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苏教版必修一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2_第1页
2017学年苏教版必修一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2_第2页
2017学年苏教版必修一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2_第3页
2017学年苏教版必修一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2_第4页
2017学年苏教版必修一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同步测试卷(一)第一部分单元测试卷向青春举杯A卷(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基础和运用(29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百舸(gě) 不啻(dì)灰烬(jìn) 焦灼(zhuó)B.经传(zhuàn) 倔强(jiàng) 狭隘(ài) 瞠目结舌(tāng)C.澄清(chéng) 峥嵘(zhēng)惆怅(chóu) 浪遏飞舟(è)D.给予(jǐ) 干瘪(biě)摇曳(yè) 面面相觑(x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鞭策林林总总逻缉望眼欲穿B.雾霭书生义气迷惘无可非议C.琐碎痴心妄想沉缅恪尽职守D.刻薄战战兢兢炫耀苟延残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们大多数是分别了40多年才再次相见,战友之间的生死情使他们之间的感情比亲兄弟还要亲,老兵们不禁回忆起了当年的峥嵘岁月。B.呼伦贝尔盟经过大开荒运动,终于开辟出大片耕地,使荒地变成了适合农牧的不毛之地。C.令人历历在目的是,日本爱知世博会赠予每位开幕式出席者的小礼物——一粒种子,寄寓了人类共同的希望。D.再重新开始吧,这样浅显的经验却需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获取。不应该悲天悯人,应该留些时间检点自己。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据美国海军联合台风预警中心测定,“海燕”登陆菲律宾时最大风速达每小时379公里,可能成为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遭遇的最强风暴。B.振兴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必须本着以公平均衡为原则,对高校布局进行合理调整,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本科院校。C.在印度、日本等国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了中国学者探讨的中心问题。D.各地政府部门在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同时,还要严正法纪,惩处某些公权单位向企业利用权力变相索贿的违法行为。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紧的一组是(3分)()(1)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________________。(2)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________________,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片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①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②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③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④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生长在草滩上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②④6.下面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两句是词人从上阕的独自旧地重游,很自然地联想到过去的战友,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B.“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七句写出了同学们少年得志,目空一切,蔑视权贵的精神风貌。C.“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D.回忆青年时代的战斗岁月,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上下阕各以问句作结,前后呼应,发人深省。7.下列诗句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3分)()A.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B.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C.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D.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8.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并且使语段语意完整。(4分)大自然的山水日月,花木鸟兽都给人无穷的启迪。那一片沉思、寂静的空山,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4分)命运总是与人一同存在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不要惧怕命运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因为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在你绝望的时候,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一半的命运。你的恐惧越放大,你手中掌握的那一半越小,你失去的也就越多;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越大,你获得的也就越丰硕。因此,人的一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 贾梦雨①我们平时所说的“精神亚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并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其实,“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在很多人身上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②关注一下我们的周围,随处可以见到“精神亚健康”的影子,而且它已经蔓延到各个角落:一人遭受车祸后横躺马路,行人纷纷避让;乘客公交车上遭人偷窃,周围众人漠然而视;大学生沉沦网络不可自拔,终至退学;“文化名人”华威先生到处讲学,贩卖“口水式文化”。现代化的写字楼里,不少人在巨大的压力下忙碌,但他们不知道事业的意义在哪里。③“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事业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二是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来说,活着的意义仅仅在于活着;三是对他人缺乏感情,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骗;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社会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总体来说,陷落于物质的汪洋之中,沉沦于享乐的迷茫之中,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正如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贺仲明所说:“精神亚健康的重要表现,就是公众无法从精神涣散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安宁;理想和信仰丧失;浮躁的心灵被物所累,排斥关怀和诚信。”④是什么导致了“精神亚健康”的弥漫呢?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地球村”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不过,它也无时不在拉远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新的疏离。全社会消费思潮的迅速膨胀,在这种后现代的炫目泡沫下,大众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的狂欢所陶醉,被牵着鼻子走,人变成了“经济人”“时尚人”,永远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拉着你,让你无法脱身,并且身不由己。此外,我们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整天追求的都是那些“看得见的东西”:房子、汽车、锦衣玉食、无休止的享乐,而且,我们渐渐迷失于这些“身外之物”中不可自拔。物质日益强大而膨胀,而精神的萎缩状态正在加剧,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夹击之下,我们被裹挟其中,身不由己,身心交瘁。⑤理想、激情,一个人的精、气、神,这些其实都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支点。而现在,从心灵层面来说,价值的支撑点,人生的追求目标,对幸福的感受等渐渐处于错乱状态。从生存状态来说,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爱情、家庭、事业等,这其中充斥着扭曲。⑥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向全世界蔓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⑦因而,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精神追求。我们应该解决好自己的归宿感问题。这就要求一个人加强免疫力,实现内心的真正强大,面对诱惑超然,面对挫折泰然,并在对时代的正确认识中增强责任感。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真正关心人的精神追求。在文化多元的基础上,更好地创造文化的和谐,从多方面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选自《新华日报》)10.下列不属于“精神亚健康”症状的一项是()A.精神追求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B.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少人在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蔓延的环境里不停地忙碌着。C.对事业缺乏激情,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人缺乏感情,对社会缺乏责任感。D.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心绪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11.第②段说:“关注一下我们的周围,随处可以见到‘精神亚健康’的影子,而且它已经蔓延到各个角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下列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能妥善处理好自己与别人、社会以及自然的关系。B.全球化的浪潮(地球村)造成了人们之间新的疏离。C.全社会消费思潮的迅速膨胀,人们被消费主义的狂潮牵制着而身不由己。D.人们过分重视外在“成功”,渐渐迷失于“身外之物”中而不可自拔。12.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思想评论,围绕“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这一论题,联系生活实际,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B.本文第⑥段在前两段论述的基础上,指出全球化、世俗化的大潮开始蔓延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从更高的层次来论述中心论题,增强了论证深度。C.文中引用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贺仲明的话,进一步揭示了“精神亚健康”症状的实质,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D.禁不住物欲的诱惑,不能泰然面对挫折的人,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认识时代的特征,缺乏社会责任感。三、诗歌鉴赏(1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注]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商风:秋风。13.从内容的角度看,这是一首________。(2分)14.请从形象的角度,鉴赏这首诗。(6分)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4分)我遥望 曾卓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15.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抒写人生感慨的诗作,真实地写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心态。B.第二节换韵,但“回头”与第一节联韵,这样,两节的韵等于勾连起来。如此押韵,与诗的内容相适应。C.“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中的“故乡”写实,具体写诗人的家乡。D.诗的两节,分别写年轻、年老时的“遥望”,更确切地讲,是前瞻与回望,二者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时光涂抹的油漆 周玉洁①在城西我家老屋里,放着一把木质的老圈椅。估计打那把圈椅的木匠手艺不精,也或许因为木料的欠缺,或是因为贫寒人家用,不必那么精细,所以那椅子的椅背和扶手连在一起,被简化成了一个半圆。靠背是无屏的,省了雕花镂空的工艺,甚至连漆也不上了。据我奶奶说,不上漆有不上漆的讲究,因为那椅子的木料是上好的黄花梨。②我注意到那椅子的时候,它已经很老了,已失去了木料的本色,成了黑褐色。它油光满面,稳重敦实,通体泛出柔和的光泽,好像是从榨油坊脱胎换骨一般,油汪汪,亮闪闪。③我爸爸说,它亮,是因为它被镀上了几层时光。它被我老老太爷的大手抚摸了几十年,被我太爷爷的长布衫打磨了几十年,还有我奶奶,生前也是爱坐这把椅子的。④提起我太爷爷,大家总是点着我的脑门,咬牙切齿地笑着说:“看看这帮老的小的,老太爷当年抱过谁?就你,整天把你兜在长布衫里,坐在圈椅上,把你当个宝贝。”表姐说:“即便是老太爷已经很老了,还是抱着你,用长衫的下摆裹着你,整天坐在圈椅上,谁进来都不瞧一眼,只有你哭时,他才抬抬眼皮。”⑤我开始远远地看在圈椅里打盹的奶奶,看着她蓝布的大襟衣裳和袖筒里露出的枯柴样的手,以此想象老太爷抱着我打瞌睡的样子,想那苍老的身躯是如何搂着一个娇嫩的小人儿安然入睡的。老太爷有一张发黄的黑白照片,山羊胡子,五官清瘦,穿着长衫,坐着。照片上的那个老人如此陌生,可他坐的那把椅子却那么熟悉。是那把老圈椅。⑥我坐在那宽大的椅子上,双脚离了地,背靠着椅背,手抚着扶手。我闭着眼睛,试图在幻想中去寻找老太爷的呼吸,体味那曾当了我摇篮的长衫的衣襟;有时也去回想奶奶坐在这圈椅上给我讲过的故事和唱过的儿歌。我屡屡落空,被突然的惊骇吓倒。老老太爷、老太爷、奶奶都曾安详地坐过这把椅子,可是现在,他们去了哪里?⑦我从椅子上跳下来,仔仔细细地查找,椅座的缝隙、椅子腿的木楔、扶手上的纹理。那椅子散发出一股气味儿,那是复杂的混合。我深吸一口气,辨出里头有秋雨绵绵的季节湿漉漉的落叶,有翻开一本发霉的旧书时飘出的淡淡油墨,有壁橱里经年的棉絮,有尘土、有风、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太多气息。我有点喘不过气来。⑧就在那时,爸爸问我,“你在找什么?”⑨“找老老太爷、太爷爷和奶奶。”我说,“他们坐这椅子那么久,怎么会什么也不留下?”⑩爸爸吃惊地看着我,忽然转身去找了一把小刀来。他蹲在我身旁,用锋利的刀刃在圈椅的扶手上刮了一下。刀片上有一层黑色的污垢,而那被刮过的地方露出了清新的黄色,那么嫩的木色,鲜亮、刺眼。eq\o(○,\s\up1(11))“看看,那些老辈们留下的。”爸爸笑着,指着刀片上的那团黑,开玩笑般地说,“他们留下的垢痂。”eq\o(○,\s\up1(12))我被他脸上的笑激怒了,鼻子一酸,眼泪就要掉下来。这个无情的人,竟然这样去说我逝去的亲人们。可是他依然笑着:“这是他们拿时光给这椅子上的漆。”eq\o(○,\s\up1(13))爸爸在我愤怒地走开后,独自坐在圈椅上,他的双手捂着眼睛坐了很久。妈妈说,我走后,他几乎哭出了声。很多年后我才明白,为什么他对着我要笑,背着我却哭。从那以后,我再坐那圈椅时,却从未因为想起老老太爷、太爷爷和奶奶而惊骇。我安然地蜷在圈椅上,嘴里含着一粒冰糖,懒洋洋地看书。时钟滴答滴答,光线透过窗棂照进来,很静谧,很祥和,我觉得一切都那么好,那么好……(摘自《读者》,原文有删改)16.根据文意,对作者思想情感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A.作者通过家中几代长辈在圈椅上安详地坐过,现在却都已逝去,从而展开了对生与死的深刻思考。B.作者通过对圈椅的描写,以及对老太爷摇篮般的衣襟的感受,表达了几代人之间亲情的和睦与牵绊。C.作者通过圈椅历经岁月而失去了本色,揭示出只有刮除社会施与的污垢,人才能活出自我的价值。D.作者通过对老屋圈椅的回忆,表达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无限怀念和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感与批判。E.作者通过对圈椅的回忆以及爸爸刮下污垢解答“我”的疑问,表达了对深沉细腻的父爱的感激。17.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层含意。(5分)(1)我屡屡落空,被突然的惊骇吓倒。(2分)答:(2)很多年后我才明白,为什么他对着我要笑,背着我却哭。(3分)答:18.文中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四个意象,分别写出了圈椅的哪些气息?(4分)答:19.第eq\o(○,\s\up1(13))段最后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在结构上有何作用?(6分)答:五、作文(5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晨曦初露,那是一天的开始。婴儿第一声啼哭,那是生命的开始。踏进校园,那是学习的开始。笑迎每一个人,那是生活的开始。乌发染霜,那是新的生命阶段的开始……无论是新的生命的开始,还是工作、学习、生活的开始,都会有太多的内容,都会引发太多的思考。要求:请以“开始”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03160001]解析:选C。A项,不啻(chì);B项,瞠目结舌(chēng);D项,面面相觑(qù)。2.解析:选D。A项,“缉”应为“辑”;B项,“义”应为“意”;C项,“缅”应为“湎”。3.解析:选A。B项,不毛之地:指不长草木的地方,不合语境;C项,历历在目:是指(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出现在眼前,强调的是显现在眼前,而句子说的是对某事记得清楚,不合语境;D项,悲天悯人:形容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不合语境。4.[导学号:03160002]解析:选A。B项,“本着”和“以……为原则”杂糅,应改为“必须本着公平均衡的原则”或“必须以公平均衡为原则”;C项,“增强……地位”“提高……影响力”搭配不当,应是“提高……地位”“增强……影响力”;D项,语序不当,“利用权力”应移至“向企业”前。5.解析:选C。答题时要注意语言环境,第(1)句从前文看应先说“心晴的时候”;第(2)句运用顶真的手法衔接最为恰当。6.解析:选B。“目空一切”这一说法错误,应该是“自由奔放”。7.解析:选D。应该是“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8.解析:解答本题应该注意三个方面——意象、内涵和句式。意象应该选大自然中的,要能体现人生内涵,句式应该和画线句子保持一致。答案:(示例)那一弯沉默、空缺的弦月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那一涓灵动、欢快的细流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9.[导学号:03160003]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连贯的能力。虽说是补写句子,但前两处补中有仿,应参考后面分说的另一层。最后一处是全段的总结句,要联系上面的内容,借用上面的一些词语。答案:①不要惧怕命运的神秘②别忘了自己拥有一半的命运③运用你手中所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所掌握的10.解析:选B。B项,没有揭示出“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在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蔓延的环境里不停地忙碌着”的人,未必“不知道事业的意义在哪里”,未必没有“一定的精神追求”。11.解析:选A。是精神亚健康的表现,不是原因。12.[导学号:03160004]解析:选D。D项,错在强加因果关系。依据第⑦段的论述,“禁不住物欲的诱惑,不能泰然面对挫折的人”,主要是因为没有解决好自己的归宿感问题。13.咏怀诗(借物咏怀诗)14.解析:一要赏析凤凰的形象。凤凰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二要把握诗人的形象。结合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借物自喻)来体会诗人的心情和意图。答案: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以凤凰自喻,抒发了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伤情怀。“饮醴泉”“栖山冈”体现了“凤凰”高洁的品性。“彻九州”“望八荒”体现出凤凰志向远大、才能出众。显然诗人以凤凰自况,“摧藏”“恨”“心伤”几个词透露了诗人的心情。从“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和“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可以推知,诗人伤心的原因是孤独苦闷、壮志难酬。15.[导学号:03160005]解析:选C。“故乡”是比喻的说法,把青年时代比作“故乡”,亲切,贴切。16.解析:选BE。A项,“从而展开了对生与死的深刻思考”,于文无据;C项,“人才能活出自我的价值”,误解文意;D项,“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无限怀念和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感与批判”,扩大文意,拔高主题。17.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丰富含意的理解。第(1)句理解的重点是“屡屡落空”指代的内容和“惊骇”的原因。第(2)句要联系文章的主旨回答。答案:(1)“屡屡落空”指找不到老老太爷、老太爷、奶奶的踪迹;“惊骇”是指对死亡的困惑和恐惧。(2)“对着我笑”指父亲用笑来化解和安慰“我”对死亡的困惑与恐惧;“背着我哭”指父亲独自承受失去亲人的哀痛。18.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含意的理解,抓住这四个意象、联系文章的题目“时光涂抹的油漆”联想可知。答案:历经秋雨落叶的古老气息;犹如旧书淡淡油墨的文化气息;犹如经年棉絮的生活气息;饱经风尘的自然气息。19.[导学号:03160006]解析:画线语句的手法比较隐蔽,要结合“我”在圈椅里读书的心情、当时的环境和前文“我”的惊骇分析。这句话的作用可以联系其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分析。答案:运用了环境烘托、以声衬静和反复的写作手法,描绘出蜷在圈椅上看书时的静谧与祥和;与前文父亲用笑化解了“我”的惊骇相照应;收束全文,含蓄隽永。20.【写作指导】“开始”这个概念很虚也很大,构思时怎样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呢?可以根据提示,只写“踏进校园,那是学习的开始”或“乌发染霜,那是新的生命阶段的开始”等某一个方面。此外,可以联想有关“开始”的名句,以确定立意。比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万事开头难”“做贼偷葱起”“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等,想一想这些名言、俗语中蕴涵着哪些道理,然后以某条道理为观点来选材、行文。另外,还可以采用组词法。比如将“开始”与“过程”(或“结局”)联系起来思考,当然,写作时不能把重心偏移到谈过程、说结局上去。【佳作展台】开始高明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一个新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开始了他的人生之旅。这个孩子的未来会怎样?难以预料。因为,开始只是开始,只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已。孩子会成为怎样一个人,取决于他今后的路究竟怎样走。常听人们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此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那清脆的啼哭声证明,这个孩子的发音器官正常,具备了说话、唱歌的条件。如果能够好好栽培,说不定能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