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民族团结心连心巾帼筑梦促和谐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民族团结心连心巾帼筑梦促和谐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民族团结心连心巾帼筑梦促和谐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民族团结心连心巾帼筑梦促和谐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民族团结心连心巾帼筑梦促和谐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民族团结心连心巾帼筑梦促和谐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02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A.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B.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C.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D.促进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答案:B2.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总目标是()。A.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B.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C.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D.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答案: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通过的时间是()。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答案:B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法律依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答案:B5.“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提出者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答案:C6.“五个认同”不包括()。A.对伟大祖国的认同B.对中华民族的认同C.对中华文化的认同D.对社会制度的认同答案:D(注:“五个认同”包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7.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的时间是()。A.2022年1月1日B.2023年1月1日C.2024年1月1日D.2025年1月1日答案:B8.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创建的主体是()。A.中央政府B.省级政府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D.乡镇人民政府答案:C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是()。A.加强党的领导B.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C.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D.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答案:B10.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场合是()。A.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B.2015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C.2017年党的十九大D.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答案:A1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的时间是()。A.1949年B.1954年C.1958年D.1965年答案:B12.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A.1945年B.1947年C.1949年D.1950年答案:B13.《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民族团结的核心是()。A.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B.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C.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D.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答案:A14.“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提出场合是()。A.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B.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C.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D.2022年党的二十大答案:B15.妇女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半边天”作用,其核心定位是()。A.参与者、受益者、建设者B.决策者、引领者、监督者C.执行者、协调者、宣传者D.创新者、示范者、推动者答案:A16.民族地区妇女发展的优先领域不包括()。A.教育水平提升B.健康权益保障C.参与基层治理D.保留传统婚俗答案:D1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是()。A.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B.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C.各民族文化融合D.各民族政治平等答案:B18.《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把()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A.民族团结进步教育B.家庭家教家风建设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答案:A19.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A.壮族B.回族C.满族D.维吾尔族答案:A20.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的重点是()。A.促进各民族居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B.建设民族文化展示场馆C.开展民族节庆活动D.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A.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B.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C.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D.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答案:ABCD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共同”是指()。A.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B.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C.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D.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答案:ABCD3.妇女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独特作用体现在()。A.家庭纽带作用:通过家风传承民族团结意识B.文化传播作用: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C.社会协调作用:化解民族矛盾,促进社区和谐D.经济引领作用:带动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答案:ABCD4.《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关于民族团结的要求包括()。A.引导人们牢固树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的观念B.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C.倡导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歧视D.鼓励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答案:ABCD5.民族地区妇女发展的重点领域包括()。A.提高妇女受教育水平,缩小性别差距B.加强妇女健康保障,降低孕产妇死亡率C.支持妇女参与乡村振兴,发展特色产业D.推动妇女参与基层民主管理,提升政治参与度答案:ABCD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包括()。A.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B.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体系C.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D.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答案:ABCD7.“三交”(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是()。A.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广泛交往B.在思想、情感、价值等层面的深度交流C.在文化、社会、心理等领域的自然交融D.强制消除民族差异答案:ABC8.《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中与民族团结相关的指标包括()。A.民族地区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B.民族地区妇女参与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比例C.民族地区妇女就业技能培训覆盖率D.民族地区妇女参与非遗保护的人数答案:ABCD9.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A.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政府C.人民法院D.人民检察院答案:AB10.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点群体包括()。A.青少年学生B.基层干部C.社区居民D.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答案:ABCD三、判断题1.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与社会组织和个人无关。()答案:×(注:创建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2.“五个认同”中包括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答案:√3.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答案:√4.妇女在家庭中是民族团结的“第一责任人”,应通过家教家风传递民族团结理念。()答案:√5.《反分裂国家法》仅适用于台湾问题,不适用于其他民族分裂活动。()答案:×(注:该法针对分裂国家的行为,包括民族分裂)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答案:√7.“三个离不开”思想中,“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是核心内容之一。()答案:√8.民族乡属于民族自治地方,享有与自治县同等的自治权。()答案:×(注: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9.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妇女有责任和义务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答案:√10.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答案:√四、简答题1.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什么?其核心内涵是什么?答案:主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内涵是引导各民族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2.简述“五个维护”的内容。答案: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3.妇女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独特优势有哪些?答案:①家庭纽带作用:通过日常相处、家风传承,将民族团结意识融入家庭生活;②文化传播优势:妇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可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③社会服务优势:妇女广泛参与社区治理,能有效化解民族矛盾,促进邻里和谐;④情感联结优势:女性更擅长通过情感沟通增进民族间理解信任。4.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家庭”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答案:以“最美家庭”“文明家庭”评选为载体,倡导夫妻和睦、邻里互助的家庭关系;鼓励家庭成员学习民族政策、了解民族文化;通过家庭故事会、亲子活动等形式,传递“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推动家庭参与社区民族事务,形成“小家促大家”的创建格局。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与共”指什么?答案: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五、论述题1.结合实际,谈谈妇女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答案:妇女是家庭的核心成员,也是社会的重要参与者,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家庭层面,妇女通过日常教育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如通过讲述各民族共同奋斗的历史故事,传递“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社区层面,妇女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如组织多民族文化交流活动、调解民族邻里纠纷,促进社区和谐;在经济领域,民族地区妇女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如刺绣、手工艺品制作),推动各民族经济合作,增强共同发展的纽带;在文化领域,妇女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通过非遗技艺传授、民族歌舞表演等,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例如,云南某社区的“巾帼石榴籽志愿服务队”,由多民族女性组成,她们定期开展“民族美食节”“语言互学”活动,有效促进了社区各民族居民的交往交流交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实践。2.如何以家庭为载体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答案: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以家庭为载体推进创建需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家庭思想引领,通过“家庭课堂”“亲子共读”等形式,组织家庭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