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1218-2013 聚氯乙烯微发泡用复合助剂_第1页
DB44T 1218-2013 聚氯乙烯微发泡用复合助剂_第2页
DB44T 1218-2013 聚氯乙烯微发泡用复合助剂_第3页
DB44T 1218-2013 聚氯乙烯微发泡用复合助剂_第4页
DB44T 1218-2013 聚氯乙烯微发泡用复合助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案号:42109-2014聚氯乙烯微发泡用复合助剂2013-12-06发布2014-03-06实施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本标准由广东炜林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广东省塑料与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49)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炜林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振亮、徐小燕、黄玉松、钱玉英、刘奇祥、袁绍彦。本标准首次发布。1聚氯乙烯微发泡用复合助剂本标准规定了聚氯乙烯微发泡用复合助剂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本标准适用于通过合成、复配热稳定剂、润滑剂等助剂而成的微发泡用复合助剂。该助剂对硬质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试验方法白度法微发泡microcellularfoa可使硬质聚氯乙烯(PVC)发泡制品密度控制在(0.4~1.2)g/cm³的加工过程。2聚氯乙烯微发泡用复合助剂的应用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B型白度相对变化率,%在自然光下,以目视法判别所取样品的外观。抽样时可随机检验样品的外观,样品间允许存在色按GB/T6284—2006规定的方法进行。在(105±2)℃下干燥2h。按GB/T1636—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漏斗为B型。3a)预先将试样放置在(90±2)℃的干燥箱内热烘2h,冷却至室温。准确称量约0.20g样品(称准至0.0001g),移入25mL的容量瓶中,加入20mL左右的三氯甲烷。振荡3min使之大致溶解,然后在(50.0±0.5)℃的恒温槽内溶解3h。将恒温槽降温至(25±0.1)℃,再将已溶解的样品在(25±0.1)℃下恒温1h。向容量瓶中加入(25±0.1)℃的三氯甲烷并稀释至刻度。样品溶解过程中若有悬浮物凝固在表面,导致容量瓶瓶颈堵塞抽滤时弃去约1mL~2mL的初滤液,然后取滤液作为测试样(不得少于15mL)。6.6.2样品测试按照GB/T10247—2008中规定的方法用乌氏粘度计(0.48mm~0.55mm)测定空白样(三氯甲烷)流经粘度计毛细管的时间,测试温度为(25.0±0.1)℃。测试样按照GB/T10247—2008中规定的方法用乌氏粘度计(0.48mm~0.55mm)测定5.8.1中得到滤液流经粘度计毛细管的时间,测试温度为(25.0±0.1)℃。测试样的特性粘度按式(1)计算:n——测试样的特性粘度,单位为毫升每克(mL/g);t——测试样溶液流经粘度计毛细管的时间,单位为秒(s);c——测试样溶液的浓度,单位为克每100毫升(g/100mL)。取平行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试样的单个测定值和平均值的相对偏差大于1.0%4取适量的聚氯乙烯(工业级,型号SG8),加入30%的试样(质量比),混合均匀后,取适量混合样放入样品瓶中,作为测试样;同时取适量的聚氯乙烯放入另一样品瓶,作为6.9.2白度的测定白度相对变化率按式(2)计算△b——白度相对变化率,单位为百分比(%);B₁——测试试样未经热烘前的白度值,单位为度(度);B₂——测试试样热烘后经过筛所得样品的白度值,单位为度(度);B₃——空白试样未经热烘前的白度值,单位为度(度);B₄——空白试样热烘后经过筛所得样品的白度值,单位为度(度)。6.10流动性变化值测定6.10.1材料和样品c)空白样:称取100份聚氯乙烯及4份参考GB/T3682—2000,推荐测试温度:190℃,负荷:10kg。称量适量空白样,再加入30%的试样(质量比),混合均匀后,作为测试样。流动性变化值按式(3)计算△——流动性变化值,单位为克每十分钟(g/10M₂——空白样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单位为克每十分钟(g/10min)。7检验规则5以相同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同牌号产品为总采样量应满足检测及备检的需要。把样品等量分成两份,一份供检测用,一份保存备检。每份出厂检验项目为外观、水分、灰分、表观密度、白度相型式检验项目为第5章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b)当生产配方、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包装袋上应有清晰、牢固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企业名称、厂址、产品名称及商标、产品型号、6应贮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防止雨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