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声的利用(知识梳理5个考点讲练中考真题演练过关培优检测共35题)_第1页
专题07声的利用(知识梳理5个考点讲练中考真题演练过关培优检测共35题)_第2页
专题07声的利用(知识梳理5个考点讲练中考真题演练过关培优检测共35题)_第3页
专题07声的利用(知识梳理5个考点讲练中考真题演练过关培优检测共35题)_第4页
专题07声的利用(知识梳理5个考点讲练中考真题演练过关培优检测共35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暑期学习同步讲练测精编讲义●2024新教材专题07声的利用(知识梳理+5个考点讲练+中考真题演练+过关培优检测共35题)模块一模块一专题知识梳理知识点01:声与信息1.声可以传递信息声声音的特点归纳远处隆隆的雷声大雨就要来了不同的声音会传递给人们不同的信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下课铃声下课时间到了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钢轨发出异常声音有螺栓松动了医生用听诊器听心脏跳动的声音人体健康状况利用仪器接收次声波地震、台风的位置及强度2.声可以传递信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应用示例回声定位(1)蝙蝠觅食:蝙蝠在飞行过程中,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遇到障碍物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事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2)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探测汽车后方障碍物的距离,告知驾驶员周围障碍物的情况;(3)声呐设备: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广泛用于鱼群探测、船舶导航和海底地质地貌的勘测等。医用“B”超医生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组织的分界面(不同内脏器官的分界处、内脏与骨骼分界处以及异物与组织的交界处)时会发生反射,根据反射波滞后于发射波的时间,可以知道分界面在体内的深度等信息,并转换成影像,帮助医生判断人体内的组织器官是否正常。无损探伤工业上可以利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如果产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会在缺损处发生反射,根据接收到的声波信息可以鉴定产品是否合格。知识点二、声与能量1.实验探究—声波能传递能量(1)探究过程:如图所示,将音箱对准火焰,播放音乐。(2)实验现象:观察到火焰随音乐“舞动”。(3)实验结论:声音能传递能量。2.声波传递能量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应用医疗医生利用超声波去除病人体内的结石工业(1)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2)超声波去污:利用超声波使清洗液剧烈振动,把物体上的污垢清洗下来而不损坏被清洗的物体,可以用来清洗机器零件、精密仪器、医疗设备等;(3)超声波焊接:利用超声波的热效应,人们研制了超声波焊接机,利用这种焊接机可以焊接塑料制品、缝制化纤纺织品等;(4)超声波除尘:单反相机中的超声波滤镜,安置在快门之后,能够通过每秒万次的高速振动,将吸附在感光器上的灰尘碎屑震落,达到除尘的目的农业超声波育种:经过超声波处理的种子可以提前发芽,且抗病性强日常生活利用超声波清洗牙齿、利用超声波出去人体内结石等次声波武器由于次声波传播的距离远、穿透能力强,且较低频率的次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可以致人死亡,因而次声波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军事上模块模块二专题重点难点考点分类讲练考点01:声与信息【典例精讲01】(2425八年级上·安徽芜湖·期末)同学们过马路时不能光凭“勇敢”,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对不守规则的行人,司机有时会按喇叭提醒。行人听到喇叭声后应主动避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答案】信息【规范解答】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行人听到喇叭声后应主动避车,喇叭声传递了有车驶来的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变式训练11】(2425八年级上·内蒙古呼和浩特·期末)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后发出“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即声音的越高。【答案】信息音调【规范解答】[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导盲杖通过声音提醒盲人,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2]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说明声音的音调越高。【变式训练12】(2425八年级上·湖北荆州·期末)利用回声定位装置探测海洋深度时,装置发出的是(填“超声”或“次声”)波,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若发出声波后经过6s接收到回声,则该处海洋的深度是m。(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答案】超声信息4500【规范解答】[1]由于超声波的方向性好、穿透力强、在水中传播距离远,所以人们利用超声波制成了声呐,可以用来探测海洋某处的深度,声呐使用时发出的是超声波。[2]超声波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回声定位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3]若发出声波后经过6s接收到回声,则超声波达到海底所用的时间为t此时海洋的深度是ℎ=vt′=考点02:声与能量【典例精讲02】(2425八年级上·广西河池·期末)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是()A.医院里用B超检查病情 B.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用声呐技术测海底深度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答案】AC【规范解答】A.利用B超检查病情,就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故A符合题意;B.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C.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故C符合题意;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C。【变式训练21】(2425八年级上·四川甘孜·期末)医生用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石头”,表明声音具有;为探测海洋深度,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海水中声速约为1500m/s,经过2s接受到来自海底的信号,则该处海深为m。【答案】能量1500【规范解答】[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医生用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石头”,表明声音具有能量。[2]根据题意由于经过2s后收到回波信号,那么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1s,则海底的深度为h=vt=1500m/s×1s=1500m【变式训练22】(2425八年级下·重庆开州·开学考试)如图所示,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随音乐节奏颤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发出声音;烛焰颤动说明声波能传递。【答案】振动能量【规范解答】[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扬声器的纸盆由于振动发出声音。[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与能量,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颤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考点03:超声波的利用【典例精讲03】(2425八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智能手机都有一个语言助手,可以很好实现“人机交流”,如某品牌手机,当使用者说:“小艺小艺”,手机可以解锁,但是其他人说:“小艺小艺”,手机不可以解锁,该系统主要根据声音的这一特性来工作的;图中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答案】音色超声波【规范解答】[1]音色是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智能手机都有一个语言助手,可以很好实现“人机交流”;当使用者说:“小艺小艺”,手机可以解锁,但是其他人说:“小艺小艺”,手机不可以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这一特性来工作的。[2]超声波的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图中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变式训练31】(2425八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警犬训练时,训犬员常使用如图所示的训犬笛对警犬发号施令。将调节杆适当旋进或旋出并固定后,可改变笛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某次训犬笛发出25000Hz的声音,此时人耳不能听到,是因为。【答案】音调犬笛发出的是超声波【规范解答】[1]将调节杆适当旋进或旋出并固定后,可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而改变振动频率,可改变笛声的音调。[2]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训犬笛发出25000Hz的声音,此时犬笛发出的是超声波,超过人耳听觉频率范围,人耳不能听到。【变式训练32】(2425八年级上·重庆南岸·期末)如图所示,医生正用听诊器给南南进行体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南南体内的声音是周围空气振动产生的B.用听诊器为南南体检,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C.声音通过听诊器的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里说明固体能够传声D.平时我们听不到身体里的声音,是因为身体里的声音属于超声波【答案】C【规范解答】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南南体内的声音是身体内部结构发生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提高声音的响度,音调与频率有关,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声音通过听诊器的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里说明固体能够传声,故C正确;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平时我们听不到身体里的声音,是因为身体里的声音响度太小,故D错误。故选C。考点04:次声波的危害【典例精讲04】(2425八年级上·新疆乌鲁木齐·期末)地震时会产生声波,这种声波也会让远在地震中心千里之外不少居民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答案】次能量【规范解答】[1]自然界中的地震会产生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破坏力。[2]这种声波也会让远在地震中心千里之外不少居民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变式训练41】(2425八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关于声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来识别障碍B.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C.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往往会伴随超声波的产生D.“B超”诊断病情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答案】B【规范解答】A.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区分障碍物的距离,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故A错误;B.蝙蝠在飞行时能够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碰到蛾子、蚊子等昆虫或其它的障碍物反射回来,蝙蝠根据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就可以对前方的物体做出判断,故B正确;C.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往往会伴随次声波的产生,故C错误;D.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B超”诊断病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变式训练42】(2425八年级上·江苏无锡·阶段练习)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所产生的(填“超声波”、“次声波”、“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的功能破坏性很大,人耳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若某声源在10s内振动了150次,则此声源发出的是波。【答案】次声波次声【规范解答】[1]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听不到次声,地震可以产生能量很大的次声,这种声音对人体危害极大。[2]声源的振动的频率f=此时频率小于20Hz,此声源发出的是次声波。考点05:生物对于声波的利用【典例精讲05】(2425八年级上·海南海口·期中)2024年9月合肥肥东县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前出现狗狗乱跳、鸟类成群等反常现象,原因是狗和鸟能听到地震产生的()A.响度小的次声波 B.频率低的次声波 C.频率高的超声波 D.频率低的超声波【答案】B【规范解答】地震时地壳发生振动,地壳振动的频率很低,产生次声波,所以,地震发生前出现狗狗乱跳、鸟类成群等反常现象,原因是狗和鸟能听到地震产生的频率低的次声波,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训练51】(2425八年级上·陕西西安·期中)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蝙蝠是靠发射和接收超声波进行目标定位的B.次声波不能引起人耳的听觉,所以不能传递信息C.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它不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D.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的性质【答案】A【规范解答】A.蝙蝠是靠发射和接收超声波进行目标定位的,靠回声定位来判断物体的位置,故A正确;B.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但是次声波是存在的,可以传递信息,故B错误;C.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它的振动频率在20Hz以下,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以下,故C错误;D.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故D错误。故选A。【变式训练52】(2425八年级上·江苏苏州·阶段练习)蝙蝠在夜间出来觅食,他们是靠发出的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它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0m/s。【答案】超声波等于【规范解答】[1]蝙蝠飞行时靠发出的超声波来确定目标的位置,所以夜间它仍能正常飞行。[2]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米/秒‌。模块模块三中考真题演练1.(2024•甘肃中考真题)下列实例中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的是()A.利用超声波洗牙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利用超声波碎石D.声控灯听到声音变亮【答案】B【规范解答】A.超声波洗牙是利用超声波的振动使污渍与牙齿脱离,利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B.医生通过听诊器听到内脏器官发出的声音,了解病人的病情,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故B符合题意;C.超声波碎石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将结石振碎,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D.声控开关接收到声波传递的能量,闭合开关,故声控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024•广东中考真题)被誉为“亚洲第一井”的科学钻井工程是一口设计直径为156mm、深5000m,用于地下科学研究的深井。若在工程进行中测量钻井深度,从井口向下发射平均速度为340m/s的超声波,20s后接收到回波。问:(1)则井的实际深度为多少?(2)请你再写出两个超声波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实例。【答案】(1)3400m(2)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规范解答】(1)已知:v=340m/s声音从井口传递到井底的时间t=由v=st(2)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3.(2024•广西中考真题)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定位 B.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C.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 D.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答案】D【规范解答】A.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定位可以获知周围的环境、车距等信息,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从而得到病人的身体状况信息,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利用次声波可以得到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使得结石顺利排出体外,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故选D。4.(2024•湖南中考真题)下列实验现象与物理知识说明对应不正确的是()A.如图甲,相同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尺子,目的是探究振动快慢和发声的音调的关系B.如图乙,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如图丙,抽气时,钟罩内传出的铃声变弱,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D.如图丁,扬声器发声时,纸片在“跳动”,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答案】D【规范解答】A.相同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尺子,振动幅度相同,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可以探究振动快慢和发声的音调的关系,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抽气时,钟罩内传出的铃声变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扬声器发声时,纸片在“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2024•甘肃中考真题)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人耳无法听到;现代技术中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答案】次声波信息【规范解答】[1]地震产生的声波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2]向金属发射超声波,通过分析反射回来的声波可以知道金属内部是否有气泡或裂纹(即探伤),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模块模块四精选题过关培优检测1.(2425八年级上·江西赣州·期末)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方法获得的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答案】C【规范解答】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加推理的方法获得的,故A错误;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B错误;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同学们的耳朵中的,故C正确;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故D错误。故选C。2.(2425八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有关声的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主人身份的B.利用声能传递能量,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某些结石C.超声导盲手杖主要是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警报声变尖说明音调变高,频率变高D.八音盒上长度不同的簧片发声的音调高低不同,簧片越长,振动发声的音调越高【答案】D【规范解答】A.“声纹锁”是根据人们的音色不同实现了自动解锁功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某些结石,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超声导盲手杖主要是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物体振动的频率变高;音调越高;警报声变尖说明音调变高,频率变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八音盒上长度不同的簧片发声的音调高低不同,簧片越长,振动频率越慢,振动发声的音调越低,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2425八年级上·山东滨州·期末)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D.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答案】B【规范解答】A.物体振动只有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人耳才可能听到,故A错误;B.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故B正确;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故C错误;D.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4.(2425八年级上·广东梅州·期末)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用手机听歌,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超声波D.孕妇做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答案】B【规范解答】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由于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B正确;C.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是一种次声波,故C错误;D.孕妇做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通过声音获得胎儿的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5.(2425八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末)在临床医学上常用“B超”来进行身体检查,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但人耳却听不到这个声音,因为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答案】信息20Hz到20000Hz【规范解答】[1]“B超”是超声波的应用,说明声能传递信息。[2]人耳的听力频率范围是20~20000Hz。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不在人耳的听力频率范围内,故人耳听不到。6.(2425八年级上·陕西渭南·期末)古代战场上常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作为命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士兵们是通过辨别鼓声和锣声的。【答案】信息音色【规范解答】[1]声音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战场上常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作为命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2]发声物体的形状、材质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士兵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鼓声和锣声。7.(2425八年级上·贵州毕节·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发声喇叭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晃动,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答案】能量【规范解答】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烛焰随着声音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8.(2425八年级上·湖南岳阳·期末)现在次声波还被研发成武器,受到这种武器攻击的人会东倒西歪,这说明次声波可以传递。其实,抵御这种新型武器也不难,只要在它面前设置一条真空带即可,这是因为。【答案】能量真空中不能传声【规范解答】[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次声波武器攻击会导致人东倒西歪,说明次声波可以传递能量。[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抵御这种新型武器也不难,只要在它面前设置一条真空带即可。9.(2425八年级上·云南昆明·期末)如图所示为一款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38m,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1)无人站立在测高台上时,求感应器发射超声波后到达测高台的时间;(2)某同学站在测高台上,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0.005s,求该同学的身高。【答案】(1)0.007s(2)1.53m【规范解答】(1)感应器发射超声波后到达测高台的时间为t=(2)感应器发射超声波后到达人头顶的时间t感应器发射超声波后到达人头顶的距离为s该同学的身高为ℎ=s−10.(2425八年级上·河南驻马店·期末)图是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到达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然后语音播报出被测物体的高度。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5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 m(1)测高台上无人站立时,超声波信号发出后多久收到返回信号?(2)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5×10【答案】(1)0.015s(2)1.7m【规范解答】(1)由t=sv(2)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5×10−311.(2425八年级上·山东潍坊·期末)暑假期间,小明和爸爸妈妈坐高铁去重庆旅游,他们所坐火车的长度为360m,当火车匀速通过一条长1440m的隧道时,小明测得自己进入隧道到出隧道用的时间是24s,出隧道后火车鸣笛一声,5s后小明听到了从前面远处峭壁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假设小明所在的车厢紧挨着火车头,求:(1)火车通过隧道时的速度;(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3)听到回声时前面峭壁距火车的大致距离。【答案】(1)60m/s(2)30s(3)700m【规范解答】(1)火车通过隧道时的速度v(2)由v=st由v=st(3)司机鸣笛5s车通过的路程为s声音传播的距离为s司机听到回声时,距隧道出口的距离为s12.(2425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相同的音叉,B是粘在甲音叉叉股上的小平面镜,C为一较大的平面镜,A为固定的激光笔,D为天花板。实验时,用橡皮锤敲打音叉乙,听到声音的同时,会观察到天花板上的光斑发生晃动。(1)光斑晃动说明音叉甲发生了。(2)该实验说明音叉乙发声的(选填“能量”“信息”)可以传递给音叉甲。若在月球上做该实验,光斑(选填“会”“不会”)发生晃动。(3)若增加橡皮锤敲击音叉乙的力度,可看见光斑在天花板上晃动的幅度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振动(2)能量不会(3)变大【规范解答】(1)用橡皮锤轻轻敲击音叉乙,乙音叉发声,光斑晃动,这个现象说明音叉甲也发生了振动。(2)[1]由题意可知,敲响右边的音叉乙,左边的音叉甲会随着振动,这是因为右边音叉乙振动产生的声音由空气传播到左边的音叉甲,引起左边音叉甲的振动而发出声音,说明音叉乙发声的能量可以传递给音叉甲。[2]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的音叉甲不会发声,光斑不会晃动,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月球上没有空气,右边音叉乙产生的声音不会传递到左边的音叉甲。(3)若增加橡皮锤敲击音叉乙的力度,音叉的振幅变大,则可看见光斑在天花板上晃动的幅度变大。13.(2425八年级上·贵州贵阳·期末)小明想要研究声音的特性,于是她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1)如图甲,乒乓球不停地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正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2)用更大的力度敲击音叉时,发现音叉发出的声音更强,乒乓球被弹得更高了,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响度与物体的有关。(3)如图乙,音叉停止振动后,在其右边放一个相同的音叉,敲击右边这一音叉时,发现贴近左边音叉的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4)把如图乙的整套装置带到月球表面,不能看到与(3)相同的现象,是因为。【答案】(1)振动转换法(2)振幅(3)能量(4)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规范解答】(1)[1][2]图甲中,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把音叉微小的振动转换为乒乓球弹起,便于观察,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所用的实验方法叫转换法。(2)用更大的力度敲击音叉时,音叉的振动幅度变大,响度变大,发现音叉发出的声音更强,乒乓球被弹得更高了,说明发声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3)音叉停止振动后,在其右边放一个相同的音叉,敲击右边这一音叉时,右边的音叉振动发声,声音通过空气传递到左边音叉,引起左边音叉振动,使得贴近左边音叉的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属于真空状态,声音无法传递,因此不能看到与(3)相同的现象。14.(2425八年级上·广东江门·期中)下列是物理中声现象的相关实验,请补充完整。(1)如图甲,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实验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在;在实验中,我们把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这里运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法。(2)如图乙,打开音响播放乐曲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会看到烛焰在晃动,此现象说明;(3)如图丙,小明先将衣架悬挂在细绳的中央,当同伴用铅笔轻轻敲击衣架时,他听到了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