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在叙事性抒情长诗《离骚》的下半部分,屈原以大段篇幅,写到了诗篇主人公因在楚国处处碰壁,很不得志,而不得已离开人世远游天国的情节。他在向重华陈辞后,踏上了“往观乎四荒”的征程,几乎《离骚》诗的后半部分,诗篇的主人公一直在幻想的广阔天国遨游,上下求索,“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只是由于毕竟心系楚国,不忍心去而不返,才中止了天国之行,最终回到了现实人间。毫无疑问,《离骚》中这一部分远游天国的情节,乃是诗人屈原展开想象翅膀,让诗篇主人公神游天国世界的生动表现,是诗人想象力丰富的充分体现。不过,在屈原那个时代,人的想象力是否已达到了如此惊人的地步,居然可以离开人世,去往宇宙天际?为何之前的《诗经》,以及同时期北方地区的诗歌或歌谣中,却罕见类似艺术性的夸张描绘或表述?这就使我们想到了楚国的历史、风俗和文化,想到了楚国的历史史料,其中尤以楚国本土出土的文物最有说服力,它们是第一手的原始资料,最能说明屈原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楚人的民风、民俗。我们先从楚国出土的工艺品说起。湖北江陵马山一号墓出土的凤虎纹禅衣,江陵战国楚墓出土的楚漆器圆盒等,其中禅衣的图案与纹饰、漆器圆盒的造型和绘画图式,都表现了鸟兽与云霞在天际空间的翱翔飘飞形态,给人们以强烈的漂浮动感,这些都毫无疑问地让人们了解到,楚人在当时已具有了朦胧的宇宙空间意识。再看楚墓出土的帛画,这是能直接体现楚人企求灵魂升腾上天意识的文物。长沙烈士公园发掘的三号墓的内棺外表丝织物上,其图案为龙凤;湖北随县发掘的曾侯乙基,内棺上画有鸟身执戈奋翅的羽人,羽人上方有风,这些帛画都表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借龙凤而登天飞仙,离开人世到宇宙天国去。从帛画在当时的功能来说,它主要是为死者祭魂、招魂、安魂、护魂,代表生者对死者的祭奠与祝愿,而这种做法的最终理想归宿,乃是死者灵魂的升入天国,到天国世界去寻找欢乐。由此,我们再来看屈原《离骚》中的神游,也就更可明白问题的实质了。作为生于楚地、长于楚国的屈原,深染楚风,是不容置疑的,加上他博闻强记,熟谙文史,对天文星象之类,一定深怀好奇之心,并有所专研,正因此,当他一旦思想受到强烈冲击,情绪难以自已时,抒发升天国神游、寻找理想境界和归宿之情,便是自然而然的了。鉴此,我们可以断言,屈原《离骚》中的神游描写,与楚国的出土文物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楚国的出土文物,为我们寻求屈原神游思想及其创作表现,提供了最好的来源和富有说服力的实据。(摘编自徐志啸《从楚国出土文物看<离骚>的神游》)材料二所谓的神游,就是超越时空,出入古今,在时间隧道中穿行,在虚实相兼的空间中漫游。对于先秦楚辞抒情主人公神游的精神寄托,古今楚辞学者所作的论述可谓多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是,先秦楚辞抒情主人公神游叙事的一个重要的指向往往被忽略,那就是在时间隧道中的逆向穿行,追本溯源,最终把楚族祖先圣地作为精神家园。由对时间隧道的逆向穿行而导致精神依托空间挪移,表现出深沉的恋祖情结。《离骚》正文最末一段提到的旧乡,指的不是楚国疆域,而是指此次神游的目的地——西海。西海是楚族的发祥地,传说颛顼就在那里出生。西海是孕育楚族的摇篮,屈原把那里称为旧乡,可谓名副其实,恰如其分。抒情主人公神游太空,来到西海的上方,当他俯视到自己祖先出生之地,就悲伤怀恋而不离去。言外之意,抒情主人公要在这里驻留,守护楚族发祥的圣地。正因为如此,乱辞称“又何怀乎故都”,他认为自己决定在楚族发祥地驻守,就没有必要再怀念当下楚国的首都。由此可以断言,《离骚》正文结尾及乱辞,所表现的不是屈原的爱国情怀,而是他的恋祖情结,即对楚族发祥地西海的眷恋,也是对祖先的崇敬和守护。这是他在现实生活中屡受挫折之后所作的选择,以此作为心灵的安慰和精神的寄托。把屈原定性为忠君爱国诗人,这个历程从贾谊、司马迁就已经开始。到了王逸为楚辞作注,把这种看法渗透在楚辞注解的各个方面,并且得到古今注家的普遍认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屈原的爱国情怀又被进一步放大,把他说成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诗人的恋祖情结则被淡化,乃至被忽略。对屈原所作的伟大爱国诗人的定性成为主流话语,从而诗人的恋祖情结被遮蔽埋没,很少作为研究的对象。在现实生活中,屈原的确没有离开楚国,这是历史事实。可是,先秦楚辞作为浪漫之作,抒情主人公的神游却是上天入地,远离楚国,并且把自己的最终归宿锁定在祖先圣地,以恋祖情结取代先前的忠君爱国情怀。文如其人是中国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理念,人们往往根据作家的立身行事去解读他的作品,而忽视二者之间的差异。从这种理念出发,既然屈原是爱国诗人,最终没有离开祖国,那么,先秦楚辞抒情主人公对自己归属的设定,就只能是楚国故都,而不应该是其他的地方。根据这种逻辑推理,本来是祖先圣地的旧乡,却被说成是当时的楚国,把诗人在现实中的立身行事与作品的叙事抒情混为一谈。(摘编自李炳海《先秦楚辞神游叙事的恋祖情结》)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离骚》中存在神游情节,取决于作者及其生活的时代。B.材料一认为贯穿《离骚》首尾的神游情节,依靠屈原个人的想象力是难以完成的。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指出,神游情节蕴含着诗人受挫后找寻人生的理想或归宿的努力。D.材料二认为,很多人正是由于忽略了诗人的恋祖情结,才将屈原定性为爱国忠君诗人。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用多个论据,从宇宙空间意识和灵魂升天意识两方面证明了楚文化具有想象力。B.材料一第四段指出帛画在屈原时代的功能,强化了当时楚人已具灵魂升天意识的观点。C.材料二第二段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以此证明了《离骚》并没有表现屈原的爱国情怀。D.材料二论证思路清晰、层层深入,首先提出问题,接下来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四段观点的是()

A.贾谊因贬离京,内心抑郁,途经湘江时,写下《吊屈原赋》凭吊屈原,抒发心中的怨愤。B.欧阳修忧北宋朝廷命运,借助《伶官传序》表达了对国家如何才能长治久安的深入思考。C.1879年的挪威,妇女解放运动高涨,这也激发了易卜生创作《玩偶之家》剧本的热情。D.《大卫·科波菲尔》虽是狄更斯带自传色彩的小说,但童年狄更斯并非像大卫一样是孤儿。4.材料一第二段使用了疑问句,请简析其作用。5.材料一和材料二对《离骚》中神游情节的关注和分析,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题。花园茶会[英]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就算预先定制,也不会有更完美的天气来开花园茶会了。温煦和暖,没有风,也没有云,蓝天上笼着淡淡的金色的烟霭。天刚黎明,园丁就起来修剪草坪,直到整片草地和种着矢车菊的玫瑰形花坛都似乎在发光。房子里所有的门似乎都打开了。轻捷的脚步和这里那里的话音使得房子里充满了生气。萝拉想去花园看看那些人把帐棚搭得怎样了。但是后门聚了好多人。“出了什么事?”“吓人的事,死了一个人。”“死了一个人?在哪儿?怎么死的?什么时候?”“赶大车的,名叫司考特,今天早上在豪客街的拐角上,他的马看见台拖拉机,受惊了,把他甩出车来,后脑勺着地,遭了难了。”糕点店伙计兴致勃勃地说。萝拉抓住姐姐的衣袖。“乔丝!”她惊魂未定,“我们怎么样才能停止这一切呢?”“停止这一切,萝拉!”乔丝叫道,很惊讶,“你说什么?”“不举行花园茶会了,当然的。死的人几乎算得上邻居啊!”“我现在只想听听钢琴的音对不对,今天下午人家要我唱歌呢。”钢琴的声音猛地响得激动人心,乔丝忧郁而又莫测高深地唱着:生活多么令人厌烦/一滴眼泪一声悲叹/爱情反复易变/分手……在顷刻间虽然钢琴的声响哀痛欲绝,她的脸上却绽开了一个光彩焕发的微笑。房间里,薛太太正在试一顶新帽子。“母亲,有一个人出了事,死了。”萝拉哽咽地说。“不是在花园里吧?”她的母亲打岔道。“不,不是的。”“噢,你吓坏我了。”薛太太叹了一口气,如释重负。“我们当然不能举行宴会了,对不对?”她请求着。“但是,我亲爱的孩子,通情达理些吧。我们不过偶然听到这事罢了。要是有人正常地死去呢,我们还是应该举行宴会的,对不对?”“母亲,那我们岂不是太狠心了吗?”她问道。薛太太拿着那顶帽子,萝拉还来不及阻止,薛太太就把帽子给她戴上了。“这顶帽子是你的。简直就是专给你做的!”镜中出现一位妩媚可爱的姑娘,戴着缀有金色雏菊的黑帽子。萝拉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这么美。母亲对吗?现在她希望母亲是对的。一会儿她又想到那可怜的车夫。她决定,等宴会过后再来想。这似乎是最好的办法……一会儿,客人川流不息地来了。到处可以看见双双对对的人在漫步,赏玩花朵,互相问候,走过草坪,握手亲吻……他们像是欢乐的小鸟儿,半路上飞到薛家花园来栖息一个下午。“萝拉!你看起来真让人神魂颠倒哩。”哥哥劳利说,“真是一顶花哨帽子!”然后这完美的下午慢慢地成熟,慢慢地凋谢,慢慢地合上了花瓣。“今天发生一件惨事,你们听说了吧?”薛先生说。薛太太举起了手,“是的,几乎破坏了今天的茶会呢。”“确实是可怕的事。”薛先生说,“那汉子就住在下面的小巷子,留下一个妻子和半打小孩。”一阵不自然的短暂的沉默。薛太太不安地抚弄着茶杯。她忽然抬起头来。桌上全是没动过的三明治、点心、松饼,都要浪费了。她有了一个出色的念头。“我们装个篮子,把这些完全是好好的食物送给那可怜人。你们同意吗?”她跳起身来。“可是,母亲,你想这是好主意吗?”多奇怪,萝拉想,她似乎又一次和他们全体不一致了。拿些他们宴会的残渣剩屑,那可怜人会愿意么?“当然了!你今天是怎么回事?刚才你还硬要我们同情,而现在——”“噢,好吧!”萝拉跑去取篮子了。母亲把篮子装满了,堆得高高的。“你自己拿去,宝贝。”母亲说。萝拉关上花园门时,暮色正在降临。过了马路,小巷子到了。小巷子里烟熏火燎,又黑又暗。粗陋的小房子里发出低哑的嗡嗡声。她希望自己穿上外套就好了,她的裙子太耀眼啦!还有那顶炫目的大帽子。一个小身材的黑衣女人出现在昏暗中。萝拉说:“你是司考特太太吗?”那女人回答说:“我是她姐姐。请进来,小姐。”“不,”萝拉说,“我不要进来。我只是送这篮子,母亲叫我——”在昏暗的过道里,那小女人似乎没有听见她的话。“请走这边,小姐。”她用一种讨好的声调说。萝拉只想走开,走得远远的,却又不由自主地跟着她。一扇开着的门,里面是卧室,死去的人躺在那里。“你想瞧瞧他,是不是?”女人说着,擦过萝拉走到床边。“别害怕——”她的声音亲热而有点调侃意味。她亲昵地揭下被单,“他瞧着挺是样儿的。什么也显不出来。”萝拉走上去。一个年轻人正在酣睡,睡得这样熟,这样深,就像在梦乡里。花园茶会,食物篮子,这些和他有什么关系呢?他离这一切都太远了。“一切都好,”那沉睡的面孔仿佛在说,“原该如此,我满意。”不过还是不能不哭,而且她不能不对他说话就走出房间。只听得萝拉发出了孩子气的一声哭泣。“原谅我的帽子。”她急忙找到门,走下门径,走过黑沉沉的人群。在小巷子拐角处遇上了劳利。“可怕吗?”“不,”萝拉哭着,“简直是神奇。不过,劳利——”她停住了,望着哥哥。“人生是不是——”她期期艾艾,“人生是不是——”但是人生是什么,她没法说明白。没有关系,他很明白。“不是么,亲爱的?”劳利说。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让人修剪草坪、搭建凉棚、送来蛋糕等细节,表明薛家对这次花园茶会的重视。B.送蛋糕的人向劳拉姐妹饶有兴致地讲述司考特的死,表现了他对别人生命的漠视。C.薛家太太虽未取消茶会,但能将剩余的食物送给司考特一家,可见她内心的愧疚。D.结尾处萝拉与哥哥劳利断断续续的对话,表明了司考特之死对她内心的强烈冲击。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题为“花园茶会”,但对茶会的正面描写很少,意在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茶会前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B.小说不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而是借助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推动情节发展,呈现主人公认识的变化过程。C.本文语言具有明显的口语色彩,以自然随性的描述,营造出一种特殊的叙述氛围,显得沉着而不张扬。D.小说始终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讲述故事,再现了薛家花园茶会举办的始末,和司考特家亲人死亡前后的场景。8.请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内涵。9.小说多用对比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效果。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泰,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选自苏洵《六国论》,有删改)材料二: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选自苏辙《六国论》,有删改)材料三: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故隳名城,杀豪杰,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选自苏轼《六国论》,有删改)10.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病的一项是()

A.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B.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C.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D.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䖈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家”,《史记》记载诸侯王的传记。“六国世家”,即六国诸侯王的传记。B.“山东”,始于战国时期的地理区域名,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C.“速”文中指迅速,与苏洵的《六国论》中“始速祸焉”的“速”意思相同。D.“是”指这样,与《答司马谏议书》中“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的“是”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宗明义,起笔即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先用双重否定,既而又自为设问,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严谨周密。B.材料二结尾对六国的贪利忘义、不顾大局终取灭亡提出尖锐批评,并表示了痛惜之情,对强大秦国发动侵略战争表示了愤怒指责。C.苏轼认为六国之君对老百姓的暴虐程度不比秦始皇、秦二世轻,然而当时百姓无一人造反,是因为百姓中的俊杰多数成为宾客,各有职分。D.苏轼写《六国论》的目的,意在提醒统治者要依据当时的社会实际来制定选拔制度,使百姓中那些优秀杰出的人参与到对社会的治理中来。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2)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14.苏洵《六国论》与苏辙《六国论》论证的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否相同?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钓翁罗邺来往烟波非定居,生涯蓑褐外无余。闲垂两鬓任如鹤,只系一竿时得鱼。月浦扣船歌皎洁,雨篷隈岸卧萧疏。行人误话金张①贵,笑指北邙②丘与墟。【注】①金张:指汉代金、张两大功臣世家。②北邙: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以来,王公大臣死后多葬于此。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逐水而居,除蓑衣短褐外别无他物,写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状态。B.颔联用“鹤”字既写出诗人两鬓斑白,又表现了诗人的无忧无虑、自由快乐。C.颈联上句写出了月色的美好和钓翁的快乐,下句则表现了雨天钓翁的无聊和苦闷。D.本诗在画面意境、思想情感等方面,与柳宗元《江雪》比较,是截然不同的。16.诗歌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四、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往事旧情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怅然若失,这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3)《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有从军报国的优良传统。春秋时的先轸、孙武,汉代的班固、班超,三国时的周瑜、陆逊,西晋时的杜预、刘琨,宋代的辛弃疾、岳飞等,这些A的将领,皆为书生出身。他们或发出“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砚间乎”的豪言壮语;或在关键时刻B,做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人生选择;或立志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或以无畏的战斗“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日寇侵略、神州陆沉之际,大批学生走出校园,寻找救亡之路。他们抱着“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的决心,冲破国民党设置的一个个关卡,C地“到延安去,到抗日前线去”。抗美援朝期间,全国的大学生、中学生高呼着“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纷纷报名参军。仅从1950年年底到1951年年初,全国各地参加报名的学生就多达58万,实际入伍10多万人。①这次知识青年从军潮,②我军的文化结构得以大大改善,③有力地促进了我军各技术兵种部队的发展和建立。新时代要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实施科技强军、人才强军战略。大学生纷纷走入军营,他们脚踏实地,不D,在实干中增长才干、创造实绩,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应有的贡献。18.文中标横线处依次填入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赫赫有名B.投笔从戎C.首当其冲D.好高骛远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在书写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