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2024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2024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2024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2024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4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创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学生能够准确阐述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发展历程,清晰讲述其主要活动及口号,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经过及结果。2. 深入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理解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过程。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发展;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战役及暴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2. 难点:全面剖析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深入理解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表现及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地向学生讲解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相关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讲解义和团运动兴起背景时,详细阐述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加深,列强侵略加剧,教会势力猖獗,以及人民生活困苦等因素,使学生清晰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和影响等。2. 史料分析法:展示丰富多样的史料,如义和团的揭帖、八国联军侵华时的照片、《辛丑条约》原文片段、当时的新闻报道等,引导学生分析史料,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比如,在分析《辛丑条约》影响时,展示相关史料,让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深入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状况。四、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3分钟)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甲午战败后,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租海港,抢夺利权,中国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严峻局面。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奋起反抗,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这就是义和团运动。与此同时,列强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那么,义和团运动是如何兴起的?八国联军侵华又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灾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悲壮的历史,学习《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二)新课讲授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7分钟)甲午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急剧加深。列强的经济侵略和政治压迫,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同时,外国教会势力在中国迅速扩张,他们在中国各地建立教堂,网罗教民,欺压百姓。教会的种种恶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在这种情况下,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兴起。山东是列强侵略的重点地区之一,教会势力尤为猖獗。当地人民与教会的矛盾日益尖锐,反洋教斗争此起彼伏。义和团最初是民间秘密组织,以“反清复明”为口号,具有一定的反清性质。但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义和团逐渐将斗争矛头转向帝国主义列强,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这一口号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响应,许多人纷纷加入义和团,使得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壮大。义和团成员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他们手持大刀、长矛等简陋武器,以朴素的爱国热情,投入到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这一背景,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些相关史料(展示甲午战后列强侵略加剧的资料、山东地区教会欺压百姓的案例、义和团早期活动的记载等史料)。从这些史料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必然性。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8分钟)随着“扶清灭洋”口号的传播,义和团运动从山东迅速发展到直隶(今河北)、京津地区。义和团成员四处张贴揭帖,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号召人们起来反抗列强的侵略。他们捣毁教堂,驱逐教士,打击教会势力,给帝国主义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在义和团运动发展过程中,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经历了从镇压到招抚再到镇压的变化。起初,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严厉镇压的政策,认为义和团是“乱民”,会威胁到清朝的统治。但随着义和团势力的不断壮大,且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抗击列强的决心,清政府内部一些官员主张对义和团进行招抚,利用义和团来对抗列强。于是,清政府改变策略,对义和团采取了招抚政策,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在清政府招抚政策的影响下,义和团大量涌入京津地区。他们在京津地区设立拳坛,广招拳民,声势浩大。此时的义和团运动达到了高潮,团民们身着特殊服饰,手持武器,在街头进行操练和宣传,吸引了众多民众的参与。然而,义和团运动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其成员大多来自社会底层,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统一的组织和领导,纪律较为松散。他们的斗争方式也比较落后,迷信色彩浓厚,如相信通过念咒、画符等方式可以刀枪不入。这些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和战斗力。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些相关史料(展示义和团在京津地区活动的照片、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变化的官方文件、义和团揭帖等史料)。从这些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态势以及其自身存在的问题。3.八国联军侵华(10分钟)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极大恐慌。他们担心义和团运动会损害其在华利益,于是决定联合发动侵华战争,以镇压义和团运动,进一步侵略中国。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成联军,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八国联军在侵华过程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他们所到之处,房屋被烧毁,财物被洗劫,百姓惨遭杀害。例如,在天津,八国联军大肆屠杀无辜百姓,烧毁房屋,使天津城一片废墟;在北京,八国联军闯入皇宫、颐和园等地,抢劫了大量珍贵文物和珠宝,许多文物至今流落海外。面对八国联军的侵略,义和团和部分清军进行了英勇抵抗。在廊坊阻击战中,义和团和清军奋勇杀敌,将西摩尔率领的联军打得节节败退,取得了廊坊大捷。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打击了八国联军的嚣张气焰。在天津保卫战中,义和团和清军也进行了顽强抵抗,与八国联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清军将领聂士成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然而,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加上武器装备落后,义和团和清军最终未能抵挡住八国联军的进攻。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皇出逃。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对北京进行了疯狂的烧杀抢掠,持续了数月之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暴行,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些相关史料(展示八国联军侵华时的照片、八国联军暴行的记载、廊坊大捷和天津保卫战的相关资料等史料)。请大家结合史料,思考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带来的危害。4.《辛丑条约》的签订(8分钟)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以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划定“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拆除炮台、允许列强驻兵,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的军事控制之下,便于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改设外务部,便于清政府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受到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全面控制,中国人民的苦难更加深重。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辛丑条约》的影响,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些相关史料(展示《辛丑条约》原文片段、当时社会各界对《辛丑条约》签订的反应等史料)。请大家结合史料,分析《辛丑条约》是如何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三)课堂小结(3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义和团运动是在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兴起的,它以“扶清灭洋”为口号,进行了英勇的反帝斗争。八国联军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进一步侵略中国,发动了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最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要铭记历史,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四)作业布置(2分钟)撰写一篇小论文,题目为《从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看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加深》。要求:观点明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