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之《中学教师招聘》题库练习备考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卷)一、教育基础知识(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中,居于最高层次的是()。A.教师的教学目标B.课程目标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D.国家的教育目的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多次失败而放弃努力,认为“无论怎么学都学不会”,这属于()。A.习得性无助B.自我效能感低C.认知失调D.动机冲突3.某教师在讲解“等差数列”时,先让学生计算“1+2+3+…+100”的和,再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4.依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初中生(1218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D.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5.《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爱学生”的核心是()。A.尊重学生人格B.保护学生安全C.促进学生发展D.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6.简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7.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策略。(三)案例分析题(共18分)8.案例:初二(3)班学生小明性格孤僻,上课经常低头玩文具,作业多次不交。班主任王老师通过家访了解到,小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文化水平低,无力辅导学习。王老师观察发现,小明手工制作能力突出,曾在班级展示过自己折的纸飞机。于是,王老师安排小明担任“手工兴趣小组”组长,鼓励他组织活动;在课堂上,针对小明的知识薄弱点设计简单问题提问,答对后及时表扬;与家长沟通,建议每周至少视频通话一次,关注小明的学习和情绪。一个月后,小明上课注意力明显提高,作业基本按时完成,还主动帮助同学解决手工问题。问题:结合案例,分析王老师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二、学科专业知识(以中学语文为例,共40分)(一)古诗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9.赏析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的景物描写特点及作用。(6分)10.结合全诗,分析“悲”字的具体内涵。(6分)(二)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老王》(节选),完成1112题。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但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11.分析文中“镶嵌”一词的表达效果。(6分)12.结合选段,概括老王的形象特点。(6分)(三)写作与评价(16分)13.下面是一位初中生的作文片段,存在语言、结构等问题,请指出至少3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我的妈妈》(片段)我的妈妈是个普通的人,她每天上班,下班做饭,送我上学。她有时候对我好,有时候对我凶。有一次,我数学考了85分,妈妈说:“才85分,怎么这么差!”我很生气。还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熬夜照顾我,我很感动。妈妈就是这样,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她。三、教学设计(共20分)14.请根据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苏州园林》一课,设计一份完整的教案。要求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需体现学生活动),字数不少于500字。四、教育政策法规(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的基本权利不包括()。A.教育教学权B.学术研究权C.民主管理权D.体罚学生权16.《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就近入学。A.户籍所在地B.父母工作地C.居住地D.任意学校17.某教师因学生上课说话,罚其站在教室外两小时,该行为侵犯了学生的()。A.受教育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二)材料分析题(14分)18.材料:某中学为提高升学率,将初三(2)班分为“重点组”和“普通组”,“重点组”配备优秀教师,优先使用教学资源;“普通组”教师教学任务重,学生自信心受挫,部分学生辍学。问题:结合《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分析该校行为的违法性及后果。参考答案及详解一、教育基础知识1.D【解析】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由高到低依次为: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国家的教育目的是最高层次。2.A【解析】习得性无助由塞利格曼提出,指个体因长期经历失败而形成“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结果”的消极认知。自我效能感低强调对自身能力的怀疑,而习得性无助更强调“结果不可控”的认知。3.B【解析】启发性原则强调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教师通过“1+2+…+100”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总结等差数列规律,体现了启发性。4.D【解析】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青年期)的核心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避免角色混乱;勤奋感(612岁)、主动感(36岁)、自主感(1.53岁)对应其他阶段。5.A【解析】“关爱学生”的核心是尊重学生人格,《规范》明确要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其中尊重人格是核心。6.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①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如通过观察、谈话、测评等);②针对学生特点设计教学目标和方法(如分层作业、分组教学);③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如对学困生加强基础辅导,对学优生提供拓展任务);④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促进个性发展(如组织兴趣小组)。7.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策略:①预防策略(如明确规则、优化教学、关注学生需求);②非言语干预(如眼神提示、走近学生);③言语提醒(简短、具体,避免批评);④行为矫正(如正强化良好行为,忽视轻微问题行为);⑤沟通与合作(课后与学生谈心,联系家长);⑥严重问题行为需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教师介入)。8.(1)德育原则:①因材施教原则(王老师针对小明的家庭背景、学习特点和特长制定教育策略);②长善救失原则(利用小明的手工特长,激发其自信心,克服学习困难);③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与家长沟通,形成家校合力)。(2)德育方法:①实际锻炼法(安排担任手工组长,通过组织活动培养责任感);②表扬与奖励(课堂提问后及时表扬,强化积极行为);③情感陶冶法(通过关心和鼓励,营造温暖的师生关系);④家校合作法(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小明成长)。二、学科专业知识9.首联景物描写特点:①多角度描写(“风急”“天高”是视觉、触觉;“猿啸哀”是听觉);②色彩对比(“清”“白”突出景物的冷寂);③动态与静态结合(“风急”“猿啸”是动,“渚清”“沙白”是静)。作用:渲染萧瑟、悲凉的氛围,为全诗的“悲秋”情感奠定基调。10.“悲”的内涵:①自然之悲(秋景萧瑟,引发感怀);②人生之悲(“万里作客”写漂泊之苦,“百年多病”写身体衰退);③时代之悲(“艰难苦恨”暗含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④孤独之悲(“独登台”体现无人相伴的寂寞)。11.“镶嵌”一词运用拟物手法,将老王比作嵌入门框的物体,突出其身体僵硬、行动艰难的状态;侧面反映老王病情严重、身体虚弱;与后文“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呼应,强化其可怜、可悲的形象。12.老王的形象特点:①生活贫困(身体病弱,靠蹬三轮谋生);②善良朴实(病中仍送香油、鸡蛋表达感激);③自尊自重(即使虚弱也坚持亲自送东西);④孤独无助(无亲人照料,处境凄凉)。13.问题及修改建议:①语言平淡,缺乏细节(如“上班,下班做饭”可具体为“清晨六点就出门挤公交,傍晚拎着菜篮匆匆回家,围裙上沾着油星就钻进厨房”);②事例单一,缺乏情感深度(“考85分被批评”可补充妈妈检查试卷、指出错误的细节,体现“凶”背后的关心;“生病照顾”可描写妈妈摸额头、喂药、熬夜的动作);③结尾空洞(可改为“妈妈的‘凶’是希望我进步,‘好’是怕我受伤,原来她的爱藏在唠叨里、藏在熬夜的黑眼圈里,这样的妈妈,我怎么能不爱呢?”)。三、教学设计(示例)《苏州园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因地制宜”“自出心裁”等词语;梳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及具体表现。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苏州园林的艺术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及说明顺序;难点:理解说明文“总分”结构的作用,体会语言准确性。三、教学过程1.导入(3分钟):展示苏州园林图片,提问:“你眼中的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叶圣陶先生用文字为我们描绘了更细腻的苏州园林,今天一起学习《苏州园林》。”2.初读感知(8分钟):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任务:①圈画生字词(轩榭、丘壑、嶙峋等);②概括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精读探究(20分钟):(1)小组合作:阅读29段,填写表格(特征→具体表现→说明方法)。例如:|总体特征|具体表现|说明方法||||||图画美|亭台轩榭布局“自然之趣”|作比较(与宫殿、住宅对比)||图画美|假山池沼“艺术美”|举例子(“或者是重峦叠嶂……”)|(2)讨论:课文为何先总说“图画美”,再分说各个方面?明确“总分”结构使说明条理清晰,突出特征。(3)语言品析:赏析“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中“大多”的作用。学生讨论后总结:“大多”表示大部分情况,不排除例外,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拓展迁移(7分钟):请学生以“我们的校园”为例,模仿本文“总分”结构,用200字说明校园的某一特征(如“绿色校园”)。小组分享,教师点评。5.作业(2分钟):①背诵第2段;②搜集本地园林图片,写一段说明文字(150字)。四、教育政策法规15.D【解析】《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指导评价权、获得报酬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体罚学生属于违法行为,不是权利。16.A【解析】《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17.A【解析】教师罚学生站在教室外,剥夺了学生上课的权利,侵犯了受教育权;人身自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年产12万吨直纺差别化工业丝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2025年中国热转移用聚酯薄膜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上海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实验室技师晋升实验师科研能力考核
-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脑功能监测支持考核
- 朔州市人民医院头颈部神经监测考核
- 中国氟氢酸项目创业计划书
- 鄂尔多斯市中医院血管外科论文写作能力考核
- 中国三水醋酸钠项目商业计划书
- 牡丹江市中医院药物治疗方案评估考核
- 中国己二腈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育培训机构师资力量共享协议
- 工业机器人基础中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港股通开通25道测试题及答案
- 物业三轮清扫车管理制度
- DB42∕T 2303-2024 森林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范
- 《材料的回收》教案-2025-2026学年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 小朋友捕鱼游戏活动方案
- 202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 生态水利工程概论课件
- 牛奶的理化指标
- 农村惠农政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