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地球化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地球化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地球化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地球化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地球化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第1页,共3页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地球化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研究地球的磁场时,磁极的位置和磁场的变化对于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关于地球磁极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地球磁极的位置固定不变B.地球磁极与地理极完全重合C.地球磁极会发生缓慢的移动D.地球磁极的变化对地质过程没有影响2、在探讨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对生物分布和演化的影响时,以下关于气候与生物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候变化会导致生物栖息地的改变B.某些生物能够适应气候变化而生存下来C.气候变化不会影响生物的进化方向D.生物的分布和演化可以反映过去的气候变化3、地球的磁场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于地质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地磁场倒转的现象通常会在多长时间尺度内发生?()A.几千年B.几百万年C.几十亿年D.几万年4、在研究地质历史中的生物演化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标志着大量多细胞生物的出现。以下哪种生物门类在寒武纪首次出现?()A.三叶虫B.腕足动物C.笔石D.珊瑚5、在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演化时,化石是重要的证据。以下关于化石的形成和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遗体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化石B.化石可以反映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C.越古老的地层中所含的化石越简单、越低等D.同一时期的地层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完全相同6、在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环境时,以下哪种化石可以指示浅海环境?()A.珊瑚化石B.菊石化石C.腕足类化石D.三叶虫化石7、在研究矿物的共生组合时,某些矿物常常会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同时出现。黄铁矿和方铅矿经常共生在哪种矿床中?()A.岩浆矿床B.热液矿床C.沉积矿床D.变质矿床8、在研究冰川地貌时,关于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以下哪种说法是恰当的?()A.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等;冰川堆积形成冰碛丘陵、侧碛堤等B.冰川地貌全部由侵蚀作用形成,没有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C.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很少,对地表形态影响不大D.冰川地貌的形成与气候无关,只与地形有关9、在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时,对于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的重大地质事件、生命演化和气候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太古宙是地球形成早期,生命尚未出现B.元古宙出现了原始生命C.显生宙生物多样性迅速增加D.地球的气候在演化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10、在研究风化壳的形成过程中,气候条件起着重要作用。在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下,风化壳的厚度通常会怎样?()A.较薄B.较厚C.与寒冷干燥气候下相同D.没有明显规律11、在研究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时,以下哪种水源对地下水的补给作用相对较弱?()A.大气降水B.地表水C.凝结水D.灌溉回归水12、在研究矿物的物理性质时,硬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摩氏硬度计中,硬度为7的矿物是?()A.石英B.长石C.方解石D.萤石13、在研究地球内部的热传递时,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以下哪种方式在地球内部的热传递中占主导地位?()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D.三种方式同等重要14、对于矿产资源的形成、分布和开采利用,以下关于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和变质矿床的特点以及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描述错误的是()A.内生矿床与岩浆活动有关,如金矿、铜矿B.外生矿床通常形成于沉积环境,如煤矿、石油C.变质矿床是原有矿床经变质作用形成的D.矿产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需考虑可持续利用15、在研究地质过程中的断层活动时,正断层和逆断层的形成与地壳的应力状态有关。在挤压应力作用下,容易形成哪种断层?()A.正断层B.逆断层C.平移断层D.枢纽断层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浊积岩的形成通常与()作用有关,具有()构造和()结构,常见于()环境。2、火山活动不仅会形成火山岩,还可能引发()、()和()等次生灾害。3、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受到()、()、()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4、河流的水系形式主要有树枝状水系、格子状水系、()状水系和放射状水系等,水系形式的形成与地形、()等因素有关。5、河流的侧蚀作用会使河道变得弯曲,形成河曲,在河曲发育的过程中,当洪水期来临时,河流会冲破河曲颈部,发生()现象,从而使河道变得更加平直,而废弃的河曲则会形成牛轭湖,牛轭湖的形成反映了河流()的过程。6、板块边界的类型不仅包括离散型、汇聚型和转换型,还存在一些特殊的板块边界,如()边界。在这种边界处,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较为复杂,可能同时存在多种运动方式。研究这些特殊板块边界对于深入理解()和地球内部的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板块边界附近通常也是()和()活动频繁的区域。7、地质作用可以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等,外动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等。请分别阐述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和主要表现形式。8、地质年代的划分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和(),通过对地层中化石的研究以及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等方法,可以确定不同地层的形成年代和地质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9、变质岩的片理构造是在()作用下形成的,其发育程度与()、()和()等因素有关。10、火山活动的产物除了火山岩和火山碎屑物质外,还可能形成()、()和()等特殊的地质景观。11、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根据沉积环境的不同,可以将沉积相分为陆相、海相和海陆过渡相三大类。陆相沉积相包括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等;海相沉积相包括滨海相、浅海相、深海相等;海陆过渡相包括三角洲相、()等。请列举两种海陆过渡相的沉积相类型,并描述其沉积特征。12、火山活动是一种剧烈的地质现象,火山喷发的类型包括()、()、()等。火山喷发会产生大量的物质,如()、()、()等,对周围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请分别阐述不同类型火山喷发的特点和产物,并探讨火山活动的监测和预警方法。13、花岗岩主要由()、()和()等矿物组成,其结构通常为(),是一种常见的酸性侵入岩。14、地质罗盘在测量岩层产状时,需要测量倾向、倾角和走向,倾向是指(),倾角是指(),走向是指()。15、常见的岩浆岩侵入体有()、()和()等。岩盆的特点是();岩床的特点是();岩墙的特点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1、(本题5分)论述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气候标志和重建方法,分析古气候标志在地质研究中的意义,以及如何利用古气候标志研究全球气候变化。2、(本题5分)简述地质调查中的地质填图规范和要求,分析如何按照规范进行地质填图,保证图件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及地质填图在区域地质研究中的作用。3、(本题5分)阐述地质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分析在野外实习中如何观察和描述地质现象,以及如何采集和分析地质标本。4、(本题5分)地质灾害的监测技术不断进步,请论述现代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如卫星遥感、InSAR技术、无人机监测)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势,以及如何综合运用多种监测技术提高地质灾害监测的精度和及时性。5、(本题5分)详细分析火山活动的类型和特征,包括火山喷发的形式、产物以及火山活动与板块构造的关系和对环境的影响。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