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外国语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
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2分)1949年9月28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显要位置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
议做出的重要决定。下列选项可能被刊登在当日报刊的是()
①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②会议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③国旗国都及纪年均已确定
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这表明该战争()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完全的统一B.开拓了新中国经济建设新局面
C.是中华民族由衰到兴的转折点D.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环境
3.(2分)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
地750万亩。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说明土地改革()
A.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B.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4.(2分)1954年4月,中国第一个大型合金钢生产基地一一北满钢厂在黑龙江破土动工,三年半后全厂
落成。此后,北满钢厂为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坦克、第一颗原子弹、第一艘核潜艇提供了重要部件用钢。
据此可知,一五计划()
A.集中发展了重型工业B.改变了整体工业布局
C.推动了国防科技发展D.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5.(2分)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的人口为5.7亿。各地选出的出席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有战斗英雄,有各界工作者,还有少数民族、海外华侨代表等。据
此可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B.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C.维护了各民族大团结D.确立了最高权力机关
6.(2分)学习小组讨论问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
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你赞同的是()
A.甲同学: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B.乙同学: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丙同学: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D.丁同学:制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
7.(2分)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下面的口号、
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打土豪,分土地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D.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8.(2分)邓小平曾指出“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
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做出公正的评价。”这一观点()
A.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B.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路线
C.表明党完成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D.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9.(2分)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票证里的历史”项目式学习活动。据图可知,其项目式学习的主题是()
A.经济体制改革B.民族团结进步
C.综合国力增强D.祖国统一大业
10.(2分)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的4个经济特区分别位于以下哪两个省()
A.广西江苏B.广东福建C.辽宁山东D.江苏广东
n.(2分)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八大、中共二十大都是重要会议,其会议主题关键词对应最
准确的是()
A.基本路线一一科学发展观一一三个代表一一中国式现代化
B.主要矛盾一一改革开放一一科学发展观一一美丽中国
C.基本路线一一邓小平理论一一科学发展观一一中国式现代化
D.改革开放一一中国特色一一市场经济一一三个代表
12.(2分)“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首要前提是()
A.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B.坚持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
C.区域内的少数民族聚居D.区域内部要设置自治机关
13.(2分)“紫荆绽后白莲开,喜事编趾拦路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添新彩。”诗中的“白莲开”
是指(
A.开国大典B.北京申奥成功
C.香港回归D.澳门回归
14.(2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在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这个
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倾覆。”这个“定海神针”指()
A.《告台湾同胞书》B.“九二共识”
C.两岸“三通”D.和为上计
15.(2分)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较少。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解放
军组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这说明新时代强军建设()
A.武器装备不断更新升级B.海军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C.实现了单一军种到诸兵种合成的转变D.突破了依赖进口到自主研发的瓶颈
16.(2分)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
原则。以下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A.互不侵犯B.互惠互利
C.互不干涉内政D.和平共处
17.(2分)如图是1993〜2014年中国国家元首出访地区及次数分布示意图。由此可见,中国()
•撒哈拉沙漠地区•拉丁美洲•北美和大洋洲西欧・东欧和中亚・亚洲
A.实行“一边倒”方针B.重在建立睦邻友好关系
C.推行全方位新型外交D.主导国际间的外交关系
18.(2分)如表是《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一书中列出的三件大事,其共同的影响是()
92.抗美援朝战争
9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94.尼克松访华
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B.加强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C.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D.打破美国对华经济封锁
19.(2分)2025年开年,DeepSeek彻底突破技术圈层,正式发布DeepSeek-R1模型,并同步开源模型
权重。其在全球迅速爆红,成为热议高频词。材料表明DeepSeek发展的因素是()
A.重视科技创新B.经济全球化浪潮
C.结合中国国情D.加强国际合作
20.(2分)新时代工匠精神包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核心内涵。下列人物发扬新
时代工匠精神的是()
A.荣宗敬、张骞B.邱少云、黄继光
C.焦裕禄、雷锋D.袁隆平、屠呦呦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1小题12分,第22小题6分,第23小题12分,第24小题10
分,共40分。)
21.(12分)某校同学以“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图
片和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民申谪加入农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板革法》1902年,毛泽东.周息来.
产合作社贵到广大农足的热烈拥护陈云在“七千人大会”上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1)同学们在整理图片时,将图片顺序搞乱了,请帮助他们按历史的发展脉络排列图片的顺序。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
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联系材料一,解释图二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
材料二: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
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
需要。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4)图三反映出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5)图四会议召开前我国经济出现了什么问题?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事件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71年10月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001年6月中国倡议并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
2008年8月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
2023年3月在中国劝和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恢复了中断七年的外交关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确立一个主题,围绕该主题,任意选取三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史实,加以说
明。(要求:主题明确,至少结合三个史实加以说明,史论结合,表述清楚,符合逻辑。)
2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
一—尼克松
材料三: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可
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
材料四:历史图片
材料五:……它为香港的特殊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这一构想树立了一个榜样,说明看来
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解决以及应该如何解决。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材料六:这时,距7月1日0时只差几秒,全场一片肃穆。0时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
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响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全场沸
腾了。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的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是发生了何事?与哪次会议有关?
(2)从材料二到材料三,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3)结合材料四、五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构想”指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六及所学知识,指出香港回归有何重要意义。
(5)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一个国家外交局面的因素有哪些。
24.(10分)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影响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全面恢复国民经济,并有计划地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一些院校新增了原子能、半导体、电子学、自动化等新技术专业。据统计,仅从1949年8月至1955
年11月,就有包括李四光、邓稼先等在内的1536名高级知识分子毅然放弃西方国家优越的工作环境和
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制定了高科技发展规划。……经过不懈努力,在核技术、空间技术
以及基因工程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
材料三:
——2017年7月《金融时报》
材料四:2015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指出未来要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10个
领域里取得突破性发展,其中5G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发展的重点。最近,在5G技术
方面领跑世界的华为公司被美国列入贸易禁令“实体名单”,遭到打压。……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科研能够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列举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至少二项)
(3)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2013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创新指数发展呈何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两者有何关联?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学生应该为构建创新型国家做出哪些努力?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外国语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选择题(共20小题)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CDCCBCBABC
题号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BCBCAAD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
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答案】C
【解答】①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是会议的重要成
果之一,该内容可能被刊登。②会议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任命周恩来为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是在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而非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所以该内容不会被刊登。③国旗国都及纪年均已确定。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国都定于北平(改名为北京),
纪年采用公元纪年,这些重要决定会被《人民日报》报道。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
缅怀,这一决定具有重要意义,会被刊登,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D
【解答】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与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年)的目的
和影响无关。抗美援朝的核心是抵御美国对朝鲜的侵略,保卫新中国安全,而非解决国内统一问题,A
错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国家经济资源更多投入到战争保障中,客观上对经济建设有一定压力。新中
国经济建设新局面的开拓主要始于1953年“一五”计划的实施,与战争的直接影响无必然联系,B错
误。中华民族由衰到兴的转折点是抗日战争的胜利,它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
利。抗美援朝是新中国成立后抵御外来侵略的战争,虽提升了国际地位,但并非“由衰到兴”的历史转
折,C错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体现了抗美援朝的战略意义:通过战争挫败美国的侵略企图,
避免新中国面临更多外部威胁。战争的胜利使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解除了美国对东北边境的直
接军事威胁,为新生政权创造了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国内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解答】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土地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
得迅速恢复和发展,C项正确;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与题干信息“1950
年冬,湖南省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1951
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不符,排除A项;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排除B项;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推动了社会主义工
业化,与土地改革无关,排除D项。
故选:Co
4.【答案】C
【解答】根据材料“1954年4月,中国第一个大型合金钢生产基地一一北满钢厂在黑龙江破土动工,
三年半后全厂落成。此后,北满钢厂为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坦克、第一颗原子弹、第一艘核潜艇提供了
重要部件用钢”可知,一五计划中北满钢厂建成,它为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坦克、第一颗原子弹、第一
艘核潜艇提供了重要部件用钢,推动了国防科技发展,C项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A
项;材料没有体现一五计划改变了整体工业布局,排除B项;一五计划时我国还没有建立完整工业体
系,排除D项。
故选:Co
5.【答案】B
【解答】根据题干信息“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的人口为5.7亿。
各地选出的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有战斗英雄,有各界工作者,还有少数民族、海外
华侨代表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各个阶层、各
个民族,充分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项正确;题干反映了民主的广泛性,未体现决策的科学性,排除
A项;题干反映了民主的广泛性,与各民族大团结无关,排除C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召开,确立了最高权力机关,排除D项。
故选:Bo
6.【答案】C
【解答】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
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
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C项正确;一五计划的
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排除A项;中共八大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B
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排除D项。
故选:Co
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A.打土豪,分田地出现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出现于大跃进时期。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出现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D.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出现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故选:Co
8.【答案】B
【解答】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启,不符合题意,排除A。
B.根据材料“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及
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B正确。
C.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完成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排除C。
D.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排除D。
故选:Bo
9.【答案】A
【解答】粮票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而个体工商执照代表的是出现了私营经济。股票也是私营经济出
现的表现,反映了市场经济特征,所以材料整体体现的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A正确;
材料体现不出民族团结进步,B排除;材料体现不出综合国力增强,C排除;材料体现不出祖国统一大
业,D排除。
故选:Ao
10.【答案】B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
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
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B项正确;综上分析可知,广西、江苏、辽宁、山东,
均不是4个经济特区所在地,排除ACD项。
故选:Bo
H.【答案】C
【解答】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
思想;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符合题意;“三个代表”与中共十六大有关,排除A;主要矛盾与中共
十九大有关,排除B;市场经济与中共十四大有关,排除D。
故选:Co
12.【答案】B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以少数民族聚居为条件、以行使自治权为基本内容、以国
家的统一为前提,B项正确;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目的和内容,不符合题
干要求,排除A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以少数民族聚居为条件,排除C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以设立
自治机关为依托,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选:B=
1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常识,要知道紫荆花是香港的区花,白莲花是澳门的区花,知道了这些常
识,就知道“白莲开”是指澳门回归,“紫荆绽”是指香港回归。
故选:D。
14.【答案】B
【解答】A.《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于1979年元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海峡两
岸实行通航、通商、通邮和探亲,与材料中“关键在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无关,排除A项;
B.根据材料“关键在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没有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
涛骇浪,甚至彻底倾覆”等信息可知,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
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因此材料中“定海神针”是指九二共识”,B
项正确;
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峡两岸实行“三通”在1979年已经提出,实现是在2008年,与材料中坚持一
个中国的原则无关,排除C项;
D.“和为上计”是毛泽东提出的对台政策,排除D项。
故选:Bo
15.【答案】C
【解答】据"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较少。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
解放军组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可知,我国的军种从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的单
一军种到中共十八大以来诸兵种的合成,这说明新时代强军建设实现了单一军种到诸兵种合成的转变,
C项正确;题干体现了我国军种的变化,而不是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升级,排除A项;题干体现了我
国军种的变化,而不单单是海军,排除B项;“突破了依赖进口到自主研发的瓶颈”与题干材料无关,
排除D项。
故选:Co
16.【答案】B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础,其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
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互惠互利,互惠互利不属于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B项符合题意;ACD均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答案】C
【解答】A.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排除。
B.题干中的国家并不都是邻国,排除。
C.由图中所示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访的国家遍布全球以及次数多可以看出,新时期我国推行全
方位的外交政策,正确。
D.我国主导国际间的外交关系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Co
18.【答案】A
【解答】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
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为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1964年10月
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大大提
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在上海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提高了中国的
国际地位。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o
19.【答案】A
【解答】据题干“2025年开年,DeepSeek彻底突破技术圈层,正式发布DeepSeek-R1模型,并同步
开源模型权重。其在全球迅速爆红,成为热议高频词”可知,材料表明DeepSeek发展的因素是重视科
技创新。故A符合题意;材料表明DeepSeek发展的因素是重视科技创新,不是经济全球化浪潮、结合
中国国情、加强国际合作,排除BCD。
故选:Ao
20.【答案】D
【解答】1973年,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釉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被称为“东方魔稻”,
他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
量展开研究。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
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由于对
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新中国成立以来,各
行各业涌现出许多具有“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他们是袁隆平、屠呦呦,D符合题意;荣宗敬、张骞
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的人物,排除A;邱少云、黄继光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人物,排除B;焦裕禄、雷锋
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人物,排除C。
故选: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1小题12分,第22小题6分,第23小题12分,第24小题10
分,共40分。)
21.【答案】(1)顺序:图二、图一、图四、图三。
(2)原因:土地改革让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调整: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激发了农民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农业生产和
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5)问题: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原因:人民群众想要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但急于求成,忽
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
【解答】(1)观察题干图片可知,图一与1953年一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有关,图二与1950年一
1952年的土地改革有关,图三与1978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图四出现在1962年。故按
历史的发展脉络排列图片的顺序应该是图二、图一、图四、图三。
(2)联系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
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可知,图二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
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是土地改革让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据图三的“联产承包好”可知,图三反映出我国在农村实行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5)图四“七千人大会”召开前我国经济出现了发生严重困难。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是人民群众想要改
变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
故答案为:
(1)顺序:图二、图一、图四、图三。
(2)原因:土地改革让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调整: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激发了农民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农业生产和
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5)问题: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原因:人民群众想要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但急于求成,忽
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
2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本题是小论文题,写小论文,史实要正确,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必须做到观点明确、清
楚;论据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论证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确立主题为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选择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
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
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东方红一号。“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
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
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标志着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故答案为:
主题: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论述: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
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
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东方红一号。“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
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
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标志着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
高。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3•【答案】(1)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会议: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
(2)转变:从反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中国加入联合国(敌对/排斥态度),转变为承认中国对
国际和平的关键作用,寻求打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重视中国、谋求和解)。
(3)构想:“一国两制”。
(4)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5)因素:国家综合实力;国际战略格局全球/地区权力结构变动驱动外交调整;外交政策与智慧灵活
务实的策略;民族诉求与历史脉络等。
【解答】(1)事件、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
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第1976次全体会议上,就“恢复中华人民
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表决的决议。该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
的压倒多数通过。主要内容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
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
驱逐出去。
(2)转变:根据材料二“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
合国”可得出,反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中国加入联合国(敌对/排斥态度);根据材料二“正如
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
久的和平的……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可得出,承认中国对国际和平的关键作用,寻
求打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重视中国、谋求和解)。因此转变是从反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
中国加入联合国(敌对/排斥态度),转变为承认中国对国际和平的关键作用,寻求打开中美关系正常化
的大门(重视中国、谋求和解)。
(3)构想:根据材料五“这一构想树立了一个榜样,说明看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解决以及应该
如何解决”可知,与此相关的是“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
(4)意义:根据材料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响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
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全场沸腾了”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HRBP岗人员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北京清华附中上庄学校招聘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永新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城市社区专职网格员【3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开封杞县消防救援大队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金华永康市医疗卫生单位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9人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海南文昌市人民医院编外工作人员招聘(9号)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呼伦贝尔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竞争性比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云数融合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北京回龙观医院招聘2人(第三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江苏泰州学院招聘专职辅导员和专任教师1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股权投资基金培训课件
- 千川投手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注塑机熔胶筒螺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职业培训班级管理制度
- 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应用9331变形及致死现象》课件-人教版必修二
- DB31/T 1093-2018混凝土砌块(砖)用再生骨料技术要求
- 培训机构教务老师工作计划
- 2025新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难忘的童年》教学设计教案
- 《乐东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0-2035)》
- 2025年五荒土地承包合同
- 《探索人工智能:机器翻译课件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