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1.多重耐药菌(MDRO)的定义是对几类及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A.2类B.3类C.4类D.5类答案:B解析:根据《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MDRO指对临床使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需注意“类”指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不同的类别,如β-内酰胺类、糖肽类、氟喹诺酮类分属不同类别。2.下列哪种细菌不属于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监测的多重耐药菌?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B.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C.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s-Ec)D.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答案:C解析:2025年重点监测的MDRO包括MRSA、VR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及泛耐药菌(PDR)。ESBLs-Ec虽属耐药菌,但未被纳入“重点监测”范畴,因其对碳青霉烯类通常敏感。3.MDRO在医院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A.空气传播B.飞沫传播C.接触传播D.血液传播答案:C解析:MDRO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患者或带菌者,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医疗器械、环境表面(如床栏、床头柜、血压计)后未规范手卫生,再接触其他患者导致交叉感染。空气传播多见于结核分枝杆菌等,飞沫传播需较大颗粒(>5μm),血液传播常见于乙肝、HIV等。4.执行手卫生时,速干手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应至少为?A.5秒B.15秒C.30秒D.60秒答案:B解析:《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9)规定,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时,需均匀涂抹双手所有部位,搓揉至干燥,总时间不少于15秒,确保有效杀灭微生物。若手部明显污染,应先流动水洗手,再使用消毒剂。5.对MDRO感染患者实施接触隔离时,病室标识的颜色应为?A.黄色(空气传播)B.粉色(飞沫传播)C.蓝色(接触传播)D.红色(血液/体液传播)答案:C解析: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接触隔离标识为蓝色,空气传播为黄色,飞沫传播为粉色,血液/体液传播无特定颜色但需标注“血液/体液防护”。6.对MDRO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消毒时,含氯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应为?A.50-100mg/LB.250-500mg/LC.500-1000mg/LD.2000-5000mg/L答案:C解析:常规环境表面消毒(无明显污染时)使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若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需使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作用30分钟后擦拭。7.MDRO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如何处理?A.放入单层黄色医疗废物袋B.放入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分层封扎C.放入单层黑色生活垃圾袋D.放入双层红色感染性废物袋答案:B解析:《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感染性废物需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分层封扎,袋外标注“多重耐药菌感染性废物”。黑色袋为生活垃圾,红色袋用于药物性废物或化学性废物。8.接触MDRO患者时,下列哪项防护措施不必要?A.戴手套B.穿隔离衣C.戴护目镜D.脱手套后洗手答案:C解析:接触隔离的核心防护是戴手套(直接接触患者或污染物时)和穿隔离衣(可能污染工作服时),脱手套后必须洗手/手消毒。护目镜仅在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时(如吸痰、气管插管)使用,非接触隔离常规防护。9.对MDRO患者进行诊疗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先诊疗MDRO患者,再诊疗普通患者B.同时诊疗MDRO患者和普通患者C.先诊疗普通患者,再诊疗MDRO患者D.由高年资医师单独诊疗MDRO患者答案:C解析:为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应遵循“清洁-污染”顺序,即先诊疗感染风险低的患者(如普通患者),再诊疗感染风险高的患者(如MDRO患者)。若需同时诊疗,需严格执行手卫生和环境消毒。10.关于MDRO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下列哪项错误?A.尽早留取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B.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C.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覆盖所有可能病原体D.限制万古霉素、碳青霉烯类等高级别抗菌药物的滥用答案:C解析:MDRO的防控关键是精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无指征联合使用广谱药物。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药物,减少不必要的联合用药,以降低耐药压力。11.下列哪项不是MDRO的危险因素?A.住院时间≥7天B.近期使用过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C.年龄<65岁D.留置导尿管答案:C解析:MDRO的危险因素包括:住院时间长(≥7天)、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肿瘤、激素治疗)、侵入性操作(导尿、中心静脉置管)、近期使用广谱/多联抗菌药物(尤其是碳青霉烯类、糖肽类)。年龄<65岁并非危险因素,反而是年龄≥65岁更易感染。12.对MDRO患者实施床旁隔离时,同病室其他患者与MDRO患者的床间距应至少为?A.0.5米B.1米C.1.5米D.2米答案:B解析:《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无法单间隔离时,MDRO患者可与同类感染患者同室,床间距≥1米,以减少直接接触传播风险。13.医务人员在接触MDRO患者后,脱隔离衣的正确顺序是?A.解腰带→解颈带→脱衣袖→摘手套→洗手B.摘手套→解腰带→解颈带→脱衣袖→洗手C.解颈带→解腰带→脱衣袖→摘手套→洗手D.解腰带→摘手套→解颈带→脱衣袖→洗手答案:A解析:脱隔离衣顺序为:先解腰带(松腰带),再解颈后带子,将隔离衣从肩部拉下,使衣袖内面朝外包裹污染面,最后摘手套(注意手套不能接触隔离衣内面),完成后立即洗手/手消毒。14.下列哪种情况无需对MDRO患者进行主动筛查?A.新入院的ICU患者B.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C.近期从外院转入的患者D.门诊手术前的健康患者答案:D解析:主动筛查的重点人群包括ICU患者、长期住院患者、有MDRO定植/感染史患者、近期使用高级别抗菌药物患者、外院转入患者等。门诊手术前健康患者无明确危险因素,无需常规筛查。15.MDRO感染患者的病历中应标注的内容是?A.“多重耐药菌感染”B.具体耐药菌名称(如MRSA)C.接触隔离标识D.以上均需标注答案:D解析:为确保医护人员及时采取防控措施,MDRO患者的病历(电子及纸质)需标注“多重耐药菌感染”、具体菌种(如CRAB)及接触隔离标识(蓝色),并在护士站、治疗室等关键位置提示。16.对MDRO患者使用过的血压计、听诊器等医疗器械,正确的处理方式是?A.专人专用,使用后用75%乙醇擦拭消毒B.多人共用,使用后用清水擦拭C.专人专用,使用后高压蒸汽灭菌D.多人共用,使用后紫外线照射30分钟答案:A解析:MDRO患者的医疗器械应专人专用,使用后立即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或75%乙醇擦拭消毒(作用30秒以上)。高压蒸汽灭菌适用于耐湿耐热物品(如手术器械),紫外线照射对物体表面消毒效果有限。17.下列哪项不属于MDRO医院感染防控的“四早”措施?A.早发现B.早报告C.早隔离D.早手术答案:D解析:“四早”指早发现(主动筛查)、早报告(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早隔离(接触隔离)、早治疗(根据药敏用药)。手术并非防控措施,仅在有指征时实施。18.关于MDRO的定植与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定植患者无感染症状,但可传播细菌B.感染患者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定植患者无需治疗C.定植患者的防控措施与感染患者相同D.定植患者的标本培养结果为“阳性”,但无白细胞升高等炎症指标答案:B解析:定植患者虽无感染症状,但作为重要的储菌源,需与感染患者采取相同的防控措施(如隔离、手卫生)。部分情况下(如免疫极度低下患者),定植可能进展为感染,需动态评估。19.某科室1周内连续发现3例同源性MRSA感染患者,应启动的应急措施是?A.加强手卫生培训B.关闭该科室C.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排查感染源D.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咽拭子筛查答案:C解析:出现MDRO聚集性病例(≥3例同源)时,应立即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流程: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溯感染源、传播途径)→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如暂停收新患者、加强环境消毒、医护人员筛查)→评估效果。关闭科室或全员筛查需根据调查结果决定。20.新生儿室发现1例CRAB感染患儿,正确的隔离措施是?A.与其他患儿同室,床旁隔离B.转入新生儿ICU单间隔离C.转至普通儿科病房单间隔离D.立即出院答案:B解析:新生儿免疫功能不成熟,是MDRO感染的高危人群。发现MDRO感染时,应立即转至单间隔离(如新生儿ICU的隔离病房),避免与其他新生儿接触。床旁隔离因新生儿活动范围小、接触频繁,感染风险较高,不推荐。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1.下列属于MDRO的有?A.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B.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C.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KPC-Kp)D.对头孢他啶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CAZ-R-PA)答案:BC解析:MDRO需对3类及以上抗菌药物耐药。PRSP仅对青霉素类耐药(1类),CAZ-R-PA仅对头孢菌素类耐药(1类),均不符合;VRSA对糖肽类(万古霉素)、β-内酰胺类(如苯唑西林)、大环内酯类等多类耐药;KPC-Kp对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耐药,符合MDRO定义。2.MDRO的传播链包括?A.感染/定植患者(源)B.医护人员手(传播媒介)C.污染的医疗器械(传播媒介)D.易感人群(其他患者)答案:ABCD解析:传播链由感染源(患者/带菌者)、传播途径(接触媒介)、易感人群(免疫低下患者)组成。医护人员手和医疗器械是重要的间接接触媒介。3.手卫生的“五个时刻”包括?A.接触患者前B.清洁/无菌操作前C.接触患者体液暴露后D.接触患者后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答案:ABCDE解析:根据WHO“手卫生五个时刻”,包括: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需注意“清洁/无菌操作前”如静脉穿刺、伤口换药前,即使未接触患者,也需手卫生。4.对MDRO患者实施接触隔离时,需告知的人员包括?A.患者本人B.患者家属C.值班护士D.管床医生E.运送患者的护工答案:ABCDE解析:所有接触患者的人员(包括患者及家属)均需知情。需向患者/家属解释隔离目的(保护患者及他人),指导其配合手卫生、限制探视;向医护人员和护工强调防护措施(如戴手套、穿隔离衣)。5.环境表面采样用于MDRO监测时,正确的操作是?A.采样时间为消毒后、使用前B.采样面积≥50cm²(如床栏取10cm×5cm)C.使用无菌棉拭子蘸取0.9%氯化钠溶液涂抹表面D.采样后立即送检,2小时内培养答案:ABCD解析:环境采样需在消毒后、患者使用前进行(避免消毒剂残留影响结果);采样面积根据物体表面大小确定(小物体如开关取5cm×5cm,大物体如床栏取10cm×5cm);棉拭子需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避免干燥;标本需冷藏保存,2小时内送检,否则影响细菌存活。6.下列哪些措施可降低MDRO的传播风险?A.缩短住院时间B.减少侵入性操作(如尽早拔管)C.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D.对所有患者常规使用万古霉素预防感染答案:ABC解析:缩短住院时间可减少暴露机会;减少侵入性操作可降低细菌定植风险;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可避免滥用导致的耐药。常规使用万古霉素预防会增加耐药压力,属于错误措施。7.MDRO感染患者的治疗原则包括?A.经验性治疗覆盖可能的MDROB.及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为窄谱药物C.联合用药仅用于泛耐药菌或重症感染D.疗程足够(如肺炎7-10天,血流感染14天)答案:ABCD解析:经验性治疗需结合患者所在科室MDRO流行情况选择药物(如ICU患者需覆盖CRAB);药敏结果回报后应降阶梯使用窄谱药物;联合用药(如碳青霉烯+多粘菌素)仅用于泛耐药菌或单药治疗失败的重症患者;疗程需根据感染部位调整,避免疗程不足导致复发。8.关于MDRO的主动筛查,正确的是?A.筛查标本包括鼻拭子、肛拭子、咽拭子B.ICU患者入院时常规筛查MRSA、CREC.筛查频率为每周1次,直至阴性D.筛查结果阳性者立即实施隔离答案:ABD解析:主动筛查的标本根据MDRO定植部位选择(如MRSA易定植于鼻腔,CRE易定植于肠道);ICU、血液科等高危科室患者入院时应常规筛查;筛查频率为入院时、每周1次,直至转出或连续2次阴性;筛查阳性者无论是否感染,均需隔离。9.医护人员在MDRO防控中的职责包括?A.落实手卫生B.正确实施隔离措施C.及时报告MDRO病例D.参与防控知识培训答案:ABCD解析:医护人员是MDRO防控的核心执行者,需严格执行手卫生、隔离、报告制度,并通过培训更新知识(如新型MDRO的防控要点)。10.下列哪些情况提示MDRO感染控制有效?A.连续2次标本培养阴性(间隔≥24小时)B.患者感染症状好转(如体温正常、白细胞下降)C.病室环境表面采样阴性D.同病室其他患者未出现MDRO感染答案:ABCD解析:控制有效的指标包括:患者病原学转阴、临床症状改善、环境表面无MDRO污染、无新增病例。需综合评估,避免单一指标误判。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1.MDRO仅指细菌,不包括真菌(如耐氟康唑白念珠菌)。()答案:√解析:MDRO的定义限定为细菌,真菌的耐药性管理遵循《抗真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不纳入MDRO范畴。2.接触MDRO患者时,戴手套可替代手卫生。()答案:×解析:手套不能替代手卫生。戴手套前、脱手套后均需手卫生,因手套可能存在肉眼不可见的破损,且脱手套过程中手部可能被污染。3.MDRO患者的陪护人员无需进行手卫生指导。()答案:×解析:陪护人员是MDRO传播的重要媒介,需指导其接触患者前后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避免随意触摸病房物品。4.对MDRO患者使用过的床单、被罩,应先消毒再清洗。()答案:√解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规定,感染性织物应在收集时双层包装,贴标识,先消毒(如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清洗,或使用热力消毒(70℃以上水洗30分钟)。5.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是指1周内同一科室发现3例及以上同源MDRO感染病例。()答案:√解析:根据《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MDRO暴发定义为短时间(通常≤1周)内同一科室出现3例及以上同源感染病例。6.新生儿因免疫系统未成熟,感染MDRO后无需隔离,只需加强护理。()答案:×解析:新生儿是MDRO的高危易感人群,感染后必须单间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和环境消毒。7.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属于“特殊使用级”,需经抗菌药物管理小组会诊后使用。()答案:√解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碳青霉烯类、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属于特殊使用级,需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或经会诊后使用。8.MDRO患者转出隔离病房时,只需更换清洁床单,无需进行终末消毒。()答案:×解析:患者转出后,需对病室进行终末消毒,包括物体表面(如床栏、床头柜)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拖拭,作用30分钟后通风。9.医务人员发生MDRO职业暴露(如被污染的针头刺伤)时,应立即挤压伤口,用肥皂水冲洗,再用碘伏消毒。()答案:√解析:职业暴露处理流程为: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避免回吸),流动水冲洗,碘伏/酒精消毒,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暴露菌种类进行评估(如MRSA暴露需口服复方新诺明预防)。10.电子病历系统中设置MDRO预警提示,可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控依从性。()答案:√解析:信息化手段(如电子病历弹出提示、护理系统标注隔离标识)可有效提醒医护人员采取防控措施,研究显示可使手卫生依从性提高20%-30%。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题)案例1:患者男性,72岁,因“脑梗死后遗症、肺部感染”入住神经科,住院28天。入院后长期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莫西沙星抗感染。近3日出现高热(39.5℃),痰培养提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对多粘菌素敏感”。查体:双肺可闻及湿啰音,WBC18×10⁹/L,PCT5.2ng/mL。问题:1.该患者发生CRAB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2.应采取哪些隔离措施?3.医护人员为其吸痰时需注意哪些防护要点?4.环境消毒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答案解析:1.危险因素:①长期住院(28天);②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为β-内酰胺类,莫西沙星为喹诺酮类,覆盖两类以上);③基础疾病(脑梗死后遗症,长期卧床,免疫功能低下);④侵入性操作(可能存在留置胃管、尿管)。2.隔离措施:①单间隔离(如无单间,与其他CRAB感染患者同室,床间距≥1米);②病室门张贴蓝色接触隔离标识;③限制探视,必要时探视者需戴手套、穿隔离衣,离开前手卫生;④患者使用的物品专人专用(如体温计、血压计)。3.吸痰时防护要点:①戴医用外科口罩、护目镜(防止痰液喷溅);②穿防渗隔离衣(吸痰可能导致体液污染);③戴无菌手套(直接接触呼吸道分泌物);④操作后立即脱卸防护用品(顺序:护目镜→隔离衣→手套),规范手卫生;⑤使用后的吸痰管放入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4.环境消毒要求:①每日2次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床栏、床头柜、呼叫按钮等),作用30分钟;②地面每日2次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拖拭,污染时及时消毒;③患者出院/转科后,进行终末消毒:关闭门窗,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气溶胶喷雾(10-20mL/m³),作用60分钟后通风;④消毒后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