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教师用书第一部分选修篇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教师用书第一部分选修篇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教师用书第一部分选修篇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教师用书第一部分选修篇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教师用书第一部分选修篇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2)唐太宗;(3)康熙帝。2.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2)柏拉图。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克伦威尔;(2)华盛顿;(3)拿破仑。4.“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2)甘地。5.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2)列宁;(3)毛泽东、邓小平。6.杰出的科学家:(1)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2)牛顿;(3)爱因斯坦。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人物时代主要贡献局限评价秦始皇秦朝:封建社会初期(1)完成统一大业(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3)采取巩固统一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驰道、筑长城)(1)繁重役税(2)严刑酷法(3)焚书坑儒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创者唐太宗唐朝:封建社会繁盛期(1)制度调整(2)善于用人(3)统治开明(4)“贞观之治”晚年骄奢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康熙帝清朝:封建社会后期(1)巩固统一(平定三藩之乱,设置台湾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册封达赖、班禅)(2)维护国家主权,组织雅克萨反击战(1)文字狱(2)实行闭关政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开启“康乾盛世”二、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1)政治思想①“仁”:基本含义是“爱人”;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实现“仁”要遵循“忠恕”之道。②“礼”:“克己复礼”“正名”。③“中庸”:用其协调“仁”与“礼”的关系。(2)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3)思想影响①对中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象逐渐被神圣化。②对世界:亚洲许多国家接受儒家文化;儒学传到西欧,一些思想家从中得到启发。2.柏拉图(1)哲学思想——理念论。把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对立起来,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唯心论。(2)政治思想①《理想国》:国家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三个阶级构成,国家统治者必须懂得哲学。②《法律篇》: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3)教育贡献:建立阿卡德米学园,重视自然科学。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法国大革命贡献赢得内战胜利;建立共和国;巩固革命成果领导独立战争;推动建国立宪;率先垂范,捍卫民主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对外来干涉局限入侵爱尔兰;后期实行独裁统治对种植园奴隶主妥协,保留黑人奴隶制恢复君主制;实行独裁统治;后期开展侵略战争影响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美国除外),确立了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四、“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1)贡献①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②为捍卫民主共和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③召开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创办黄埔军校,开创国民革命新局面。(2)评价: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缔造者。2.甘地(1)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①主要目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治独立。②主要内容:学生罢课、律师抵制英人法庭、官员拒绝赴英机构任职、士兵拒授英奖章、改穿土布。③历史作用:给英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推动印度的解放与独立。④历史局限:害怕群众暴力斗争;对英政府抱有幻想。(2)地位①甘地主义的创始人,国大党领导人。②印度人民的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五、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1)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2)积极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3)恩格斯指导和推动成立第二国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列宁(1)领导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创建了列宁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为巩固新生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建设方面,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4)晚年进行理论新探索,对工业化、民族关系、政权建设和政党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5)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一国首先取得胜利。3.毛泽东、邓小平(1)毛泽东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②在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形成一套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发展,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六、杰出的科学家人物活动地位精神李时珍编写了医药名著《本草纲目》其编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救死扶伤,态度严谨,锲而不舍詹天佑主持建成中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近代中国伟大的铁路工程师热爱祖国、不畏艰难、勇于创造李四光①创立地质力学②指导石油等矿产开采③研究地震预测和预防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牛顿①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②创“归纳—演绎”研究方法近代科学之父勤奋探索、勇攀科学高峰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20世纪的科学伟人科学创新、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热爱和平、甘于奉献1.命题特点上,多考查与某些重大事件有关的历史人物。2.命题范围上,多以中国历史人物为主;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相结合。3.命题的内容多考查历史重要转折时期的历史人物。如明清之际、鸦片战争前后、民国初年等重要时期的人物,还有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的人物。4.考查形式上,都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5.设问方式上,一般为2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根据时代背景来考查历史人物行为或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考向一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行,突出体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例1](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8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季札……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其父吴王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从文化传播、扭转认识、加深文化认同的角度分析。【答案】(1)原因: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2)意义: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考向二结合历史人物的高尚品格,隐性考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例2](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可知道德品行高尚;根据材料“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可知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根据材料“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可知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根据材料“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可知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第(2)问,根据材料“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可知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根据材料中时间“汉代以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成为统治思想;根据材料“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可知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答案】(1)原因: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2)原因: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考向三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考查历史重要转折时期的历史人物[例3](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1979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贡献。(7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等信息可知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根据材料“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的经验教训和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阶段简述陈云对经济建设的贡献,根据材料“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被中央采纳实施”可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材料“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