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题库:诗词与历史事件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古诗词与历史事件对接题要求:通过阅读古诗词,分析其背后的历史事件,并阐述诗词与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1.阅读以下古诗词,分析其背后的历史事件:(1)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这句诗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2)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诗描绘了哪个历史时期的景象?(3)李清照《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句词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2.分析以下古诗词与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1)苏轼《赤壁赋》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诗描绘了哪个历史事件?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背后的历史背景。(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句词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背后的历史背景。(3)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词描绘了哪个历史事件?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背后的历史背景。二、古诗词与历史人物题要求:通过阅读古诗词,分析其中的历史人物,并阐述诗词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联系。1.阅读以下古诗词,分析其中的历史人物:(1)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描绘了哪位历史人物?(2)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反映了哪位历史人物?(3)李清照《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句词反映了哪位历史人物?2.分析以下古诗词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联系:(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句诗描绘了哪位历史人物?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背后的历史背景。(2)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句诗反映了哪位历史人物?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背后的历史背景。(3)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句诗描绘了哪位历史人物?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背后的历史背景。三、古诗词中的意象与历史情感题要求:从古诗词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分析其背后的历史情感,并阐述这些情感如何通过意象传达出来。1.阅读以下古诗词,分析其中的意象及其背后的历史情感:(1)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请分析“一江春水”这一意象所传达的历史情感。(2)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请分析“花千树”和“星如雨”这两个意象所蕴含的历史情感。(3)杜牧《秋夕》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请分析“银烛”、“秋光”、“冷画屏”和“流萤”这些意象所表达的历史情感。2.分析以下古诗词中的意象如何传达历史情感:(1)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请结合诗句,分析“明月”这一意象如何传达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2)王维《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请分析“空山”和“人语响”这两个意象如何体现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悟。(3)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请分析“执手”和“泪眼”这两个意象如何表达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哀愁。四、古诗词中的地理描写与历史背景题要求:从古诗词中挑选具有地理描写的内容,分析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并阐述地理描写与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1.阅读以下古诗词,分析其中的地理描写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1)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请分析诗句中的地理描写所反映的历史背景。(2)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请分析诗句中的地理描写所体现的历史背景。(3)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请分析诗句中的地理描写所蕴含的历史背景。2.分析以下古诗词中的地理描写与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1)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结合诗句,分析地理描写如何展现黄河流域的历史变迁。(2)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请分析地理描写如何反映南宋时期士人的读书生活。(3)苏轼的《赤壁赋》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请分析地理描写如何体现赤壁之战的历史影响。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古诗词与历史事件对接题1.(1)这句诗反映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即“杨贵妃乱政”的历史事件。解析思路:通过诗句中的“汉皇”指代唐玄宗,“重色思倾国”指杨贵妃的美貌,“求不得”指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2)这句诗描绘了安史之乱后的景象,即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解析思路:诗句中的“国破”指唐朝国都长安被攻破,“城春草木深”指战乱后城市的荒凉景象。(3)这句词反映了南宋时期金兵南侵,导致国破家亡的历史事件。解析思路:诗句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战乱中的恶劣天气,“浓睡不消残酒”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二、古诗词与历史人物题1.(1)这句诗描绘了李白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解析思路:诗句中的“君不见”是李白诗歌中常见的开篇手法,“黄河之水天上来”形象地描绘了黄河的壮阔,与李白的豪放不羁性格相契合。(2)这句诗反映了王之涣这位唐代诗人对边塞风光的赞美。解析思路:诗句中的“白日依山尽”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黄河入海流”则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感慨。(3)这句词反映了李清照这位宋代女词人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解析思路:诗句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夜晚的天气,“浓睡不消残酒”表达了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2.(1)这句诗描绘了苏轼对赤壁之战的历史感慨,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解析思路:诗句中的“大江东去”指的是赤壁之战的战场,“千古风流人物”指代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2)这句词反映了辛弃疾对南宋时期边塞生活的怀念,体现了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解析思路:诗句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描绘了辛弃疾的豪放性格,“梦回吹角连营”则表达了对南宋边塞生活的怀念。(3)这句词描绘了李煜对南唐亡国的悲痛,反映了南唐时期的历史背景。解析思路:诗句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表达了词人对亡国之痛的感叹,“一江春水向东流”则象征着南唐的覆灭。三、古诗词中的意象与历史情感题1.(1)“一江春水”这一意象传达了李煜对亡国之痛的无限感慨。解析思路:诗句中的“一江春水”象征着南唐的覆灭,与李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相呼应。(2)“花千树”和“星如雨”这两个意象传达了辛弃疾对元宵节的热闹景象的怀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解析思路:诗句中的“花千树”描绘了元宵节的花灯盛况,“星如雨”则象征着烟花绽放的美丽景象。(3)“银烛”、“秋光”、“冷画屏”和“流萤”这些意象传达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解析思路:诗句中的“银烛”和“秋光”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冷画屏”则表达了词人对丈夫的思念,“流萤”则象征着孤独寂寞的心情。2.(1)“明月”这一意象传达了苏轼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解析思路:诗句中的“明月几时有?”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把酒问青天”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2)“空山”和“人语响”这两个意象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理者量化参数
- 工业互联网平台IPv6技术升级对工业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的影响报告
- 工业互联网平台AR交互技术在设备维护保养中的应用前景报告
- 光通信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中的光纤通信网络安全保障报告
- 工业互联网网络运维 课件 任务2.4-4 网络设备安装-任务训练
- 输血培训试题及答案
- 数电试题及答案
- 唐氏综合征试题及答案
- 体液失衡题目及答案
- 养牛日常管理办法
- 智慧交通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高速公路收费站大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财务总监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2025年
- 2024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题库及答案(第1-200题)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隐匿性阴茎病人的护理
- 中小学校保安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平台化物流模式运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以菜鸟物流为例(论文)6700字】
- 万用表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竞赛题库及答案
- DL-T5344-2018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