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应知应会安全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化学分析应知应会安全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化学分析应知应会安全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化学分析应知应会安全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化学分析应知应会安全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分析应知应会安全考(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存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氧化剂与还原剂应分柜存放B.易挥发的液体试剂需存放在通风良好的试剂柜中C.剧毒试剂(如氰化钾)可与普通试剂同柜,但需加锁D.低沸点有机溶剂(如乙醚)应存储于防爆冰箱答案:C2.进行浓硫酸稀释操作时,正确的步骤是()。A.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中,边倒边搅拌B.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边倒边搅拌C.直接将浓硫酸与水混合,无需搅拌D.先倒入一半水,再倒入浓硫酸,最后补满水答案:B3.使用气相色谱仪时,若发现氢气钢瓶接口处有泄漏,应首先()。A.立即关闭氢气钢瓶总阀B.用肥皂水检测泄漏点C.打开实验室所有门窗通风D.启动排风扇加速气体扩散答案:A4.实验室配制氰化物溶液时,必须佩戴的防护装备是()。A.普通棉质手套B.丁腈手套+护目镜+防毒面具(滤毒罐类型匹配)C.防割手套+防尘口罩D.一次性PE手套+防护面罩答案:B5.下列关于实验室用电安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潮湿环境中可使用普通插座B.电器设备运行时,电源线可搭在高温设备(如电炉)上C.发现电路起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D.实验室可自行改装电路,无需专业人员操作答案:C6.若皮肤不慎接触到浓氢氧化钠溶液,正确的应急处理是()。A.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2%硼酸溶液冲洗B.直接用酸性中和剂(如稀盐酸)涂抹C.先用干布擦拭,再用清水冲洗D.用酒精棉球擦拭后涂抹烫伤膏答案:A7.实验室三废处理中,含重金属(如铅、镉)的废液应()。A.直接排入实验室下水道B.分类收集后交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C.加入沉淀剂(如硫化钠)后倒入普通垃圾桶D.稀释至一定浓度后排放答案:B8.开启高压钢瓶时,操作错误的是()。A.先检查减压阀是否处于关闭状态B.缓慢打开钢瓶总阀,观察压力表读数C.气体导出时,人员站在钢瓶出气口正面D.使用完毕后,关闭总阀,释放减压阀内余气答案:C9.进行高温马弗炉操作时,为防止烫伤,错误的做法是()。A.佩戴耐高温石棉手套B.用坩埚钳转移高温样品C.直接用手取出刚灼烧完毕的坩埚D.待马弗炉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清洁答案:C10.实验室发生乙醚(闪点-45℃)泄漏时,现场人员应首先()。A.立即使用扫帚清理泄漏液体B.打开所有明火(如酒精灯)检查泄漏范围C.切断附近电源,禁止使用手机D.直接用大量水冲洗泄漏区域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实验室安全“三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废气、废液、固体废物2.危险化学品按GB13690-2009分为8类,其中第3类是______,第6类是______。答案:易燃液体、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3.实验室常用的灭火器材中,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______、______火灾;干粉灭火器可用于扑灭______、______火灾。答案:电气设备、精密仪器;易燃液体、气体4.配制强酸、强碱溶液时,必须在______中进行,操作时需佩戴______、______和______。答案:通风橱;护目镜;耐酸碱手套;防护围裙5.实验室剧毒试剂管理需执行“五双”制度,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双人验收;双人保管;双人领用;双把锁;双本账6.若发生化学试剂溅入眼睛,应立即用______冲洗,冲洗时需______,持续时间不少于______分钟。答案:流动清水;翻开上下眼睑;157.实验室烘箱使用时,禁止烘烤______、______等易挥发、易燃物质;样品放置应______,避免堵塞出风口。答案:有机物;湿的易燃品;留有间隙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打“√”,错误打“×”)1.实验结束后,未用完的试剂(如氯化钠)可倒回原瓶,避免浪费。()答案:×2.使用移液管吸取腐蚀性液体时,可用嘴直接吸取。()答案:×3.实验室冰箱可同时存放食品和化学试剂。()答案:×4.操作挥发性有机溶剂(如苯)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且通风橱门应尽量降低至操作窗口位置。()答案:√5.高压气瓶应固定在专用支架上,防止倾倒;可燃性气体(如氢气)钢瓶需与氧气钢瓶保持5米以上距离。()答案:√6.实验室发生小规模火灾(如烧杯内酒精燃烧),可用湿抹布覆盖灭火;若火势较大,应立即撤离并拨打119。()答案:√7.实验室废液桶标签应注明废液成分、浓度、收集日期和责任人,无需标注危险特性。()答案:×8.佩戴防护手套时,若手套被化学试剂污染,可继续操作至实验结束后再更换。()答案:×9.使用电子天平称量易挥发样品时,应快速操作并关闭天平门,避免影响称量结果。()答案:√10.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定期演练(至少每年1次),确保所有人员熟悉应急流程。()答案:√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分类(8类)及每类的典型物质。答案:(1)爆炸品:如苦味酸、硝化甘油;(2)气体:如氢气(易燃气体)、氯气(毒性气体);(3)易燃液体:如乙醇、苯;(4)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如红磷(易燃固体)、白磷(易于自燃)、金属钠(遇水放氢);(5)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如高锰酸钾(氧化剂)、过氧乙酸(有机过氧化物);(6)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如氰化钾(剧毒)、细菌培养物(感染性);(7)放射性物质:如铀-235;(8)腐蚀性物质:如浓硫酸、氢氧化钠。2.列举5种实验室常见的个人防护装备(PPE)及其适用场景。答案:(1)护目镜:防止化学试剂溅入眼睛(如滴定、稀释强酸);(2)耐酸碱手套(丁腈/乳胶):接触腐蚀性液体(如盐酸、氢氧化钠);(3)防毒面具(配滤毒罐):操作高挥发性有毒气体(如氯气、硫化氢);(4)防护围裙(耐化学腐蚀):防止试剂污染衣物(如配制大量溶液);(5)防砸防穿刺安全鞋:实验室地面有尖锐物品或重物可能坠落时。3.简述实验室发生液体试剂(如盐酸)泄漏的应急处理流程。答案:(1)立即停止实验,疏散无关人员,设置警戒区域;(2)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耐酸碱手套、护目镜、防护围裙,必要时防毒面具);(3)小量泄漏:用惰性吸附材料(如沙子、蛭石)覆盖,收集至专用废物容器;(4)大量泄漏:用碳酸钠(小苏打)或碳酸氢钠中和至中性(pH6-8),再用吸附材料处理;(5)清理后的废物按危险废物分类存放,记录泄漏情况;(6)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必要时通知环保部门。4.简述高温设备(如马弗炉、电炉)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答案:(1)设备应放置在稳固、耐高温的实验台上,周围无易燃物(如纸张、有机溶剂);(2)使用前检查电源线、温控系统是否正常,禁止带故障运行;(3)加热样品需用耐高温容器(如坩埚),液体样品体积不超过容器容积的2/3;(4)操作时佩戴耐高温手套,用坩埚钳转移样品,禁止直接用手接触;(5)马弗炉升温时需缓慢,避免温度骤变导致炉体开裂;(6)设备运行时需有人值守,离开前确认温度已降至安全范围(如≤50℃);(7)定期清洁设备内部,防止残留物积累引发火灾。5.简述实验室用电安全的“五不准”原则。答案:(1)不准私拉乱接电线,禁止使用不合格的电器设备;(2)不准在潮湿环境(如水槽旁)使用未接地的电器;(3)不准将电源线搭在高温设备或尖锐物体上,避免绝缘层破损;(4)不准超负荷用电(如多个大功率设备共用一个插座);(5)不准在电器运行时离开实验室(如长时间加热的设备需设置自动断电装置)。五、案例分析题(10分)某化学分析实验室中,实验员小张在配制500mL1mol/L硫酸溶液时,未佩戴护目镜和手套,直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操作过程中,因浓硫酸稀释放热剧烈,导致溶液飞溅到面部和手臂。小张慌乱中用纸巾擦拭,随后用自来水冲洗3分钟后继续实验。约1小时后,小张感觉手臂疼痛加剧,观察到皮肤出现红肿、水疱。问题:(1)分析本案例中存在的安全违规操作;(2)指出正确的应急处理步骤;(3)提出实验室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答案:(1)安全违规操作:①未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护目镜、耐酸碱手套);②违反浓硫酸稀释原则(应“酸入水”而非“水入酸”);③溶液飞溅后处理不当(用纸巾擦拭可能加重损伤,冲洗时间不足15分钟);④未及时停止实验并报告,导致伤情恶化。(2)正确应急处理步骤:①立即停止操作,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受污染部位(面部、手臂),持续至少15分钟,冲洗时翻开眼睑(若溅入眼睛);②冲洗后,用2%硼酸溶液(针对碱灼伤用5%碳酸氢钠溶液)轻敷受伤部位;③若皮肤出现红肿、水疱,避免自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