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品选考复习方案》2026版《全品高考》选考复习方案生物1009微专题10几种常见PCR技术的原理含答案微专题10几种常见PCR技术的原理1.RT-PCR技术(1)概念:以mRNA为模板进行的特殊的PCR。(2)步骤:逆转录→cDNA→(常规PCR)扩增目的基因(见下图)。(3)应用:检测目的基因的转录水平(表达)。1.[2024·湖北武汉期末]研究人员发现,某种RNA病毒包膜表面的S蛋白能识别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受体并导致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现提出制备重组疫苗的思路:提取该种病毒的遗传物质→通过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筛选RBD蛋白(S蛋白中真正与ACE2结合的关键部分)基因(图甲)→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导入CHO细胞并培养→提取并纯化RBD蛋白→制成疫苗。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PCR扩增含有较多限制酶酶切位点的RBD蛋白基因时,应选择的引物是 。为提高目的基因和载体的正确连接效率,应选择的限制酶是 ;限制酶通常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而来,限制酶存在于原核生物中的主要作用是 。(2)RT-PCR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先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cDNA,这一过程需要的酶是 ;再通过PCR技术扩增相应的DNA片段。PCR过程每次循环分为3步,其中温度最高的一步是 。(3)CHO细胞又称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可贴壁培养、经过多次传代筛选后也可悬浮培养。CHO细胞属于成纤维细胞,本身很少分泌内源蛋白,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中重组蛋白的生产。由此推测制备重组疫苗的实验思路中用CHO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 (答出1点即可)。2.PCR定点突变技术(1)概念:将某基因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定的碱基对替换、增加或删除,导致基因中的部分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实现基因的定点突变。(2)两种方法①重叠延伸PCR技术:该技术要使用四条引物。引物1和引物3的突起处代表与模板链不能互补的突变位点,且这两条引物有部分碱基(包括突变位点)是可以互补的。因此,分别利用引物1和引物2,引物3和引物4进行PCR后,得到的DNA片段可以通过引物1和引物3互补的碱基杂交在一起,它们再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延伸,就能成为一条完整的DNA。最后,用引物2和引物4进行扩增得到含有突变位点的DNA片段。通过测序可以检测定点突变是否成功。②大引物PCR技术:需要用到三种引物进行两次PCR,这三种引物分别是突变上游引物、常规上游引物和常规下游引物。第一次PCR利用突变上游引物和常规下游引物进行扩增,得到不完整的含有突变位点的DNA片段;第二次PCR利用第一次扩增产物中的一条DNA链作为下游大引物,它与常规上游引物一起扩增得到完整的含有突变位点的DNA片段。该技术的流程如图所示:(3)应用:实现基因的定点突变。2.[2025·山东枣庄月考]天然T4溶菌酶由164个氨基酸构成,大多耐热性差,不利于工业化应用。我国学者借助PCR改造T4溶菌酶基因,并将改造的基因与质粒重组后导入大肠杆菌,最终获得耐高温的T4溶菌酶。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T4溶菌酶的第3位异亮氨酸(密码子为AUU、AUC、AUA)变为半胱氨酸(密码子为UGU、UGC),该半胱氨酸可以与第97位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一个二硫键,从而使T4溶菌酶的耐热性得到大幅度提升。科学家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对T4溶菌酶基因的编码序列进行改造(如图甲),要选择的图中的引物组合最好是 ,其中突变(含已替换碱基)引物为③,经过n轮复制之后,符合要求的DNA数是 。甲(2)科学家又发现若将第78位氨基酸由脯氨酸(密码子为CCU)替换为天冬氨酸(密码子为GAU),耐热性提升幅度更大。可运用大引物PCR技术进行定点突变,相关原理如图乙所示。进行第一次PCR时所用的突变上游引物需满足的条件是 ,至少需要 次循环,才能获得相应的大引物。用所获得的大引物、模板和其他引物等进行第二次PCR,要获得带有突变位点的、适于与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改良基因,引物应选用大引物两条链中的 (填“①”或“②”)。(3)为了使扩增后的T4溶菌酶基因能够与丙图中的质粒A正确连接,设计引物时需要在两种引物的 (填“3'”或“5'”)端连接上限制酶 的识别序列。3.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1)概念:通过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的特异性的探针对PCR产物进行标记跟踪,实时在线监控反应过程,从而精确定量计算样品的初始模板量的方法。(2)该技术最关键的是荧光标记方式,两种方法:①SYBRGreenⅠ法: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过量SYBR荧光染料,SYBR荧光染料特异性地渗入DNA双链后,发射荧光信号,而不掺入链中的SYBR染料分子不会发射任何荧光信号,从而保证荧光信号的增加与PCR产物的增加完全同步。②TaqMan探针法:在PCR体系中每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也加入一个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当上游引物与下游引物分别与模板链复性时,荧光基团标记的探针序列也与模板链复性。由于探针序列同时具有荧光淬灭基团(Q),故探针的荧光很弱。但是当子链延伸至探针时,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将探针5'端的荧光报告基团(R基团)酶切降解,荧光报告基团(R基团)脱离了荧光淬灭基团(Q基团)的抑制,发出荧光,使荧光监测系统接收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实现了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的形成完全同步。(如图所示)a.热变性b.复性/探针与模板的杂交c.延伸反应(3)应用:实时精确测量每轮PCR产物的浓度。3.[2024·湖南长沙二模]对某冠状病毒进行核酸检测其实就是对病毒的遗传物质RNA进行检测。目前主流方法为实时荧光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为检测某人是否感染了该冠状病毒,需要进行以下相关操作:①分析PCR扩增结果;②从组织样本中提取RNA;③RT(逆转录)成cDNA;④采集样本(咽拭子或鼻拭子);⑤利用PCR扩增DNA片段。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得到正确的核酸检测结果,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用数字序号表示)。核酸检测样本多采集于咽、鼻,这些部位存在多种微生物,提取物中核酸种类可能有多种,但通过PCR技术可专一地对该冠状病毒的核酸序列进行扩增,原因是 。(2)操作⑤中,需设计2种引物,需要提供引物的原因是 ;复性时温度的设定是该步操作成败的关键,复性的作用是 。(3)PCR扩增时,在加入引物的同时还需加入一个特异性荧光探针,其两端分别标记一个报告基团和一个淬灭基团,如图所示: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 在催化子链延伸时,还具有外切酶活性,它可以沿着 (填“5'→3'”或“3'→5'”)方向将探针酶切,使报告基团和淬灭基团分离,随着DNA扩增次数的增加,荧光的强度会逐渐增大,从而实现荧光信号的变化与 的形成完全同步。微专题10几种常见PCR技术的原理1.(1)引物4和引物5BamHⅠ和HindⅢ当外源DNA入侵时,原核生物利用限制酶来切割外源DNA,使之失效,以保证自身安全(2)逆转录酶变性(3)易于进行大规模培养、易于进行蛋白产物的收集[解析](1)引物应与模板链的3'端碱基互补配对,故引物1、引物2、引物7和引物8不合适,扩增得到的RBD蛋白基因也应该含有多个限制酶的酶切位点,故引物3和引物6不合适,所以应选择引物4和引物5。质粒上没有SmaⅠ酶的酶切位点,且SmaⅠ酶的酶切位点位于RBD蛋白基因内部,所以不选SmaⅠ进行切割;若使用EcoRⅠ进行切割,易造成目的基因和质粒自身环化;所以选择的限制酶是BamHⅠ和HindⅢ。原核生物容易受外源DNA的入侵,所以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防御机制,限制酶是原核生物的一种防御性工具,当外源DNA入侵时,原核生物利用限制酶来切割外源DNA,使之失效,以保证自身安全,防止外来病原物的危害。(2)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cDNA属于逆转录过程,这一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PCR每次循环分为变性、复性、延伸三步,变性温度超过90℃,复性温度为50℃左右,延伸温度在72℃左右。(3)CHO细胞可贴壁培养、经过多次传代筛选后也可悬浮培养,属于成纤维细胞,本身很少分泌内源蛋白,由此推测制备重组疫苗的实验思路中用CHO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该细胞易培养、易生长、易收获蛋白产物。2.(1)②③2n-n-1(2)含有定点突变的碱基并能与DNA模板链碱基互补配对2②(3)5'SmaⅠ和BamHⅠ[解析](1)所选引物应该把编码序列全部扩增在内,则所用的引物是②③。T4溶菌酶基因的两条链分别为a、b,引物②与a链结合,引物③与b链结合。每复制一次,以a链为模板复制出一条含有引物②的新链,且复制出的含此链的DNA不符合要求,则复制n次,形成n个不符合要求的DNA,另外含b链的DNA分子有1个且不符合要求,所以复制n次后,符合要求的DNA分子有(2n-n-1)个。(2)据图乙所示,突变上游引物对应的是DNA的拟突变位点,因此进行第一次PCR时所用的突变上游引物的合理设计是含有定点突变的碱基并能与DNA模板链碱基互补配对。经过第一次PCR扩增可以获得①,下游大引物是与①互补配对的DNA单链,需要再次进行PCR扩增才能获得,所以至少需要2次循环,才能获得相应的大引物。DNA复制的方向是从模板链的3'→5',对应的下游大引物是②。(3)对T4溶菌酶基因进行PCR扩增时,是从引物的5'端到3'端延伸子链,因此限制酶识别序列应在引物的5'端。构建重组DNA分子时,需要目的基因和质粒含有相同的黏性末端,结合图丙分析,若选择EcoRⅠ切割,则会破坏质粒上的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导致无法进行筛选,因此选择SmaⅠ和BamHⅠ。3.(1)④②③⑤①引物是根据该冠状病毒的核酸的一段已知序列设计合成的(或引物能与该冠状病毒核酸对应的cDNA特异性结合)(2)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从而延伸DNA子链使2个引物分别与互补的DNA单链结合,形成氢键(3)耐高温的DNA聚合酶5'→3'PCR产物[解析](2)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引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秋招:机械工程师笔试题目及答案
- 《机械基础》课件-08齿轮系与减速器
- 2025年精神障碍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比特大陆hr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控烟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医药膳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心脏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iq测试题及答案 说明
- 应急救援互救协议
- 2025年护理中医试题简答及答案
- 插花艺术全部讲课稿课件
- 《经济学基础》教案
- DB37T242-2021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 供应商库入库资料
- 桥台裂缝加固处理方案
- 脚手架架在楼板上验算书
- ThinkPad X220 拆机解析深入分析
- Toolbox中文使用说明(图例)
- 第3章沼气发酵原理与设计
-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 华为技术校园招聘会ppt招聘宣讲会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