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必刷常考题之修辞与语法_第1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必刷常考题之修辞与语法_第2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必刷常考题之修辞与语法_第3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必刷常考题之修辞与语法_第4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必刷常考题之修辞与语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统编版九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修辞与语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2秋•临澧县期末)请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

家。

C.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主要要素。

D.金庸将所著作品名称的首字连到一起,作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句

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正确的。

2.(2017春•龙凤区校级期末)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如果春天是珠圆玉润的小诗,夏日是管弦嘈切的歌剧,那秋天则是一篇优美绚丽的神话,富于想象,

更富于色彩。你不觉得它像一个乡村美人么?乍得了远亲姨祖母的首饰箱,遂天真地在人前尽量炫弄了。

于是枝头挂上了红玛瑙似的小果子,藤间缀上了紫水晶似的葡萄珠,亮闪闪地耀着你的眼。秋天是豪华的,

慷慨的,它给予人们的唯恐不多不够,它献出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如果说春天像一个恋人,秋天不是

更像一个母亲么?

A.文段开始,作者把秋天比喻成“一篇优美绚丽的神话”,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秋天富于想象,更富于

色彩的特点

B.文段中“炫弄”一词,赋予秋天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刻画出秋天向人们展示果实时的天真可爱的样

C.文段中把果实比喻成“红玛瑙”“紫水晶”,写出了果实的色彩美,形态美,突出了秋天到处结满累

累硕果的特点

D.文段最后,作者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加强语气,强调了秋天就像母亲一样,尽其所能地给予,

唯恐不多不够

3.(2024•绵阳模拟)下列各项中,与“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希望是黑夜里的星星,给我们带来光明和勇气。

B.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C.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D.雨是最寻常的……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4.(2024•门头沟区二模)文段中的画线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①你的科学梦因何启迪?是一板一眼的教科书,还是引人入胜的科幻故事?恐怕大多数人的回答和我

一样,是后者。②这次科幻研学之旅,赐予我一双翅膀,带我在科学梦中翱翔。我深深地感受到,③科幻

是现实与虚拟的对话,是科学与艺术的交汇,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通过本次研学,④我不仅开拓了视野,

更学会了在宏大的叙事背景中认知世界,思索人生。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5.(2024•凉州区校级一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

B.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

C.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了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D.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

6.(2024•亚东县一模)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蟠,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端木藤

良《土地的誓言》)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C.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

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的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

(贾平凹《一棵小桃树》)

D.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刘成章《安

塞腰鼓》)

7.(2024•凉州区校级二模)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思想好像一盘琴键,它静止着,等待着敏捷手指的撩拨,通过一片奇异地颤动而响出一串乐音。

用手指轻轻触动你思想的琴键,弹一曲“羽毛之旅”吧。你将感觉到阳光在你的翅膀上微笑,白云在

你的左右陪伴,和风在你的毛羽间呢喃,而大地带着它的欢乐在你的脚下眩晕。

朋友,请你记住,请你记住!

思想这盘琴键,只在敏捷的手指下才能有神奇的和鸣。

不要让你的手指因怠惰而变得僵硬。

难道你不想在思想的琴键上,弹出清秋与寒冬的春之和鸣,奏响黄昏与黑夜的黎明鸟声吗?

A.选段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思想比作一盘琴键,生动地写出了手指奏出的美妙音乐

B.选段中将“阳光”“白云”“和风”“大地”赋予人的行为,写出了琴键乐音的美妙,进而表现了思

想活跃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欣悦与飞扬

C.选段中运用“请你记住”这样的反复句式,提醒读者要始终让自己的思想保持活跃的重要性

D.选段结尾运用反问句式,强调了你应该有弹出春之和鸣,奏响黎明鸟声的想法

8.(2024•凉州区模拟)阅读下列文字,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①千百年来,长城、黄河、长江见证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磨难和辉煌。②巍巍长城,连绵逶迤,凝聚了

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建立民族自信的重要符号;③浩浩黄河,奔腾不止,塑造了自强不息的

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④滚滚长江,浩荡东流,造就了百折不挠的精神气质,

是中华民族涵养历史文脉的重要源泉。⑤它们不都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吗?⑥他们彰显了中

华民族的精神之美和壮阔之美,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内容来源:学习强国)

A.句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见证”一词将长城、黄河、长江人格化。

B.句②中的“巍巍长城”是偏正结构的短语,“连绵逶迤”是并列结构的短语。

C.句⑤是疑问句,强调了长城、黄河、长江都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D.②〜④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9.(2024•调兵山市二模)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红星照耀中国》的魅力何在?当然来自于边区革命者的奋斗生活,也来自斯诺真实而细致的笔

触。

他写的是重大的历史,是堪称民族脊梁的伟大人物,大气而有味,如同《史记》,我相信这本书

会传流下去。《红星照耀中国》写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却长期以来在西方拥有众多的读者,这本

身就是一个传奇……现在收进了新编的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是作为纪实类作品收录的,主要

想引导学生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去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胸襟气度,以传承与弘扬革命传统【甲】

还希望学生们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掌握新闻类纪实作品阅读的方法,学会如何观察事物,抓住特点,

锻炼眼力和提升表达能力。也让学生了解,新闻报道是纪实,但也有立场态度,有作者的关怀与选择。

在当今信息的时代,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选择,是非常必要的。

(节选自温儒敏《〈红星照耀中国》的魅力何在》)

A.“民族脊梁”是比喻的说法,形象地表明“伟大人物”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中坚力量。

B.“一个传奇”“纪实类作品”都是偏正短语。

C.“以传承与弘扬革命传统”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当改为“以弘扬与传承革命传统”。

D.【甲】处前后两部分内容阐述了编者收录此书的不同目的,它们是并列分句,之间须用分号。

10.(2024•潍坊二模)选出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

B.“我刚才也巡了一遍。“句中“我”是代词,“一遍”是数量词。

C.“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轻

风流水应和着。”句中“卖弄”是贬义词。

D.“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在于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早报告。”这个句子有语病,修改方

法是:将“早隔离、早治疗”与“早发现、早报告”互换位置。

H.(2024•望花区模拟)对下列语法知识的分析无确的一项是()

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不读诗词,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①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极为珍贵的一部分。3000多年前,②我们的祖

先就创作出以“诗三百”为代表的优秀诗篇,③唐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我国优秀的

文学遗产之一。唐诗具有永恒的茗术睡力,成就和影响也是无可修飒的。

A.①句“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运用了的夸张修辞手法。

B.②句“我们”是代词,作主语;“创作”是动词,作谓语。

C.③句有语病,应改为“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更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D.“艺术魅力”是并列短语,“无可比拟”是偏正短语。

12.(2023•文登区一模)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哪里还会有开拓的精神?一一这句话运用了设

问的修辞,批评“追星族”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B.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句子的主干是:能力成为因素)

C.“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该句标点符

号运用恰当。)

D.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她”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

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该句表述正确)

13.(2023•阿荣旗二模)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红活圆实的手,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昆虫记》的魅力还源于高超的写作技巧”一句的主干是“魅力源于高超技巧”。

C.“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中“沉甸甸”是形容词。

D.短语“沉着冷静”“学生读书”“考得理想”“更加美好”的结构都相同。

14.(2023•惠民县四模)有关下面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3年3月30日上午海南博鳌亚洲论坛拉开序幕。举办地点,矗立着中国最高的灯塔一一木兰头灯

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说,本次论坛上的讨论将指引全球政策制

定者在充满挑战的时期乘风破浪。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之际,“合作与团结”正如灯塔上的两盏明灯,将

帮助我们平安驶过前方的湍流,使全球化得到的好处是锻可身用的。在“合作”的同时,格奥尔基耶娃表

示,世界也需要“团结”一一与那些亟需帮助的国家与民众保持团结。

A.画线句使用了比喻修辞,生动的表达了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之际”合作与团结”给全球带来的作用

之大。

B.“显而易见”可以用“有目共睹”代替。

C.“亟”部首是“二”部,笔画共8画。第二笔是竖钩。

D.”本次论坛上的讨论将指引全球政策制定者在充满挑战的时期乘风破浪句子中的主语是“本次论

坛”。

15.(2023•通州区一模)下面是从同学们分享的活动记录中摘抄的句子,其中修辞手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A.我深深感受到大运河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大运河在新时代彰显出了经久不衰的文化魅力。

B.千年岁月里,大运河像一条巨龙盘旋于华夏大地,带着它特有的秀丽与巍峨,滋润万物,奔腾不息。

C.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使我深受震撼,它是连接中国南北方的纽带,是记录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兴衰的史

书,是各族人民心血的共同结晶。

D.运河开漕节始于明代,每年农历三月一日,数以百计的漕船商船停泊在通州码头上,延伸数十里,

河堤上的人们摩肩接踵,场面非常壮观。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统编版九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修辞与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ABDADCCcc

题号12131415

答案BCDB

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2秋•临澧县期末)请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

家。

C.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主要要素。

D.金庸将所著作品名称的首字连到一起,作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句

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正确的。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修辞方法及运用。解答此题,要掌握常见修辞方法和文学常识。

【解答】A.有误,没有用夸张的修辞方法,这是作者的想象。

BCD.正确。

故选:Ao

2.(2017春•龙凤区校级期末)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如果春天是珠圆玉润的小诗,夏日是管弦嘈切的歌剧,那秋天则是一篇优美绚丽的神话,富于想象,

更富于色彩。你不觉得它像一个乡村美人么?乍得了远亲姨祖母的首饰箱,遂天真地在人前尽量炫弄了。

于是枝头挂上了红玛瑙似的小果子,藤间缀上了紫水晶似的葡萄珠,亮闪闪地耀着你的眼。秋天是豪华的,

慷慨的,它给予人们的唯恐不多不够,它献出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如果说春天像一个恋人,秋天不是

更像一个母亲么?

A.文段开始,作者把秋天比喻成”一篇优美绚丽的神话”,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秋天富于想象,更富于

色彩的特点

B.文段中“炫弄”一词,赋予秋天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刻画出秋天向人们展示果实时的天真可爱的样

C.文段中把果实比喻成“红玛瑙”“紫水晶”,写出了果实的色彩美,形态美,突出了秋天到处结满累

累硕果的特点

D.文段最后,作者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加强语气,强调了秋天就像母亲一样,尽其所能地给予,

唯恐不多不够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的修辞手法及作用,解答时需要仔细阅读文段,结合具体句子加以判断。

【解答】A.正确。

B.正确。

C.有误,本句中把“小果子”比喻成“红玛瑙”,把“葡萄珠”比喻成“紫水晶”,突出了果实的色彩

美和形态美,突出了秋天的果实累累,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D.正确。

故选:Co

3.(2024•绵阳模拟)下列各项中,与“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希望是黑夜里的星星,给我们带来光明和勇气。

B.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C.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D.雨是最寻常的……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

对偶等。

【解答】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题干将“黄叶”比作“黄蝴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ACD.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选:Bo

4.(2024•门头沟区二模)文段中的画线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①你的科学梦因何启迪?是一板一眼的教科书,还是引人入胜的科幻故事?恐怕大多数人的回答和我

一样,是后者。②这次科幻研学之旅,赐予我一双翅膀,带我在科学梦中翱翔。我深深地感受到,③科幻

是现实与虚拟的对话,是科学与艺术的交汇,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通过本次研学,④我不仅开拓了视野,

更学会了在宏大的叙事背景中认知世界,思索人生。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

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最后辨析各项修辞是否

正确,用排除法选出分析正确的选项。

【解答】①运用了设问;

②运用了比喻;

③运用了拟人;

④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故选:D。

5.(2024•凉州区校级一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

B.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

C.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了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D.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常用修辞的特点,根据句子内容来分析。

【解答】A.句子写牛的表现,未使用修辞手法;

B.句子运用了比喻与排比的修辞手法;

C.句子以“溜”“爬”赋予乌云以人的情态,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D.句子中的“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夸大了李医生的医术,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选:Ao

6.(2024•亚东县一模)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蠕,在那沉重的镉头上有我的手印。(端木薮

良《土地的誓言》)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C.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

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的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

(贾平凹《一棵小桃树》)

D.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刘成章《安

塞腰鼓》)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

对偶等。解答此题,首先要对例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然后对照括号内的修辞方法来判断正

误。

【解答】例句“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螭,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中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A.有误,结合“盼望着,盼望着”可知运用的是反复的修辞;

B.有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的是对偶的修辞;

C.有误,结合“梦的精灵”可知,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

D.正确。

故选:D。

7.(2024•凉州区校级二模)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思想好像一盘琴键,它静止着,等待着敏捷手指的撩拨,通过一片奇异地颤动而响出一串乐音。

用手指轻轻触动你思想的琴键,弹一曲“羽毛之旅”吧。你将感觉到阳光在你的翅膀上微笑,白云在

你的左右陪伴,和风在你的毛羽间呢喃,而大地带着它的欢乐在你的脚下眩晕。

朋友,请你记住,请你记住!

思想这盘琴键,只在敏捷的手指下才能有神奇的和鸣。

不要让你的手指因怠惰而变得僵硬。

难道你不想在思想的琴键上,弹出清秋与寒冬的春之和鸣,奏响黄昏与黑夜的黎明鸟声吗?

A.选段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思想比作一盘琴键,生动地写出了手指奏出的美妙音乐

B.选段中将“阳光”“白云”“和风”“大地”赋予人的行为,写出了琴键乐音的美妙,进而表现了思

想活跃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欣悦与飞扬

C.选段中运用“请你记住”这样的反复句式,提醒读者要始终让自己的思想保持活跃的重要性

D.选段结尾运用反问句式,强调了你应该有弹出春之和鸣,奏响黎明鸟声的想法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解答此题要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的运用,理解其表达特点。常

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反问、夸张、拟人、反复等。

【解答】A、选段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思想比作一盘琴键,而非拟人的手法,理解有误;

B、选段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琴键乐音的美妙,进而表现了思想活跃给人们带来的精神

上的欣悦与飞扬”理解正确;

C、此句段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意在强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理解

正确;

D、“难道不”表在了一种反问的语气,寓“确定”于“疑问”之中,理解正确。

故选:Ao

8.(2024•凉州区模拟)阅读下列文字,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①千百年来,长城、黄河、长江见证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磨难和辉煌。②巍巍长城,连绵逶迤,凝聚了

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建立民族自信的重要符号;③浩浩黄河,奔腾不止,塑造了自强不息的

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④滚滚长江,浩荡东流,造就了百折不挠的精神气质,

是中华民族涵养历史文脉的重要源泉。⑤它们不都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吗?⑥他们彰显了中

华民族的精神之美和壮阔之美,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内容来源:学习强国)

A.句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见证”一词将长城、黄河、长江人格化。

B.句②中的“巍巍长城”是偏正结构的短语,“连绵逶迤”是并列结构的短语。

C.句⑤是疑问句,强调了长城、黄河、长江都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D.②〜④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短语类型、句式。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

问、反复、对偶等。解答此题,首先要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然后对照括号内的修辞方

法来判断正误。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句⑤是反问句。

故选:Co

9.(2024•调兵山市二模)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红星照耀中国》的魅力何在?当然来自于边区革命者的奋斗生活,也来自斯诺真实而细致的笔

触。

他写的是重大的历史,是堪称民族脊梁的伟大人物,大气而有味,如同《史记》,我相信这本书

会传流下去。《红星照耀中国》写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却长期以来在西方拥有众多的读者,这本

身就是一个传奇……现在收进了新编的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是作为纪实类作品收录的,主要

想引导学生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去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胸襟气度,以传承与弘扬革命传统【甲】

还希望学生们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掌握新闻类纪实作品阅读的方法,学会如何观察事物,抓住特点,

锻炼眼力和提升表达能力。也让学生了解,新闻报道是纪实,但也有立场态度,有作者的关怀与选择。

在当今信息的时代,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选择,是非常必要的。

(节选自温儒敏《〈红星照耀中国〉的魅力何在》)

A.“民族脊梁”是比喻的说法,形象地表明“伟大人物”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中坚力量。

B.“一个传奇”“纪实类作品”都是偏正短语。

C.”以传承与弘扬革命传统”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当改为“以弘扬与传承革命传统”。

D.【甲】处前后两部分内容阐述了编者收录此书的不同目的,它们是并列分句,之间须用分号。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短语、病句和标点。要根据平时的积累作答。

【解答】ABD.正确。

C.有误,“以传承与弘扬革命传统”一句语序恰当。

故选:Co

10.(2024•潍坊二模)选出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

B.“我刚才也巡了一遍。“句中“我”是代词,“一遍”是数量词。

C.“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轻

风流水应和着。”句中“卖弄”是贬义词。

D.“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在于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早报告。”这个句子有语病,修改方

法是:将“早隔离、早治疗”与“早发现、早报告”互换位置。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中的“卖弄”是写鸟儿争相鸣叫,声音悦耳动听,表现了鸟儿

活泼、可爱的特点,“卖弄”在此是贬词褒用。

故选:Co

H.(2024•望花区模拟)对下列语法知识的分析正做的一项是()

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不读诗词,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①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极为珍贵的一部分。3000多年前,②我们的祖

先就创作出以“诗三百”为代表的优秀诗篇,③唐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我国优秀的

文学遗产之一。唐诗具有永恒的茗术蟹力,成就和影响也是无可,坦的。

A.①句“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运用了的夸张修辞手法。

B.②句“我们”是代词,作主语;“创作”是动词,作谓语。

C.③句有语病,应改为“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更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D.“艺术魅力”是并列短语,“无可比拟”是偏正短语。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解答】A.有误,“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运用了的比喻修辞手法。

B.有误,②句“我们”是定语,主语是“祖先”。

C.正确。

D.有误,“艺术魅力”是偏正短语。

故选:Co

12.(2023•文登区一模)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哪里还会有开拓的精神?一一这句话运用了设

问的修辞,批评“追星族”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B.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句子的主干是:能力成为因素)

C.“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该句标点符

号运用恰当。)

D.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她”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

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该句表述正确)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提取句子主干、姓名称谓、提取句子主干。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用来表示

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性和作用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

【解答】A.有误,此句没有运用设问,运用的是反问;

B.正确;

C.有误,句号放入引号外;

D.有误,“花甲之年”指的是六十岁。

故选:Bo

13.(2023•阿荣旗二模)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红活圆实的手,变得又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