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暴漏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项属于生物性职业暴露的典型场景?A.实验室技术员配置强酸溶液时溅入眼睛B.急诊科护士为HIV阳性患者静脉穿刺时被污染针头刺伤C.建筑工人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导致听力损伤D.化工车间工人吸入过量苯蒸气引发头晕2.某医院护士在为梅毒螺旋体阳性患者进行伤口换药时,未佩戴手套直接接触患者渗液,随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3分钟。根据《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该暴露事件的风险等级为?A.低风险(无需进一步处理)B.中风险(需局部消毒+医学观察)C.高风险(需启动暴露后预防措施)D.无风险(皮肤无破损)3.关于化学性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以下操作错误的是?A.接触腐蚀性液体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B.吸入有毒气体后,迅速转移至通风处,保持呼吸道通畅C.皮肤沾染有机磷农药时,用热水冲洗以加速溶解D.眼睛接触强酸后,冲洗时需分开眼睑确保彻底冲洗4.某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处理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物时,因离心管未密封导致气溶胶泄漏。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该事件的主要责任主体是?A.实验室操作人员B.实验室安全管理员C.实验室所在单位D.当地卫生行政部门5.以下哪项不属于物理性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A.放射科医生操作时穿戴铅衣B.高温车间设置隔热屏障C.护士为患者吸痰时佩戴N95口罩D.建筑工地安装降噪耳塞6.某医院新入职护士未接种乙肝疫苗,在护理HBsAg阳性患者时被污染针头刺伤。正确的暴露后预防流程是?A.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B.仅局部消毒,无需其他处理C.先接种乙肝疫苗,3个月后检测抗体D.注射HBIG后,无需接种疫苗7.职业暴露后感染风险评估的核心依据不包括?A.暴露源的传染性(如病毒载量、病原体毒力)B.暴露途径的危险性(如皮肤刺伤vs完整皮肤接触)C.暴露者的基础健康状况(如免疫功能)D.暴露发生时的环境温度8.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在职业暴露防护中的法定义务不包括?A.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B.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监护档案C.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D.承担劳动者因暴露导致的所有医疗费用9.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皮肤完整性未破坏的职业暴露”?A.护士被患者血液污染的剪刀划伤,可见渗血B.实验室人员戴手套处理HIV阳性血清时,手套无破损但手部有湿疹C.医生为肺结核患者听诊时,患者咳嗽导致飞沫溅至面部无破损皮肤D.环卫工人清理医疗垃圾时,被带血棉签刺破手指10.关于职业暴露后的随访监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HIV暴露后需在暴露时、4周、8周、12周和6个月进行抗体检测B.乙肝暴露后仅需检测表面抗原(HBsAg)C.梅毒暴露后只需在暴露后3个月检测一次血清抗体D.所有暴露事件随访至6个月即可终止(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选项,错选、漏选均不得分)1.生物性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包括?A.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感染性物质B.被污染的锐器刺伤或割伤C.吸入含病原体的气溶胶D.经口摄入被污染的食物2.以下属于化学性职业暴露高风险岗位的是?A.制药厂合成车间操作工人B.医院病理科技术员(接触福尔马林)C.电子厂芯片清洗工序员工(接触氢氟酸)D.学校化学实验室实验员3.关于职业暴露防护设备的使用规范,正确的是?A.医用外科口罩连续使用不超过4小时B.防护手套破损后应立即更换,不可继续使用C.护目镜使用后可用75%酒精擦拭消毒D.一次性隔离衣可重复使用,只要表面无明显污染4.某实验室发生布鲁氏菌培养物泄漏事件,正确的应急处置步骤包括?A.立即停止操作,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覆盖污染区域30分钟B.操作人员迅速离开实验室,关闭门窗C.穿戴二级防护装备(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后清理污染物D.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启动应急预案5.用人单位在职业暴露预防中的核心措施包括?A.工程控制(如生物安全柜、通风系统)B.管理控制(如制定操作规范、培训考核)C.个人防护(如正确使用手套、口罩)D.暴露后预防(如药物阻断、疫苗接种)(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正确打“√”,错误打“×”)1.职业暴露仅指因工作原因接触有害因素导致的健康损害,不包括尚未出现症状的潜在接触。()2.接触HIV感染者的眼泪、汗液等体液不会造成职业暴露,无需处理。()3.实验室处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时,必须在生物安全三级(BSL-3)及以上实验室进行。()4.职业暴露后,暴露者应在24小时内填写《职业暴露报告表》,超过时限将无法获得暴露后预防药物。()5.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商业保险后,可免除其在《职业病防治法》中的法定责任。()(四)案例分析题(共55分)案例1(20分):某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张某(28岁,未接种乙肝疫苗)在为一名消化道出血患者李某(经检测HBsAg阳性、HBeAg阳性、HBVDNA载量1.2×10⁷IU/mL)进行静脉穿刺时,患者突然躁动,导致针头从血管滑出并刺伤张某左手食指(可见少量出血)。张某立即挤压伤口至出血,用肥皂水冲洗3分钟,碘伏消毒后包扎。问题:1.请判断该暴露事件的类型(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及暴露源的传染性等级。(5分)2.张某的应急处理存在哪些错误?正确的步骤是什么?(8分)3.需为张某启动哪些暴露后预防措施?(7分)案例2(35分):某化工企业质检部技术员王某(男,32岁)在检测某批次工业用苯(纯度99.5%)时,因通风橱故障未及时报修,操作时未佩戴防毒面具。30分钟后,王某出现头痛、恶心、步态不稳症状,同事发现后将其转移至车间外,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拨打120送医。入院时查体:意识模糊,呼吸28次/分,心率110次/分,血液苯浓度检测为15mg/L(参考值:职业接触限值PC-TWA6mg/m³,PC-STEL10mg/m³)。问题:1.该事件属于何种类型的职业暴露?暴露途径是什么?(5分)2.分析企业在该暴露事件中的责任缺失。(10分)3.王某入院后应接受哪些针对性治疗?(10分)4.为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企业应采取哪些改进措施?(10分)---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生物性职业暴露指因接触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导致的风险。选项B中护士被HIV污染针头刺伤属于生物性暴露;A为化学性,C为物理性(噪音),D为化学性(苯蒸气)。2.答案:C解析:梅毒螺旋体可通过皮肤黏膜接触传播,该护士未佩戴手套直接接触患者渗液(暴露源为梅毒阳性),且未采取有效防护(无手套),属于高风险暴露,需立即处理并启动预防措施(如青霉素预防用药)。3.答案:C解析:有机磷农药遇热水会加速分解并释放更多有毒物质,应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禁用热水)。其他选项均符合化学性暴露应急处理规范。4.答案:C解析:《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实验室所在单位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负主体责任,需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培训人员、配备防护设备等。5.答案:C解析:N95口罩用于防护生物性气溶胶(如结核分枝杆菌),属于生物性防护措施;A(铅衣防辐射)、B(隔热防高温)、D(耳塞降噪)均为物理性防护。6.答案:A解析:未接种乙肝疫苗的暴露者被HBsAg阳性针头刺伤,属于高风险暴露,需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400IU,并在不同部位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20μg),后续按0、1、6月程序完成全程接种。7.答案:D解析:暴露环境温度与感染风险无直接关联;其他选项(暴露源传染性、途径危险性、暴露者免疫状态)均为评估核心要素。8.答案:D解析:《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需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培训、防护用品等费用,但劳动者因暴露导致的医疗费用需根据具体情况(如是否构成职业病)由工伤保险或用人单位承担,并非“所有费用”。9.答案:C解析:无破损皮肤接触飞沫属于完整性未破坏的暴露;A(渗血)、B(湿疹属于皮肤屏障受损)、D(刺破)均存在皮肤完整性破坏。10.答案:A解析:HIV暴露后需在暴露时、4周、8周、12周和6个月检测抗体;乙肝需检测HBsAg、抗-HBs、抗-HBc;梅毒需在暴露后4周、8周、12周和6个月检测;部分暴露(如高病毒载量HIV)需延长随访至12个月。(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BCD解析:生物性暴露途径包括皮肤/黏膜接触、锐器伤、气溶胶吸入、经口摄入(如实验室误操作)。2.答案:ABCD解析:以上岗位均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合成药、福尔马林、氢氟酸、实验室试剂),属于化学性暴露高风险。3.答案:ABC解析:一次性隔离衣不可重复使用,需在污染后立即更换;其他选项符合防护设备使用规范(口罩4小时更换、手套破损即换、护目镜酒精消毒)。4.答案:ACD解析:布鲁氏菌泄漏后需立即用含氯消毒液覆盖(2000mg/L),操作人员需穿戴二级防护后清理,同时报告负责人;关闭门窗可能导致气溶胶扩散,应保持通风(但需避免直吹污染区)。5.答案:ABCD解析:职业暴露预防需综合工程控制(硬件)、管理控制(制度)、个人防护(操作)、暴露后预防(补救)四方面措施。(三)判断题1.×解析:职业暴露包括“潜在接触”(如未破损皮肤接触感染性物质),即使未出现症状也需评估和处理。2.×解析:HIV可通过眼泪、汗液等体液传播,但病毒载量较低;若暴露量较大(如大量体液接触黏膜)仍需处理。3.×解析: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如炭疽杆菌)需在BSL-3实验室操作;部分低致病性病原(如大肠埃希菌)可在BSL-2实验室处理。4.×解析:暴露后应立即报告(最好2小时内),但超过24小时仍可启动预防措施(如HIV暴露后72小时内用药仍有效)。5.×解析:商业保险不能替代法定责任,用人单位仍需履行《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防护、培训、健康检查等义务。(四)案例分析题案例1解析1.类型及传染性等级:类型:生物性职业暴露(血源性病原体暴露);暴露源传染性等级:高传染性(患者HBeAg阳性、HBVDNA载量极高,传染性强)。2.应急处理错误及正确步骤:错误:①仅冲洗3分钟(应至少15分钟);②未用流动水冲洗(肥皂水冲洗后需用流动水);③未报告暴露事件(需立即向科室负责人和院感科报告)。正确步骤:①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避免回吸),直至出血;②用流动肥皂水和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③用0.5%碘伏或75%酒精消毒伤口;④立即报告院感科,填写《职业暴露报告表》;⑤暴露后4小时内(最迟24小时)启动预防措施。3.暴露后预防措施:①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IU(三角肌肌内注射);②在另一侧三角肌接种重组乙肝疫苗(20μg),并按0、1、6月程序完成全程接种;③暴露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测乙肝五项(HBsAg、抗-HBs、抗-HBc),评估免疫效果;④建立随访档案,记录检测结果和健康状况。案例2解析1.暴露类型及途径:类型:化学性职业暴露(急性苯中毒);暴露途径:呼吸道吸入(苯蒸气通过呼吸进入体内)。2.企业责任缺失:①未定期检查通风橱(工程控制缺失);②未为技术员配备防毒面具(个人防护设备缺失);③未对员工进行苯暴露的安全培训(管理控制缺失);④未建立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如通风设备故障的应急处理流程);⑤未定期检测工作场所苯浓度(违反《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3.针对性治疗措施:①立即脱离中毒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吸氧(4-6L/min);②监测生命体征(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建立静脉通道;③使用解毒药物:葡萄糖醛酸内酯(0.1-0.2g/次,静脉注射)促进苯代谢;④对症治疗:头痛者给予布洛芬,恶心呕吐者使用甲氧氯普胺;⑤严重者(如意识障碍)需进行血液灌流或高压氧治疗;⑥监测血常规(苯可抑制骨髓造血),定期复查肝功能(苯代谢产物损伤肝脏)。4.企业改进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房产抵押租赁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口腔诊所医疗器械及耗材供应链管理合同
- 2025版亮化工程劳务服务合同范本版
- 2025版租赁型养老设施承租居间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版房屋租赁抵押与资产重组合同
- 2025版住宅室内木工装修设计与施工承包合同范本
- 2025版数据科学家岗位劳动合同书
- 2025瑞典语等级考试A2试题:2025年春季学期文化背景解析
- 二零二五版叉车装卸搬运现场管理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年注会计师会计新准则模拟试题
- 上海电气SEC-W02-1250风机运行规程
- 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模板
- 两拼音节及三拼音节对照表
- 2023年03月西藏那曲市从优秀乡村振兴等专干中招录(聘)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DDI-目标授权培训课件
- GB/T 9098-2021电冰箱用全封闭型电动机-压缩机
- GB/T 39123-2020X射线和γ射线探测器用碲锌镉单晶材料规范
- GB/T 28781-2012气动缸内径20 mm至100 mm的紧凑型气缸基本尺寸、安装尺寸
- GB/T 20946-2007起重用短环链验收总则
- GB/T 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 做好迎接CNAS现场评审工作的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