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版红对勾一轮复习讲与练高考生物模块一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_第1页
2026版红对勾一轮复习讲与练高考生物模块一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_第2页
2026版红对勾一轮复习讲与练高考生物模块一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_第3页
2026版红对勾一轮复习讲与练高考生物模块一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_第4页
2026版红对勾一轮复习讲与练高考生物模块一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时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1.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2.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考点一细胞中的糖类1.糖类概述2.糖类的分类与功能(1)食用没有甜味的面食,不会引起餐后血糖升高。(2022·天津卷)(×)(2)纤维素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2022·浙江卷)(×)(3)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2021·重庆卷)(√)(4)细胞中的糖类都是能源物质。(×)(5)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位均为葡萄糖,但是其中葡萄糖的数量和连接方式不同。(√)(6)糖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其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现砖红色。(×)(7)(必修1P25“批判性思维”)纤维素等其他糖类被称为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的原因是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排便就会通畅,并且降低患大肠癌的概率,还有利于降低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等,从而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预防糖尿病、维持正常体重等。考向围绕糖类的种类与功能考查生命观念1.(2023·重庆卷)几丁质是昆虫外骨骼和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中国科学家首次解析了几丁质合成酶的结构,进一步阐明了几丁质合成的过程,该研究结果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细胞核是真菌合成几丁质的控制中心B.几丁质是由多个单体构成的多糖物质C.细胞通过跨膜运输将几丁质运到胞外D.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可用于防治病虫害解析: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真菌合成几丁质属于细胞代谢,A正确;几丁质是由多个单体脱水缩合而成的多糖,B正确;据图分析可知,几丁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膜上进行的,并不是细胞通过跨膜运输将几丁质运到胞外,C错误;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可以抑制几丁质合成酶的活性,打断生物合成几丁质的过程,从而让某些害虫、真菌死亡,故可用于防治病虫害,D正确。2.(2025·河北衡水模拟)糖类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可能出现糖类的身影。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C)A.脱氧核糖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它是RNA的组成成分B.芹菜富含纤维素等糖类,所以摄入芹菜会导致血糖明显升高C.几丁质是一种多糖,能用于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D.棉麻类衣物中含有纤维素,它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解析:脱氧核糖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它是DNA的组成成分,A错误;芹菜富含纤维素等糖类,但是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被消化,所以摄入芹菜不会导致血糖明显升高,B错误;几丁质是一种多糖,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所以可用于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C正确;棉麻类衣物中含有纤维素,它是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不能作为储能物质提供能量,D错误。考点二细胞中的脂质1.脂肪2.磷脂3.固醇4.糖类与脂质的关系(1)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人体脂肪组织细胞可转变为甘油三酯。(2023·新课标卷)(√)(2)磷脂水解的终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2020·海南卷)(×)(3)维生素D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骨骼发育。(2020·海南卷)(×)(4)所有的脂质都能参与膜结构的构成。(×)(5)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6)人体大脑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脂肪的直接氧化分解。(×)(7)(必修1P27插图)通过给北京鸭饲喂玉米、谷类和菜叶达到育肥的原因是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情境应用】下图是某花生种子成熟和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示意图。【问题探究】(1)花生种子中储存的脂肪大多含有哪种脂肪酸?提示:花生种子中储存的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2)花生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糖类和脂肪含量的变化情况是什么?种子成熟时,积累脂肪的作用是什么?提示:糖类减少,脂肪增加;积累脂肪的作用是为种子萌发储存物质和能量。(3)花生种子成熟与萌发过程中,脂肪和糖类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原因是什么?提示:脂肪和糖类的变化呈负相关,原因是糖类和脂肪是相互转化的。(4)花生种子萌发初期导致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什么?请从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进行解释。提示:导致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花生种子萌发初期,大量脂肪转变为葡萄糖和蔗糖,糖类的氧元素含量高于脂肪,所以脂肪转变为糖类时,需要增加氧元素,干重会增加。种子形成和萌发的物质变化1.糖类和脂质的变化变化种子形成时种子萌发时种子类型非油料作物种子(如小麦)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糖类→脂肪脂肪→甘油、脂肪酸→糖类2.干重增加的原因变化种子形成时种子萌发时种子类型非油料作物种子(如小麦)光合作用产物的输入淀粉水解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脂肪转化为糖类考向1围绕脂质考查生命观念1.(2024·甘肃卷)甘肃陇南的“武都油橄榄”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果肉呈黄绿色,子叶呈乳白色,均富含脂肪。由其生产的橄榄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橄榄油在室温下通常呈液态B.苏丹Ⅲ染液处理油橄榄子叶,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C.油橄榄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有机物的种类不发生变化D.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后,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解析: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橄榄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通常呈液态,A正确;油橄榄子叶富含脂肪,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因此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B正确;油橄榄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细胞呼吸,有机物的总量减少,但由于发生了有机物的转化,故有机物的种类增多,C错误;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后,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D正确。2.(2024·河北邯郸三模)鱼肝油(室温呈液态)是从鲨鱼、鳕鱼等的肝脏中提炼出来的脂肪,富含脂肪酸、维生素A(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化学式是C20H30O)和维生素D,下列有关鱼肝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A.鱼肝油中的脂肪酸大多数为不饱和脂肪酸B.维生素D属于脂肪,能促进钙和磷的吸收C.鱼肝油中的脂肪属于不易吸收的生物大分子D.适量服用鱼肝油和钙片可以用来预防肌无力解析:鱼肝油室温呈液态,鱼肝油中的脂肪酸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A正确;维生素D属于固醇,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B错误;脂肪不属于生物大分子,C错误;肌无力是血钙过高导致的,适量服用鱼肝油和钙片可以用来预防肌肉抽搐,D错误。考向2围绕糖类和脂肪的相互转化考查生命观念、社会责任3.(2025·江西上饶模拟)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饮食要减油,“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组成脂肪的化学元素与葡萄糖的相同B.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分子C.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D.高糖饮食容易引起肥胖,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解析:饮食要“减油”,其中“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和葡萄糖的组成元素均是C、H、O,A正确;磷脂以磷脂双分子层的形式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可见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B正确;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C错误;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因此,高糖饮食容易引起肥胖,D正确。4.(2025·广东惠州模拟)人运动时,体内脂肪与糖类的供能比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相比于等质量脂肪,糖类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更多的氧B.当糖类代谢出现障碍时,脂肪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C.中强度运动时,人体消耗的脂肪与糖类的量相等D.相比于高强度运动,低强度运动更有助于人体进行减脂解析:与糖类相比,脂肪中含有的H多O少,所以相比于等量糖类,脂肪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更多的氧,A错误;当糖类供能不足时,脂肪可以分解供能,但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B错误;由于相同质量的脂肪中含H较多,氧化释放的能量较多,故中强度运动时,脂肪与糖类供能比例相等,人体消耗的脂肪与糖类的量不相等,消耗的糖类更多,C错误;相比于高强度运动,低强度运动时脂肪比糖类供能比例更大,消耗更多的脂肪,更有助于人体进行减脂,D正确。1.(2021·海南卷)下列关于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D)A.是植物和蓝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B.易溶于水,在人体内可被消化C.与淀粉一样都属于多糖,二者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同D.水解的产物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解析:蓝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A错误;纤维素不溶于水,也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能促进人体肠道的蠕动,B错误;纤维素和淀粉均属于多糖,二者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都是葡萄糖,C错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为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D正确。2.(2023·北京卷)PET­CT是一种使用示踪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所用示踪剂由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改造而来,进入细胞后不易被代谢,可以反映细胞摄取能源物质的量。由此可知,这种示踪剂是一种改造过的(B)A.维生素 B.葡萄糖C.氨基酸 D.核苷酸解析:由题干可知,该示踪剂由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改造而来,进入细胞后不易被代谢,可以反映细胞摄取能源物质的量,则该物质应是被改造过的葡萄糖,B正确。3.(2022·浙江卷)植物体内果糖与X物质形成蔗糖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X与果糖的分子式都是C6H12O6B.X是植物体内的主要贮能物质C.X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单糖D.X是纤维素的结构单元解析:X为葡萄糖,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六碳糖,分子式均为C6H12O6,A正确;X为葡萄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单糖,植物体的主要贮能物质为淀粉和脂肪,B错误,C正确;X是葡萄糖,是构成淀粉、纤维素等多糖的基本单位,D正确。4.(2022·重庆卷)合理均衡的膳食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据下表分析,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100g)能量(kJ)蛋白质(g)脂肪(g)糖类(g)①8806.21.244.2②158013.237.02.4③70029.33.41.2A.含主要能源物质最多的是②B.需控制体重的人应减少摄入①和②C.青少年应均衡摄入①②和③D.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可供能解析:人体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表中含主要能源物质最多的是①,A错误;食物①和②中分别富含糖类和脂肪,所以需控制体重的人应减少摄入①和②,B正确;食物①②和③中分别富含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所以青少年应均衡摄入①②和③,有利于身体的发育,C正确;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属于储存能量的有机物,都可供能,D正确。课时作业3(总分:60分)(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5·河北沧州模拟)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重要的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糖原、淀粉和脂肪均可作为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B.脂肪和糖类的组成元素均为C、H、O,二者可大量相互转化C.固醇可组成细胞的结构,也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食草动物可利用自身消化器官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来获取能量解析:淀粉不能作为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A错误;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糖类能大量转化为脂肪,脂肪只有在糖类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B错误;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其中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性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C正确;即使食草动物有发达的消化器官,也需借助某些微生物的作用才能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D错误。2.(2025·辽宁大连模拟)对于现在的老年人而言,吃维生素D补钙已成共识。下列有关维生素D的叙述,错误的是(D)A.维生素D与生长激素都对人体的骨骼发育有重要影响B.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物质,可以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C.维生素D与胆固醇、性激素的化学本质相同,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细胞吸收D.维生素D的元素组成为C、H、O,与胆固醇、性激素不完全相同解析:生长激素的功能有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对人体的骨骼发育有重要影响,A正确;维生素D的化学本质是固醇类,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B正确;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细胞吸收,C正确;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元素组成均为C、H、O,D错误。3.(2024·辽宁丹东一模)糖类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有机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几丁质是一种多糖,广泛存在于动物的骨骼中B.糖类是重要的能源物质,所有的糖类都可为细胞供能C.纤维素是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是细胞内重要的营养物质D.大多数糖类分子中H和O的数量之比类似于水分子,因而糖类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解析:几丁质是一种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昆虫的外骨骼和真菌的细胞壁中,A错误;糖类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但并非所有的糖类都可为细胞供能,如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之一,是结构物质,不能为细胞供能,B错误;纤维素是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之一,不是细胞内重要的营养物质,C错误;多数糖类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是2∶1,类似水分子,因而糖类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D正确。4.日常膳食中不同食物的合理搭配可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A.米饭、面条中的淀粉和蔬菜中的纤维素都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豆制品和瘦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组成单位都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C.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磷脂,可为生物膜的合成提供原料D.脂肪摄入过多会引发肥胖、高血压等疾病,因此含有脂肪的食物都不能吃解析:米饭、面条中的淀粉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蔬菜中的纤维素不能被消化,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错误;豆制品和瘦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但并不都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才是必需氨基酸,B错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磷脂,可为生物膜的合成提供原料,C正确;脂肪也是人体必需的有机物,为了防止引发肥胖、高血压等疾病,应适量摄入脂肪,D错误。5.贵州的美食众多,如花溪的牛肉粉、独山虾酸等。下列对各种食材的分析,错误的是(D)A.粉含有的有机化合物中共有的元素是C、H、OB.牛肉中的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C.牛肉中的蛋白质在烹饪的过程中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有利于人体消化D.作为虾体表外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的几丁质是一种蛋白质解析:粉含有的有机化合物中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等,其共有的元素是C、H、O,A正确;牛肉中的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B正确;在烹饪过程中,牛肉中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由于高温而变得伸展、松散,有利于酶的结合,进而有利于人体消化,C正确;几丁质是一种多糖,是虾体表外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D错误。6.(2025·江西上饶模拟)下表为两种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药物及其作用机理。下列关于胆固醇的叙述正确的是(C)药物名称作用机理PCSK­9抑制剂增加肝脏重复利用胆固醇的能力依折麦布抑制胆固醇的吸收A.胆固醇是形成动脉粥样斑块的原料,在血液中含量越少越好B.增加水的摄入量可增加胆固醇在血液中的溶解度以加快代谢C.PCSK­9抑制剂可增加胆固醇的利用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D.依折麦布主要抑制小肠的功能,降低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解析:胆固醇是形成动脉粥样斑块的原料,但是胆固醇还是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并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故不是在血液中含量越少越好,A错误;胆固醇属于脂质,不溶于水,因此增加水的摄入量不能增加胆固醇在血液中的溶解度,B错误;PCSK­9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是增加肝脏重复利用胆固醇的能力,通过增加胆固醇的利用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C正确;依折麦布主要抑制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功能,不影响对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D错误。7.(2025·八省联考河南卷)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某传统美食口味独特,配料丰富(有海带、面筋、粉条和香油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海带中的碘元素可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B.香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用于合成磷脂C.面筋中的蛋白质变性后生物活性丧失但理化性质不变D.粉条中的淀粉彻底水解后可产生合成糖原的基本单位解析:碘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元素,海带中的碘元素可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A正确;香油中的脂肪属于植物脂肪,植物脂肪一般含不饱和脂肪酸,磷脂水解的产物是甘油、脂肪酸、磷酸及其他衍生物,脂肪的水解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故脂肪水解的产物能用于合成磷脂分子,B正确;蛋白质在高温、过酸或过碱等条件下会因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其生物活性丧失,理化性质改变,C错误;粉条中的淀粉彻底水解后可产生葡萄糖,葡萄糖是合成糖原的基本单位,D正确。8.(2025·湖北荆州模拟)营养学家认为,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脂肪等热量较高食物的摄入,原因是糖类和脂肪可以相互转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糖类和脂肪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转化程度往往有明显差异B.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的糖脂又称为糖被,分布于细胞膜的外侧C.与糖类同等质量的脂肪中氧的含量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高D.某些固醇类脂质分子具有传递信息、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解析:糖类和脂肪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转化程度有明显差异,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只有在糖类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A正确;细胞膜外侧有些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或与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这些糖类分子叫作糖被,B错误;同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高,C正确;某些脂质分子具有传递信息、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如性激素,D正确。9.(2024·湖南长沙一模)除淀粉外的复杂糖类,如纤维素、果胶等,被称为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大多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特别是粗粮)等植物性食物中,科学家把它称作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B.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C.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D.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糖,两者结构不同解析: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果胶和纤维素,果胶主要分布在细胞的细胞壁和胞间层,A正确;纤维素参与构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不会为植物细胞代谢提供能量,B错误;虽然人体不能消化纤维素,但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有利于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C正确;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糖,但是葡萄糖的连接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D正确。10.(2025·河北张家口模拟)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会明显升高。肝脏是合成和转化胆固醇的主要场所,膳食纤维能在十二指肠中阻碍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下图是胆固醇的结构简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胆固醇与脂肪和磷脂的组成元素相同B.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C.肝炎患者可能会出现高胆固醇血症D.多食用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可以缓解高胆固醇血症解析:脂肪与胆固醇的组成元素为C、H、O,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组成元素不同,A错误;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同时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正确;肝脏是合成和转化胆固醇的主要场所,肝炎患者无法转化胆固醇,可能会出现高胆固醇血症,C正确;膳食纤维能在十二指肠中阻碍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多食用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可以缓解高胆固醇血症,D正确。11.(2025·福建泉州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