌技术等均可)农业机械化杂交水稻技术

草地

2024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主题为“Water

forPeace”(以水促和平),“中国水周”(3月22—28日)活动主

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探究二: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6)从空间分布上看,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呈现出_____________

_______的特点。(2分)(7)缓解我国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问题的有效措施是______

_______。(2分)(8)读图,我国南北方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匹配不佳,我国_____

(南方或北方)地区耕地多、水少。(2分)(9)针对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请你说出我们在生活

中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来保护水资源。(4分)北方域调水

跨流多西少

南多北少,东答案

(9)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如随手关闭水龙头、

合理控制用水量;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马桶、节水水龙头

等。解析

(1)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耕地类

型主要是旱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耕地类

型以水田为主。这些地区共同的地形特点是位于平原,地形

平坦,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2)我国耕地主要分

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这两种气候类型

的共同特点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这种气候条件有利

于农作物生长。(3)我国西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地形以

高原、山地为主,草地面积广阔,适合发展畜牧业。(4)“藏粮

于技”在农业中的应用有无土栽培;喷灌、滴灌技术;自动灌溉系统;远程监控;机械化播种、收割;杂交水稻;无人机施

肥、喷洒农药;大棚生产;保鲜和冷藏技术等。(5)中学生可以

从自身做起,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减少粮食浪费。同时,可

以通过宣传活动提高周围人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也可

以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农业实践活动,了解农业生产过

程。(6)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南方地区和东部地

区水资源较为丰富,而北方地区和西部地区水资源相对匮

乏。(7)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能够将水资源从丰

富地区调往匮乏地区,有效缓解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8)北方地区耕地资源占比60%,而水资源仅占20%,说明

北方地区耕地多、水少。(9)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通过使用节

水器具、进行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方式,养成节约用水习惯和

保护水资源。方法点拨生产和生活中的节约用水方式1.农业:①改变灌溉方式,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推广喷

灌、滴灌技术;②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③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2.工业:①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②降低生产耗水,提

高水的利用率;③污水处理达标排放。3.家庭用水:①生活用水,一水多用;②推广节水器具;③少使用

洗涤剂和清洁剂。17.(答案含评分细则)(18分)国际能源署发布2024年《可再生

能源报告》显示中国绿色电力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下图为20

23年我国不同能源消费占比统计图,2016—2023年我国煤

炭、石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统计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

下列问题。

(1)列举两例我国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4分)答案

(1)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潮汐能

等。(任举两例即可)(2)说明2016—2023年我国煤炭、石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

的变化特点。(6分)答案

(2)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下降,石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变化相对稳定,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升高。近年来我国的能源生产量稳步增加,但每年仍存在比较大的

缺口,主要靠进口的化石能源补充。下图为2016—2023年我

国能源消费量柱状统计图。(3)近年来我国能源生产量稳步增加,但依然需从国外进口化

石能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我国能源需求量大;保障我国能源安全。(4)【中考考向·开放设问】请你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提出两

点建议。(4分)答案

(4)建设能源新通道,保障能源输入;开发清洁能源,提高

清洁能源利用比重;提高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等。(两点即

可)【评分细则】第(1)题,答出1条2分,共4分。第(2)题,答出1条2分,意思合理即

可,共6分。第(3)题,答出1条2分,意思合理即可,共4分。第(4)

题,答出2条,意思合理即可,4分。解析

(1)可再生资源指的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

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我国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有水

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潮汐能等。(2)2016

—2023年,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下降,清洁能源占

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升高,石油能源占消费总量的比重相对

稳定;这种能源消费比重的变化对我国的有利影响是优化能

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3)2016—2023年,我国煤炭能源消费

量持续增加,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在国内能源生产量稳步增加时,依然需从国外进口化石能源,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4)建议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来分析。“开源”:西气东

输、西电东送等能源跨区域调配;加大科技投入加大能源的

勘探力度;努力提高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技术;建

设能源通道,保障能源输入;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重。“节

流”:提倡节约能源,提高节能技术,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18.(2024河南南阳方城三模节选)(14分)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