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三十八中学2025届八上物理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三十八中学2025届八上物理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三十八中学2025届八上物理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三十八中学2025届八上物理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三十八中学2025届八上物理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1.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A.B.C.D.2.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太阳倾斜照射时,背对太阳光站立,用喷雾器将水喷成雾状,在一个合适的角度可以看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B.中国古代,人们使用“日晷”判断时间,是利用了光的折射C.太阳光穿过森林在地上形成“光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3.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ρ水之间的关系是()A.ρB>ρA>ρ水 B.ρB>ρA>ρ水C.ρ水>ρA>ρB D.ρA>ρ水>ρB4.以下关于科学探究活动的要素排序正确的是()A.观察-------提出疑问-------形成猜想-------证实猜想B.提出疑问-------观察-------形成猜想-------证实猜想C.形成猜想-------提出疑问-------观察-------证实猜想D.观察-------形成猜想-------提出疑问-------证实猜想5.小明是即将毕业的中学生,下列对小明的相关估测正确的是:A.步行上学的速度约4km/h B.质量约为600kgC.正常体温约为40℃ D.身高约为150mm6.下列设备中,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感应水龙头 B.验钞机C.电视遥控器 D.非接触温度计7.如图,一个充满紫色气态碘的带手柄密封玻璃管,逐渐冷却后,可观察到气态碘直接变成固态碘颗粒,这个过程在物态变化中称为()A.汽化 B.升华 C.凝华 D.凝固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D.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二、多选题9.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实验中,桌上已给出的实验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刻度尺、打火机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A、B);白纸一张。A蜡烛是“物”。实验中,确定A蜡烛的像的位置后,在白纸上沿蜡烛A和蜡烛B的边缘画圆,并测出相应的物距u和像距v。第一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蜡烛B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应只点燃A蜡烛B.应在“M”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C.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D.第一次实验测量的像距v1=3.50cm10.小明同学在完成探究“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操作后,根据测量的数据作出了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通过分析图像他得到以下发现,其中正确的是()A.甲液体的体积越大,其质量就越大B.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C.乙液体的密度为1g/cm3D.甲液体单位体积的质量比乙液体的大三、填空题11.夏天,柏油路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由此可以判断柏油是_____;而冰在熔化时温度不变,由此可判断它是_____.(均选填“晶体”或“非晶体”)12.中国赠送给联合国的“世纪宝鼎”质量是1.6t,合_____kg;由中国运抵联合国总部后,其质量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3.2017年6月26日,京沪高铁上,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快的动车组“复兴号”(如图所示)发车成功。从北京到上海的铁路距离约为1460km,“复兴号”全程的运行时间约为5小时,则它从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可以达到______km/h。14.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项目中,小亮起跑后末速度为,终点冲刺时速度达到,在冲刺阶段他超越了小杰同学,领先到达终点,最终以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并打破学校记录.在超越小杰的过程中,以小杰为参照物小亮是_____的,小亮比赛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__.15.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单位或者数据∶(1)6m/s=______km/h;(2)5×109nm=________m;(3)汽车速度计上指针指着90______。16.用超声波倒车报警器探测车后是否有障碍物,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根据光路,在图中方框内填入适当的透镜。(_____)18.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你在平面镜前作出物体AB.(________)19.(10分)小丽同学在“测量鸡蛋的密度”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后的情形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直至天平平衡;(2)将鸡蛋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加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重新恢复平衡,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鸡蛋的质量为______g;(3)因可供选择的量筒口径较小,鸡蛋无法放入,小丽自制了一个溢水杯,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量鸡蛋的体积,其具体做法是:先在溢水杯中加水,直到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把空烧杯放在溢水口下方,将鸡蛋慢慢放入溢水杯中,鸡蛋最终沉入水底,烧杯收集完从溢水杯溢出的水后再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她所使用量筒的分度值为______cm3,鸡蛋的体积为______cm3;(4)分析数据可知被测鸡蛋的密度为______kg/m3;(5)用以上方法测得鸡蛋的密度______(选填“偏小”或“偏大”),原因是______。五、计算题20.(6分)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103kg/m3,李明很想知道学校每天营养餐中的牛奶是不是纯牛奶.他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250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26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00ml.问: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21.(6分)小明同学捡到一块含有雨花石的冰,他先用天平称出含有雨花石的冰块总质量为430g,后用细线将冰块系好,浸没在底面积为50cm2的大量筒里的水中,水面升高了6cm,待冰完全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0.4cm,请你帮他计算出雨花石的密度。(已知:ρ冰=0.9×103kg/m3,ρ水=1.0×103kg/m3)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由折射的光线进入了潜水员的眼睛,所以选C.2、A【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详解】A.用喷雾器将水喷成雾状,当太阳光射入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太阳光经过折射发生色散,从而形成彩虹,故A正确;B.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光障碍物后,被障碍物挡住,于是在障碍物后就形成影子;日晷就是利用影子的方向、长短粗略判断时刻的计时仪器,故B错误;C.太阳穿过森林在地上形成“光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海市蜃楼是因为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是由于空气密度不均匀引起的,故D错误。故选A。3、D【详解】分析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当VA=VB时,mA>mB,所以ρA>ρB;当体积V=20cm3时A的质量是30g,B的质量是5g,ρA==1.5g/cm3>ρ水,ρB==0.25g/cm3<ρ水,由以上计算过程知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4、A【详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故选A。5、A【解析】A.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1m/s=1.1,故A估测正确;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60kg远小于600kg,故B估测错误;C.人的正常体温约37℃,故C估测错误;D.一个中学生的身高远远大于150mm,约1.60m=1600mm,故D估测错误。6、B【解析】解答:A、红外线热作用强,一切物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高温物质辐射红外线强,因此可制成红外线红外感应水龙头,故A不合题意;B、紫外线有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可以做成验钞机,检验钱的真伪,故B符合题意;C、红外线方向性好,可以用作电视遥控器,故C不合题意D、.非接触温度计是根据不同温度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数量不同工作的,故D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红外线特点:热作用强、穿透力强、遥感、遥控;紫外线具有化学作用强、生理作用强、荧光效应强的特点,根据这样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来判断此题.7、C【详解】气态碘在温度较低时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碘颗粒,这个过程在物态变化中称凝华,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8、D【详解】A.如果物体振动产生声音,频率不在人耳听觉范围内,我们不会听到声音,故A错误;B.超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故B错误;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慢,故C错误;D.隔音板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D。二、多选题9、ABD【详解】AB.做实验时,只点燃蜡烛A,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观察蜡烛的像时,眼睛要在蜡烛A的一侧,眼睛既能看到蜡烛A,又能看到代替蜡烛A像的蜡烛B,当B好像被点燃时,说明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A与A的像大小相同;故A、B正确;C.实验中,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主要是为了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故C错误;D.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根据对称性可知,像距应是B的左端到直线的距离,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所以此时对应的像距v=3.50cm,故D正确。10、AD【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到,甲液体的体积越大,其质量就越大,A正确;B.同种物质,比如说水和冰,它们的密度是不同的,根据,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不同,B错误;C.从图中可以看到,乙液体的质量是40g时,其体积是80cm3,则密度是C错误;D.从图中可以看到,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即甲液体单位体积的质量比乙液体的大,D正确。故选AD。三、填空题11、非晶体晶体【详解】夏天,柏油路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说明柏油没有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冰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不变,说明冰有一定的熔点,是晶体.12、1600不变【详解】[1]1t=103kg,则;[2]“世纪宝鼎”从中国运到联合国总部,只是改变了物体的位置,而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所以其质量不变。13、292【详解】“复兴号”从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14、运动8【解析】在超越小杰的过程中,小迪与小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当以小杰为参照物时,小迪是运动的.百米赛跑程为100m,所用时间为:;根据得平均速度为:.点睛:重点是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明白全程的平均速度必须用路程除以时间进行计算,千万不可用两个速度求平均数,是不正确的.15、21.65km/h【详解】(1)[1]这是一个单位的基本换算,即可换算成km/h,所以6m/s=21.6km/h。(2)[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速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nm和m之间的进率。5×109nm=5m。(3)[3]汽车速度常用计量单位是km/h,所以速度计上指针指向90km/h。16、信息【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详解】用超声波倒车报警器探测车后是否有障碍物,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详解】由图可知,经过透镜之后,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的传播路径偏离主光轴,所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透镜是凹透镜。如图所示:18、【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分别作出像A′B′两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实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如图:19、右422401.05×103偏大所测鸡蛋体积偏小【详解】(1)[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后,由图甲知,指针偏左,要使横梁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直至天平平衡;(2)[2]由图乙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鸡蛋的质量m=20g+20g+2g=42g;(3)[3][4]由图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由题可知,鸡蛋体积大小等于溢出水的体积,即V=40mL=40cm3;(4)[5]鸡蛋的密度ρ==1.05g/cm3=1.05×103kg/m3;(5)[6][7]烧杯收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