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金属材料的性能
I.低碳钢拉伸实验中,通过____阶段后,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
A.弹性B.屈服C.疲劳D.颈缩
2.没有缩颈现象的金属材料是。
A.中碳钢B.低碳钢C.合金钢D.灰铸铁
3.脆性材料的延伸率为。A.>1%B.<1%C.>5%D.<5%
4、在工程上,塑性材料的延伸率大于。A.5%B.10%C.15%D.20%
5.使用脆性材料时应重要考虑。
A.应力B.屈服极限C.冲击应力D.强度极限
6、下列金属材料中属于脆性材料的是oA.低碳钢B,铸铁C.镒钢D.铜
7、应力集中对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强度的影响分别是o
A.小/大B.大/小C.大/大D.小/小
8、下列塑性最佳的材料是0A.铸铁B.低碳钢C.高碳钢D.中碳钢
9、更为准确反映金属材料塑性的指标是。
A.akB.巾C.ED.6
10、塑性材料的延伸率一般为O
A.>3%B.>5%C.>7%D.>9%
II、金属材料的塑性表达为。A.ak或6B.6或巾C.。s或。bD.HB或HRC
12.金属材料在常温卜的机械性能涉及刚度、强度、硬度、疲劳极限、冲击韧性和
A.塑性B.弹性C.脆性D.热硬性
13.高温下金属材料抵抗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称为o
A.疲劳极限B.蠕变极限C.屈服极限D.持久极限
14.高温下金属材料的热强度指标表达为o
A.ob和obbB.。仃和oT5/tC.。s和。ID.ob和。s
15.关于材料的硬度,下列叙述不对的的是。
A.洛氏硬度用HRA.HRB,HRC表达B.布氏硬度用HBS和HBW表达
C.维氏硬度用HV表达且压痕最小D.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计均采用金刚石压头
16.疲劳极限是指金属材料经历无限次交变应力循环而不破坏的最大应力,其中钢材
的应力循环次数为不低于。A.105B.106C.107D.108
17、金属材料随温度的减少,ak随之下降的现象称为。
A.脆性转变B.共晶转变C.共析转变D.重结晶
18、下列数值中,硬度最大的是。
A.HBS500B.HBS20C.HRCI7D.HRC58
19、不同金属材料相比,刚度越大,其越大。
A.弹形变量B.直性变形量C.弹性模量D.变形量
20、下列指标属于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的是。
A.热膨胀性B.铸造性C.冲击韧性D.耐腐蚀性
21.金属材料的减摩性好,说明一。
A.摩擦系数小B.摩擦系数大C.耐磨性好D.硬度高
22.下列金属材料中,焊接性能差的是。
A.低碳铜B.中碳钢C.高碳钢D.铸铁
23.侨造性好的金属材料除具有流动性好,收缩小的特性外,还应具有小的性能。
A.气孔B.残余应力C.疏松D.偏析
24.金属材料承受压力加工的能力称为。
A.塑性B.可锻性C.冷变形工艺性D.韧性
25.金属材料的可锻性好坏取决于材料的塑性和o
A.硬度B.强度C.弹性D.刚性
26.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性与其硬度有关,一般容易切削加工的硬度为
A.HB<l()0B.HB160-230C.FIRC40D.HRC<60
27、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好,说明在切削时一一。
A.消耗动力少、刀具寿命长、切屑不易断和加工表面光洁
B.消耗动力少、刀具寿命长、切屑易断和加工表面不光洁
C.消耗动力少、刀具寿命长、切屑易断和加工表面光洁
D.消耗动力多、刀具寿命短、切屑易断和加工表面光洁
28、热解决工艺性涉及
A.淬透性+回火脆性B.淬透性+淬硬性
C.淬硬性+回火脆性D.淬透性+淬硬性+回火脆性
29、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越高,其_____也越高。
A.疲劳强度B.持久强度C.蠕变极限D.热硬度
30、金属材料的塑性常用3表达,其中35表达_____。
A.标距长度为其直径的10倍B,标距长度为其直径的5倍
C.标距长度为其直径的100倍D.标距长度为其直径的5()倍
31.金属材料的刚度越大,则其变形量。
A.越大B.越小C.不变D.不一定
32.工程上规定将产生___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作为钢的屈服强度。
A.0.02%B.0.015%C.0.2%D.0.5%
33.有色金属的疲劳极限的循环周数为o
A.105B.106C.107D.108
34.影响钢低温脆性转变温度的元素是。
A.SB.PC.ND.O
35.下列金属中可段性最佳的是o
A.低碳钢B.中碳钢C高碳钢D.铸铁
36.可锻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性好坏
取决于
材料的
A.塑良
与变形
抗力
B.硬度
与强度
C.塑性
与硬度
D.硬度
与刚度
1
BDDADBBBBBBABBDCADCB
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ADDBBBCDABBCDBAAB
4章习题
1、以下不是晶体的物质有o
A.钢铁B.普通玻璃C.石墨D.锡吉铜答:B
14、关于合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o
A.合金的组元可以是稳定的化合物B.合金的组元通常是纯元素
C.合金的组元可以是混合物D.合金的相结构有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答:C
15、关于合金,以下说法对的的是。
A.合金的组元通常是稳定的化合物B.二元合金是由两种组元组成
C.合金的组元决定了合金的性能D.合金的组元也可苻为合金的相结构答:B
16、关于合金,以下说法对的的是。
A.合金的组元也可称为合金的相结构B.合金的相结构决定了合金的性能
C.固溶体是合金基本的相结构之一D.合金的组元通常是稳定的化合物答:C
17、固溶体中,能保存住晶格结构含量较多的元素称为而晶格结构消失的元素
称为o
A,化合物/固溶体B.固溶体/化合物C,溶剂/溶质D.溶质/溶剂答:C
18、关于合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o
A.固溶体中溶质的溶解度是有限的B.合金的相结构不能决定合金的性能
C.固溶体是合金基本的相结构之一D.合金的组元通常是元素答:A
19、关于合金中的固溶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固溶体溶质元素含量稍多时可导
致固溶强化B.固溶体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是基本不变的
C.固溶体是合金基本的相结构之一D.固溶体中溶质和溶剂也许无限相溶答:B
20、合金中的金属化合物可分为oI、正常阶化合物H、电子化合物III、间隙化合物
A.I+IIB.II+IHC.I+IIID.I+II+III答案:
第五章金属的塑性变形和再结晶
1.金属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方式为O
A.滑移B.挛生C.滑移或挛生D.都不对C
2.滑移和挛晶是的基本形式。
A.塑性变形B.弹性变形C.塑性变形或弹性变形D.都不对A
3.金属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是在作用下的结果,
A.剪应力B.正应力C.扭转应力D.以上均是
A
4.滑移是在作用下,晶体一部分沿着一定的品面和晶向相对另一部分发生平
行移动。
A.正应力B.切应力C.弯曲应力D,扭转应力B
5.塑性变形若以滑移方式产生,则在晶体内原了间定发生的是。
A.平行移动B.转动C.平行移动和转动D.都不对
A
6.产生滑移的晶面称之为o
A.滑移面B.滑移方向C.滑移带D.滑移线A
7.产生滑移的晶向称之为。
A.滑移面B.滑移方向C.滑移带D.滑移线B
8.滑移系是______o
A.滑移方向数X滑移带数B.滑移面数X滑移线数
C.滑移面数X滑移方向数D.滑移带数X滑移线数C
9.滑移系相同,滑移方向不同时,塑性_______。
A.相同B.不相同C.不一定D.无关B
10.滑移系相同,滑移方向不同时,滑移方向数越,塑性越______o
A.大/好B.小/好C.A或BD.无关A
11.单晶体的滑移发生在。
A.原子排列密度最大的方向上B,原子排列密度最大的面上
C.原子排列密度最大的方向和面上D.不一定A
12.实际晶体材料强度远低于理论值的因素是晶体中存在。
A.晶界B.溶质C.位错D.第二相C
13.挛晶是在______的作用下,晶体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另一部分发生
转动。
A.正应力B.切应力C.弯曲应力D.扭转应力B
14.塑性变形若以李晶方式产生,则在晶体内原子间一定发生的是o
A.平行移动B.转动C.平行移动和转动D.都不对
B
15.单晶体塑性变形时,滑移比李生.。
A.容易B.困难C.同样D.不一定A
1G.金属多晶体的塑性变形方式为_______o
A.滑移B.享生C.滑移或挛生D.都不对
C
17.实际金属晶体的塑性变形方式为o
A.滑移B.挛生C.蠕变D.滑移和挛生D
18.实际金属晶体与单金属晶体的塑性变形相比,将受到的影响。
A.晶界B.晶粒位向C.晶粒度D.以上均是
D
19.实际金属晶体的晶粒越细,则。
A.强度、硬度高B.焊接性好C.强度、硬度低D.焊接性差A
20.金属的塑性变形重要是通过______进行的。
A.晶粒的相对滑动B.晶格的扭折C.位错的滑移D.位错类型的改变C
21.实际金属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是o
A.一个个进行B.一批批进行C.同时进行D.不一定B
22.实际金属晶体一方面发生滑移的一定是晶粒。
A.硬位向B.软位向C.硬位向、软位向均可D.硬位向、软位向均不可以
B
23.金属塑性变形之后,晶体缺陷。
A.增多B.减少C.不一定D.不变A
24.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对组织变化过程描述对的的是。
A.变形B.破碎C.织构D.变形、破碎、织构D
25.当金属塑性变形限度相称大时,将导致组织发生______变化。
A.变形B.破碎C.织构D.变形、破碎、织构
C
26.钢件出现时,难以用热解决来消除。
A.晶内偏析B.纤维组织C.晶粒粗大D.网状渗碳体B
27.当金属塑性变形限度相称大时,晶体位相将变化。
A.不变B.趋于一致C.杂乱无章D.不一定
B
28.金属塑性变形后,其性能发生______变化。
A.加工硬化B.各向同性C.各向异性D.不一定
D
29.发生加工硬化时,______性能增长,性能减少。
A.强度、硬度/塑性、韧性B.塑性、韧性/强度、硬度
C.强度/硬度D.塑性/韧性
A
30.金属塑性变形时对其理化性能影响,对的的是。
A.电阻增大B.电阻减小C.耐热性增长D,耐热性减少
A
31.金属塑性变形时对其理化性能影响,对的的是。
A.电阻不变B.电阻减小C.耐蚀性增长D.耐蚀性减少D
32.塑性变形时,由于内外变形不一•致而引起______o
A.加工硬化B.残余应力C.织构D.都不对B
33.金属塑性变形后的残余应力应消除。
A.回火B.退火C.正火D.淬火B
34.消除加工硬化的方法是o
A.完全退火B.不完全退火C.再结晶退火D.低温退火C
35.对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后的恢复现象对的的叙述是。
A.强度提高B.硬度提高C.电阻提高D.塑性提高D
36.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后的恢复现象是指______减少。
A.晶体缺陷B.淬火缺陷C.回火脆性D.铸造缺陷
A
37.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加热时发生一变化。
A.结晶B.再结晶C.结晶后的长大D.重结晶B
38.再结晶使塑性变形后的金属晶粒变成。
A.等轴状B.片状C.不规则状D.团絮状
A
39.塑性变形后的金属进行再结晶退火可使消失。
A.残余应力B.加工硬化C.等轴晶粒D.都不对A
40.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加热时,破碎的晶粒变成了等粕状,说明发生了o
A.结晶B.再结晶C.重结晶D.二次结晶B
41.关于钢的再结晶温度_______o
A.低于AlB.高于AlC.低于A3D.高于A3
A
42.冷加工金属经再结晶退火后,下列错误的是______。
A.其晶粒形状会改变B.其机械性能会发生改变
C.其晶格类型会发生改变D.其晶粒大小会发生改变C
43.再结晶退火作为软化材料的手段,常用于。
A.冷塑性变形后的零件B.淬火件C.铸件D.锻压件A
44.碳钢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大约为______o
A.250℃B.450℃C.550℃D.650cB
45.发生再结晶的金属再继续加热,机械性能。
A.增大B.减少C.不变D.不一定B
46.发生再结晶的金属再继续加热,组织o
A.细化B.粗化C.不变D.都不对B
47.钢的热变形是指在以上进行变形或加工。
A.727℃B.1148℃C.再结晶温度D.都不对C
48.冷变形是指金属在_____以下进行变形或加工。
A.727℃B.1148℃C.再结晶温度D.都不对C
49.金属的冷变形产生加工硬化现象,使强度、硬度增长,而_____o
A.塑性、脆性下降B.韧性、脆性下降C.塑性、韧性下降
D.弹性、韧性下降C
第六章合金的构造与合金相图
1.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独立的物质叫O
A.化合物B.固溶体C.兀素D.组兀D
2.关于合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o
A.合金的组元可以是稳定的化合物B.合金的组元通常是纯元素
C.合金的组元可以是混合物D.合金的相结构有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C
3.关于合金,以下说法对的的是o
A.合金的组元通常是稳定的化合物B.二元合金是由两种组元组成的
C.合金的组元决定了合金的性能D.合金的组元也可称为合金的相结构B
4.关于合金,以下说法对的的是______o
A.合金的组元也可称为合金的相结构B.合金的相结构决定了合金的性能
C.固溶体是合金基本的相结构之一D.合金的组元通常是稳定的化合物C
5.关于合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o
A.固溶体中溶质的溶解度是有限的B.合金的相结构不能决定合金的性能
C.固溶体是合金基本的相结构之一D.合金的组元通常是元素A
6.合金中的相结构有______«
A.固溶体/化合物/金属化合物B.固溶体/机械混合物
C.化合物/机械混合物D.固溶体/化合物D
7.合金在固体状态的相结构大体可分为。
A.固溶体和化合物B.固溶体和液溶体
C.化合物和合金D.化合物和晶体A
8.组成合金的元素,在固态下互相溶解形成均匀单一的固相称为____。
A.晶体B.固溶体C.化合物D.共晶体
B
9.固溶体中,能保存住晶格结构含量较多的元素称为,而晶格结构消失的元
素称为O
A.化合物/固溶体B.固溶体/化合物C.溶剂/溶质D.溶质/溶剂C
10.关于合金中的固溶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o
A.固溶体溶质元素含量稍多时可导致固溶强化B.固溶体溶质在溶剂中的溶
解度是基本不变的C.固溶体是合金基本的相结构之一
D,固溶体中溶质和溶剂也许无限相溶
B
11.合金中的金属化合物可分有。
I.正常价化合物;II.电子化合物;IH.间隙化合物。
A.I+11B.11+IIIC.I+IIID.I+II+III
D
12.关于合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o
A.机械混合物是合金基本的相结构之一B.合金的相结构不能决定合金的性
能
C.固溶体是合金基本的相结构之一D.合金的组元通常是元素A
13.关于机械混合物,以下说法对的的是o
A.机械混合物是合金基本的相结构之一B.机械混合物决定了合金的性能
C.机械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组成
D.机械混合物的组成相应是固溶体C
14.可以无限互溶的两组元素所构成的二元合金相图必然是o
A.匀晶相图B.共晶相图C.包晶相图D.共析相图
A
15.下列二元合金的恒温转变中,是匀晶转变。
A.L+QfQB.Lfa+Pc.ya+pD.a+p->y
A
16.生产上采用扩散退火来消除。
A.晶内偏析B.偏析C.枝晶偏析或晶内偏析D.比重偏析
C
17.生产上采用来消除枝晶偏析。
A.再结晶退火B.正火C.扩散退火D.等温退火C
18.下列二元合金的恒温转变中,是共晶转变。
A.L+a-*aB.L—a+BC.y-*a+pD.a+g->yB
19.在一定的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液相同时结晶出成分一定的的转变过程,
称为共晶转变或共晶反映。
A,一个固相B.两个固相C.一个固相和一个液相D.两个液相B
20.下列二元合金的恒温转变中,是共析转变。
A.L+aaB.L->a+pC.yfa-BD.a+B-yC
21.共析转变和共晶转变的主线区别是
A.共析转变前的母相是固相,而共晶转变前的母相是液相
B.共析转变前的母相是液相,而共晶转变前的母相是固相
C.共析转变后的产物是固相,而共晶转变后的产物是液相
D.共晶转变后的产物是固相,而共析转变后的产物是液相A
22.关于共析转变的特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共析转变是固相转变成固相,而固态下的原子扩散比液态下扩散困难得多,
所以发生共析转变需要较大的过冷度
B.由于共析转变时的过冷度大,所以共析产物的组织要比共晶组织细密
C.因共析转变前后均为固相,各自具有不同类型的晶格,所以共析转变会引起
内应力D.共析转变会出现枝晶偏析D
23.用杠杆定理可计算出珠光体中的F与Fe3C的相对含量为。
A.88%和12%B.93%和7%C.52%和48%D.96%和4%A
24.依杠杆定理计算出含碳量为0.45%的亚共析钢中的F和Fe3C的相对含量为
A.88%和12%B.93%和7%C.52%和48%D.96%和4%B
25.运用杠杆定理计算Ld中的A和Fe3C共晶的相对量为。
A.88%和12%B.93%和7%C.52%和48%D.96%和4%C
26.依杠杆定理计算出含碳量为1.0%的过共析钢中的P和
Fe3C的相对含量为o
A.88%和12%B.93%和7%C.52%和48%
D.96%和4%D
7章习题
I.B碳溶于丫一Fe的晶格中所形成的固溶体称为。
A.铁素体B.奥氏体C.马氏体D.索氏体
2.D对于纯铁来说,由丫一Fe转变为a—Fe是属于,
A.共析转变B.共晶转变C.等温转变D.|可素异构转变
3.A912c以下的纯铁的晶体结构是。
A.体心方晶格B.面心立方晶体C.密排六方晶格D.体心正方晶格
4.B由液态金属变为固态金属的过程称为o
A.凝固B.结晶C.再结晶D.重结
5.C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就是金属在固态下发生的o
A.结晶B.凝固C.重结晶D.再结晶
6.B组成合金的元素,在固态下互相溶解成均匀单一的固相称为。
A.晶体B.固溶体C.化合物D.共晶体
7、B碳溶于a—Fe的晶格中形成的固溶体称为。
A.奥氏体B.铁体素C.渗碳体D.马氏体
8、C渗碳体的性能特点是。
A,硬度低,塑性好B,硬度高,塑性好C.硬度高,塑性差D,硬度低.塑性低
9、D合金中的相结构有。A.固溶体,化合物B.固溶体,机械混合物
C.化合物,机械混合物D.固溶体。化合物/机械混合物
10、B珠光体是层片状的机械混合物。
A.F+AB.F+Fe3cC.A+Fe3CD.P+Fc3C
U.D奥氏体的最大的溶液量为o
A.0.77%C.1.5%D.2.11%
12.A渗碳体的形态有多种,在室温的共析钢组织中呈___o
A.片状B.网状C.球状D.块状
13.B亚共析钢的含碳量为o
A.<0.02%B.O.77%C.>0.77%D.0.77%
14.D共晶白口铸铁的含碳量为。
A.0.02%B.0.77%C.2.11%D.4.3%
15.D过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是。
A.FB.F+PC.PD.P+Fe3c
16.B在铁碳合金相图上,温度为1148c,含碳4.3%的C点称。
A.共析点B.共晶点C.熔点D.晶格转变点
17、A在铁碳合金相图上,温度为727C、含碳量为0.77%的S点称。
A.共析点B.共晶点C.熔点D.晶格转变点
18、C亚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是o
A.FB.PC.F+PD.P+FbC
19、A由a—Fe转变为r-Fc的温度是。
A.912CB.727℃C.770℃D.1143c
20、B由A转变为P是属于o
A.同素异构转变B.共析转变C.共晶转变D.匀晶转变
21、D奥氏体是oA.组织B.液相C.化合物D.固溶体
22.A铁碳相图上的727℃线称为o
A.共析线B.固溶线C.共晶线D.晶格转变线
23.C铁碳相图上的1148c线称为。
A.共析线B.固溶线C.共晶线D.晶格转变线
24.A下列属于固溶体的是。A.FB.SC.PD.T
25.A下列属于固溶体的是°A.AB.SC.PD.B
26.B亚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是_____oA.FB.F+PC.PD.P+Fe3c
27、C含碳量为0.45%的钢在冷却过程中,在727C发生共析转变时的含碳量为
A.0.45%B.>0.45%C.0.77%D.<0.45%
28、CLd是_____oA.固溶体B.化合物C.机械混合物D.相
29、DA的溶碳能力为o
A.0.77%—2.11%B.0.0008%—0.0218%
C.0.0218%—0.77%D.0%—2.11%
30、BF的溶碳能力在_____。
A.0.77%—2.11%B.0%—0.0218%
C.0.0218%—0.77%D.0.0008%—0.77%
31.AF的最大溶碳量为o
A.0.0008%B.0.0218%C.0.77%D.2.11%
32.D在727℃,A的最大溶碳量为。
A.0.0008%B.0.0218%C.0.77%D.2.11%
33.C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为。
A.FB.AC.PD.F+P
34.DFe3C的含碳量为。
A.0.77%B.2.1%C.4.3%D.6.69%
35.BP是oA.A+F巩械混合物B.F+Fe3c机械混合物
C.F+Ld机械混合物D.A+Fe3C机械混合物
36.CP的含碳量为o
A.0.45%B.O.0218%C.O.77%D.2.11%
37、B过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为0
A.F+P+FbCB.P+FbC
C.A+Fe〜CD.F+Fe3C
38、B含碳量超过1.35%的钢没有使用价值是由于钢中具有大量的。
A.Fe3CIB.Fe3CIIC.Fe3ClIID.Fe3C共析
39、B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
A.Fe3CIB.Fe3CIIC.Fe3ClIID.Fe3C共析
40、DP是F和的机械混合物。
A.Fe3CIB.Fe3CIIC.Fe3ClIID.Fe3c共析
4I.D属于面缺陷的是o
A.空位B.位错C.晶界D.晶界与亚晶界
42.D同素异构转变又称为。
A.结晶B.再结晶C.共析转变D.重结晶
43.C生产中使用的钢含碳最不超过1.35%的因素是。
A.硬度太高B.强度太高C.塑性太低D.刚度太高
44.AFe3cli来自于。A.AB.FC.PD.Ld
45.BFe3CHI来自于。A.AB.FC.PD.Ld
46.CFe3c共析来自于。A.AB.FC.PD.Ld
l.B碳溶于丫一Fe的晶格中所形成的固溶体称为o
A.铁素体B.奥氏体C.马氏体D.索氏体
2.D对于纯铁来说,由丫一Fe转变为a—Fe是属于,
A.共析转变B.共晶转变C.等温转变D.同素异构转变
3.A912℃以下的纯铁的晶体结构是。
A.体心方晶格B.面心立方晶体C.密排六方晶格D.体心正方晶格
4.B由液态金属变为固态金属的过程称为。
A.凝固B.结晶C.再结晶D.重结
5.C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就是金属在固态下发生的o
A.结晶B.凝固C.重结晶D.再结晶
6.B组成合金的元素,在固态下互相溶解成均匀单一的固相称为o
A.晶体B.固溶体C.化合物D.共晶体
7、B碳溶于a—Fe的晶格中形成的固溶体称为。
A.奥氏体B.铁体素C.渗碳体D.马氏体
8、C渗碳体的性能特点是o
A.硬度低,塑性好B.硬度高,塑性好C.硬度高,塑性差D,硬度低.型性低
9、D合金中的相结构有。A.固溶体,化合物B.固溶体,机械混合物
C.化合物,机械混合物D.固溶体。化合物/机械混合物
10、B珠光体是层片状的机械混合物o
A.F+AB.F+Fe3cC.A+Fe3CD.P+Fe3c
ll.D奥氏体的最大的溶微最为。
A.O.77%C.1.5%D.2.11%
12.A渗碳体的形态有多种,在室温的共析钢组织中呈___o
A.片状B.网状C.球状D.块状
13.B亚共析钢的含碳量为<,
A.<0.02%B.vO.77%C.>0.77%D.0.77%
14.D共晶白口铸铁的含碳量为o
A.0.02%B.0.77%C.2.11%D.4.3%
15.D过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是。
A.FB.F+PC.PD.P+Fe3c
I6.B在铁碳合金相图上,温度为1I48C,含碳4.3%的C点称。
A.共析点B.共晶点C.熔点D.晶格转变点
17、A在铁碳合金相图上,温度为727C、含碳量为0.77%的S点称。
A.共析点B.共晶点C.熔点D.晶格转变点
18、C亚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是o
A.FB.PC.F+PD.P+FbC
19、A由a—Fe转变为r-Fe的温度是。
A.9I2℃B.727cC.770℃D.1143℃
20、B由A转变为P是属于o
A.同素异构转变B.共析转变C.共晶转变D.匀晶转变
21、D奥氏体是oA.组织B.液相C.化合物D.固溶体
22.A铁碳相图上的727c线称为。
A.共析线B.固溶线C共晶线D.晶格转变线
23.C铁碳相图上的1148c线称为o
A.共析线B.固溶线C.共晶线D.晶格转变线
24.A下列属于固溶体的是oA.FB.SC.PD.T
25.A下列属于固溶体的是oA.AB.SC.PD.B
26.B亚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是。A.FB.F+PC.PD.P+Fe3c
27、C含碳量为0.45%的钢在冷却过程中,在727℃发生共析转变时的含碳量为
A.0.45%B.>0.45%C.0.77%D.<0.45%
28、CLd是_____oA.固溶体B.化合物C.机械混合物D.相
29、DA的溶碳能力为。
A.0.77%—2.11%B.0.0008%—0.0218%
C.0.0218%—0.77%D.0%—2.11%
30、BF的溶碳能力在o
A.0.77%—2.11%B.0%—0.0218%
C.0.0218%—0.77%D.0.0008%—0.77%
31.AF的最大溶碳量为o
A.0.0008%B.0.0218%C.O.77%D.2.11%
32.D在727℃,A的最大溶碳量为。
A.0.0008%B.0.0218%C.0.77%D.2.11%
33.C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为。
A.FB.AC.PD.F+P
34.DFe3c的含碳量为°
A.0.11%B.2.1%C.4.3%D.6.69%
35.BP是oA.A+F现械混合物B.F+Fe3c机械混合物
C.F+Ld机械混合物D.A+Fe3c机械混合物
36.CP的含碳量为o
A.0.45%B.0.0218%C.0.77%D.2.11%
37、B过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为。
A.F+P+FbCB.P+FbC
C.A+Fe-CD.F+Fe3c
38、B含碳量超过1.35%的钢没有使用价值是由于钢中具有大量的
A.Fe3CIB.Fe3CIIC.Fe3ClIID.Fe3C共析
39、B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
A.Fe3CIB.Fe3cliC.Fe3ClIID.Fe3C共析
40、DP是F和的机械混合物。
A.Fe3CIB.Fe3C11C.Fe3ClIID.Fe3C共析
4I.D属于面缺陷的是o
A.空位B.位错C.晶界D.晶界与亚晶界
42.D同素异构转变乂称为。
A.结晶B.再结晶C共析转变D.重结晶
43.C生产中使用的钢含碳量不超过1.35%的因素是。
A.硬度太高B.强度太高C.塑性太低D.刚度太高
44.AFe3cli来自于。A.AB.FC.PD.Ld
45.BFe3CHI来自于。A.AB.FC.PD.Ld
46.CFc3C共析来自于oA.AB.FC.PD.Ld
47、A关于合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o
A.机械混合物是合金基本的相结构之'B.合金的相结构不能决定合金的性能
C.固溶体是合金基本的相结构之一D.合金的组元通常是元素
48、A关于机械混合物,以下说法对的的是。
A.机械混合物是合金基本的相结构之一B.机械混合物决定了合金的性能C.机械混合物是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组成D.机械混合物的组成相应是固溶体
49、C含碳量为0.45%的钢冷却过程中,在727℃时发生共析转变那部分组织的含碳量为
oA.O.45%B.X).45%C.O.77%D.<0.45%
50、C关于铁碳合金,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渗碳体的溶碳能力较低B.铁素体的碳溶解度保持恒定
C.渗碳体的晶格类型不会发生变化D.参碳体是固溶体
51.B关于铁碳合金,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渗碳体的溶碳能力较低B.铁素体的溶碳能力极低C.渗碳体的晶格类刑会发生变化
D.含碳量为0.45%的铁碳合金其珠光体的相对含量为0.7J%
52.关于合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o
A.机械混合物是合金基本的相结构之一B.合金的相结构不能决定合金的性能
C.固溶体是合金基本的相结构之一D.合金的组元通常是元素答:A
53、关于机械混合物,以下说法对的的是。
A.机械混合物是合金基本的相结构之一B.机械混合物决定了合金的性能C.
机械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组成D.机械混合物的组成相应是固溶体答:A
8章钢的热解决
LA共析钢等温转变由线上,当过冷度较小时,奥氏体将转变成o
A.珠光体组织B.索氏体组织C.屈氏体组织D.贝氏体组织
2.C在等温冷却转变曲线上,过冷奥氏体在高温区的转变产物是___。
A.FB.AC.PD.M
3.D在等温冷却转变曲线上,过冷奥氏体在中温区的转变产物是。
A.珠光体B.马氏体C.索氏体D.贝氏体
4.B在等温冷却转变曲线上,过冷奥氏体在低温区的转变产物是o
A.珠光体B.马氏体C.索氏体D.贝氏体
5.D临界冷却速度V临是钢淬火时获得所有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
A.FB.PC.SD.M
6.D共析钢加热到奥氏体化后,以不同的冷却方式冷却,可以获得0
A.三种组织B.四种组织C.五种组织D.六种组织
7、C在共析钢等温冷却C曲线上,低于230℃是织
A.珠光体的转变区B.贝氏体的转变区C.马氏体的转变区D.铁素体的转变区
8、D珠光体类型组织是指oA.PB.SC.TD.A+B+C
9、B索氏体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状的机械混合物。
A.粗片B.细片C.极细片D.蠕虫
10、CB卜是的机械混合物。
A.F与Fe3cB.F与碳化物C.过饱和碳的铁素体与碳化物D.碳化物与残余奥氏体
11.BM是。A.机械混合物B.过饱和的铁素体
C.过冷奥氏体D.碳化轴与残余臭氏体
12.C共析钢为获得强而韧的B下,热解决冷却时温度应控制在o
A.一50~℃以下B.230℃以下C.250℃~350℃D.350~550℃
13.BM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强度和硬度、塑性和韧性的变化是o
A.提高/减少B.减少/提高C.不变/提高D.减少/不变
14.D回火脆性是指在某些温度范围内回火时,明显下降的是o
A.强度B.硬度C.塑性D.韧性
15.B淬火钢出现不可逆回火脆性的温度是。
A.150—250℃B.250~350℃C.350—450℃D.450.650℃
16.C淬火钢回火时通常可调配出o
A.一种不同性质的组织B.二种不同性质的组织
C.三种不同性质的组织D.四种不同性质的组织
17、A回火马氏体是。
A.低饱和碳的F与碳化物的机械混合物B,高饱和碳的F与碳化物的机械混合物
C.低饱和碳的F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D.高饱和碳的F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18、A回火屈氏体是状F与Fe3c的机械混合物。
A.细小粒B.细粒C.细片D.片
19、C具有良好综合机械性能的组织是。A.M,B.T,C.S'D.A'
20、A具有强硬且耐磨性能的组织是oA.M'B.T'C.S'D.A'
21、B钢的热解决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实现性能改变的工艺过程,此时钢处在o
A.液态B.固态C.过冷态D.饱和态
22.C普通热解决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来改变钢的o
A.成分B.温度C.组织D.组元
23、C一般热解决工艺过程涉及。
A.一个环节B.二个环节C三个环节D.四个环节
24.C影响普通热解决工艺的重要因素是。
A.温度B.时间C.组D.都不对
25.D属于普通热解决的是。
①退火:②正火;③表面淬火:④渗碳;⑤淬火:⑥回火。
A.①+②+③+①B.①@■③+⑥C.③+④+⑤+⑥D.①⑤+⑥
26.D在Fe-Fe3C相图上,钢在平衡条件下加热或冷却时,相应的组织转变的温度称为
。A.转变温度B.加热温度C.冷却温度D.临界温度
27、B在Fe—Fe3c相图上,AI是转变的临界点。
A.F与AB.P与AC.F+A与AD.P+Fe~C与A
28、A在铁碳合金相图上,A3是转变的临界点。
A.F与AB.P与AC.F+A与AD.P+FbC与A
29、D在铁碳合金相图上,Acm是转变的临界点。
A.F与AB.P与AC.F+A与AD.P+Fe3c与A
30、A在铁碳合金相图上,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疗资源均衡配置政策对医疗产业政策执行力度的影响
- 《初级会计实务技能训练》课件1
- 药品广告监管措施方案(3篇)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完整答案解析
- 2025年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题库参考答案
- 吉利绩效管理办法
- 名师名家管理办法
- 吧台抽屉管理办法
- 员工在岗管理办法
- 售后检测管理办法
- 2025工会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塔城地区直遴选面试真题附详解含答案
- 2025机动车检测站授权签字人考试试题(附含答案)
- 内部竞聘选拔的方案
- 2025年法律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 DGTJ08-2232-2017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规范
- 四川省成都市2023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成都零诊)化学试题及答案
- 2024华南理工大学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消化道异物护理常规
- 2025年光电耦合器行业现状分析:全球光电耦合器总产量将达到692.22亿颗
- 甘肃浙能武威能源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