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用途(解析版)_第1页
2021-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用途(解析版)_第2页
2021-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用途(解析版)_第3页
2021-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用途(解析版)_第4页
2021-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用途(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真题2021-2025

冷敷06停见无机麴的楹质易用途

“五年考情•探规律,

考点五年考情(2021-2025)命题趋势

2025•湖南卷、2025•湖北卷、2025・广

东卷、2025•广东卷、2025•江苏卷、元素化合物知识比较琐碎,高考选择题中对

2023•山东卷、2023•浙江卷、2023•湖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多与其他板块的

考点01常见无机物的北卷、2023•北京卷、2022•海南卷、知识相结合。主要考查点有无机物的性质与

性质2022•北京卷、2022•浙江卷、2022•北用途、无机物的反应与转化、微型工艺流程

京卷、2022•辽宁卷、2021•浙江卷、等。其中无机物的性质与用途常与生产、生

2021.河北卷、2021.河北卷、2021.河活相联系,无机物的反应与转化常与化学实

北卷、2021•山东卷验相联系,微型工艺流程则涉及的知识板块

2025•陕晋青宁卷、2025•甘肃卷、较多,难度也较大。对于本专题,无机物的

2025•安徽卷、2024•山东卷、2024•浙性质与用途主要有两种命题方向,一是常见

考点02无机物的性质

江6月卷、2024•甘肃卷、2023•广东无机物性质的判断,二是无机物的性质与用

与用途的关系

卷、2023•天津卷、2023•浙江卷、途关系的判断。

2022•浙江卷

.——分考点•精准练,

考点一常见无机物的性质

1.(2025•湖南卷)化学实验充满着五颜六色的变化。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乙烯—=IKOH

FeCl3电_湿润的红色

上■溶液;溶液

匕一石蕊试纸

酸性n

KMnO4:

溶液TIICuSO4苯酚昼浓氨水

营溶液r稀溶液

B.产生红色沉

A.溶液褪色C.溶液呈紫色D.试纸变为蓝色

【答案】B

【解析】A.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镒酸钾氧化,从而使其褪色,A正确;

B.KOH溶液与CuSO”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B错误;

C.苯酚与Fee'发生显色反应,溶液呈紫色,C正确;

D.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发生反应:NH3+H2ONH3H2ONH:+OH,

试纸变为蓝色,D正确;

故选Bo

2.(2025•湖北卷)下列描述不能正确地反映事实的是

A.室温下Si。?与碳不发生反应,高温下可生成Si和CO

B.室温下苯与澳不发生反应,温度升高生成大量澳苯

C.通常含硒的化合物有毒性,但微量硒元素有益健康

D.某些镇痛类生物碱可用于医疗,但滥用会危害健康

【答案】B

【解析】A.高温下SiCh与碳发生反应生成Si和CO,A正确;

B.苯的澳代反应需催化剂,仅升温无法生成澳苯,B错误;

C.硒化合物(如硒化氢)多数有毒,但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微量摄入有益健康,过量则有害,C正

确;

D.镇痛类生物碱的双重作用描述正确,例如吗啡等生物碱可用于镇痛治疗,但滥用会导致成瘾和健康

危害,D正确;

故选B。

3.(2025•广东卷)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对劳动项目涉及的相关化学知识表述错误的是

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

A向燃煤中加入生石灰以脱硫减排CaSO4+CO^=CaCO3+SO;

B用BaCl?和盐酸检验粗盐中是否含SO:Ba2++SO^=BaSO3

C使用MgCl?溶液点卤制豆腐MgCl?使蛋白质盐析

D用铁粉、活性炭、食盐等制暖贴使用时铁粉被氧化,反应放热

【答案】A

【解析】A.生石灰(CaO)与燃煤中的SO2和氧气反应生成CaSCU,达到脱硫减排的目的,不存在沉

淀溶解平衡的转化,A错误;

B.检验SOj需先加盐酸排除干扰离子,再加BaCL生成BaSCU沉淀,步骤和反应式均正确,B正确;

C.MgCb点卤使蛋白质胶体沉降,产生固体,属于蛋白质的盐析,C正确;

D.暖贴中铁粉氧化生成FezCh或Fe(OH)3并放热,描述正确,D正确;

故选Ao

4.(2025•广东卷)下列陈述I与陈述H均正确,且两者间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陈述I陈述n

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B向蔗糖中加适量浓硫酸,蔗糖变黑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CFe?+与K3[Fe(CNM可生成蓝色物质KSCN溶液可用于检验Fe3+

DMnO?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Cl2+SO2+2H2O=H2SO4+2HC1

【答案】B

【解析】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是因为其见光易分解,而非因其强氧化性,陈述I正确但因果

关系错误,A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使蔗糖变黑体现其脱水性,陈述I和II均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B符合题意;

C.Fe2+与K3[Fe(CN)6]生成蓝色沉淀用于检验Fe2+,而KSCN用于检验Fe3+,两者无直接因果关系,C

不符合题意;

D.MnCh与浓盐酸生成C12是独立反应,与Cb和SO2的反应无因果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对人类科学进步与技术发展贡献卓著。黑火药(主要成分:KNC>3、S和C)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将合成氨法与氨碱法联合,突破了国外制碱技术封锁。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

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采用有机合成与酶促合成相结合的方法,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

核酸。徐光宪提出的稀土串级萃取理论使我国稀土提取技术取得重大进步。屠呦呦等采用低温、乙酸冷

浸提取的青蒿素(C15H含一0-0一)在治疗疟疾中起到重要作用。闵恩泽研制新型催化剂解决了

重油裂解难题。

5.(2025•江苏卷)下列物质组成或性质与分离提纯方法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蛋白质能水解,可用饱和(NHJ2SO4溶液提纯蛋白质

B.乙醛与青蒿素组成元素相同,可用乙醛提取青蒿素

C.CC1,难溶于水、比水易溶解二,可用CC」萃取碘水中的“

D.不同的煌密度不同,可通过分储从石油中获得汽油、柴油

【答案】C

【解析】A.蛋白质在饱和(NHJ2SO4溶液中会发生盐析,故可用饱和(NHJ2SO4溶液分离提纯蛋白质,

与蛋白质能发生水解反应无关,A错误;

B.青蒿素在乙醴中的溶解度较大,故可用乙醛提取青蒿素,与二者的组成元素无关,B错误;

C.卜在CC1」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CC1’与水不互溶,故可用CC14萃取碘水中的“,C

正确;

D.不同煌的沸点不同,故可用分储法从石油中获得汽油、柴油,与燃的密度无关,D错误。

故选C。

6.(2023•山东卷)实验室中使用盐酸、硫酸和硝酸时,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稀盐酸:配制A1CL溶液

B.稀硫酸:蔗糖和淀粉的水解

C.稀硝酸:清洗附有银镜的试管

D.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苯的磺化

【答案】D

【解析】A.实验室配制AlCb溶液时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以抑制AF+水解,A不合题意;

B.蔗糖和淀粉的水解时常采用稀硫酸作催化剂,B不合题意;

C.清洗附有银镜的试管用稀硝酸,反应原理为:3Ag+4HNO3(稀)=3AgNO3+NOf+2H20,C不合题意;

D.苯的磺化是苯和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苯磺酸的反应,故不需要用到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2023•浙江卷)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铁属于弱电解质B.氯化铁溶液可腐蚀覆铜板

C.氯化铁可由铁与氯气反应制得D.氯化铁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答案】A

【解析】A.氯化铁能完全电离出铁离子和氯离子,属于强电解质,A错误;

B.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可用来蚀刻铜板,B正确;

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氯气与铁单质加热生成氯化铁,C正确;

D.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呈红褐色,铁离子发生水解反应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D

正确;

故选:Ao

8.(2023•湖北卷)下列化学事实不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的是

A.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氯气与强碱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同时发生反应

D.Li、Na、K的金属性随其核外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强

【答案】D

【解析】A.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是对立的,当电解质的沉淀速率和溶解速率相等时,电解质建立了沉

淀溶解平衡,因此,沉淀和溶解又互相统一在这个平衡体系中;石灰乳中存在着未溶解的氢氧化钙和溶

解的氢氧化钙,因此,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这个化学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

统一,,的哲学观点,A不符合题意;

B.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对立的,但是,氯气与强碱反应时,有部分氯气发生氧化反应,同时也有部分氯

气发生还原反应,因此,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氯气的这两种作用统一在同一反应中,这个化学

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B不符合题意;

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同时发生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氧化

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对立的,但是这两个反应又同时发生,统一在原电池反应中,因此,这个化学事实符

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c不符合题意;

D.Li、Na、K均为第IA的金属元素,其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

减小,其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因此,其金属性随其核外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强,这个化学事实不符合“事

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选D。

9.(2023•北京卷)蔗糖与浓硫酸发生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白色固体变黑,主要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B.过程②固体体积膨胀,与产生的大量气体有关

C.过程中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

D.过程中蔗糖分子发生了化学键的断裂

【答案】C

【解析】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有机物中的H原子和O原子按2:1的比例脱除,蔗糖中加入浓

硫酸,白色固体变黑,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A项正确;

B.浓硫酸脱水过程中释放大量热,此时发生反应C+2H2s0式浓)品02T+2SCV+2H2。,产生大量气

体,使固体体积膨胀,B项正确;

C.结合选项B可知,浓硫酸脱水过程中生成的SO。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C项

错误;

D.该过程中,蔗糖发生化学反应,发生了化学键的断裂,D项正确;

故选C。

10.(2022•海南卷)化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埼误的是

A.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蹒齿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Na2c

C.可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钙D.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应降低食品本身营养价值

【答案】B

【解析】A.人体缺氟会导致踽齿,因此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弱齿,A正确;

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NaHCCh,B错误;

C.食醋的主要成分为CH3coOH,可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的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因此食醋可除

去水垢中的碳酸钙,c正确;

D.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

要,所以合理使用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分,不应降低食品本身营养价值,D正确;

答案选B。

11.(2022•北京卷)2022年3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天宫课堂”授课活动。其中太空“冰

雪实验”演示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的结晶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酸钠是强电解质

B.醋酸钠晶体与冰都是离子晶体

C.常温下,醋酸钠溶液的pH>7

D.该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可以促进醋酸钠晶体析出

【答案】B

【解析】A.醋酸钠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醋酸钠是强电解质,故A正确;

B.醋酸钠晶体是离子晶体,冰是分子晶体,故B错误;

C.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常温下,醋酸钠溶液的pH>7,故C正确;

D.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处于亚稳态,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可以促进醋酸钠晶体析出,形成饱和溶液,故

D正确;

选B。

12.(2022•浙江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通过电解六水合氯化镁制取金属镁

B.接触法制硫酸时,燃烧黄铁矿以得到三氧化硫

C.浓硝酸与铁在常温下不能反应,所以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硝酸

D.“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和“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不能混用

【答案】D

【解析】A.六水合氯化镁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无水氯化镁制取金

属镁,A不正确;

B.接触法制硫酸时,燃烧黄铁矿只能得到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接触室经催化氧化才能转化为三氧化

硫,B不正确;

C.在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在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并阻止反应继续发生,所

以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硝酸,c不正确;

D.“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和“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不能混用,若两者混用会发生归中

反应生成氯气,不仅达不到各自预期的作用效果,还会污染环境,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D。

13.(2022•北京卷)已知:H2+C12=2HC1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H2/ry]

ci2

出在cb中燃烧

A.凡分子的共价键是s-sG键,C12分子的共价键是s-p。键

B.燃烧生成的HC1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呈雾状

C.停止反应后,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集气瓶口产生白烟

D.可通过原电池将与Cl?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A

【解析】A.H2分子里的共价键H-H键是由两个s电子重叠形成的,称为S-S0键,C12分子里的共价

键C1-C1键是由两个p电子重叠形成的,称为p-p◎键,故A错误;

B.HC1气体极易溶于水,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后立即形成盐酸小液滴,即白雾,故B正确;

C.浓氨水易挥发,挥发的氨气和HC1气体互相反应,化学方程式NH3+HC1=NH4CL生成NH4a氯化

镀固体小颗粒,固体粉末就是烟,故c正确;

D.凡与CL的反应是能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通过原电池将Hz与C"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

能,故D正确;

故选Ao

14.(2022•辽宁卷)下列类比或推理合理的是

已知方法结论

A沸点:Cl2<Br2<I2类比沸点:H2<N2<O2

B酸性:HC1O4>HIO4类比酸性:HC1>HI

C金属性:Fe>Cu推理氧化性:Fe3+<Cu2+

K

Dsp:Ag2CrO4<AgCl推理溶解度:Ag2CrO4<AgCl

【答案】A

【解析】A.Cl。、Br_I,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沸点逐渐升高,可推知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由于相对分子质量:H2<N2<O2,所以沸点:H2<N2<O2,

故A正确;

B.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与非金属性有关,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所以酸性:HC1O4>HIO4,酸性:HCKHI,故B错误;

C.由金属性:Fe>Cu,可推出氧化性Fe2+<Cu”;由离子方程式2Fe3++Cu=2Fe"+Cu2+可得,氧化性:

Fe3+>Cu2+,故C错误;

D.人825。4和人8(21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同,不能通过Km大小来比较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故D

错误;

选A。

15.(2021•浙江卷)下列说法不正觥的是

A.硅酸钠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硅酸盐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

C.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D.常温下,铝遇浓硝酸或浓硫酸时会发生钝化

【答案】A

【解析】A.硅酸钠是溶于水的硅酸盐,故A错误;

B.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与氧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故B正确;

C.钠具有强还原性,能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C正确;

D.浓硫酸和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铝在浓硫酸和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故D

正确;

故选Ao

16.(2021•河北卷)“灌钢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钢铁冶炼技术的重大贡献,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

中提到“钢铁是杂炼生II作刀镰者”。“灌钢法”主要是将生铁和熟铁(含碳量约0.1%)混合加热,生铁熔化

灌入熟铁,再锻打成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钢是以铁为主的含碳合金

B.钢的含碳量越高,硬度和脆性越大

C.生铁由于含碳量高,熔点比熟铁高

D.冶炼铁的原料之一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

【答案】C

【解析】A.钢是含碳量低的铁合金,故A正确;

B.钢的硬度和脆性与含碳量有关,随着含碳量的增大而增大,故正确;

C.由题意可知,生铁熔化灌入熟铁,再锻打成钢,说明生铁的熔点低于熟铁,故C错误;

D,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可用于冶炼铁,故D正确;

故选C。

17.(2021•河北卷)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

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和SO2均为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酸雨的主要成因

B.汽车尾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NO、SO2和PM2.5

C.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NO和NO2作为肥料,实现氮的固定

D.工业废气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

【答案】D

【解析】A.N2是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SO?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错误;

B.汽车尾气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C与N的氧化物,如NOx和CO等,B错误;

C.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化合态,且植物可吸收土壤中的镂根离子或硝酸根离子作为

肥料,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C错误;

D.工业废气中的S。?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如加入石灰石或石灰乳均可进行脱硫处理,D正确;

故选D。

18.(2021•河北卷)关于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H2s04具有强吸水性,能吸收糖类化合物中的水分并使其炭化

B.NaClO、KCIO3等氯的含氧酸盐的氧化性会随溶液的pH减小而增强

C.加热Nai与浓H3P04混合物可制备HL说明H3P。4比HI酸性强

D.浓HNO3和稀HNO3与Cu反应的还原产物分别为NCh和NO,故稀HNO3氧化性更强

【答案】B

【解析】A.浓硫酸能使蔗糖炭化,体现的是其脱水性,而不是吸水性,A错误;

B.NaClO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离子方程式为:C10TH20UHC10+0H-,pH减小,则酸性增

强,会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氧化性更强的HC10,CIO;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强氧化

性的氯气、二氧化氯等气体,增强氧化能力,B正确;

c.HI的沸点低,易挥发加热Nai与浓H3P。4混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印利用的是高沸点酸制备低沸点

酸的原理,C错误;

D.相同条件下根据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知,浓硝酸的氧化性大于稀硝酸的氧化性,

D错误;

故选B。

19.(2021•山东卷)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A.向NaHSCh溶液中滴加氢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HSO;具有氧化性

B.向酸性KMnCU溶液中加入Fe3CU粉末,紫色褪去,证明Fe3C)4中含Fe(II)

C.向浓HNO3中插入红热的炭,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炭可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

D.向NaClO溶液中滴加酚麟试剂,先变红后褪色,证明NaClO在溶液中发生了水解反应

【答案】C

【解析】A.淡黄色沉淀是S,在反应过程中硫元素由NaHSCh中的+4价降低到0价,发生还原反应,

HSC>3体现氧化性,A项不符合题意;

B.酸性高锯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与还原性物质反应紫色才会褪去,所以可以证明FesCU中有还原

性物质,即Fe(II),B项不符合题意;

C.在该反应中浓硝酸体现氧化性,N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的产物可能是NO或者NCh,NO暴露于

空气中也会迅速产生红棕色气体,无法证明反应产物,C项符合题意;

D.先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证明NaClO在溶液中发生了水解,NaClO+H2ONaOH+HClO,后

来褪色,是因为水解产生了漂白性物质HC1O,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二无机物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0.(2025•陕晋青宁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单晶硅熔点高,可用于制造芯片B.金属铝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D.乙焕燃烧火焰温度高,可用于切割金属

【答案】A

【解析】A.单晶硅用于制造芯片主要因其半导体性质,而非熔点高,熔点高与用途无直接关联,A错

误;

B.金属铝还原性强,可通过铝热反应冶炼金属(如Fe、Mn等),B正确;

C.浓硫酸吸水性使其可干燥中性/酸性气体(如H2、CO2),C正确;

D.乙烘燃烧产生高温氧烘焰(约3000℃),可熔化金属进行切割,D正确;

故选Ao

21.(2025•甘肃卷)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成立的是

选项物质的性质用途

ANaHCOs具有热分解性餐具洗涤剂

B酚醛树脂具有耐高温、隔热性飞船外层烧蚀材料

C离子液体具有导电性原电池电解质

D水凝胶具有亲水性隐形眼镜材料

【答案】A

【解析】A.NaHCCh用作餐具洗涤剂是因为水解显碱性可与油脂反应,而非热分解性,对应关系不成

立,A错误;

B.酚醛树脂耐高温、隔热性符合烧蚀材料保护飞船的需求,对应正确,B正确;

C.离子液体的导电性使其适合作为原电池电解质,对应正确,C正确;

D.水凝胶的亲水性可保持隐形眼镜湿润,对应正确,D正确;

故选A。

22.(2025•安徽卷)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石灰可用作脱氧剂B.硫酸铝可用作净水剂

C.碳酸氢镂可用作食品膨松剂D.苯甲酸及其钠盐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答案】A

【解析】A.生石灰(CaO)主要用作干燥剂,通过吸水反应生成CW。"%,而非与氧气反应,因此

不能作为脱氧剂,A错误;

B.硫酸铝溶于水后水解生成AM。"%胶体,可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起到净水作用,B正确;

C.碳酸氢钱受热分解产生CO?和人反3,使食品膨松,可用作膨松剂,C正确;

D.苯甲酸及其钠盐是常见食品防腐剂,能抑制微生物生长,D正确;

故选A。

23.(2024•山东卷)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石灰乳除去废气中二氧化硫,体现了Ca(OH)z的碱性

B.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电路板,体现了Fe3+的氧化性

C.制作豆腐时添加石膏,体现了Caso,的难溶性

D.用氨水配制银氨溶液,体现了NH3的配位性

【答案】C

【解析】A.SO2是酸性氧化物,石灰乳为Ca(OH)2,呈碱性,吸收SO2体现了Ca(OH)2的碱性,A正

确;

B.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电路板,发生的反应为2Fe3++C〃=2尸e2++Ci?+,体现了Fe3+的氧化性,B正确;

C.制作豆腐时添加石膏,利用的是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发生聚沉这一性质,与CaSCU难溶性无关,C

错误;

D.银氨溶液的配制是在硝酸银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白色沉淀AgOH,最后生成易溶于水的

Ag(NH3)2OH,Ag(NH3)2OH中Ag+和NH3之间以配位键结合,体现了NH3的配位性,D正确;

故选Co

24.(2024•浙江6月卷)下列说法不无碗的是

A.A1(OH)3呈两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能与CO?反应产生。2,可作供氧剂

C.FeO有还原性,能被氧化成Fes。」

D.H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答案】A

【解析】A.A1(OH)3呈两性,不溶于水,但可以与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物质,因此其能用于治疗胃酸过

多,A不正确;

B.NaJD?能与CO?反应产生。?,该反应能安全发生且不生成有毒气体,故NaJDZ可作供氧剂,B正

确;

C.FeO有还原性,其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2,用适当的氧化剂可以将其氧化成更高价态的Fem。,,C

正确;

D.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HNO3见光易分解,故其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D正

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A。

25.(2024•甘肃卷)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物质性质用途

A次氯酸钠氧化性衣物漂白

B氢气可燃性制作燃料电池

C聚乳酸生物可降解性制作一次性餐具

D活性炭吸附性分解室内甲醛

【答案】D

【解析】A.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从而可以做漂白剂,用于衣物漂白,A正确;

B.氢气是可燃气体,具有可燃性,能被氧气氧化,可以制作燃料电池,B正确;

C.聚乳酸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无毒,是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制作一次性餐具,C正确;

D.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够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去除异味,但无法分解甲醛,D错误;

故本题选D。

26.(2023•广东卷)下列陈述I与陈述H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陈述I陈述II

A将浓硫酸加入蔗糖中形成多孔炭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和脱水性

B装有NO?的密闭烧瓶冷却后颜色变浅NO2转化为N2O4的反应吸热

C久置空气中的漂白粉遇盐酸产生co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C>3

D1moLLNaCl溶液导电性比同浓度醋酸强NaCl溶液的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