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操作技能理论考试题(附答案)_第1页
静脉留置针操作技能理论考试题(附答案)_第2页
静脉留置针操作技能理论考试题(附答案)_第3页
静脉留置针操作技能理论考试题(附答案)_第4页
静脉留置针操作技能理论考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脉留置针操作技能理论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关于静脉留置针的型号选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儿童应选择24G(0.7×19mm)留置针B.成人快速补液时首选22G(0.9×25mm)C.长期输注高渗药物应选择20G(1.1×32mm)D.新生儿宜选择26G(0.6×19mm)答案:A2.静脉留置针穿刺前皮肤消毒的范围应为A.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5cmB.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8cmC.以穿刺点为中心,上下各10cmD.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12cm答案:B3.静脉留置针穿刺时,进针角度应为A.5°-10°B.15°-30°C.35°-45°D.45°-60°答案:B4.以下哪种情况禁止使用静脉留置针?A.患者需长期输注刺激性药物B.穿刺部位皮肤有破损、感染C.患者外周静脉充盈良好D.需快速补液的休克患者答案:B5.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固定敷贴的正确方法是A.从穿刺点向四周平铺,确保无气泡B.先覆盖针柄,再向两端拉伸敷贴C.敷贴边缘超出透明敷料边缘2cmD.仅固定针柄,外套管部分暴露答案:A6.封管时使用肝素盐水的浓度,成人一般为A.1-5U/mlB.10-100U/mlC.200-500U/mlD.500-1000U/ml答案:B7.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最长不超过A.24小时B.48小时C.72-96小时D.7天答案:C8.穿刺过程中见回血后,正确的操作是A.立即送外套管至血管内B.继续进针2-3mm后退出针芯0.5mm,再送外套管C.退出针芯1/3,直接送外套管D.固定针芯,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答案:B9.以下哪项不属于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A.静脉炎B.导管堵塞C.空气栓塞D.低血糖答案:D10.正压封管的关键操作是A.在推注封管液剩余0.5-1ml时边推注边退针B.快速推注封管液后直接拔针C.推注封管液后夹闭延长管再拔针D.封管液推注完毕后停留5秒再拔针答案:A11.为水肿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正确的血管定位方法是A.直接触摸血管搏动B.用手指按压皮肤,观察凹陷恢复情况C.抬高肢体5分钟后,用无菌棉签轻压皮肤寻找血管走行D.无需特殊处理,直接穿刺答案:C12.输注脂肪乳后未及时冲管,最易导致的并发症是A.静脉炎B.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C.导管堵塞D.液体外渗答案:C13.发现留置针穿刺部位出现条索状红肿,触痛明显,按静脉炎分级标准属于A.0级:无临床症状B.1级:穿刺点疼痛,红肿或水肿C.2级:穿刺点疼痛,红肿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D.3级:穿刺点疼痛,红肿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硬结答案:C14.关于静脉留置针的冲管操作,错误的是A.使用10ml以上注射器B.采用脉冲式冲管(推-停-推)C.输注血制品后需用生理盐水10-20ml冲管D.冲管时若阻力大,可加大推注力度答案:D15.为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时,应选择A.肝素盐水(100U/ml)B.生理盐水(0.9%氯化钠)C.低分子右旋糖酐D.5%葡萄糖溶液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静脉留置针穿刺前需评估的内容包括A.患者年龄、病情、意识状态及配合度B.穿刺部位皮肤完整性、血管弹性及充盈度C.药物性质(刺激性、渗透压、pH值)D.患者既往静脉穿刺史及过敏史答案:ABCD2.以下符合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选择原则的是A.避开关节、静脉瓣及皮肤破损处B.成人首选上肢贵要静脉、头静脉C.儿童可选择头皮静脉D.长期输液患者应从远心端向近心端选择血管答案:ABCD3.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可能导致穿刺失败的原因有A.进针角度过大或过小B.穿刺前未充分绷直皮肤C.见回血后过度退针芯D.血管选择过细(直径小于留置针外径)答案:ABCD4.预防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措施包括A.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消毒液未干即穿刺B.选择型号合适的留置针(血管直径≥留置针外径2倍)C.输注高渗药物前后充分冲管D.留置时间不超过96小时答案:ABCD5.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正确操作包括A.封管前确认回血通畅,无阻力B.采用正压封管,封管液量≥导管+附加装置容积的2倍C.夹闭延长管时应在推注封管液的同时进行D.输血或血制品后需先用生理盐水冲管,再用肝素盐水封管答案:ABC6.留置针穿刺后出现液体外渗的表现有A.穿刺部位肿胀、疼痛B.局部皮肤温度降低C.回血不畅或无回血D.输液速度突然加快答案:ABC7.关于静脉留置针的健康教育,正确的内容包括A.告知患者避免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或下垂B.指导患者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液C.淋浴时用保鲜膜包裹穿刺部位,避免沾水D.若出现穿刺部位疼痛,可自行调整留置针位置答案:ABC8.以下情况需立即拔管的是A.穿刺部位出现脓性分泌物B.患者主诉穿刺侧肢体麻木、疼痛加剧C.留置针回血呈暗红色,推注阻力大D.留置时间已达72小时答案:ABC9.静脉留置针穿刺时,“三松”原则指的是A.患者肌肉放松B.操作者手腕放松C.皮肤绷紧适度D.进针后针芯退出顺畅答案:ABC10.导管堵塞的处理措施包括A.回抽血液,避免将血栓推入血管B.用10ml注射器缓慢推注生理盐水冲管C.若阻力大,可使用尿激酶溶栓(浓度5000U/ml)D.直接暴力推注冲管液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填“√”,错误填“×”)1.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可戴清洁手套代替洗手。()答案:×2.为婴幼儿穿刺时,可由家属协助固定肢体,无需约束带。()答案:×3.留置针敷贴潮湿或卷边时,应立即更换,更换时需自下而上撕除旧敷贴。()答案:×(应沿导管方向平行撕除)4.输注化疗药物时,必须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反复穿刺损伤。()答案:×(高刺激性药物建议使用PICC)5.封管后延长管应呈直线型固定,避免打折。()答案:√6.留置针穿刺失败后,可更换穿刺点重新穿刺,原穿刺点无需处理。()答案:×(原穿刺点需按压至无出血)7.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时,进针角度可减小至5°-15°。()答案:√8.发现留置针回血呈淡红色,可能提示导管部分脱出血管。()答案:√9.静脉留置针的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应每72小时更换一次。()答案:√10.拔管时应沿血管走行方向缓慢拔出,拔管后按压穿刺点3-5分钟(凝血功能障碍者延长至10分钟)。()答案:√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静脉留置针操作前的物品准备内容。答案:①治疗盘:安尔碘消毒液、75%酒精棉片、无菌棉签、无菌透明敷贴(含弹力胶布)、免洗手消毒液;②留置针组件:合适型号的静脉留置针(根据患者年龄、输液目的选择,如成人20G-24G,儿童24G-26G)、肝素帽/无针接头、延长管;③其他:10ml以上注射器(2支,分别用于冲管和封管)、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止血带、治疗巾、弯盘、手消液、锐器盒;④核对用物:检查留置针包装是否完好、有效期、型号,注射器是否漏气,液体是否澄清无杂质。2.简述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关键步骤(从消毒到固定)。答案:①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用安尔碘螺旋式消毒2遍,范围≥8cm×8cm,待干;②准备留置针:旋转松动外套管,连接肝素帽,抽取生理盐水排气;③穿刺:扎止血带(距穿刺点上方10-15cm),嘱患者握拳,左手绷紧穿刺点下方皮肤(向下45°),右手持针(针柄与皮肤呈15°-30°),沿血管走行缓慢进针;④见回血后:降低角度至5°-10°,继续进针2-3mm,确保外套管尖端进入血管;⑤送外套管:左手固定针芯,右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避免针芯刺破血管);⑥退出针芯:左手固定外套管,右手缓慢退出针芯(完全退出后放入锐器盒);⑦固定:用无菌透明敷贴以“无张力”法固定(穿刺点居中,敷贴边缘超出外套管1-2cm),再用弹力胶布固定延长管(呈“S”型,避免打折),标注穿刺时间、操作者姓名。3.列举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及对应的处理措施。答案:①静脉炎:表现为穿刺部位红肿、疼痛、条索状硬结;处理:立即拔管,局部50%硫酸镁湿敷(急性期)或喜辽妥软膏涂抹(慢性期),抬高患肢;②液体外渗:表现为局部肿胀、皮肤发白、皮温降低;处理:立即停止输液,拔管后按压穿刺点,24小时内冷敷(减轻水肿),24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③导管堵塞:表现为输液不畅、回抽无回血;处理:回抽血液(避免血栓推入血管),用10ml注射器缓慢推注生理盐水冲管,若无效可使用尿激酶溶栓(浓度5000U/ml,保留30分钟后回抽);④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表现为发热、寒战、穿刺点脓性分泌物;处理:立即拔管,留取导管尖端和血培养,遵医嘱使用抗生素;⑤导管脱出:表现为回血减少或无回血,敷贴卷边;处理:若部分脱出,评估后可重新固定(需严格消毒),若完全脱出则拔管。4.简述正压封管的操作要点及意义。答案:操作要点:①封管前确认输液通畅,回抽见回血;②使用10ml以上注射器,抽取封管液(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③采用脉冲式推注(推-停-推),使封管液在导管内形成小漩涡,减少药液残留;④当封管液剩余0.5-1ml时,边推注边缓慢退出注射器(保持导管内正压);⑤夹闭延长管(在推注过程中完成),避免血液回流。意义:防止血液回流至导管内形成血栓,保持导管通畅,延长留置时间;减少药液在导管内残留,避免不同药物之间发生配伍反应;降低导管堵塞和CRBSI的风险。5.简述静脉留置针拔管的正确操作步骤。答案:①评估:核对患者信息,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液,确认输液已完毕;②准备:戴清洁手套,备无菌棉签、弯盘、锐器盒;③松固定:撕除敷贴(沿导管方向平行缓慢撕下,避免牵拉导管),分离肝素帽;④拔管:左手轻压穿刺点上方(防止血液流出),右手沿血管走行方向缓慢拔出导管(动作轻柔,避免断管);⑤按压:拔管后立即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与血管走行平行),按压3-5分钟(凝血功能障碍者延长至10分钟),至无出血;⑥处理:检查导管完整性(避免断管残留),将导管放入锐器盒,整理用物,记录拔管时间、穿刺部位情况及患者反应。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案例1:患者张某,女,65岁,因“肺炎”入院,需静脉输注抗生素(头孢曲松)及补液治疗。护士为其在右手背静脉穿刺留置针,穿刺过程顺利,固定后输液通畅。2小时后,患者主诉穿刺部位疼痛,护士观察发现局部皮肤红肿,范围约3cm×3cm,未触及条索状物。问题:(1)该患者出现了哪种并发症?判断依据是什么?(2)应采取哪些处理措施?答案:(1)并发症:静脉炎(1级)。判断依据:患者穿刺部位疼痛,局部红肿(范围<5cm),未触及条索状物,符合静脉炎1级标准(穿刺点疼痛,红肿或水肿)。(2)处理措施:①立即停止在该静脉输液,更换穿刺部位;②拔管后按压穿刺点至无出血;③局部处理:24小时内冷敷(减轻炎症反应),24小时后改为50%硫酸镁湿敷(每次30分钟,每日3-4次)或喜辽妥软膏涂抹;④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⑤观察记录红肿范围、疼痛程度变化,向医生汇报;⑥加强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避免患侧肢体下垂或过度活动。案例2:患者李某,男,40岁,因“急性胃肠炎”入院,需快速补液(0.9%氯化钠1000ml+氯化钾3g)。护士选择左前臂贵要静脉穿刺,使用20G留置针,穿刺时见回血后直接送外套管,未降低进针角度,固定后输液速度约120滴/分。30分钟后,患者主诉穿刺部位“发胀”,护士发现局部皮肤苍白、皮温降低,输液速度减慢至50滴/分,回抽无回血。问题:(1)分析该患者出现上述症状的可能原因。(2)护士应如何处理?答案:(1)可能原因:①穿刺操作不当:见回血后未降低进针角度,导致外套管部分穿出血管(仅针芯在血管内,外套管部分在血管外);②液体外渗:高渗液体(含氯化钾)从部分脱出的外套管处渗入皮下组织,引起局部肿胀、苍白;③导管堵塞:外渗后局部压力增高,阻碍液体输注,导致输液速度减慢,回抽无回血。(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