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河南省正阳县卫生系统招聘考试(中医学专业知识)题含答案1.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以下哪部著作的问世?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难经》
答案:A
分析:《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伤寒杂病论》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奠定基础;《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B.四诊八纲和阴阳五行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
答案:A
分析:中医学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四诊八纲、阴阳五行等是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辨证论治的体现;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是理论内容。
3.下列哪项属于“阴中之阴”?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答案:C
分析:事物阴阳属性具有相对性和可分性,前半夜为阴中之阴;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4.“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
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热者寒之
D.寒者热之
答案:B
分析:“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补阳以治虚寒证,是阴病治阳;阳病治阴是“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热者寒之用于实热证;寒者热之用于实寒证。
5.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曲直
B.炎上
C.稼穑
D.从革
答案:A
分析:五行特性中,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6.五行相克的顺序是?
A.木→火→土→金→水→木
B.木→土→水→火→金→木
C.金→木→水→火→土→金
D.土→金→水→木→火→土
答案:B
分析:五行相克顺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7.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传化物
B.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
D.泻而不藏
答案:C
分析:五脏共同生理特点是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8.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A.津液
B.血液
C.精液
D.宗气
答案:B
分析:心主血脉,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的气血充足则神志清晰。
9.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主要体现于?
A.吸入清气
B.呼出浊气
C.生成宗气
D.调节气机
答案:C
分析:肺主一身之气主要体现在生成宗气,宗气有助于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运行。
10.脾主运化是指?
A.运化水液
B.运化水谷
C.运化气血
D.运化水谷和水液
答案:D
分析: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前者将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后者促进水液代谢。
11.肝主疏泄的基本生理功能是?
A.调畅情志
B.促进消化
C.调畅气机
D.调节血量
答案:C
分析:肝主疏泄基本功能是调畅气机,进而影响情志、消化、血液运行等。
12.肾主纳气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A.有助于元气的生成
B.有助于肺气的宣发
C.有助于气道的清洁通畅
D.有助于呼吸保持一定深度
答案:D
分析:肾主纳气可使呼吸保持一定深度,防止呼吸表浅,保证气体的正常交换。
13.下列哪项不属于奇恒之腑?
A.脑
B.髓
C.骨
D.三焦
答案:D
分析: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三焦属于六腑。
14.具有“喜润恶燥”生理特性的脏腑是?
A.脾
B.胃
C.肝
D.心
答案:B
分析: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以通降为和;脾喜燥恶湿。
15.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心、肺、脾
B.心、肝、脾
C.肺、脾、肾
D.脾、胃、肾
答案:D
分析: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精能生血,故脾、胃、肾与血液生成关系密切。
16.下列哪项是气的推动作用的体现?
A.防止血液逸出脉外
B.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C.控制尿液的生成与排泄
D.维持脏腑的位置稳定
答案:B
分析:气的推动作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脏腑经络功能活动、血液和津液的运行等;防止血液逸出脉外是气的固摄作用;控制尿液生成与排泄是气的固摄和气化作用;维持脏腑位置稳定是气的升举作用。
17.下列哪项不属于津液的范畴?
A.胃液
B.肠液
C.血液
D.泪液
答案:C
分析: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胃液、肠液、泪液等;血液是脉中红色液体,与津液有区别又有联系。
18.经络系统中,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是?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经筋
答案:D
分析:十二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主体;奇经八脉调节十二经脉气血;十二经别加强表里两经联系。
19.六淫邪气中,具有“重浊”特点的是?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暑邪
答案:C
分析:湿邪性质重浊,致病可见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
20.下列哪项不属于疠气的致病特点?
A.发病急骤
B.病情较重
C.症状相似
D.传染性不强
答案:D
分析:疠气致病特点为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21.七情内伤致病,最易损伤的脏腑是?
A.心、肺、肝
B.心、肝、脾
C.心、肝、肾
D.心、脾、肾
答案:B
分析:七情内伤易损伤心、肝、脾三脏,如过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
22.下列哪项属于痰饮的致病特点?
A.阻滞气血运行
B.动摇不定
C.耗气伤津
D.生风动血
答案:A
分析:痰饮致病特点为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幻多端;动摇不定是风邪特点;耗气伤津是暑邪特点;生风动血是火邪特点。
23.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
A.正气不足
B.邪气侵袭
C.正邪斗争
D.体质因素
答案:A
分析: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24.实证常见于外感病的哪个阶段?
A.初期
B.中期
C.末期
D.初期和中期
答案:D
分析:实证多见于外感病初期和中期,此时邪气盛、正气未衰。
25.虚证的病理特点是?
A.邪气盛,正气衰
B.邪气盛,正气未衰
C.正气虚,邪气不盛
D.正气虚,邪气盛
答案:C
分析:虚证病理特点是正气不足,邪气不盛,以正气亏虚为矛盾主要方面。
26.下列哪项不属于正治法?
A.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通因通用
D.虚则补之
答案:C
分析:正治法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通因通用是反治法。
27.中医诊断学的三大原则是?
A.整体审察、诸诊合参、病证结合
B.舍症从脉、舍脉从症、脉症合参
C.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依法处方
D.望闻问切、八纲辨证、脏腑辨证
答案:A
分析:中医诊断学三大原则是整体审察、诸诊合参、病证结合。
28.下列哪项不属于望神的重点内容?
A.两目
B.面色
C.神情
D.形体
答案:D
分析:望神重点观察两目、面色、神情、体态等,形体不属于望神重点。
29.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为?
A.萎黄
B.黄胖
C.黄疸
D.阳黄
答案:A
分析:萎黄是面色淡黄,枯槁无华;黄胖是面色淡黄而虚浮;黄疸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症;阳黄是黄疸色泽鲜明如橘色。
30.下列哪项不属于正常舌象?
A.舌色淡红
B.舌体柔软
C.舌苔薄白
D.舌有齿痕
答案:D
分析:正常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舌体柔软、活动自如、大小适中;舌有齿痕多为脾虚或湿盛表现。
31.观察舌苔以辨别病邪深浅,主要依据是?
A.舌苔的有无
B.舌苔的厚薄
C.舌苔的颜色
D.舌苔的润燥
答案:B
分析:舌苔厚薄可反映病邪深浅,薄苔主表证、病情轻浅,厚苔主里证、病情深重。
32.下列哪项属于郑声的特点?
A.语言错乱,说后自知
B.语言重复,声音低微
C.语无伦次,神识不清
D.高声谵语,烦躁不安
答案:B
分析:郑声特点是语言重复,声音低微,是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表现;语言错乱,说后自知是错语;语无伦次,神识不清是谵语;高声谵语,烦躁不安是实证谵语表现。
33.下列哪项不属于问诊中一般情况的内容?
A.姓名
B.年龄
C.婚育
D.饮食
答案:D
分析:问诊一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婚育、职业等;饮食属于问现在症内容。
34.下列哪项属于问疼痛的内容?
A.疼痛的部位
B.疼痛的时间
C.疼痛的性质
D.以上都是
答案:D
分析:问疼痛应包括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程度、诱发缓解因素等。
35.下列哪项不属于表证的临床表现?
A.恶寒发热
B.头身疼痛
C.脉浮
D.腹痛泄泻
答案:D
分析:表证临床表现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等;腹痛泄泻多为里证表现。
36.下列哪项属于里证的特点?
A.起病急
B.病程短
C.病情轻
D.不恶风寒
答案:D
分析:里证起病缓、病程长、病情重,一般不恶风寒;起病急、病程短、病情轻多为表证特点。
37.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下列哪项不对?
A.寒证恶寒喜热,热证恶热喜冷
B.寒证口淡不渴,热证口渴喜饮
C.寒证大便稀溏,热证大便干结
D.寒证舌苔黄腻,热证舌苔白润
答案:D
分析:寒证舌苔多白润,热证舌苔多黄燥或黄腻。
38.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下列哪项不对?
A.虚证病程长,实证病程短
B.虚证精神萎靡,实证精神兴奋
C.虚证疼痛喜按,实证疼痛拒按
D.虚证发热,实证恶寒
答案:D
分析:虚证和实证均可有发热或恶寒表现,不能以此鉴别;虚证病程长、精神萎靡、疼痛喜按;实证病程短、精神兴奋、疼痛拒按。
39.下列哪项属于八纲中的半表半里证?
A.寒热往来
B.但寒不热
C.但热不寒
D.发热恶寒
答案:A
分析:寒热往来是半表半里证的特征表现;但寒不热为里寒证;但热不寒为里热证;发热恶寒为表证。
40.下列哪项属于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主症?
A.眩晕耳鸣,头胀痛
B.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
C.眩晕头重如裹
D.眩晕伴口苦咽干
答案:B
分析:气血亏虚型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伴有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等;眩晕耳鸣,头胀痛多为肝阳上亢型;眩晕头重如裹多为痰湿中阻型;眩晕伴口苦咽干多为肝火上炎型。
41.下列哪项属于风寒感冒的治法?
A.辛凉解表
B.辛温解表
C.清暑祛湿解表
D.滋阴解表
答案:B
分析:风寒感冒治法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用于风热感冒;清暑祛湿解表用于暑湿感冒;滋阴解表用于阴虚感冒。
42.咳嗽,咯痰清稀色白,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此证属?
A.风寒咳嗽
B.风热咳嗽
C.风燥咳嗽
D.痰湿咳嗽
答案:A
分析:根据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咯痰清稀色白等可判断为风寒咳嗽。
43.哮病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治法是?
A.补肺固卫
B.健脾化痰
C.补肺健脾
D.补肾纳气
答案:C
分析:哮病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治法为补肺健脾;补肺固卫用于肺卫不固;健脾化痰针对脾虚有痰;补肾纳气用于肾虚不纳。
44.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红少苔,脉细数。此证属?
A.心虚胆怯证
B.心血不足证
C.阴虚火旺证
D.心阳不振证
答案:C
分析:根据心烦少寐、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可判断为阴虚火旺证。
45.胸痹心痛的主要病机是?
A.寒邪内侵
B.饮食不当
C.情志失调
D.心脉痹阻
答案:D
分析:胸痹心痛主要病机是心脉痹阻,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等是病因。
46.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此证属?
A.寒邪客胃证
B.饮食伤胃证
C.肝气犯胃证
D.湿热中阻证
答案:A
分析:根据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等症状可判断为寒邪客胃证。
47.泄泻的基本病机是?
A.脾胃虚弱
B.肾阳虚衰
C.感受外邪
D.脾虚湿盛
答案:D
分析:泄泻基本病机是脾虚湿盛,脾胃虚弱、肾阳虚衰、感受外邪等可导致脾虚湿盛而发病。
48.黄疸的辨证,应以何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资源整合:资源整合合同中确定价款的协同效应评估
- 农业园区租赁合同主体变更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备忘录
- 跨国子公司增资扩股及国际市场拓展协议
- 分层分类教师培训
- 班组级别安全培训课件
- 杭州服装搭配培训
- 边防部队课件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课件
- 面部清洁护理技术操作试题及答案
- 2025输血技术考试题目及答案
- 《生产运营管理》 课件 第15章-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生产运营模式
- 净菜加工培训
- 中国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
- 皮带厂车间管理制度
- 2025年福建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之题目解析及范文:“如果……就不妙了”转变为“即使……也没什么”
- 广东省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平台接口规范医疗机构
- S68绿色融资情况统计表填报说明
- CJ/T 151-2016薄壁不锈钢管
- 《公路钢渣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 《高端时尚品牌解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