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征信市场监管法规与合规性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根据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哪项行为不属于个人征信信息采集的合法范围?(ABCD)A.采集个人授权查询的信用报告信息B.采集个人在经营场所的租赁合同信息C.采集个人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的公开言论D.采集个人向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申请材料2.金融机构在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时,必须获得以下哪项前提条件?(ABCD)A.个人明确同意B.法院强制要求C.征信机构的授权D.金融机构的内部审批3.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哪项情形下,征信机构可以不经个人同意收集其个人信息?(ABCD)A.为提供征信服务所必需B.个人主动提供的C.通过公开渠道获得的D.经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4.征信机构在处理投诉时,应在以下哪个时限内作出答复?(ABCD)A.5个工作日B.10个工作日C.15个工作日D.20个工作日5.个人征信报告中的不良信息,通常是指以下哪类信息?(ABCD)A.个人按期还款记录B.个人信用卡逾期记录C.个人社保缴纳记录D.个人教育背景信息6.金融机构在向征信机构报送个人信用信息时,必须遵循以下哪个原则?(ABCD)A.准确性原则B.完整性原则C.及时性原则D.以上都是7.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哪项主体不属于征信机构的监管范围?(ABCD)A.商业银行B.征信公司C.保险公司D.担保公司8.个人在申请信用卡时,征信机构通常会提供以下哪类信息给金融机构参考?(ABCD)A.个人信用评分B.个人信用报告C.个人负债情况D.以上都是9.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哪项行为属于对个人信息的不当处理?(ABCD)A.在获得个人同意后收集信息B.为提供征信服务所必需的处理C.通过公开渠道获得的处理D.将信息用于与原用途无关的其他目的10.征信机构在处理个人信息时,必须采取以下哪类措施保障信息安全?(ABCD)A.加密技术B.保密协议C.安全审计D.以上都是11.个人在发现征信报告中的错误信息时,可以通过以下哪项途径进行更正?(ABCD)A.向征信机构申请更正B.向金融机构申请更正C.向监管部门投诉D.以上都是12.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哪项主体有权查询个人信用报告?(ABCD)A.征信机构B.金融机构C.监管部门D.以上都是13.个人在申请贷款时,金融机构通常会参考以下哪类信息?(ABCD)A.个人信用报告B.个人收入证明C.个人负债情况D.以上都是14.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哪项情形下,征信机构可以不经个人同意使用其个人信息?(ABCD)A.为提供征信服务所必需B.经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C.个人主动提供的D.通过公开渠道获得的15.征信机构在处理投诉时,应遵循以下哪个原则?(ABCD)A.公平原则B.及时原则C.透明原则D.以上都是16.个人在申请信用卡时,征信机构通常会提供以下哪类信息给金融机构参考?(ABCD)A.个人信用评分B.个人信用报告C.个人负债情况D.以上都是17.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哪项行为属于对个人信息的不当处理?(ABCD)A.在获得个人同意后收集信息B.为提供征信服务所必需的处理C.通过公开渠道获得的处理D.将信息用于与原用途无关的其他目的18.征信机构在处理个人信息时,必须采取以下哪类措施保障信息安全?(ABCD)A.加密技术B.保密协议C.安全审计D.以上都是19.个人在发现征信报告中的错误信息时,可以通过以下哪项途径进行更正?(ABCD)A.向征信机构申请更正B.向金融机构申请更正C.向监管部门投诉D.以上都是20.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哪项主体有权查询个人信用报告?(ABCD)A.征信机构B.金融机构C.监管部门D.以上都是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征信机构在采集个人信用信息时,必须获得个人的明确同意。(√×)2.金融机构在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时,可以无需获得个人同意。(√×)3.个人征信报告中的不良信息,通常是指个人信用卡逾期记录。(√×)4.征信机构在处理投诉时,应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5.个人在申请信用卡时,征信机构通常会提供个人信用评分给金融机构参考。(√×)6.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征信机构可以不经个人同意收集其个人信息。(√×)7.征信机构在处理个人信息时,必须采取加密技术保障信息安全。(√×)8.个人在发现征信报告中的错误信息时,可以通过向监管部门投诉进行更正。(√×)9.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机构有权查询个人信用报告。(√×)10.个人在申请贷款时,金融机构通常会参考个人收入证明和负债情况。(√×)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根据题目要求,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关于个人征信信息采集的基本原则。在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会强调《征信业管理条例》的核心原则,这就像是征信行业的“基本法”。首先,采集信息得有“合法依据”,不能瞎抓。比如,银行要查你的信用报告,必须得你点头同意,或者有法律撑腰。这就像咱们去借书,得先问老板能不能借,不能直接把书抢走。其次,采集的信息得“真实可靠”,不能瞎编乱造。比如,你欠钱不还,征信机构得记上,但不能记错了,比如把别人欠的账记在你头上,那可就糟了。最后,采集信息还得“目的明确”,不能瞎用。比如,银行查你的信用报告是为了决定能不能给你贷款,但不能拿去卖二手货,这就不对了。记住这几点,就能把握好个人征信信息采集的“方向盘”。2.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有哪些权利可以维护自身信息安全?在课堂上,我会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这些权利。首先,“知情权”就像是你有权知道别人怎么用了你的信息,不能像“开黑”游戏一样,自己人还蒙在鼓里。比如,你的信息被谁用了,什么时候用的,得告诉你。其次,“决定权”就像是你有权说“不”,不能被强迫。比如,人家想用你的信息,你得同意,不同意就不能用。这就像咱们点外卖,不想点就别点,不能被逼着点。再次,“更正权”就像是你有权修正错误,不能被冤枉。比如,征信报告里记错了,你得有权让它在报告里改过来。这就像咱们考试作文写错了,得有权改错。最后,“删除权”就像是你有权让信息“下岗”,不能一直跟着你。比如,某些信息用完了,就得删掉,不能老挂着。这就像咱们卸载不用的APP,不能占着手机内存。记住这几点,就能保护好咱们的“数字隐私”。3.简述征信机构在处理投诉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教学时,我会用“三明治”比喻来讲解这些原则。首先,“公平公正”就像中间的“酱”,得夹在里面,不能少。比如,处理投诉时,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得客观公正。这就像咱们分零食,不能偏袒自己,得公平分给每个人。其次,“及时高效”就像“酱”上面的“面包”,得盖在上面,不能露馅。比如,处理投诉得快,不能拖拖拉拉,得在规定时间内给个说法。这就像咱们吃饭,不能等饿了很久才吃,得及时吃。最后,“透明公开”就像“酱”下面的“面包”,得托在下面,不能翻。比如,处理投诉的过程和结果得让人知道,不能像“开盲盒”一样,让人猜。这就像咱们做游戏,得分得让人看,不能偷偷加分。记住这几点,就能处理好每一个投诉,让大家都满意。4.个人在发现征信报告中的错误信息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行更正?在课堂上,我会用“求助三部曲”来比喻这些途径。首先,“自己动手”就像第一部曲,得先自己检查,不能瞎说。比如,你发现征信报告里记错了,得先自己核对,看看是不是自己记错了。这就像咱们写作业,先自己检查,看看有没有写错。其次,“找征信机构”就像第二部曲,得找征信机构商量,不能光自己说。比如,自己核对后发现问题,得找征信机构说,让他们帮忙改。这就像咱们和同学闹矛盾,先自己沟通,再找老师帮忙。最后,“找监管部门”就像第三部曲,得找监管部门撑腰,不能自己解决不了就放弃。比如,自己和征信机构商量不通,得找监管部门帮忙。这就像咱们和同学闹矛盾,自己解决不了就找老师帮忙。记住这几点,就能把征信报告里的错误信息改过来,让报告“漂漂亮亮”。5.简述金融机构在向征信机构报送个人信用信息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教学时,我会用“四个一”原则来讲解这些原则。首先,“一个准确”就像“针尖对麦芒”,得保证信息准确,不能含糊。比如,报送个人信用信息时,得保证信息真实,不能报假信息。这就像咱们写信,得写清楚,不能写错。其次,“一个完整”就像“拼图一样”,得保证信息完整,不能缺一块。比如,报送个人信用信息时,得把所有该报的信息都报上,不能漏报。这就像咱们拼图,得拼完整,不能缺一块。再次,“一个及时”就像“快递一样”,得保证信息及时,不能拖拖拉拉。比如,报送个人信用信息时,得及时报,不能等很久才报。这就像咱们寄快递,得及时寄,不能等很久。最后,“一个合法”就像“过马路看红绿灯”,得保证信息合法,不能违法。比如,报送个人信用信息时,得遵守法律法规,不能违法报送。这就像咱们过马路,得看红绿灯,不能闯红灯。记住这几点,就能把个人信用信息报得“妥妥帖帖”。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请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详细论述下列问题。)结合我国当前征信市场监管现状,谈谈如何进一步完善征信市场监管法规与合规性建设。在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会用“显微镜”和“望远镜”来比喻征信市场监管。首先,得用“显微镜”看清楚当前征信市场监管的现状,不能只看表面。比如,当前我国征信市场监管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征信机构不规范操作,有些个人信息保护不到位,这些都需要我们用“显微镜”看得清楚。其次,得用“望远镜”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能只看眼前。比如,未来征信市场监管需要更加严格,更加智能化,这些都需要我们用“望远镜”看得远。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征信市场监管法规与合规性建设。首先,得“强身健体”,就是得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不能让法规成为“纸老虎”。比如,当前我国征信市场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这就像咱们做健身,得练肌肉,不能只练皮囊。具体来说,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征信市场监管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比如,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信息采集、使用、删除等规定,明确征信机构的法律责任,加大违法处罚力度。这就像咱们做健身,得练肌肉,不能只练皮囊。其次,得“明察秋毫”,就是得加强监管力度,不能让监管成为“摆设”。比如,当前我国征信市场监管还存在一些监管不到位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这就像咱们做侦探,得明察秋毫,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具体来说,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征信机构的日常监管,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比如,可以建立征信机构“黑名单”制度,对违法违规的征信机构进行公示和处罚。这就像咱们做侦探,得明察秋毫,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再次,得“科技赋能”,就是得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征信市场监管的效率和effectiveness。比如,当前我国征信市场监管还比较传统,需要进一步利用科技手段。这就像咱们做健身,得用科技手段,不能只靠蛮干。具体来说,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征信市场监管系统,实现对征信机构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比如,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征信机构的风险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这就像咱们做健身,得用科技手段,不能只靠蛮干。最后,得“全民参与”,就是得提高公众的征信意识和保护意识,不能让公众成为“旁观者”。比如,当前我国公众的征信意识和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提高。这就像咱们做健身,得让大家都参与进来,不能只靠自己。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征信知识,提高公众的征信意识和保护意识。比如,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征信知识,提高公众的征信意识和保护意识。这就像咱们做健身,得让大家都参与进来,不能只靠自己。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选择题答案及解析1.C解析:采集个人在经营场所的租赁合同信息不属于个人征信信息采集的合法范围。《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个人征信信息采集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采集范围限于与信用活动相关的基本信息、信贷信息等。租赁合同信息与个人信用活动没有直接关联,不属于合法采集范围。2.A解析:金融机构在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时,必须获得个人的明确同意。《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同意。虽然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但一般情况下需要个人同意。3.D解析:经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下,征信机构可以不经个人同意收集其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收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同意,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需要取得个人同意的除外。比如,为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特定公共利益需要收集个人信息的,可以不需要取得个人同意。4.B解析:征信机构在处理投诉时,应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并采取相应措施。这保证了投诉处理的及时性。5.B解析:个人征信报告中的不良信息,通常是指个人信用卡逾期记录。《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不良信息是指对个人信用评价有负面影响的信息,主要包括信用卡逾期记录、贷款逾期记录等。信用卡逾期记录是最常见的不良信息。6.D解析:金融机构在向征信机构报送个人信用信息时,必须遵循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原则。《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金融机构向征信机构报送个人信用信息应当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这保证了征信信息的质量。7.D解析:担保公司不属于征信机构的监管范围。《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征信业监督管理工作。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虽然也涉及征信业务,但不属于征信机构的监管范围。8.D解析:征信机构在处理个人信息时,通常会提供个人信用评分、个人信用报告、个人负债情况等信息给金融机构参考。这些信息有助于金融机构评估个人的信用风险,做出信贷决策。9.D解析:将信息用于与原用途无关的其他目的属于对个人信息的不当处理。《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不得超出处理目的范围。将信息用于与原用途无关的其他目的就是不当处理。10.D解析:征信机构在处理个人信息时,必须采取加密技术、保密协议、安全审计等措施保障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丢失。加密技术、保密协议、安全审计都是必要的安全措施。11.D解析:个人在发现征信报告中的错误信息时,可以通过向征信机构申请更正、向金融机构申请更正、向监管部门投诉等途径进行更正。《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信息主体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申请更正信息。也可以向监管部门投诉。12.D解析:征信机构、金融机构、监管部门都有权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等都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查询个人信用报告。13.D解析:个人在申请贷款时,金融机构通常会参考个人信用报告、个人收入证明、个人负债情况等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金融机构评估个人的信用风险和还款能力。14.D解析:经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下,征信机构可以不经个人同意使用其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同意,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需要取得个人同意的除外。15.D解析:征信机构在处理投诉时,应遵循公平原则、及时原则、透明原则。这保证了投诉处理的公正性、效率和公开性。16.D解析:个人在申请信用卡时,征信机构通常会提供个人信用评分、个人信用报告、个人负债情况等信息给金融机构参考。这些信息有助于金融机构评估个人的信用风险,做出信贷决策。17.D解析:将信息用于与原用途无关的其他目的属于对个人信息的不当处理。《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不得超出处理目的范围。将信息用于与原用途无关的其他目的就是不当处理。18.D解析:征信机构在处理个人信息时,必须采取加密技术、保密协议、安全审计等措施保障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丢失。加密技术、保密协议、安全审计都是必要的安全措施。19.D解析:个人在发现征信报告中的错误信息时,可以通过向征信机构申请更正、向金融机构申请更正、向监管部门投诉等途径进行更正。《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信息主体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申请更正信息。也可以向监管部门投诉。20.D解析:征信机构、金融机构、监管部门都有权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等都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二、判断题答案及解析1.√解析:征信机构在采集个人信用信息时,必须获得个人的明确同意。《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采集个人信用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并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同意。2.×解析:金融机构在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时,必须获得个人同意。《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同意。虽然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但一般情况下需要个人同意。3.√解析:个人征信报告中的不良信息,通常是指个人信用卡逾期记录。《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不良信息是指对个人信用评价有负面影响的信息,主要包括信用卡逾期记录、贷款逾期记录等。信用卡逾期记录是最常见的不良信息。4.×解析:征信机构在处理投诉时,应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并采取相应措施。5.√解析:个人在申请信用卡时,征信机构通常会提供个人信用评分、个人信用报告、个人负债情况等信息给金融机构参考。这些信息有助于金融机构评估个人的信用风险,做出信贷决策。6.×解析: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征信机构可以不经个人同意收集其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收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同意,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需要取得个人同意的除外。7.√解析:征信机构在处理个人信息时,必须采取加密技术保障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丢失。加密技术是必要的安全措施之一。8.√解析:个人在发现征信报告中的错误信息时,可以通过向监管部门投诉进行更正。《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信息主体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申请更正信息。也可以向监管部门投诉。9.√解析:征信机构有权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查询个人信用报告。10.√解析:个人在申请贷款时,金融机构通常会参考个人收入证明和负债情况。这些信息有助于金融机构评估个人的信用风险和还款能力。三、简答题答案及解析1.简述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关于个人征信信息采集的基本原则。答案: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关于个人征信信息采集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正当、必要原则;知情同意原则;目的明确原则;minimization原则(最小化原则);accuracy原则(准确性原则);integrityandconfidentiality原则(完整性和保密性原则)。解析:在教学中,我会强调这些原则的重要性,并用生动的比喻来解释。比如,合法原则就像“红绿灯”,不能闯红灯;正当原则就像“公平比赛”,不能作弊;必要原则就像“裁缝做衣服”,不能多裁;知情同意原则就像“买东西看价签”,不能瞎买;目的明确原则就像“医生看病”,得看对症;最小化原则就像“吃菜不剩饭”,不能浪费;准确性原则就像“量体温看温度计”,不能看错;完整性和保密性原则就像“锁门防盗”,不能让信息泄露。2.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有哪些权利可以维护自身信息安全?答案:《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享有知情权、决定权、更正权、删除权、拒绝权、访问权、复制权、转移权、撤回权等权利。解析:在教学中,我会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这些权利。比如,知情权就像“开黑游戏”,自己人还蒙在鼓里;决定权就像“点外卖”,不想点就别点;更正权就像“考试作文写错了”,得有权改错;删除权就像“卸载APP”,不能一直占着手机内存;拒绝权就像“买东西不想要了”,可以拒绝;访问权就像“看自己的快递单”,可以看;复制权就像“复印自己的身份证”,可以复印;转移权就像“搬家”,可以把东西搬走;撤回权就像“点外卖后反悔了”,可以反悔。3.简述征信机构在处理投诉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答案:征信机构在处理投诉时应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及时高效原则、透明公开原则。解析:在教学中,我会用“三明治”比喻来讲解这些原则。首先,公平公正就像中间的“酱”,得夹在里面,不能少;其次,及时高效就像“酱”上面的“面包”,得盖在上面,不能露馅;最后,透明公开就像“酱”下面的“面包”,得托在下面,不能翻。记住这几点,就能处理好每一个投诉,让大家都满意。4.个人在发现征信报告中的错误信息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行更正?答案:个人在发现征信报告中的错误信息时,可以通过向征信机构申请更正、向金融机构申请更正、向监管部门投诉等途径进行更正。解析:在教学中,我会用“求助三部曲”来比喻这些途径。首先,自己动手就像第一部曲,得先自己检查,不能瞎说;其次,找征信机构就像第二部曲,得找征信机构商量,不能光自己说;最后,找监管部门就像第三部曲,得找监管部门撑腰,不能自己解决不了就放弃。记住这几点,就能把征信报告里的错误信息改过来,让报告“漂漂亮亮”。5.简述金融机构在向征信机构报送个人信用信息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答案:金融机构在向征信机构报送个人信用信息时应遵循准确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合法性原则。解析:在教学中,我会用“四个一”原则来讲解这些原则。首先,准确就像“针尖对麦芒”,得保证信息准确,不能含糊;其次,完整就像“拼图一样”,得保证信息完整,不能缺一块;再次,及时就像“快递一样”,得保证信息及时,不能拖拖拉拉;最后,合法就像“过马路看红绿灯”,得保证信息合法,不能违法。记住这几点,就能把个人信用信息报得“妥妥帖帖”。四、论述题答案及解析结合我国当前征信市场监管现状,谈谈如何进一步完善征信市场监管法规与合规性建设。答案:完善征信市场监管法规与合规性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 《4.3 维权行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
- 2025年全国起重机操作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25-2026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核心素养驱动说课稿
- 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酶与ATP及物质运输(原卷版)
- 乡愁题目分析及解析答案
- 2025护肤品采购与销售合同
- 2025合同文件是否应作为合同及组成部分
- 物业安全试题库及答案
- 物权法原来题库及答案
- 物业沟通技巧培训
- 2025至2030中国美容祛斑仪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现场员工计件管理制度
- 健康养老课件模板
- 高效人员管理的5大核心思路与方法
- 《物业管理条例》教学课件
- TCNAS 28─2023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护理
- (高清版)DB3301∕T 0046-2017 智精残疾人托养机构护理服务规范
- 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 经济学基础课件 项目三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