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下数学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化简的结果是()A. B. C. D.2.第一次“龟兔赛跑”,兔子因为在途中睡觉而输掉比赛,很不服气,决定与乌龟再比一次,并且骄傲地说,这次我一定不睡觉,让乌龟先跑一段距离我再去追都可以赢.结果兔子又一次输掉了比赛,则下列函数图象可以体现这次比赛过程的是()A. B.C. D.3.如图,在Rt△ABC中,∠ABC=90°,点D是BC边的中点,分别以B,C为圆心,大于线段BC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两弧在直线BC上方的交点为P,直线PD交AC于点E,连接BE,则下列结论:①ED⊥BC;②∠A=∠EBA;③EB平分∠AED.一定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4.在中,的对边分别是,下列条件中,不能说明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B.C. D.5.如图,在△ABC中,∠B=50°,∠A=30°,CD平分∠ACB,CE⊥AB于点E,则∠DCE的度数是()A.5° B.8° C.10° D.15°6.如图是两个全等三角形,图中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边长,则的度数为()A. B. C. D.7.如图,AC、BD相交于点O,OA=OB,OC=OD,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A.1对 B.2对 C.3对 D.4对8.如图:等腰△ABC的底边BC长为6,面积是18,腰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C,AB边于E,F点.若点D为BC边的中点,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CDM周长的最小值为()A.6 B.8 C.9 D.109.如图,在中,,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可知的度数为()A. B. C. D.10.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11.某校八(2)班6名女同学的体重(单位:kg)分别为35,36,38,40,42,4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38 B.39 C.40 D.4212.已知一次函数y=mx+n﹣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m、n的取值范围是()A.m>0,n<2 B.m>0,n>2 C.m<0,n<2 D.m<0,n>2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一次函数y=kx+b与y=x+2两图象相交于点P(2,4),则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____.14.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线段AO,BO的中点,若AC+BD=24厘米,△OAB的周长是18厘米,则EF=厘米.15.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CA的延长线于点E,垂足为D,∠C=26°,则∠EBA=_____°.16.如图,△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点E,且AB=6cm,则△DEB的周长是___;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菱形OABC的边长为2,点A在第一象限,点C在x轴正半轴上,∠AOC=60°,若将菱形O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75°,得到四边形OA′B′C′,则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_____.18.将点M(﹣5,m)向上平移6个单位得到的点与点M关于x轴对称,则m的值为_____.三、解答题(共78分)19.(8分)小明和爸爸周末到湿地公园进行锻炼,两人同时从家出发,匀速骑共享单车到达公园入口,然后一同匀速步行到达驿站,到达驿站后小明的爸爸立即又骑共享单车按照来时骑行速度原路返回,在公园入口处改为步行,并按来时步行速度原路回家,小明到达驿站后逗留了10分钟之后骑车回家,爸爸在锻炼过程中离出发地的路程与出发的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1)图中m=_____,n=_____;(直接写出结果)(2)小明若要在爸爸到家之前赶上,问小明回家骑行速度至少是多少?20.(8分)(1)计算;(2)已知4(x+1)2=9,求出x的值.21.(8分)(1)计算:1﹣÷(1)先化简,再求值:(+x﹣3)÷(),其中x=﹣1.22.(10分)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点,为线段上一点,且满足.(1)求直线的解析式及点的坐标;(2)如图2,为线段上一动点,连接,与交于点,试探索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点为坐标轴上一点,请直接写出满足为等腰三角形的所有点的坐标.23.(10分)已知,在中,,点为的中点.(1)观察猜想:如图①,若点、分别为、上的点,且于点,则线段与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不说明理由)(2)类比探究:若点、分别为、延长线上的点,且于点,请写出与的数量关系,在图②中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并说明理由;(3)解决问题:如图③,点在的延长线上,点在上,且,若,求的长.(直接写出结果,不说明理由.)24.(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过点B的直线x轴于点C,且AB=BC.(1)求直线BC的表达式(2)点P为线段AB上一点,点Q为线段BC延长线上一点,且AP=CQ,PQ交x轴于点P,设点Q的横坐标为m,求的面积(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3)在(2)的条件下,点M在y轴的负半轴上,且MP=MQ,若求点P的坐标.25.(12分)已知直线与直线.(1)求两直线交点的坐标;(2)求的面积.(3)在直线上能否找到点,使得,若能,请求出点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6.解下列各题(1)计算:(2)计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B【分析】先根据数轴确定出a,b的正负,进而确定出的正负,再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和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详解】由数轴可知∴∴原式=故选:B.本题主要结合数轴考查绝对值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性质,掌握绝对值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根据乌龟早出发,早到终点,结合各图象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兔子后出发,先到了,不符合题意;B、乌龟比兔子早出发,而早到终点,符合题意;C、乌龟先出发后到,不符合题意;D、乌龟先出发,与兔子同时到终点,不符合题意,故选B.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弄清题意,认真分析是解题的关键.3、B【分析】利用基本作图得到,则DE垂直平分BC,所以EB=E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EBC=∠C,然后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A=∠EBA.【详解】由作法得,而D为BC的中点,所以DE垂直平分BC,则EB=EC,所以∠EBC=∠C,而,所以∠A=∠EBA,所以①②正确,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性质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三角形三边符合勾股定理;②三个内角中有一个是直角,或两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第三个内角的度数;根据上面两种情况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由得a2=b2+c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够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B、由得∠C+∠B=∠A,此时∠A是直角,能够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A:∠B:∠C=3:4:5,那么∠A=45°、∠B=60°、∠C=75°,△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a:b:c=5:12:13,此时c2=b2+a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ABC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选:C.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只有三角形的三边长构成勾股数或三内角中有一个是直角的情况下,才能判定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5、C【解析】依据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BCE=40°,再根据∠A=30°,CD平分∠ACB,即可得到∠BCD的度数,再根据∠DCE=∠BCD﹣∠BCE进行计算即可.【详解】∵∠B=50°,CE⊥AB,∴∠BCE=40°,又∵∠A=30°,CD平分∠ACB,∴∠BCD=∠BCA=×(180°﹣50°﹣30°)=50°,∴∠DCE=∠BCD﹣∠BCE=50°﹣40°=10°,故选C.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C【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可知,两个三角形全等,对应角相等,由三角形内角和减去已知角度即可得所求角度数.【详解】图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所以对应角相等,,故选:C.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熟记全等的性质是做题关键,注意对应边所对的角为对应角,边角关系要找到对应的.7、C【解析】试题分析:已知OA=OB,∠DOA=∠COB,OC=OD,即可得△OAD≌△OBC,所以∠ADB=∠BCA,AD=BC,再由OA=OB,OC=OD,易得AC=-BD,又因AB=BA,利用SSS即可判定△ABD≌△BAC,同理可证△ACD≌△BDC,故答案选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8、C【解析】连接AD,AM,由于△ABC是等腰三角形,点D是BC边的中点,故AD⊥BC,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D的长,再根据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可知,点A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点C,MA=MC,推出MC+DM=MA+DM≥AD,故AD的长为BM+MD的最小值,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连接AD,MA.∵△ABC是等腰三角形,点D是BC边的中点,∴AD⊥BC,∴S△ABC=12BC•AD=12×1×AD∵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点A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点C,MA=MC,∴MC+DM=MA+DM≥AD,∴AD的长为CM+MD的最小值,∴△CDM的周长最短=(CM+MD)+CD=AD+12BC=1故选C.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知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C【解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得到,则平分,利用和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从而得到的度数.【详解】由作法得,∵,∴平分,,∵,∴.故选:C.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0、C【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即可.【详解】∵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解得:,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1、B【解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把数据按大小排列,第3、4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详解】解:由于共有6个数据,
所以中位数为第3、4个数的平均数,即中位数为=39,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要明确定义: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若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最中间的那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若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2、D【解析】试题分析:∵一次函数y=mx+n-1的图象过二、四象限,∴m<0,∵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正半轴,∴n-1>0,∴n>1.故选D.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分析】利用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解决问题.【详解】∵一次函数y=kx+b与y=x+2两图象相交于点P(2,4),∴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故答案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14、3【解析】试题分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又∵AC+BD=24厘米,∴OA+OB=12厘米.∵△OAB的周长是18厘米,∴AB=6厘米.∵点E,F分别是线段AO,BO的中点,∴EF是△OAB的中位线.∴EF=AB=3厘米.15、1【分析】先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得∠ABC=∠C=26°,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得∠EAB=1°,再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EB=EA,最后再运用等边对等角,即可解答.【详解】解:∵AB=AC,∴∠ABC=∠C=26°,∵∠EAB=∠ABC+∠C=1°,∵DE垂直平分AB,∴EB=EA,∴∠EBA=∠EAB=1°,故答案为1.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其中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6、6cm【分析】先利用“角角边”证明△ACD和△AED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C=AE,CD=DE,然后求出BD+DE=AE,进而可得△DEB的周长.【详解】解:∵DE⊥AB,
∴∠C=∠AED=90°,
∵AD平分∠CAB,
∴∠CAD=∠EAD,
在△ACD和△AED中,∴△ACD≌△AED(AAS),
∴AC=AE,CD=DE,
∴BD+DE=BD+CD=BC=AC=AE,
BD+DE+BE=AE+BE=AB=6,
所以,△DEB的周长为6cm.
故答案为:6cm.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17、【解析】作B′H⊥x轴于H点,连结OB,OB′,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AOB=30°,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OB′=75°,OB′=OB=2,则∠AOB′=∠BOB′﹣∠AOB=45°,所以△OB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可计算得OH=B′H=,然后根据第四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写出B′点的坐标.【详解】作B′H⊥x轴于H点,连结OB,OB′,如图,∵四边形OABC为菱形,∴∠AOC=180°﹣∠C=60°,OB平分∠AOC,∴∠AOB=30°,∵菱形OAB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75°至第四象限OA′B′C′的位置,∴∠BOB′=75°,OB′=OB=2,∴∠AOB′=∠BOB′﹣∠AOB=45°,∴△OB′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H=B′H=OB′=,∴点B′的坐标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熟知旋转前后哪些线段或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8、-1.【分析】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平移后点的坐标,再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解:∵点M(﹣5,m)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的点的坐标为:(﹣5,m+6),∵点M(﹣5,m)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点与点M关于x轴对称,∴m+m+6=0,解得:m=﹣1.故答案为:﹣1.本题考查了平移的问题,掌握平移的性质以及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8分)19、(1)25,1;(2)小明回家骑行速度至少是0.2千米/分.【解析】(1)根据函数图象,先求出爸爸骑共享单车的速度以及匀速步行的速度,再求出返回途中爸爸从驿站到公园入口的时间,得到m的值;然后求出爸爸从公园入口到家的时间,进而得到n的值;(2)根据小明要在爸爸到家之前赶上得到不等关系:(n﹣爸爸从驿站到家的时间﹣小明到达驿站后逗留的10分钟)×小明回家骑行的速度≥驿站与家的距离,依此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1)由题意,可得爸爸骑共享单车的速度为:=0.2(千米/分),爸爸匀速步行的速度为:=0.1(千米/分),返回途中爸爸从驿站到公园入口的时间为:=5(分钟),所以m=20+5=25;爸爸从公园入口到家的时间为:=20(分钟),所以n=25+20=1.故答案为25,1;(2)设小明回家骑行速度是x千米/分,根据题意,得(1﹣25﹣10)x≥2,解得x≥0.2.答:小明回家骑行速度至少是0.2千米/分.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路程、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应用,理解题意,从图象中获取有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0、(1);(2)或.【分析】(1)先计算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绝对值运算、零指数幂,再计算实数的加减法即可得;(2)利用平方根的性质解方程即可得.【详解】(1)原式,,;(2),,,或,即x的值为或.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立方根、零指数幂、利用平方根的性质解方程等知识点,熟记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1、(1);(1),2.【分析】(1)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计算可得;(1)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将x的值代入计算可得.【详解】解:(1)原式=1﹣=1﹣=﹣=;(1)原式===x(x﹣3),当x=﹣1时,原式=(﹣1)×(﹣1﹣3)=2.考核知识点:分式化简求值.理解分式的运算法则是关键.22、(1);(1)是定值,定值为1;(3),,,,,,【解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解析式,然后过点C作CF⊥OB,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点C横坐标,再利用解析式求出点C坐标即可;(1)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OC长,从而证明OC=BC=AC,再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CAO=∠AOC,最后利用三角形外角定理即可得到结果;(3)分BP=BC、CP=CB、PB=PC三种情况讨论,分别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1)设:,代入点、可得,解得:,即:,设,如图作,∵,,∴,∴,即,将点代入可得:,∴;(1)是定值,定值为1.由(1)可得,,∴在中,,又∵在,,,∴,∴,∴,∴,∴,又∵,∴,∴,又∵,∴;(3)①BC=BP=时:当点P在x轴上时,OP=或,此时,,当点P在y轴上时,在Rt△OBP中,OP=,此时,,②CB=CP=时:由(1)知OC=,∴CP=OC,此时,③PB=PC时:当P在x轴上时,设P(x,0),则,,∴,解得,此时,当P在y轴上时,设P(0,y),则,,∴,解得,此时,综上,,,,,,,.本题考查了函数解析式的求法,三角形外角定理,及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需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表达式,存在性问题注意分情况讨论.23、(1)BE=AF;(2)BE=AF,理由见解析;(3).【分析】(1)连接A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AD=BD、∠EBD=∠FAD,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出∠BDE=∠ADF,由此即可证出△BDE≌△ADF(ASA),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出BE=AF;(2)连接A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角的补角相等可得出∠EBD=∠FAD、BD=AD,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出∠BDE=∠ADF,由此即可证出△EDB≌△FDA(ASA),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BE=AF;(3)过点M作MG∥BC,交AB的延长线于点G,同理证明△BMG≌△NMA,得到AN=GB=1,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AG的长,即可求解.【详解】(1)证明:连接AD,如图①所示.∵∠A=90°,AB=AC,∴△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BD=45°.∵点D为BC的中点,∴AD=BC=BD,∠FAD=45°.∵∠BDE+∠EDA=90°,∠EDA+∠ADF=90°,∴∠BDE=∠ADF.在△BDE和△ADF中,,∴△BDE≌△ADF(ASA),∴BE=AF.(2)BE=AF理由:如图②,连结AD,∵∠BAC=90°,AB=AC,∴∠ABC=∠C=(180°-∠BAC)=(180°-90°)=45°∵BD=AD,AB=AC,∴AD⊥BC,∴∠BAD=∠CAD=∠BAC=×90°=45°,∴∠BAD=∠ABC,∴AD=BD又∠CAD=∠ABC=45°,∴∠DAF=∠DBE=135°∵DE⊥DF,∴∠BDE+∠BDF=90°又AD⊥BC,∴∠ADF+∠BDF=90°,∴∠BDE=∠ADF在△BDE和△ADF中,∴△BDE≌△ADF,∴BE=AF(3)如图③,过点M作MG∥BC,交AB的延长线于点G,∵DA⊥BC,∴AM⊥GM,故△AM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GM=AM=2,故AG=2∵同(1)理可得△BMG≌△NMA,∴AN=GB=1,∴=AG-BG=AG-AN=.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补角及余角,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4、(1)y=-2x+8;(2)S=16m-2m2;(3)(-2,4)【分析】(1)先求出点A,点B坐标,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点C坐标,由待定系数法可求BC的解析式;
(2)过点P作PG⊥AC,PE∥BC交AC于E,过点Q作HQ⊥AC,由“AAS”可证△AGP≌△CHQ,可得AG=HC=m-4,PG=HQ=2m-8,由“AAS”可证△PEF≌△QCF,可得S△PEF=S△QCF,即可求解;
(3)如图2,连接AM,CM,过点P作PE⊥AC,由“SSS”可证△APM≌△CQM,△ABM≌△CBM,可得∠PAM=∠MCQ,∠BQM=∠APM=45°,∠BAM=∠BCM,由“AAS”可证△APE≌△MAO,可得AE=OM,PE=AO=4,可求m的值,可得点P的坐标.【详解】解:(1)∵直线y=2x+8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
∴点B(0,8),点A(-4,0)
∴AO=4,BO=8,
∵AB=BC,BO⊥AC,
∴AO=CO=4,
∴点C(4,0),
设直线BC解析式为:y=kx+b,
由题意可得:,解得:,∴直线BC解析式为:y=-2x+8;(2)如图1,过点P作PG⊥AC,PE∥BC交AC于E,过点Q作HQ⊥AC,设△PBQ的面积为S,
∵AB=CB,
∴∠BAC=∠BCA,
∵点Q横坐标为m,
∴点Q(m,-2m+8)
∴HQ=2m-8,CH=m-4,
∵AP=CQ,∠BAC=∠BCA=∠QCH,∠AGP=∠QHC=90°,
∴△AGP≌△CHQ(AAS),
∴AG=HC=m-4,PG=HQ=2m-8,
∵PE∥BC,
∴∠PEA=∠ACB,∠EPF=∠CQF,
∴∠PEA=∠PAE,
∴AP=PE,且AP=CQ,
∴PE=CQ,且∠EPF=∠CQF,∠PFE=∠CFQ,
∴△PEF≌△QCF(AA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戒烟随访管理办法
- 数据联动管理办法
- 律师见证管理办法
- 打包流程管理办法
- 按处方管理办法及
- 2024年四川省喜德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松原供热管理办法
- 房山大厦管理办法
- 收费运营管理办法
- 投资合作协议及投资细则说明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闺蜜合同协议书模板模板
- 2025年金华市警示教育基地管理中心选调考试笔试试题
- 全国集体荒地管理办法
- 2025年中国医疗建筑工程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分析及发展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贵州省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山东济南属国有企业招聘笔试题库2025
- 企业IT桌面运维培训
- 2025年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考试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