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暑假专项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暑假专项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暑假专项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暑假专项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暑假专项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暑假专项测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一)字词综合(6分)1.根据语境填成语。(每空1分)(1)面对网络谣言,我们要________,不轻信不盲从。(2)敦煌壁画色彩千年不褪,其技艺之精湛令人________。(3)他在辩论赛上引经据典,________,赢得满堂喝彩。(4)春雨________地落下,润泽了龟裂的大地。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部纪录片对细节的呈现可谓入木三分。B.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他显得不以为意。C.经过训练,机器人跳舞也栩栩如生。D.老匠人雕刻的微缩龙舟玲珑剔透。(二)语段修改(6分)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每小题2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AI换脸’技术走入大众视野。这项技术虽然丰富了影视创作,①但同时也带来了肖像侵权等法律风险。②如何平衡创新与伦理,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难题。③专家建议,通过完善立法、加强监管、提高公众媒介素养,④才能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1)第②句有语病,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第③句改为一个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一句话概括材料观点(不超15字):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句默写(8分)4.根据提示写出教材原句。(每空1分)(1)《蒹葭》以秋景起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2)《石壕吏》中暗示老妪已被带走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3)《桃花源记》中表现居民安居乐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4)《小石潭记》借鱼写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综合性学习(10分)5.“汉字里的二十四节气”主题探究。(每小题2分)(1)写出“谷雨”中“谷”的甲骨文字形特点:__________________(2)为“霜降”节气拟一句诗意宣传语(不超20字):______________(3)探究“寒露”与“小寒”名称差异体现的气候特征: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一)散文阅读(20分)阅读《打铁与看花》,完成6—10题。材料一:父亲是老铁匠。炉火映着他紫铜色的脸,锤声叮叮当当,像一场永不停歇的雨。我蹲在风箱旁,看铁砧上的镰刀由红变青,由青变亮,最后开出一条银白的刃口。十五岁那年,我嫌铁匠铺太吵,偷偷跑去邻村看桃花。父亲没阻拦,只递给我一块刚打好的小铁片,说:“带它去看花,回来时告诉我,铁和花谁更硬。”桃花开时,我将铁片埋进树下。三月后,花瓣零落,铁片竟锈成一朵褐红的“花”。我捧着它回家,父亲用砂纸轻轻打磨,铁片恢复光亮。他说:“花会谢,铁会锈,但锈也是铁开的花。”多年后,我在实验室里研究合金腐蚀,忽然懂了——铁与花,不过是时间不同的表情。6.分析“锤声叮叮当当,像一场永不停歇的雨”的修辞效果。(4分)7.文中“铁片”的三次变化有何象征意义?(4分)8.简析父亲教育方式的特点。(4分)9.结尾“时间不同的表情”蕴含怎样的哲理?(4分)10.概括“我”对父亲情感的变化过程。(4分)(二)新闻阅读(20分)阅读“三星堆青铜神树修复”报道,完成11—15题。材料二(节选):1986年,三星堆2号坑出土一株残高3.96米的青铜神树,断成2474块碎片。2024年,文保团队耗时8年完成修复。神树由底座、树干、树枝、果实等29个单元组成,采用“分铸法”:先分段铸造,再以榫卯套接,误差控制在0.2毫米内。修复时,专家用X光探伤仪检测内部裂隙,以3D建模还原缺失部分,最后用传统锡焊补缺。树顶缺失的“太阳轮”参照同坑出土的太阳形器复制,直径达50厘米,重12公斤。神树底座铸有三神山,山上有云纹与太阳纹,象征古蜀人通天之梯。修复完成后,神树成为迄今全球最高、最完整的商周青铜树。11.青铜神树采用哪种铸造工艺?有何优点?(3分)12.第2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分析。(4分)13.“误差控制在0.2毫米内”可否删去?为什么?(3分)14.概括修复太阳轮的两个依据。(4分)15.结合全文,谈谈“修复”对文明传承的意义。(6分)三、古诗文阅读(共30分)(一)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庄子·逍遥游》节选,完成16—20题。材料三: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16.解释加点词。(4分)(1)则芥为之舟芥:__________(2)置杯焉则胶胶:__________(3)而后乃今培风培:__________(4)莫之夭阏夭阏:__________17.翻译“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4分)18.本段如何运用比喻说理?(4分)19.结合全文,谈谈“厚积”对人生的启示。(4分)(二)古诗鉴赏(14分)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20—23题。八月秋高风怒号……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0.“风怒号”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21.赏析“布衾多年冷似铁”中“铁”的妙处。(4分)22.结合诗句,分析杜甫的“推己及人”情怀。(6分)四、写作(共50分)(一)微写作(10分)23.根据要求写一段导游词。情境:为“中国古代计时器”展览中的“水运仪象台”写一段解说(80字左右),要求:①含一个比喻;②出现一个疑问句。(二)材料作文(40分)24.阅读材料作文。材料:2025年,中国首座“零碳图书馆”在杭州开馆,其屋顶光伏年发电可供全馆使用,剩余电能还能为周边路灯供电。有人说:“知识的光芒,终于照亮了地球。”要求:①自拟题目;②结合教材“科技与人文”单元;③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与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1)明辨是非(2)叹为观止(3)旁征博引(4)悄无声息2.C(“栩栩如生”用于艺术形象,机器人跳舞不当)3.(1)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2)难道不该通过完善立法来守护技术伦理吗?(3)技术伦理需多方共治。4.(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2)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5.(1)字形像两山之间流水,示山谷之意。(2)霜降枝头白,秋深万木吟。(3)“寒露”重在露水生寒,温度骤降;“小寒”标志寒冷开始但未至极点。二、现代文阅读6.通感(听觉→视觉),营造铁匠铺的韵律美,暗喻父亲生活的坚韧。7.铁片—花—锈—光:从工具到艺术,再到腐蚀与重生,象征生命循环。8.不直接说教,以物喻人,让“我”在体验中领悟。9.万物皆在时间中变化,锈与花皆是生命的形态。10.厌烦→好奇→理解→怀念。11.分铸法:分段铸造,榫卯套接,便于精确组装。12.列数字(2474块碎片)、作比较(全球最高),突出修复难度。13.不能删,0.2毫米体现古蜀工艺精密度。14.同坑出土太阳形器;树顶结构逻辑。15.修复不仅是技术复原,更是文明记忆的唤醒与传承。三、古诗文阅读16.(1)小草(2)粘住(3)凭乘(4)阻拦17.背负着青天,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碍它。18.以“水负舟”“风负翼”喻条件与成就的关系,深入浅出。19.人需积累深厚根基,方能成就远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