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_第1页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_第2页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_第3页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_第4页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人教部编版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古代世界的

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5春•吐鲁番市期中)“被征服者希腊反而战胜了征服者罗马,使粗野的拉丁民族迈向文明开化。“这

句话表明()

A.罗马并未实现对希腊的征服

B.希腊文化影响了罗马的发展

C.罗马征服希腊是错误的选择

D.军事征服无助于文化的发展

2.(2025春•清远期中)下边文本框是某历史研究小组在研究某个历史主题时搜集到的一些材料目录。这

一历史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1)冶铁技术的传播(2)甘英出使大秦(3)字母文字的演化。(4)亚历山大东征

A.人类文明的产生B.古代帝国的扩张

C.古代文明的交流D.文明的多元一体

3.(2025春•浙江期中)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①希腊最初的雕塑艺术借鉴了埃及

②冶铁技术从埃及扩散到西亚等地

③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腓尼基

④西亚神话成为希腊神话重要内容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4.(2025春•保定期中)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如图为贵霜帝国时期的钱币,钱币上的铭文是希

腊语,钱币正面人物为国王,左图写的是国王名字,右图铭文的意思是“大王”或“诸王之王”,钱币

反面为印度教神灵湿婆像。

从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①贵霜帝国未建立完全的中央集权制②贵霜帝国的经济基础是商

业贸易③贵霜帝国呈现出混合文化的特征④突厥人入侵印度传播印度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2025春•荣昌区校级期中)腓尼基地处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商业比较发达,为方便记录,人们

发明了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并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

种字母,西传后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这表明()

A.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地区

B.地区之间交流促进文字的产生

C.腓尼基字母因实用性强被其他文明借鉴

D.商人推动了排尼基字母的传播

6.(2025春•道里区校级期中)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的殖民活动极为活跃,不仅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众多

殖民城邦,还与东方的埃及、巴比伦等文明有了广泛接触。在这一时期,埃及的宗教仪式、巴比伦的天

文历法等知识逐渐传入希腊,同时希腊的陶器、青铜工艺等也传播到东方地区。止匕外,希腊殖民者还将

字母文字带到所到之处,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发展。据此可知,古希腊的殖民活动()

A.巩固了雅典在希腊城邦中的霸主地位

B.直接推动了希腊化时代大规模文化融合

C.改变了古希腊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D.促进了不同区域间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7.(2025春•安徽期中)从公元前331年到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帝国征服和组建了12个省,只有一个

省的总督是马其顿人,其他各省的总督都是当地贵族。这一做法旨在()

A.充分保留区域特色文明

B.促进不同区域间文化交流

C.实现希腊文化中心东移

D.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

8.(2025春•安徽期中)在罗马帝国形成阶段,大一统帝国构建所需克服的阻力主要来自古典城邦观念的

反等级制传统,而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则主要来自古罗马人的本土殖民传统以及东方希腊化世界的君主崇

拜。由此可知,罗马帝国()

A.元首制下的元首权力不受限制

B.军事扩张推动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C.文化中抛弃了传统的城邦观念

D.制度构建整合了不同的文化资源

9.(2025春•湖北期中)如表为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法律文献核心内容历史意义

《十二铜表法》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明确公民权利义务限制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奠定法律公开

化基础

万民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强调自然法原适应多民族统治,推动法律平等化与普适

贝U性

《查士丁尼法典》系统编纂历代法令,确立公法与私法体罗马法体系化,成为近代西方法律渊源之

系一

其演变反映的核心线索是()

A.从维护贵族特权转向保护平民权益

B.以自然法精神实现法律的平等自由

C.适应社会的变化强化对统治的维系

D.构建完整罗马法体系解决社会危机

10.(2025春•南岗区校级期中)据文献记载,公元前1250年,赫梯国王哈图西里三世在一封信中就已经

提及铁的生产和贸易,在随后的公元前1200年至前1000年,炼铁的技术在西南亚得到传播;公元前

800年,块炼铁的冶炼方法又传到了中欧。这反映了()

A.冶铁技术走向成熟B.贸易对象复杂多变

C.文明的传播与交流D.全球联系日益加强

11.(2025•普宁市校级模拟)考古人员在波斯都城苏萨发现了公元前五世纪的石柱雕刻,其中以皇家弓箭

手为题材的部分雕刻中,弓箭手的服装为套头式,这是波斯的本土服装,而衣着宽松的披挂方式,则来

自巴比伦和亚述。这表明当时()

A.军事胜利改变了艺术创作取向

B.城市建设突出文化艺术创作

C.文明交流有利于文化艺术融合

D.经济发展重塑民族文化内核

12.(2025•河南模拟)亚述帝国阿淑尔行省总督埃沙拉在回复国王萨尔贡二世的一封信中,提及了两种破

坏蝗虫卵的方法:一是用刺柏粉熏蒸,二是直接捣毁。萨尔贡二世写信命令埃沙拉用这两种方式破坏蝗

虫卵,而埃沙拉在接到国王的命令前就发布了相关的命令。由此可见,亚述帝国当时()

A.中央集权削弱B.农业地位重要

C.治理体系完善D.科学技术先进

13.(2025春•安徽期中)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后,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

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由此可知,亚历山大()

A.继承了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

B.解决了社会主要矛盾

C.践行了所有民族平等的政策

D.强化了国家治理能力

14.(2025•建湖县校级三模)虽然亚历山大大帝进行了军事征服,但他对被征服地区的传统习惯多表示尊

重。在希腊化世界,希腊文化被理所当然地视为一种强势文化,但实际上它没有形成一种取代所有现存

文化的全新文化形态,反而受当地文化影响,使这一时期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这反映了希腊化世界

()

A.文化传播的广泛性B.文化发展的差异性

C.文化冲突的平和性D.文化交融的双向性

15.(2025春•安徽期中)埃及新王国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大国争霸;古巴比伦王国首次

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还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

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这表明()

A.多元一体格局已经形成

B.西亚是世界最为动荡的地区

C.农耕文明的影响力增强

D.战争是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

二.材料题(共2小题)

16.(2025春•河南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多样化或者多元化的客观反映,而具有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恰也是各文化之

间交流互鉴、取长补般的基础。尽管国内外学界对人类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史仍存在分政,但技术,考古,

日史等领的实践证明“人类文明都不是孤立的你系”,是界学化赛洲依是一种普施现象,世界文化多样

性既是世界现实多样性的客观存在,也是互学性应核的我,更是创制造的关键因素,无论未来的世界如

何变化,迹求差异性中的共同性应该是我们创造美好世尊的基本思维和共同价值趋向。

——摘编自彭青龙《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交流互鉴》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

晰)

17.(2025春•南阳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推翻了米底王国的统治,建立了波斯帝国。在居鲁士及其后继者大流士

一世的领导下,波斯帝国迅速崛起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波斯帝国东起印度河流域,西至爱琴海沿岸,北

达高加索山脉,南抵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其统治下的民族众多,语言、文化和宗教各异,对各地原有宗

教,不加干涉和排斥,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为有效管理这个庞大的帝国,波斯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有

效的政治制度,将全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设总督治理;将全帝国划分为五个大的军区,每个大军区下

辖若干省军区。各军区长官由国王任命,总督不管军事,军事长官和行省总督互不相属,可收互相监视

之效。

——摘编自吴于麾、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斯帝国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波斯帝国崛起的意义。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人教部编版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古代世界的

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BCDBBDDDCCC

题号12131415

答案BDDC

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5春•吐鲁番市期中)”被征服者希腊反而战胜了征服者罗马,使粗野的拉丁民族迈向文明开化。“这

句话表明()

A.罗马并未实现对希腊的征服

B.希腊文化影响了罗马的发展

C.罗马征服希腊是错误的选择

D.军事征服无助于文化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古希腊文明,考生可结合材料“被征服者希腊反而战胜了征服者罗马,使粗野的拉丁

民族迈向文明开化”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被征服者希腊反而战胜了征服者罗马,使粗野的拉丁民族迈向文明开化”可知,诗

人贺拉斯实际上在赞颂希腊文化。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征服希腊后,罗马人继承了希腊的文化遗产,使

罗马人克服了“粗野”,进一步实现文明开化,故选B项;

A说法不符材料和史实,故排除;

材料反映出诗人对希腊文化和罗马文明开化的称颂,并没有表达“罗马征服希腊是错误的选择”,故排

除C;

材料反映的是军事征服有助于文化发展,故排除D。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古希腊文明,既考查了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也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属于一道典型试题。

2.(2025春•清远期中)下边文本框是某历史研究小组在研究某个历史主题时搜集到的一些材料目录。这

一历史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1)冶铁技术的传播(2)甘英出使大秦(3)字母文字的演化。(4)亚历山大东征

A.人类文明的产生B.古代帝国的扩张

C.古代文明的交流D.文明的多元一体

【分析】本题考查了人类文明交流,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吸收了东方文化,传播了希腊文化,而冶铁技术的传播、字母文

字的演化、甘英出使大秦都是古代文明交流的具体体现,C项正确;

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是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和城市的出现,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

材料只有“亚历山大东征”反映古代帝国的扩张,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

材料仅体现了文明的交流,文明的多元一体指的是一个文明体系中既包含多个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又

通过共同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实现统一和整合的过程,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了人类文明交流,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2025春•浙江期中)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①希腊最初的雕塑艺术借鉴了埃及

②冶铁技术从埃及扩散到西亚等地

③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腓尼基

④西亚神话成为希腊神话重要内容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人类文明交流,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人类文明交流。

【解答】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说法正确的是①“希

腊最初的雕塑艺术借鉴了埃及”说法正确,在艺术领域,早期希腊雕塑、绘画多模仿古埃及的风格,特

别是在人物姿态、对称性和造型上,希腊雕像如库洛斯雕像(青年男子立像)深受埃及艺术的影响;

②“冶铁技术从埃及扩散到西亚等地”说法错误,冶铁技术最初起源于西亚,随后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

地;

③“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腓尼基”说法正确,腓尼基人发明了由22个字母组成的文字;

④“西亚神话成为希腊神话重要内容”说法正确,西亚的神话故事通过文化交流传入希腊,并对希腊神

话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说法正确的有①③④,D项正确,排除A、B、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人类文明交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2025春•保定期中)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如图为贵霜帝国时期的钱币,钱币上的铭文是希

腊语,钱币正面人物为国王,左图写的是国王名字,右图铭文的意思是“大王”或“诸王之王”,钱币

反面为印度教神灵湿婆像。

从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①贵霜帝国未建立完全的中央集权制②贵霜帝国的经济基础是商

业贸易③贵霜帝国呈现出混合文化的特征④突厥人入侵印度传播印度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古印度文明,解题关键信息是“如图为贵霜帝国时期的钱币,钱币上的铭文是

希腊语,钱币正面人物为国王,左图写的是国王名字,右图铭文的意思是‘大王'或‘诸王之王‘,钱

币反面为印度教神灵湿婆像”。

【解答】①根据材料“诸王之王”分析可知,贵霜帝国并未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正确;

②贵霜帝国的经济基础是农牧业,排除;

③材料中贵霜帝国的货币涉及希腊和印度文明,说明其是多元混合文化,正确;

④材料不涉及突厥入侵,排除。

故选:Bo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古印度文明,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5.(2025春•荣昌区校级期中)腓尼基地处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商业比较发达,为方便记录,人们

发明了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并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

种字母,西传后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这表明()

A.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地区

B.地区之间交流促进文字的产生

C.腓尼基字母因实用性强被其他文明借鉴

D.商人推动了排尼基字母的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了人类文明交流,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据材料“腓尼基地处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商业比较发达,为方便记录,人们发明了腓尼

基字母。”可知,地区之间交流促进文字的产生,B项正确;

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地区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

材料体现的是文明之间的交流,与文字的功能无关,排除C项;

文字的传播过程中不仅仅商人的推动,因素有很多的,排除D项。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了人类文明交流,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6.(2025春•道里区校级期中)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的殖民活动极为活跃,不仅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众多

殖民城邦,还与东方的埃及、巴比伦等文明有了广泛接触。在这一时期,埃及的宗教仪式、巴比伦的天

文历法等知识逐渐传入希腊,同时希腊的陶器、青铜工艺等也传播到东方地区。此外,希腊殖民者还将

字母文字带到所到之处,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发展。据此可知,古希腊的殖民活动()

A.巩固了雅典在希腊城邦中的霸主地位

B.直接推动了希腊化时代大规模文化融合

C.改变了古希腊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D.促进了不同区域间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古希腊文明,解题关键信息是“在这一时期,埃及的宗教仪式、巴比伦的天文

历法等知识逐渐传入希腊,同时希腊的陶器、青铜工艺等也传播到东方地区。此外,希腊殖民者还将字

母文字带到所到之处,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发展”。

【解答】A.材料不涉及雅典在希腊城邦中的地位,排除;

B.希腊化时代是随着亚历山大远征开始的,排除;

C.材料涉及经济文化交流,不涉及古希腊的经济结构,排除;

D.根据“在这一时期,埃及的宗教仪式、巴比伦的天文历法等知识逐渐传入希腊,同时希腊的陶器、青

铜工艺等也传播到东方地区。此外,希腊殖民者还将字母文字带到所到之处,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发展”

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古希腊的殖民活动,促进了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古希腊文明,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7.(2025春•安徽期中)从公元前331年到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帝国征服和组建了12个省,只有一个

省的总督是马其顿人,其他各省的总督都是当地贵族。这一做法旨在()

A.充分保留区域特色文明

B.促进不同区域间文化交流

C.实现希腊文化中心东移

D.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亚历山大帝国征服和组建了12个省,只有一个省的总督是马其顿人,其他各省的

总督都是当地贵族”并结合所学可知,亚历山大帝国在征服波斯等地后,面对庞大的疆域和复杂的民族

结构,采取了灵活的政治策略,沿用波斯等地的传统治理模式,重用当地贵族担任行政职务。这一做法

通过保留地方精英的权力,利用其影响力减少反抗、维持秩序,从而有效实现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D

项正确;

“保留区域特色文明”是这一政策的客观结果,而非主观目的,排除A项;

文化交流是长期客观结果,并非总督任命的直接意图,排除B项;

“希腊文化中心东移”主要通过推广希腊语言、建筑和制度实现,与重用本地贵族的管理方式相悖,排

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

的能力。

8.(2025春•安徽期中)在罗马帝国形成阶段,大一统帝国构建所需克服的阻力主要来自古典城邦观念的

反等级制传统,而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则主要来自古罗马人的本土殖民传统以及东方希腊化世界的君主崇

拜。由此可知,罗马帝国()

A.元首制下的元首权力不受限制

B.军事扩张推动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C.文化中抛弃了传统的城邦观念

D.制度构建整合了不同的文化资源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

【解答】材料指出罗马帝国在构建大一统帝国时,既面临古典城邦观念反等级制传统的阻力,又利用了

古罗马本土殖民传统和东方希腊化世界的君主崇拜等文化资源,这说明罗马帝国制度构建整合了不同的

文化资源,故D项正确;

材料未提及元首制下元首权力的情况,且元首权力也并非不受限制,A项错误;

希腊化时代在罗马帝国形成之前就已存在,是亚历山大东征推动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而不是罗马帝国

的军事扩张,B项错误;

“抛弃”说法过于绝对,材料只是说罗马帝国构建时面临古典城邦观念的阻力,并非完全抛弃传统城邦

观念,C项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学生需了解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的相关知识。

9.(2025春•湖北期中)如表为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法律文献核心内容历史意义

《十二铜表法》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明确公民权利义务限制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奠定法律公开

化基础

万民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强调自然法原适应多民族统治,推动法律平等化与普适

贝U性

《查士丁尼法典》系统编纂历代法令,确立公法与私法体罗马法体系化,成为近代西方法律渊源之

系一

其演变反映的核心线索是()

A.从维护贵族特权转向保护平民权益

B.以自然法精神实现法律的平等自由

C.适应社会的变化强化对统治的维系

D.构建完整罗马法体系解决社会危机

【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

【解答】从《十二铜表法》到万民法再到《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法的发展是随着罗马国家从共和国到

帝国的发展,以及统治区域的扩大、民族的增多等社会变化而不断演变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强化对

统治的维系,故C项正确;

罗马法的演变并非单纯从维护贵族特权转向保护平民权益,它始终是为了维护罗马统治阶级的利益,A

项错误;

自然法精神是罗马法的重要原则,但实现法律的平等自由并非罗马法演变的核心线索,罗马法在不同时

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和适用范围,B项错误;

构建完整罗马法体系是罗马法发展的一个结果,但解决社会危机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不能全面反映罗马

法演变的核心线索,D项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罗马法,学生需了解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0.(2025春•南岗区校级期中)据文献记载,公元前1250年,赫梯国王哈图西里三世在一封信中就已经

提及铁的生产和贸易,在随后的公元前1200年至前1000年,炼铁的技术在西南亚得到传播;公元前

800年,块炼铁的冶炼方法又传到了中欧。这反映了()

A.冶铁技术走向成熟B.贸易对象复杂多变

C.文明的传播与交流D.全球联系日益加强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人类文明的交流,解题关键信息是“在随后的公元前1200年至前1000年,炼铁

的技术在西南亚得到传播;公元前800年,块炼铁的冶炼方法又传到了中欧”。

【解答】A.题干仅提及技术传播,未涉及技术本身的成熟度(如工艺优化等内容),排除;

B.题干核心是技术传播,而非贸易对象的复杂性,偏离主题,排除;

C.题干中赫梯王国的炼铁技术随着对外贸易传播到西南亚和中欧,可以得出冶铁技术随对外贸易,其在

不同地区的传播,直接反映文明的传播与交流,正确;

D.题干涉及区域有限(赫梯、西南亚、中欧),未达到“全球”范畴,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人类文明的交流,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11.(2025•普宁市校级模拟)考古人员在波斯都城苏萨发现了公元前五世纪的石柱雕刻,其中以皇家弓箭

手为题材的部分雕刻中,弓箭手的服装为套头式,这是波斯的本土服装,而衣着宽松的披挂方式,则来

自巴比伦和亚述。这表明当时()

A.军事胜利改变了艺术创作取向

B.城市建设突出文化艺术创作

C.文明交流有利于文化艺术融合

D.经济发展重塑民族文化内核

【分析】本题考查了人类文明交流,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A.军事胜利改变了艺术创作取向:题目中并未提及军事胜利与艺术创作取向之间的直接关联。

仅仅因为波斯吸收了其他文明的元素,并不能直接说明是军事胜利导致的。此选项不正确。

B.城市建设突出文化艺术创作:题目描述的是石柱雕刻中的服装风格,并未涉及城市建设与文化艺术创

作的关系。此选项与题目描述不符。此选项不正确。

C.文明交流有利于文化艺术融合:从题目描述中可以看出,波斯的皇家弓箭手服装既有波斯的本土元素

(套头式),又吸收了巴比伦和亚述的元素(宽松的披挂方式)。这明显体现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融合。

此选项正确。

D.经济发展重塑民族文化内核:题目中并未提及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内核之间的关系。仅仅因为服装风

格的融合,并不能说明整个民族文化内核被重塑。此选项过于夸大。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12.(2025•河南模拟)亚述帝国阿淑尔行省总督埃沙拉在回复国王萨尔贡二世的一封信中,提及了两种破

坏蝗虫卵的方法:一是用刺柏粉熏蒸,二是直接捣毁。萨尔贡二世写信命令埃沙拉用这两种方式破坏蝗

虫卵,而埃沙拉在接到国王的命令前就发布了相关的命令。由此可见,亚述帝国当时()

A.中央集权削弱B.农业地位重要

C.治理体系完善D.科学技术先进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总督与国王在信件中讨论农业治理的具体办法,体现了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可

见农业在该国的重要性,B项正确;

总督发布的命令与国王的旨意一致,总督发布命令之前并不知道国王会发布命令,其命令的发布是一种

主动作为,并不能体现对中央集权的挑战,排除A项;

治理体系完善应该包括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且应体现出较好的成效,由材料只能看出亚述君臣积极治

理国家,排除C项;

材料中的两种方法技术含量较低,且材料并没有提供对比信息,体现不出“先进”,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学生需掌握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区别。

13.(2025春•安徽期中)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后,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

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由此可知,亚历山大()

A.继承了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

B.解决了社会主要矛盾

C.践行了所有民族平等的政策

D.强化了国家治理能力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亚历山大远征,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这是强化中央集权的

表现;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便于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推广希腊文

化,有助于在文化上加强对帝国的整合与统治。这些措施综合起来,都是为了强化国家治理能力,D项

正确;虽然亚历山大推行的一些措施与波斯帝国有相似之处,但从题干中无法得出是继承了波斯帝国的

制度,排除A项;“解决了社会主要矛盾”说法绝对,排除B项;题干重点强调的是亚历山大在灭亡波

斯后采取的统治措施,并不能使所有民族平等,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亚历山大远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2025•建湖县校级三模)虽然亚历山大大帝进行了军事征服,但他对被征服地区的传统习惯多表示尊

重。在希腊化世界,希腊文化被理所当然地视为一种强势文化,但实际上它没有形成一种取代所有现存

文化的全新文化形态,反而受当地文化影响,使这一时期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这反映了希腊化世界

()

A.文化传播的广泛性B.文化发展的差异性

C.文化冲突的平和性D.文化交融的双向性

【分析】本题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据材料“但他对被征服地区的传统习惯多表示尊重。在希腊化世界,希腊文化被理所当然地视

为一种强势文化,但实际上它没有形成一种取代所有现存文化的全新文化形态,反而受当地文化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腊文化与当地文化相互影响,既有希腊文化对当地文化的渗透,也有当地文化对

希腊文化的反馈,这体现了希腊化世界文化交融的双向性,D项正确;材料主要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的

交流与融合,没有足够信息表明希腊文化传播具有广泛性,排除A项;材料重点在于希腊文化与当地

文化的相互作用,而非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排除B项;材料重点在于希腊文化与当地文化的

相互作用,没有提及文化冲突平和与否,无法得出“文化冲突的平和性”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5.(2025春•安徽期中)埃及新王国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大国争霸;古巴比伦王国首次

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还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

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这表明()

A.多元一体格局已经形成

B.西亚是世界最为动荡的地区

C.农耕文明的影响力增强

D.战争是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埃及新王国、古巴比伦王国和亚述帝国都属于农耕文明,其势力扩张至更广阔

的地域,说明农耕文明的影响力日益增强,C项正确;

题干体现了不同文明国家间的冲突,并没有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一体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

“西亚是世界最为动荡的地区”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

虽然这些国家通过战争进行扩张,但不能就此得出“战争是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这一结论,排除D

项。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

历史问题的能力。

材料题(共2小题)

16.(2025春•河南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多样化或者多元化的客观反映,而具有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恰也是各文化之

间交流互鉴、取长补般的基础。尽管国内外学界对人类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史仍存在分政,但技术,考古,

日史等领的实践证明“人类文明都不是孤立的你系”,是界学化赛洲依是一种普施现象,世界文化多样

性既是世界现实多样性的客观存在,也是互学性应核的我,更是创制造的关键因素,无论未来的世界如

何变化,迹求差异性中的共同性应该是我们创造美好世尊的基本思维和共同价值趋向。

——摘编自彭青龙《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交流互鉴》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

晰)

【分析】本题考查人类文明交流,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人类文明交流。

【解答】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多元文化恰恰也是各文化之间交流互鉴、取长补短的

基础”“人类文明都不是孤立的体系”得出论题:世界古代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

进步。其次,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世界文明产生的特点、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史实阐述分析,如人类最

初的文明虽然出现在亚非欧大陆的若干地区,相互之间的联系较少。但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

明区域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古代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如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

北非一些地区;西亚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古代希腊雕刻艺术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古

代埃及;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了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古代中国(汉朝)通过丝绸之路

和古罗马直接进行贸易交流,也带动了丝路沿线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古代埃及王国、亚述帝国、波斯、

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都曾扩张领土,促进了不同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进而得出结论:在人

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不同地区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呈现出交融发展的态势,人类文明

因交流交往而丰富多彩。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