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综合类-公卫执业医师-卫生统计学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道集锦-单选题)_第1页
2025年综合类-公卫执业医师-卫生统计学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道集锦-单选题)_第2页
2025年综合类-公卫执业医师-卫生统计学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道集锦-单选题)_第3页
2025年综合类-公卫执业医师-卫生统计学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道集锦-单选题)_第4页
2025年综合类-公卫执业医师-卫生统计学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道集锦-单选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综合类-公卫执业医师-卫生统计学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道集锦-单选题)2025年综合类-公卫执业医师-卫生统计学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篇1)【题干1】在计算总体均值的95%置信区间时,若样本标准差未知且样本量小于30,应使用t分布还是z分布?【选项】A.必须使用z分布B.必须使用t分布C.样本量≥30时用z分布,<30时用t分布D.根据自由度选择分布【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当总体标准差未知且样本量n<30时,应使用t分布计算置信区间,因其考虑了样本标准差的估计误差。t分布的自由度df=n-1,随着样本量增大逐渐接近z分布。选项A错误因z分布需已知总体标准差;选项C错误因未明确n≥30的适用条件;选项D不准确,因选择分布主要基于样本标准差是否已知及样本量大小,而非自由度本身。【题干2】某研究调查吸烟与肺癌的关系,采用2×2列联表进行χ²检验,若期望频数小于5时,应如何处理?【选项】A.直接计算χ²值B.使用校正χ²检验C.转换为Fisher精确检验D.增加样本量后重新计算【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当列联表中期望频数<5时,χ²检验的近似性降低,需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校正χ²检验(如Yates连续性校正)适用于2×2表但校正会低估效应量。选项A错误因未考虑期望频数限制;选项D非直接解决方法。【题干3】在Meta分析中,异质性检验(Q检验)的P值大于0.05时,说明各研究结果间差异?【选项】A.完全一致B.无统计学差异C.可能存在实际差异D.需合并所有研究【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Q检验P>0.05表示各研究结果间异质性不显著(I²<50%),可认为效应量稳定,适合使用固定效应模型。选项C错误因异质性不显著不排除实际差异,但统计学上未达显著水平;选项D错误因异质性不显著时合并结果更合理。【题干4】简答题:简述卡方拟合优度检验的基本假设及检验步骤。【选项】A.假设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检验步骤包括提出假设、计算χ²值、确定临界值B.假设变量间独立,步骤包括数据整理、期望频数计算、比较χ²与临界值C.假设总体均数已知,步骤包含样本均值比较、计算P值、判断显著性D.假设总体方差已知,步骤涉及方差齐性检验、样本方差比较、t检验【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卡方拟合优度检验用于检验观测频数与理论分布是否符合,假设条件包括:数据为分类变量、期望频数≥5(若<5需用Fisher检验)、样本独立。检验步骤:1)建立零假设(H0:符合理论分布);2)计算期望频数(E=总频数×理论比例);3)计算χ²值=Σ[(O-E)²/E];4)比较χ²值与临界值或查P值,拒绝H0表示分布不符。选项A错误因卡方检验不要求正态分布;选项C/D混淆了t检验与卡方检验的应用场景。【题干5】在队列研究中,计算发病率(IR)的公式为?【选项】A.发病人数/暴露组总人数×1000B.发病人数/随访结束时的暴露组人数×1000C.发病人数/非暴露组总人数×1000D.(暴露组发病数-非暴露组发病数)/总暴露人数×1000【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发病率(IncidenceRate,IR)是队列研究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IR=(发病例数/暴露组总人时数)×1000,其中人时数=暴露人数×观察时间(年/月)。选项B错误因未考虑观察时间;选项C为非暴露组数据;选项D混淆了率与比值的计算。【题干6】在双盲随机对照试验(RCT)中,主要终点数据若采用非参数检验(如Mann-WhitneyU检验),说明?【选项】A.研究设计存在缺陷B.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C.研究对象样本量过小D.统计学方法选择不当【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非参数检验适用于非正态分布或有序数据,在RCT中若选择Mann-WhitneyU检验,表明主要终点数据未通过正态性检验(如Shapiro-Wilk检验P<0.05)或为有序分类变量。选项A错误因双盲设计是标准方法;选项C错误样本量与检验方法无必然联系。【题干7】在计算相对危险度(RR)时,若对照组发病率(IRc)为0,如何处理?【选项】A.定义RR=1B.定义RR=无穷大C.使用比值比(OR)替代D.增加对照组样本量【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当IRc=0时,暴露组若出现1例发病,RR=1/0→无穷大,表明暴露100%导致发病。此时OR=(a/(n1-a))/(b/(n2-b)),若b=0则OR=无穷大。选项A错误因RR应反映超额风险;选项D非直接解决方法。【题干8】在生存分析中,Kaplan-Meier曲线用于比较两组生存率差异,其假设条件包括?【选项】A.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B.生存时间服从指数分布C.组间hazardratio(HR)恒定D.样本量需大于30【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Kaplan-Meier曲线假设HR在时间范围内恒定(即比例风险假设),若violated需使用Schoenfeld残差检验。选项A错误因生存分析不要求正态分布;选项B错误因指数分布是特定HR模型;选项D无统计依据。【题干9】在回归分析中,多重共线性诊断指标VIF(方差膨胀因子)的临界值通常为?【选项】A.1.0B.5.0C.10.0D.30.0【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VIF=1/(1-R²),当VIF>10时提示严重共线性(R²>0.9),需剔除变量或合并指标。选项A为无共线性界限(VIF=1),选项B为较宽松标准(R²>0.75),选项D超出常规阈值。【题干10】在计算置信区间时,95%置信区间的解释是?【选项】A.总体参数有95%概率位于此区间B.在100次重复抽样中,95次区间包含真实值C.总体参数的估计值有95%精确度D.检验统计量有5%概率拒绝真H0【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置信区间的正确解释是:在重复抽样中,95%的区间将包含真实参数。选项A错误因参数是固定值,不存在概率;选项C混淆了精确度与置信度;选项D描述的是检验功效。【题干11】在计算标准误(SE)时,样本方差(s²)和样本量(n)的关系为?【选项】A.SE=s/√nB.SE=s²/√nC.SE=s/(n-1)D.SE=s×√n【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标准误公式为SE=标准差/√n,用于估计均值抽样误差。选项B混淆了方差与标准差;选项C为样本方差的自由度校正项;选项D错误因√n在分母。【题干12】在Meta分析中,异质性检验I²=75%时,应优先选择?【选项】A.固定效应模型B.随机效应模型C.整合所有研究D.按亚组分析【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I²>50%提示异质性较大,应优先使用随机效应模型。选项A错误因固定效应模型假设同质性;选项C/D未考虑异质性来源。【题干13】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中,最可能反映的关联类型是?【选项】A.因果关系B.相关关系C.时空聚集性D.混杂关联【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横断面研究可识别关联但无法推断因果关系(需满足其他研究设计),典型关联类型为相关关系。选项A错误因因果推断需前瞻性研究;选项C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选项D为混杂因素影响。【题干14】在计算Fisher精确检验的p值时,若2×2表数据为:【选项】A.暴露组发病1例,非暴露组0例B.暴露组发病2例,非暴露组1例C.暴露组0例,非暴露组3例D.暴露组1例,非暴露组2例【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Fisher检验计算所有可能排列组合的极端概率。选项A中极端情况概率为(1×1)/(3×3)=1/9,双侧p=2/9≈0.222;选项D的最极端概率为(2×2)/(4×4)=1/4,p=2/4=0.5。其他选项非极端情况。【题干15】在计算样本量(n)时,若效应量(Cohen'sd)=0.5,α=0.05,β=0.2,单侧检验,所需最小样本量为?【选项】A.64B.128C.192D.256【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使用G*Power计算:d=0.5,α=0.05,power=1-β=0.8,单侧检验,结果n=192(效应量0.5时需较大样本)。选项A为双侧检验n=64,选项B为d=0.8的样本量,选项D为d=0.3的样本量。【题干16】在计算相对危险度(RR)时,若暴露组发病率(IRe)=20%,非暴露组(IR0)=10%,则RR值为?【选项】A.0.5B.1.0C.2.0D.4.0【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RR=IRe/IR0=20%/10%=2.0,表示暴露组发病率是非暴露组的2倍。选项A为OR=0.5的极端情况;选项B为RR=1(无关联);选项D为OR=4的关联强度。【题干17】在计算Fisher精确检验的p值时,若2×2表数据为:【选项】A.暴露组0例,非暴露组3例B.暴露组1例,非暴露组2例C.暴露组2例,非暴露组1例D.暴露组3例,非暴露组0例【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选项D的最极端概率为(3×3)/(6×6)=9/36=0.25,双侧p=2×0.25=0.5;选项C的最极端概率为(2×2)/(4×4)=1/4,p=0.5。其他选项非极端情况。【题干18】在计算标准误(SE)的t检验中,若样本均值x̄=50,样本标准差s=10,样本量n=25,则SE=?【选项】A.10B.5C.2D.0.5【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SE=s/√n=10/√25=10/5=2。选项B为均值估计的误差范围(1.96×SE≈3.92);选项D为均值与标准差之比。【题干19】在Meta分析中,若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²=80%),则合并效应量的方法应为?【选项】A.固定效应模型B.随机效应模型C.按亚组分析D.移除异质性最高的研究【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I²>50%时优先使用随机效应模型,通过DerSimonian-Laird法估计合并效应量。选项C未解决异质性;选项D可能引入偏倚。【题干20】在计算标准误(SE)的Z检验中,若总体标准差σ=15,样本量n=36,则SE=?【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SE=σ/√n=15/√36=15/6=2.5。选项B为均值差异的临界值(1.96×SE≈4.9);选项C为样本标准差估计的SE(s/√n);选项D为样本均值的分布宽度(2×SE=5)。2025年综合类-公卫执业医师-卫生统计学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篇2)【题干1】现患率与点患病率的区别在于()【选项】A.现患率反映疾病在特定时间内的患病情况;B.点患病率用于描述群体中某一时点的疾病分布;C.现患率计算需考虑疾病发生与死亡的时间差;D.点患病率仅适用于急性病。【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现患率(Prevalence)计算需考虑疾病发生时间与调查时间的关系,需扣除死亡病例;点患病率(PointPrevalence)仅描述某一特定时点的疾病分布,不涉及时间差。选项C正确,选项B描述点患病率特征但未突出关键区别点。【题干2】某社区10万人口中,2023年某慢性病新发病例为1200例,累积病例为8500例,则该病的年发病率()【选项】A.1.2%;B.8.5%;C.0.12%;D.1.3%。【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年发病率=新发病例数/暴露人口数×100%,即1200/100000×100%=1.2%。选项A正确,选项B为现患率误选。【题干3】在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中,组间比较主要使用()【选项】A.卡方检验;B.配对t检验;C.方差分析;D.Mann-WhitneyU检验。【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方差分析(ANOVA)适用于三组及以上独立样本比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中两组或多组结局变量差异分析首选方差分析。选项C正确,选项A适用于分类变量,选项D为非参数检验。【题干4】某县2024年流感暴发期间,病例数从第3周(28例)增长至第5周(152例),计算每周平均增长速度(几何平均增长率)为()【选项】A.42.8%;B.35.7%;C.28.6%;D.19.5%。【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几何平均增长率=(终值/初值)^(1/n)-1=(152/28)^(1/2)-1≈35.7%。选项B正确,选项A为绝对增长量。【题干5】在Meta分析中,异质性检验(I²统计量)的解读标准为()【选项】A.I²<25%为低异质性;B.I²=50%为中等异质性;C.I²>75%需采用随机效应模型;D.I²=0%表示完全同质性。【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I²<25%提示异质性低,固定效应模型适用;I²=50%-75%为中等异质性;I²>75%需随机效应模型。选项A正确,选项C条件与选项描述矛盾。【题干6】某研究计算某疫苗有效性时,公式为()【选项】A.(1-攻击率组间比)×100%;B.(保护率-攻击率)×100%;C.(1-效应量)×100%;D.(1-相对危险度)×100%。【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疫苗有效性=(1-相对危险度RR)×100%,RR=疫苗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选项D正确,选项A为相对危险度计算公式。【题干7】在描述性研究中,若某地区男性肺癌死亡率(20/10万)显著高于女性(8/10万),P<0.05,应选择的统计量为()【选项】A.方差分析;B.卡方检验;C.配对t检验;D.Z检验。【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两独立样本率比较使用Z检验,方差分析用于连续变量比较,卡方检验适用于分类变量关联性分析。选项D正确。【题干8】某队列研究随访5年发现,吸烟组肺癌发病率(12%)显著高于非吸烟组(3%),检验假设应为()【选项】A.吸烟与肺癌独立;B.吸烟导致肺癌风险增加;C.肺癌与吸烟无剂量反应关系;D.吸烟是肺癌唯一危险因素。【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队列研究检验暴露因素与结局的因果关联,正确假设应为暴露因素导致结局风险增加。选项B正确,选项D过于绝对。【题干9】在生存分析中,中位生存时间的计算条件是()【选项】A.生存率曲线下面积(AUC)>50%;B.生存率曲线与时间轴无交点;C.死亡概率曲线达到平台期;D.累计死亡概率为50%。【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中位生存时间定义为死亡概率达50%的时间点,需生存率曲线下降至50%。选项D正确,选项B错误因中位生存时间可能存在。【题干10】某研究计算某疾病标准化发病率时,若选择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人口构成,则()【选项】A.直接标准化发病率需调整年龄结构;B.间接标准化发病率需调整年龄结构;C.两者均不调整年龄结构;D.需调整性别结构。【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间接标准化发病率通过比较各年龄组发病率的标准化值,需调整年龄结构;直接标准化发病率需选择标准年龄结构。选项B正确。【题干11】在描述疾病分布时,决定疾病地理聚集性的主要指标是()【选项】A.疾病密度;B.疾病强度;C.空间自相关系数;D.疾病现患率。【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I)反映空间聚集性,正值表示聚集,负值表示分散。选项C正确,选项A为疾病密度(病例数/人口数)。【题干12】某研究使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肺癌危险因素,发现吸烟(OR=3.2)、肥胖(OR=1.8)、空气污染(OR=2.5),则()【选项】A.吸烟为保护因素;B.空气污染OR值最大,最重要;C.肥胖与肺癌无关联;D.多因素模型已排除混杂因素。【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OR>1为危险因素,OR=1.8-3.2均提示风险增加。多因素回归模型通过调整混杂变量后,各因素的OR值反映独立效应。选项D正确,选项B错误因OR值大小不直接代表重要性。【题干13】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确定现患率需满足的条件是()【选项】A.病例追踪至发病时间;B.调查时间≥发病期;C.病例定义明确且无重复;D.仅需回顾性资料。【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现患率(Prevalence)计算需明确病例定义,避免重复统计(如已死病例)。选项C正确,选项B错误因现患率计算需病例处于活动期。【题干14】某研究比较A、B两地某病死亡率,A地(500/10万)与B地(600/10万),P<0.01,应选择的检验方法是()【选项】A.卡方检验;B.χ²检验;C.Z检验;D.t检验。【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两独立样本率比较使用Z检验,卡方检验适用于分类变量关联性分析,t检验用于连续变量比较。选项C正确。【题干15】在Meta分析中,异质性检验结果I²=60%,应选择的效应模型是()【选项】A.固定效应模型;B.随机效应模型;C.两者均可;D.不进行异质性检验。【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I²=50%-75%建议使用随机效应模型,I²<25%选择固定效应模型。选项B正确。【题干16】某研究计算某病超额发病率时,公式为()【选项】A.实际发病率-预期发病率;B.实际发病率/预期发病率;C.(实际-预期)/预期×100%;D.实际发病率×预期发病率。【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超额发病率=(实际发病率-预期发病率)/预期发病率×100%,用于评价超额风险。选项C正确,选项A为绝对超额发病率。【题干17】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中,匹配变量应选择()【选项】A.暴露因素;B.混杂因素;C.疾病特异性因素;D.人口学变量。【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匹配变量需选择与暴露因素和结局相关的混杂因素(如年龄、性别)。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因暴露因素是研究重点。【题干18】某研究计算某疫苗保护率时,公式为()【选项】A.(1-疫苗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100%;B.(1-相对危险度)×100%;C.(1-攻击率)×100%;D.(1-风险比)×100%。【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保护率=(1-相对危险度RR)×100%,RR=疫苗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选项B正确,选项A与B公式等价但描述不同。【题干19】在描述疾病时间趋势时,若某病发病率从2018年(10/10万)降至2024年(6/10万),应选择的统计量为()【选项】A.卡方检验;B.回归分析;C.方差分析;D.Z检验。【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时间趋势分析需使用回归分析(如线性回归),检验发病率随时间变化趋势。选项B正确,选项D适用于两时点比较。【题干20】某研究计算某因素与疾病的相关性时,使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其取值范围是()【选项】A.-1到1;B.0到1;C.-1到0;D.0到1.5。【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Spearman秩相关系数衡量等级变量间的相关性,取值范围-1(完全负相关)到1(完全正相关)。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因未包含负相关。2025年综合类-公卫执业医师-卫生统计学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篇3)【题干1】流行病学调查的横断面研究主要用于评估哪种健康结局?【选项】A.某一时点的疾病分布B.疾病发生的时间趋势C.因果关系D.患者治疗结局【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横断面研究(断面调查)通过收集某一时点或短期内的数据,反映疾病或健康问题的现状,如疾病分布、人群特征等。选项A正确。选项B属于队列研究或时间序列分析的内容,选项C需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验证,选项D涉及追踪研究。【题干2】描述性统计中,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是?【选项】A.均数B.中位数C.标准差D.标准误【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标准差(σ或s)是衡量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各数据与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的平方根。均数(A)反映集中趋势,中位数(B)是位置指标,标准误(D)用于估计抽样误差。【题干3】某地区2023年流感发病率由2020年的120/10万降至2022年的80/10万,该数据最合适的统计图表是?【选项】A.箱线图B.直方图C.线图D.散点图【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线图适用于展示时间序列数据的变化趋势,本题中发病率随年份变化具有连续性,线图能清晰呈现下降趋势。箱线图(A)用于比较多个数据集的分布,直方图(B)适用于分类变量或分组定量数据,散点图(C)用于两变量相关性分析。【题干4】在抽样调查中,若总体方差未知且样本量较小(n<30),应选择哪种统计方法?【选项】A.Z检验B.t检验C.χ²检验D.ANOVA【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t检验适用于小样本(n<30)且总体方差未知的情况,通过估计样本标准差进行假设检验。Z检验(A)要求总体标准差已知或大样本,χ²检验(C)用于分类变量关联性分析,ANOVA(D)用于多组均数比较。【题干5】某研究测量了200名吸烟者与200名非吸烟者的肺功能(FEV1),计划比较两组差异,最合适的统计方法是?【选项】A.配对t检验B.独立样本t检验C.卡方检验D.相关性分析【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两组独立样本(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连续变量(FEV1)比较应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A)适用于同一对象不同时间或条件下的数据,卡方检验(C)用于分类变量,相关性分析(D)需明确变量间关系类型。【题干6】置信区间95%对应的p值是?【选项】A.0.05B.0.95C.0.99D.0.01【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统计推断中,95%置信区间对应α=0.05的显著性水平,即允许5%的误差概率。p<0.05时拒绝原假设,与置信区间无直接对应关系。选项B和C为非标准表述,选项D对应99%置信区间。【题干7】某研究计算某疫苗的相对危险度(RR)为0.8,说明疫苗使用后?【选项】A.疫苗无效B.疫苗降低疾病风险20%C.疫苗增加疾病风险20%D.疫苗预防效果达80%【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RR=0.8表示接种组发病率是非接种组的80%,即风险降低20%。选项A错误(RR<1即有效),选项C(RR>1)和D(预防效果计算应为1-RR=0.2)均不符合。【题干8】在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β=0.5(P=0.02)提示?【选项】A.自变量与因变量无关B.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正向影响C.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负向影响D.回归模型拟合差【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β=0.5且P<0.05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呈显著正相关(β>0),每增加1个单位自变量,因变量平均增加0.5个单位。选项C(β<0)和D(需看R²等指标)错误。【题干9】某研究使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输出结果中“Sig.(2-tailed)=0.032”应解读为?【选项】A.差异显著(P<0.05)B.差异不显著(P>0.05)C.差异极显著(P<0.01)D.统计功效不足【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Sig.(显著性水平)=0.032<0.05,表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拒绝原假设。选项B(P>0.05)错误,选项C(P<0.01)未达标准,选项D需结合功效分析结果。【题干10】某地区2023年新生儿出生率为12/万,死亡率为8/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选项】A.4/万B.20/万C.1000/万D.8/万【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2/万-8/万=4/万。选项B(12+8)为人口增长绝对数,选项C和D单位错误。【题干11】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中,混杂因素的控制方法不包括?【选项】A.分层抽样B.标准化率法C.多变量回归分析D.匹配病例对照【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分层抽样(A)是抽样方法,无法控制混杂因素。标准化率法(B)用于率比较,多变量回归(C)和匹配病例对照(D)是混杂因素控制方法。【题干12】某研究计算某指标的标准误为2.5,95%置信区间为(10.2,15.8),样本量是?【选项】A.30B.50C.100D.200【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置信区间公式=点估计±1.96×标准误,则区间宽度=2×1.96×标准误=(15.8-10.2)=5.6,解得标准误=5.6/(2×1.96)=1.43。由标准误=σ/√n,若σ=10(假设),则n=(10/1.43)²≈50。【题干13】在Meta分析中,异质性检验(Q检验)结果P=0.15,应选择?【选项】A.固定效应模型B.随机效应模型C.不做模型选择D.计算I²值【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Q检验P>0.05(如0.15)提示各研究异质性较小,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若P<0.05需用随机效应模型(B),选项C和D需结合I²值判断。【题干14】某研究测量了1000名儿童的身高,计算得到均数170cm,标准差10cm,则90%置信区间下限为?【选项】A.166.3B.168.2C.170.0D.173.5【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90%置信区间=170±1.645×(10/√1000)=170±1.645×0.316≈170±0.52,下限=170-0.52=169.48≈169.5(选项A四舍五入后)。【题干15】在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之比称为?【选项】A.相对危险度B.归因危险度C.优势比D.OR值【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相对危险度(RR)=暴露组发病率/非暴露组发病率,用于队列研究。归因危险度(B)=RR-1,优势比(C)和OR值(D)用于病例对照研究。【题干16】某研究比较两种疗法疗效,F统计量=5.2,P=0.003,应选择?【选项】A.ANOVA后两两比较B.t检验C.χ²检验D.随机效应模型【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F检验(ANOVA)P<0.05表明至少两组间差异显著,需进行事后两两比较(如Tukey法)。选项B为独立样本比较,选项C用于分类数据,选项D为Meta分析模型。【题干17】在统计误差类型中,“实际不存在差异但拒绝原假设”属于?【选项】A.I类错误B.II类错误C.标准误D.统计功效【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I类错误(α错误)指原假设正确但拒绝,概率为α;II类错误(β错误)指原假设错误但未拒绝,概率为β。选项C为标准误,D为1-β。【题干18】某研究计算某指标的标准差为15,样本量50,则标准误为?【选项】A.0.3B.1.5C.15D.22.5【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标准误=σ/√n=15/√50≈15/7.07≈2.12(选项B未列,需重新计算)。可能存在选项错误,但按常规计算应为2.12,可能需检查题目参数。【题干19】在统计软件中,回归分析输出“R²=0.85”提示?【选项】A.模型完全拟合B.模型解释85%变异C.需进一步检验自变量D.存在多重共线性【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R²(决定系数)=0.85表示模型解释因变量变异的85%。选项A错误(R²=1时完全拟合),选项C(需看P值)和D(需看VIF等指标)不直接相关。【题干20】某研究比较男女肺活量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t=2.8,自由度df=198,P=0.005,应解读为?【选项】A.差异极显著(P<0.01)B.差异显著(P<0.05)C.差异不显著(P>0.05)D.需检验效应量【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P=0.005<0.01,表明差异极显著。选项B(P<0.05)未达标准,选项C错误,选项D需结合效应量(如Cohen'sd)评估实际意义。2025年综合类-公卫执业医师-卫生统计学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篇4)【题干1】在流行病学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病例数差异显著时,应首选哪种统计方法进行假设检验?【选项】A.t检验B.卡方检验C.u检验D.方差分析【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卡方检验适用于分类变量间的关联性分析,队列研究通过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病例数差异来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t检验适用于连续变量均值的比较,方差分析用于多组均值的比较,u检验为小样本t检验的近似方法,均不适用于分类数据的频数比较。【题干2】某研究计算某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120/10万,置信区间为(110/10万,130/10万),此时置信水平应为多少?【选项】A.80%B.90%C.95%D.99%【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95%置信区间对应最常见的置信水平,其区间范围覆盖总体参数的真实值概率为95%。题目中置信区间上下限对称分布在患病率120/10万两侧10/10万范围内,符合标准正态分布下1.96倍标准误的置信区间计算公式(120±1.96×标准误)。【题干3】在计算相关系数时,若两变量呈非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的值可能如何变化?【选项】A.等于1B.趋近于0C.超过1D.在-1到1之间波动【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皮尔逊相关系数r仅衡量线性相关程度,当变量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如抛物线、指数曲线等)时,r值会趋近于0,无法反映真实关联性。选项A(r=1)表示完全正相关,C(r>1)违反数学定义,D(-1到1波动)描述不严谨。【题干4】某医院2023年急诊科接诊量统计显示1-3月平均每日接诊150人,4-6月平均每日接诊180人,欲比较两季度接诊量差异是否显著,应选用哪种检验方法?【选项】A.配对t检验B.两独立样本t检验C.卡方检验D.u检验【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两季度数据相互独立且为连续变量(接诊人数),需比较两组独立样本均值差异,选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适用于同一对象处理前后的比较(如同一批患者用药前后),卡方检验用于分类数据关联性分析,u检验为小样本t检验的替代方法。【题干5】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变量应满足哪些条件?【选项】A.需具有生物学合理性B.匹配后样本量需扩大C.匹配变量必须为暴露因素D.匹配后病例和非病例比例应保持1:1【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匹配变量的选择需基于生物学合理性,确保暴露因素在匹配组间的分布均衡化。选项B(扩大样本量)与匹配目的无关,选项C(匹配变量必为暴露因素)错误,实际常匹配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选项D(1:1比例)仅适用于单变量匹配,多变量匹配比例可不一致。【题干6】某研究计算某疫苗有效性为85%,95%置信区间为(72%,88%),此时可认为疫苗有效性存在不确定性的是?【选项】A.置信区间包含50%B.置信区间上限小于90%C.置信区间宽度超过15%D.置信水平为95%【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置信区间宽度=88%-72%=16%,超过15%说明样本量较小或标准差较大,导致估计值波动范围大。选项A(包含50%)与疫苗有效性阈值无关,选项B(上限<90%)属于具体数值判断,选项D(置信水平)为题目设定条件。【题干7】在计算标准化死亡比(SMR)时,若实际死亡人数等于预期死亡人数,则SMR值为多少?【选项】A.0B.1C.-1D.100【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SMR=(实际死亡数/预期死亡数)×100%,当实际=预期时,SMR=1,表明观察死亡与预期一致。选项A(0)表示无死亡,C(-1)数学上不可能,D(100%)适用于比例计算而非比值比。【题干8】某研究欲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应选用哪种指标?【选项】A.吸收系数B.敏感度C.Kappa值D.F1分数【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灵敏度(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反映方法识别正确病例的能力。吸收系数用于计算加权系数,Kappa值衡量一致性,F1分数结合精确度和召回率。选项B为正确答案。【题干9】在Meta分析中,异质性检验(I²)结果为60%,此时应优先采用哪种统计方法?【选项】A.固定效应模型B.随机效应模型C.系统性综述D.置信区间法【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I²=60%属于中等异质性(25%-75%),应选择随机效应模型,通过考虑研究间的异质性来合并效应量。固定效应模型假设研究间同质,适用于I²<50%的情况。选项C(系统性综述)是研究类型而非方法选择,D(置信区间法)为结果呈现方式。【题干10】某研究计算某疾病的发病率时,公式应为?【选项】A.发病数/平均人口数×1000B.发病数/暴露人口数×100%C.发病数/总人群数×10000D.发病数/病例数×100【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发病率(IncidenceRate)=(新发病例数/观察例数)×100%,但选项表述不完整。正确公式应为发病数除以暴露人口数及观察时间,常用千分比表示。选项A为最接近的规范表述,其他选项存在单位或分母错误。【题干11】在计算相对危险度(RR)时,若对照组死亡率为0,则RR值如何处理?【选项】A.等于1B.趋近于无穷大C.取对数后为0D.需重新定义指标【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RR=(暴露组死亡率/非暴露组死亡率),当对照组死亡率=0时,分母为0导致RR无意义,但数学上表现为趋近于无穷大。此时需说明对照组零死亡的特殊性,选项B正确。选项A(等于1)表示无关联,C(取对数0)对应RR=1,均不符合实际。【题干12】某研究使用χ²检验分析某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当自由度为1时,P值临界值为多少?【选项】A.0.05B.0.1C.0.025D.0.01【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χ²检验单侧检验时,自由度为1的P值临界值通常为0.05,双侧检验为0.10。但医学研究多采用单侧检验(关注关联方向),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C(0.025)对应双侧检验的α=0.05,选项D(0.01)为更严格显著性水平。【题干13】在计算某指标的标准误时,若数据呈正偏态分布,应优先采用哪种方法?【选项】A.样本标准差B.方差C.中位数D.四分位距【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正偏态分布时,中位数比均值更稳健,标准误计算通常基于均值(s/√n)。若数据严重偏态,可考虑使用中位数和四分位距(IQR)来描述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但标准误计算需采用Bootstrap法等非参数方法。选项C(中位数)为正确答案。【题干14】某研究计算某因素OR值时,结果为3.2,95%置信区间为(1.8,5.6),此时可认为该因素与疾病存在?【选项】A.强关联B.中度关联C.无关联D.不确定关联【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OR>1表示暴露因素增加疾病风险,置信区间下限(1.8)>1,说明无论总体参数如何,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选项A(强关联)正确,选项B(中度关联)对应OR=2-4,置信区间需完全包含此范围。【题干15】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失访率超过多少时需要说明研究局限性?【选项】A.10%B.20%C.30%D.40%【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规范,失访率超过20%可能影响结果外部效度,需在报告中说明。选项B为国际通用标准,选项A(10%)为较宽松标准,选项C(30%)和D(40%)属于高失访率需终止研究的范畴。【题干16】在计算某指标95%置信区间时,若样本标准差较大,置信区间宽度会?【选项】A.缩小B.不变C.扩大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置信区间宽度=2×临界值×标准误,标准差增大导致标准误(s/√n)增大,从而扩大区间宽度。选项C正确,选项A(缩小)对应标准差减小,选项B(不变)需标准差与样本量同时变化。【题干17】某研究欲比较两种药物疗效,使用配对t检验时,假设检验的原假设应为?【选项】A.两总体均值相等B.两总体方差相等C.两样本均值差为0D.研究方法无效【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配对t检验的原假设为“两总体均值相等”,数学表达为H0:μ1=μ2,或等价于“两样本均值差为0”(H0:μ1-μ2=0)。选项C正确,选项A为一般假设表述,选项B(方差相等)涉及方差齐性检验,选项D(方法无效)与统计假设无关。【题干18】在Meta分析中,异质性检验结果P=0.15,此时应优先采用哪种效应模型?【选项】A.固定效应模型B.随机效应模型C.系统性综述D.不合并效应量【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异质性检验P=0.15(>0.05)表明研究间异质性不显著,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选项B(随机效应模型)适用于P≤0.05的情况,选项C(系统性综述)是研究类型而非方法选择,选项D(不合并)违背Meta分析目的。【题干19】某研究计算某指标的标准误时,若样本量为n=100,标准差s=15,则标准误为?【选项】A.0.15B.1.5C.15D.150【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标准误(SE)=s/√n=15/√100=15/10=1.5,但选项B(1.5)未考虑单位换算。若原指标单位为“人”,则SE=1.5人,若需标准化为“‰”需重新计算。题目未明确单位,选项A(0.15)错误,正确答案应为1.5,但选项B存在表述问题。需根据实际考试标准调整。【题干20】在计算某指标置信区间时,若置信水平为90%,则对应的Z值应为?【选项】A.1.645B.1.96C.2.58D.3.0【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90%置信水平对应的Z值(标准正态分布临界值)为1.645(单侧5%),1.96对应95%置信水平,2.58为99%,3.0为99.7%。选项A正确,选项B(1.96)为95%置信水平,选项C(2.58)对应99%,选项D(3.0)为极低置信水平。2025年综合类-公卫执业医师-卫生统计学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篇5)【题干1】描述性统计中,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不包括以下哪项?【选项】A.平均数B.标准差C.方差D.中位数【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中位数属于集中趋势指标,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中心位置。标准差和方差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而平均数和中位数均属于集中趋势统计量,因此正确答案为D。【题干2】流行病学调查中,横断面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选项】A.确定因果关系B.观察长期效应C.分析暴露因素与结局的关联性D.评估干预措施效果【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横断面调查通过同时收集暴露和结局数据,分析两者间的关联性,但无法推断因果关系(排除A)。长期效应需队列研究(排除B),干预措施效果需干预性研究(排除D)。【题干3】某地2023年肺癌发病率报告为50/10万,该数值属于?【选项】A.绝对数B.率C.构成比D.相对比【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发病率是某时期内某群体中某病新发病例数与暴露人口数的比值,属于率(B)。绝对数如总病例数(A),构成比如肺癌占所有癌症的比例(C),相对比如肺癌与胃癌发病率之比(D)。【题干4】标准化率计算中,直接标准化法的标准组选择应满足?【选项】A.研究人群B.最新人口数据C.具有代表性的参考人群D.最小样本量【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直接标准化法需选择与研究人群特征相似的参考人群(C),以消除不同人群结构差异对率值的影响。研究人群(A)本身无法作为标准组,最新人口数据(B)可能缺乏代表性,最小样本量(D)不适用于标准组选择。【题干5】Meta分析中异质性检验(I²)的临界值定义为?【选项】A.25%B.50%C.75%D.95%【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I²<25%为低异质性,25%-50%为中等,>50%为高异质性(C)。选项A为低异质性阈值,B为中等与高异质性的分界点,D为置信区间标准(解析需明确区分)。【题干6】测量误差的“系统误差”主要影响?【选项】A.随机误差B.准确度C.精密度D.可重复性【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系统误差导致测量结果持续偏离真实值(影响准确度B),而随机误差反映重复测量间的波动(影响精密度C)。选项A与D为随机误差范畴。【题干7】某研究计算吸烟与肺癌的OR=3.2(95%CI1.8-5.6),P=0.003,该结果提示?【选项】A.吸烟与肺癌无关联B.吸烟显著增加肺癌风险C.结果存在抽样误差D.需扩大样本量验证【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OR>1且95%CI下限>1,同时P<0.05(B)。选项A错误(OR=3.2提示关联)。抽样误差(C)通常由P值大小判断,扩大样本量(D)是提高统计功效的方法,非直接结论。【题干8】病例对照研究中的混杂因素控制方法不包括?【选项】A.多变量回归分析B.匹配设计C.扩大样本量D.盲法调查【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匹配设计(B)和盲法调查(D)是病例对照研究常用的混杂控制方法,多变量回归分析(A)通过统计方法控制混杂,而扩大样本量(C)主要提高统计效力,非直接控制混杂因素的手段。【题干9】生存分析中“中位生存期”的计算条件是?【选项】A.样本量>100B.随访时间>5年C.死亡事件发生概率>30%D.截尾数据占比<20%【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中位生存期需满足截尾数据(如失访)占比<20%(D),样本量(A)和随访时间(B)影响研究可行性,死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