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光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光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光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光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寒假作业09光

蟋内容早知道

・第一层巩固提升练(5大题型)

题型1光的折射

题型2全反射

题型3光的干涉

题型4光的衍射

题型5光的偏振

■第二层能力提升练

■■第三层拓展突破练

----------------------------------------------------------------------------------------------------------------

题型一光的折射

□积累与运用

1.折射率是一个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

2..定义式:〃=”与光速的关系式:"=£(其中V是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任何介质的折射

sina»

率都大于1。

①折射率由介质本身性质决定,与入射角的大小无关。

②同一种介质中,频率越大的色光折射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

1.(2024.云南大理.一模)一束单色光从真空斜射向某种介质的表面,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介质对真空的折射率等于近B.该单色光从真空进入介质后频率增大

C.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D.逐渐增大入射角,可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答案】A

【详解】AC.由折射定律可得,此介质的折射率为

sin45°j-

n=--------=V2

sin30°

介质折射率一定,则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会增大,C错误,A正确;

B.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中,频率不变,B错误;

D.全反射必须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真空射向介质时不可能发生全反射,则入射角逐渐增大时,

不可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D错误。

故选A。

2.(23-24高二下•青海•期末)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玻璃三棱镜后,变为三束单色光。关于。光、b光

和。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万光可能是红光

B.。光的频率大于c光的频率

C.b光的波长小于。光的波长

D.在玻璃砖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c光的传播速度

【答案】C

【详解】ABC.由图中光路图可知,可见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后,a光的偏折程度最小,c光的偏折

程度最大,所以对于。光、6光和c光,三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最小,对c光的折射率最大,则a光的频

率最小,c光的频率最大,a光的波长最大,c光的波长最小;则6光不可能是红光,故AB错误,C正

确;

D.根据

c

V--

n

由于玻璃三棱镜对。光的折射率小于对c光的折射率,所以在玻璃砖中,。光的传播速度大于c光的传

播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3.(2025・湖北•一模)“风雨过后方能见到彩虹”,彩虹形成的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

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是从水滴射出的两种单色光,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太阳光

A.a光的频率小于6光的频率

B.在水滴中,a光的波长小于6光的波长

C.在水滴中,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的折射率

D.在水滴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答案】B

【详解】CD.根据光路图可知,太阳光从空气射入水滴时,。光的偏转程度大于b光的偏转程度,则水

滴对。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根据

C

V=—

n

可知在水滴中,。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故CD错误;

AB.由于水滴对。光的折射率大于6光的折射率,则a光的频率大于。光的频率,根据

由于在水滴中,。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则在水滴中,a光的波长小于6光的波长,故A

错误,B正确。

故选B。

题型二全反射

□积累与运用

全反射

L临界角

①定义:折射角为90。时的入射角叫作临界角C。

②公式:光由折射率为n的介质射入空气(或真空)时,、'

n

2.条件

:豆甦弱梅灌受质期鹘碱明材料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圆心为。。一激光束沿40方向从空气中射

4.

德七M国春为雷箭刮缶发行与界面夹角为a,08与法线夹角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部分光

瞰瞬f於时斛曾方时,反射光强度增大,折射光强度减弱。入射角增大到临界角C,折射角达90。,

折射光强度为零,折射光完全消失。

A.该材料的折射率为「

sinp

B.该材料的折射率为-

C.若改变。角,光可能在5点发生全反射

光束在该材料中的传播速度为四四。

D.

cosa

【答案】D

【详解】AB.该材料的折射率为

sin(90°-a)coscr

n=---------------

sinBsin0

故AB错误;

C.由于在3点出射的光线一定与3点处的界面垂直,即光线沿着法线方向,所以光不可能在3点发生

全反射,故C错误;

D.根据

n

可得光束在该材料中的传播速度为

sin/?

v=-------c

cosa

故D正确。

故选D。

5.(23-24高一下•重庆沙坪坝•期末)一束由〃、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出射

光分成。、匕两束,入射光束与玻璃三棱镜A3界面的夹角为凡如图所示,则。、b两种单色光()

B

A.玻璃三棱镜对单色光b的折射率较小

B.单色光a在玻璃三棱镜中的速度较大

C.增大。,光束。先消失,然后是光束6

D.减小6,光束6先消失,然后是光束a

【答案】A

【详解】A.由图可知,单色光6的偏折程度较小,故单色光6的折射率较小,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单色光。的偏折程度较大,故单色光a的折射率较大,根据

〃=一c

V

可知单色光。在玻璃三棱镜中的速度较小,故B错误;

C.因由题无法知道全反射临界C与的大小关系,故无法判断,故C错误;

D.减小巴光线在面的入射角减小,两单色光在面不会发生全反射,故D错误。

故选A。

(多选)6.(2024・浙江.一模)一个均匀的透明圆柱体切成横截面如图所示的柱体,一束平行光从空气

垂直平面AB方向射入柱体,关于这束光初次在柱体内到达圆弧形界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区域n入射的所有光线都不会发生全反射

B.从区域II入射的光线是否发生全反射与柱体的折射率有关

c.从区域I、in入射的所有光线都不会发生全反射

D.从区域I、in入射的光线是否发生全反射与柱体的折射率有关

【答案】BC

【详解】AB.II部分光线垂直AB射入圆柱体,方向不变射到圆柱体的内表面上,能否全部射出圆柱体,

要看光线能否发生全反射,根据全反射的条件: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可知,II部分光线能否全部射

出与透明体的临界角有关,由全反射临界角公式sinC=,,知临界角与折射率有关,所以n部分光线能

n

否全部射出与透明体的折射率有关,故A错误,B正确。

CD.I、III两部分光线射入圆柱体时的折射角等于再射到圆柱体内表面上的入射角,根据光路可逆性分

析可知,光线不能发生全反射,一定能从透明体射出,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o

题型三光的干涉

□积累与运用

双缝干涉条纹判断

①相邻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公式:A.r=ZA

d

对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光的波长越长,干涉条纹间距越大。

②亮暗条纹的判断方法:光源Si、S2发出的光到屏上P,点的路程差-ri。

当△r=kX(k=0,l,2,...)时,光屏上P,处出现亮条纹。

7.(2024.江苏镇江•模拟预测)在白炽灯的照射下从两块捏紧的玻璃板表面看到彩色条纹,通过狭缝观察发

光的白炽灯也会看到彩色条纹,这两种现象()

A.前者是光的衍射现象,后者是光的折射现象

B.前者是光的干涉现象,后者是光的衍射现象

C.前者是光的干涉现象,后者时光的折射现象

D.前者是光的衍射现象,后者是光的干涉现象

【答案】B

【详解】两玻璃板间将形成空气薄膜,光照射在空气薄膜上下表面的反射光发生干涉,由于是白光,产

生了彩色干涉条纹;而从狭缝观察到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

故选B。

8.(2024•广西・模拟预测)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自然光的干涉条纹后,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蓝色滤光

片,在光屏上形成了清晰的蓝色干涉条纹。现仅将光源与单缝之间的蓝色滤光片换为红色滤光片,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干涉条纹消失B.干涉条纹间距变大

C.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D.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

【答案】B

【详解】ACD.仅将光源与单缝之间的蓝色滤光片换为红色滤光片,则在光屏上形成红色干涉条纹,中

央条纹仍为亮条纹,故ACD错误;

B.根据

A,x—一LA,

d

由于红色光的波长大于蓝色光的波长,所以干涉条纹间距变大,故B正确。

故选B。

(多选)9.(2025・湖南益阳•一模)如图,S为单色光源,S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照在光屏上,一部分通

过平面镜反射到光屏上。从平面镜反射的光相当于S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发出的,由此形成了两个相干光

源。设光源s到平面镜和到光屏的距离分别为a和。镜面与光屏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平面镜

A.若将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条纹间距减小

B.若将平面镜向下移动一个微小距离,光屏上条纹间距减小

C.若将平面镜向右移动,光屏上条纹间距增大

D.若将平面镜向右移动,光屏上条纹间距不变

【答案】BD

【详解】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相当于从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S'发出的,如图所示

f

V/ZZZ

平面镜

两个光源是相干光源,两个光源的距离为2a,利用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可知,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

间的距离为

Ax=­A

la

A.若将光屏向右移动,贝相增大,光屏上条纹间增大,故A错误;

B.若将平面镜向下移动一个微小距离,贝增大,光屏上条纹间距减小,故B正确;

CD.若将平面镜向右移动,则/、。均不变,光屏上条纹间距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题型四光的衍射

□积累与运用

1.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光的波长相差不多,甚至比光的波长还小。

2.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条纹的比较

单缝衍射双缝干涉

条纹宽度条纹宽度不等,中央最宽条纹宽度相等

条纹间距各相邻条纹间距不等各相邻条纹等间距

(矗勒高二曲雌缄崩末的小娜醉光酶通脑杳(相同)

A.全息照才目率加、了徘鲍而超渡蹲有的现象,属于波的叠加;干涉、衍射

B.荷叶上白勺籍春博僧精何明豪箜光的全反射现象

C.逋过于指向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是光的偏振现象

1。;-观看立体电影时所戴的眼镜利用,了光线衍射的原理-------------------------------------------

【答案】B

【详解】A.全息照相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故A错误;

B.荷叶上的露珠显得特别明亮是光的全反射现象,故B正确;

C.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故C错误;

D.观看立体电影时所戴的眼镜利用了光线偏振的原理,故D错误。

故选B。

11.(23-24高二下・吉林・期末)有时我们能观察到日晕现象,如图甲所示,日晕是当太阳光线在卷层云中的

冰晶折射时而产生的。图乙所示为一束太阳光射到六角形冰晶时的光路图,。、b为其折射出的两种单

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6光侧移量大

C.分别用a、b两种光在相同条件做双缝干涉实验,。光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较窄

D.6光比。光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答案】B

【详解】A.由图看出,太阳光射入六角形冰晶时,。光的偏折角小于6光的偏折角,由折射定律可知,

六角形冰晶对。光的折射率小于对6光的折射率,则。光频率小于6光的频率,A错误;

B.六角形冰晶对6光的折射率大,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6光侧移量大,B

正确;

CD.。光频率小于6光的频率,则。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用。、6两

种光在相同条件做双缝干涉实验,。光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宽,CD错误;

故选B。

12.(23-24高二下.云南昭通.期末)下列关于光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水面上漂着的油膜呈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

B.相机镜头上的增透膜,利用了光的偏振

C.泊松亮斑现象是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干涉现象

【答案】AC

【详解】A.水面上漂着的油膜呈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故A正确;

B.相机镜头上的增透膜,利用了光的干涉,故B错误;

C.泊松亮斑现象是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故C正确;

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AC。

题型五光的偏振

口积累与运用

1.偏振光的定义: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上,只沿某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的光。

2.偏振光的形成:自然光通过偏振片;自然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

3.偏振光的应用:照相机镜头前加偏振片、液晶显示器、立体电影等。

4.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13.(23-24高二下.宁夏石嘴山.期末)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选项符合实际应

用的是()

A.在光导纤维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色散

B.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偏振

C.观看立体电影时所戴的眼镜是利用光的偏振

D.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

【答案】C

【详解】A.在光导纤维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全发射,故A错误;

B.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故B错误;

C.观看立体电影时所戴的眼镜是利用光的偏振,故c正确;

D.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折射,故D错误。

故选C。

14.(23-24高二下.广西河池・期末)关于光的性质与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众在看立体电影时要戴上特制的眼镜,这是应用了光的衍射

B.内窥镜利用了多普勒效应

C.照相机镜头上呈现的淡紫色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引起的

D.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答案】D

【详解】A.观众在看立体电影时要戴上特制的眼镜,这是应用了光的偏振现象,故A错误;

B.内窥镜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故B错误;

C.照相机镜头上呈现的淡紫色是由光的干涉现象引起的,故C错误;

D.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故D正确。

故选D。

(多选)15.(23-24高一下•吉林长春・期末)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肥皂膜看起来常常是彩色的,这是因为光的衍射

B.当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随着入射角增大,将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C.激光可以用来进行精确的测距,这是因为激光的平行度好

D.拍摄池中的游鱼时在照相机前装上偏振滤光片能过滤水面反射光,这说明光波是横波

【答案】CD

【详解】A.肥皂膜看起来常常是彩色的,这是因为光的干涉现象,选项A错误;

B.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随着入射角增大,将会发生全反射现象,选项B错误;

C.激光可以用来进行精确的测距,这是因为激光的平行度好,选项C正确;

D.拍摄池中的游鱼时在照相机前装上偏振滤光片能过滤水面反射光,这说明光波是横波,选项D正

确。

故选CDo

---©-CHD-O©---

1.(2024•广东韶关•模拟预测)如图为某款手机防窥膜的原理图,在透明介质中等距排列有相互平行的吸光

屏障,屏障的高度与防窥膜厚度均为无相邻屏障的间距为L,方向与屏幕垂直。防窥膜的可视角度

2

通常是以垂直于屏幕的法线为基线,左右各有一定的可视角度。(如图所示),可视角度越小,防窥效果

越好。当可视角度6=45时,透明介质的折射率为()

A.1.5

【答案】B

【详解】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做出光线从空气进入介质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得

1=3=45°,

可得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皿=夜

sinr

故选Bo

2.(2024.浙江金华•二模)如图所示,由°、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由空气经过。点射入半径为R的半

圆形玻璃砖,。点是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B与AC垂直,玻璃对。光的折射率为名,玻璃对b光的折

射率为%,且用>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角的增大,。光比6光先在下界面AOC发生全反射

B.改变。角,在圆弧界面ABC上可能没有光线出射

C.改变。角,在圆弧界面A8C上与。8的夹角正弦值大于1/4的位置一定没有光线出射

D.光从。点到圆弧界面ABC射出,。光所需时间比6光一定长

【答案】D

【详解】A.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之一是光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所以在下界面AOC不可能发生全反

射,故A错误;

B.光从。点折射后,沿着半径方向射到圆弧界面ABC上,在圆弧界面ABC上沿法线射出,所以改变

。角,不可能发生全反射,一定有光线射出,故B错误;

C.当。角越大时,折射光线越远离。8,当光线临近时,根据折射定律

1

n=

sina

因为

>n2

可知临界光线为匕光的,则改变。角,在圆弧界面A8C上与05的最大夹角正弦值

1

sinax=——

%

1

即改变。角,在圆弧界面A3C上与03的夹角正弦值大于一的位置一定没有光线出射

n2

故C错误;

D.光从。点到圆弧界面A3C射出,〃光所需时间

_R_R_nR

‘"工=三;x。光所需时间

_R_R_n2R

丁二丁。光所需时间比b光多经过的时间

n2

fR

t=t[tb=-------------

c

故D正确。

故选D。

3.(2025・云南昆明•模拟预测)彩虹是由阳光进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离开水

滴时再折射一次形成的。彩虹形成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束白光L由左侧射入水滴,a、b是白光射入水

滴后经过一次反射和两次折射后的两条出射光线(a、b是单色光)。下列关于。光与b光的说法正确的

是()

A.水滴对。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

B.。光在水滴中的传播速度等于b光在水滴中的传播速度

C.a、b光在由空气进入水滴后波长变长

D.若a光、6光在同一介质中,以相同的入射角由介质射向空气,若a光能够发生全反射,则b光也

一定能够发生全反射

【答案】A

【详解】A.由光路可知,。光的偏折程度大于b光,可知水滴对。光的折射率大于对匕光的折射率,

选项A正确;

B.根据

v=—

n

可知,。光在水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光在水滴中的传播速度,选项B错误;

C.a、b光在由空气进入水滴后波速变小,频率不变,根据

则波长变短,选项C错误;

D.根据

,八1

sinC=—

n

可知,。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可知。光的临界角小于b光的临界角,则若。光、b光在同

一介质中,以相同的入射角由介质射向空气,若。光能够发生全反射,则6光不一定能够发生全反射,

选项D错误。

故选Ao

4.(2025・四川泸州・一模)如图所示,一个半圆形玻璃砖可在纸面内绕过圆心。点的轴转动,一束单色光沿

半径方向射入。当玻璃砖底面与光屏平行时,光束经玻璃砖射到光屏上的尸点,测出入射光在。点与法

线间的夹角,=30。,O点到光屏的垂直距离〃=10cm,P点距玻璃砖圆心。的距离x=20cm。现保持入

射光线不变,使玻璃砖绕O点顺时针转动15。,则()

A.光透过玻璃砖射到光屏上的点在尸点的左边

B.光透过玻璃砖射到光屏上的点在P点的右边

C.光透过玻璃砖射到光屏上的点仍然在尸点

D.光屏上没有透过玻璃砖折射出的光点

【答案】D

【详解】由几何关系可知,光束在。点的折射角a满足

根据折射率的定义式,可知

联立,解得

n=5/3

保持入射光线不变,使玻璃砖绕。点顺时针转动15。,则入射角为45。,由

可知此时入射光线发生全反射,光屏上没有透过玻璃砖折射出的光点。

故选D。

5.(2024・浙江绍兴•一模)为模拟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原理,取一圆柱形长直玻璃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纸面内有一束激光由空气中以a=45。的入射角射向玻璃丝的端面圆心。,恰好在玻璃丝的内侧面发

生全反射,此时内侧面入射角为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空气£

sin0=^

4

玻璃丝只能传播特定频率的光

激光由空气中进入玻璃丝后,其波长不变

减小入射角激光在玻璃丝中仍能发生全反射

【答案】D

【详解】A.根据折射定律有

sin6=

故A错误;

B.玻璃丝可以传播不同频率的光,故B错误;

C.激光由空气中进入玻璃丝后,传播速度改变,则波长改变,故C错误;

D.减小入射角a,则折射角减小,光在玻璃丝的内侧面入射角增大,大于临界角,发生全反射,故D

正确。

故选D。

6.(2025・浙江•模拟预测)如图所示,横截面为圆环的柱形容器由折射率为〃的玻璃制成,其外径为R/,内

径为力,为一条直径。有两束光线,其中光线A在纸平面内传播,从M点射向容器,经一次折射后,

恰好与容器内壁相切,另一束光线B平行于射向容器,经过一次折射后,恰好在容器内壁发生全反

射,则()

N

A.光线4入射角的正弦值疝冷嗯

B.光线A射入柱形容器后折射出去的时间为"JR:一4°

C光线B的入射角的正弦值smi,=汽

D.光线2到的距离等于是

n

【答案】C

【详解】A.光线与容器内壁相切,光路图如图1所示,设光线在M点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由

折射定律得:

sinf

n=------

sinr

由几何关系得

.一旦

sinr-

解得

nR?

sini=~^-

K

故A错误;

B.光线A在柱形容器中通过的距离为

s=2JR;

光线A在柱形容器中传播速度为

c

v=—

n

则光线A射入柱形容器后折射出去的时间为

Vc

故B错误;

C.平行于MN的光线射向容器,在容器外壁的入射角为,,折射角为/,如图2所示,由折射定律得:

图2

光线恰好在容器内壁发生全反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C,则

1

sinC=—

n

根据正弦定理可得

R?&R]

~;二<K=•「二向

sinrsi7n^-CJsinC

解得

sini'=nsin/=-

故C正确;

D.设光线B到MN的距离为d,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d=RXsini'=R2

故D错误。

故选C。

7.(2024・全国•模拟预测)利用牛顿环可以测量微小位移。如图所示,将一个曲率半径很大的凸透镜的凸面

和一平面玻璃接触,入射光线分别在凸透镜下表面和平面玻璃上表面反射产生的光线发生干涉,已知在

图示P位置产生亮条纹,入射光线波长为2,图中两次反射位置间的距离为d,固定平面玻璃板,当向

上平移凸透镜时,亮条纹将周期性出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入射光

A.两次反射位置间的距离满足d=N〃N=l,2,3,4,)

B.更换形状相同、折射率更大的凸透镜,尸点亮条纹可能消失

C.若将入射光波长调整为7=工"。=1,2,3,4,),则尸点仍为亮条纹

a

D.若向上移动距离为M,P点相邻两次出现亮条纹时,凸透镜移动的距离拉/=%

【答案】C

【详解】A.两束光发生干涉,在尸位置产生亮条纹时,光程差为2d,满足

2d=N尢(N=l,2,3,4,-)

解得

N

d=—A(N=1,2,3,4,)

2

故A错误;

B.根据A选项推导出的公式可知,光程差与凸透镜的折射率无关,故B错误;

C.当入射光波长调整为

矛」彳(a=1,2,3,4,)

a

NNa

d==—X(N=l,2,3,4,.;a=1,2,3,4,•)

22

依然满足产生亮条纹的条件,故C正确;

D.再次出现亮条纹时,光程差增大力,移动距离满足

2Ad=A

解得

故D错误。

故选C。

8.(2024・四川巴中•一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矩形玻璃砖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光的频率比b光大

B.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光比b光小

C.若用b光照射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光照射该金属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D.通过同一双缝干涉演示仪,。光形成的条纹间距比6光的大

【答案】D

【详解】A.由图知两束光的入射角相等,b的折射角小于。的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可知,玻璃砖对

。光的折射率比对6光的小,由于折射率越大,光的频率越大,则“光的频率比6光的频率小,故A错

误;

B.由于玻璃砖对b光的折射率大,根据

c

V=—

n

可知在玻璃砖中b光的传播速度比。光的小,故B错误;

C.根据光电效应的发生条件可知,由于b光的频率较大,若6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光不

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C错误;

D.由于玻璃砖对6光的折射率大,故空气中b光的波长更小,根据

A.x——LA,

d

可知,经同一套双缝干涉装置发生干涉,a光形成的条纹间距比6光的大,故D正确。

故选D。

9.(2024・广东.模拟预测)光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关于光学相关知识的说法正确

的是()

A.在照相机镜头前面加上滤光片可以减弱反射光,这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在照相机镜头上镀上一层膜可以增加光的透光性,这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C.X射线经过一狭缝照射到晶体在屏上得到晶体信息的斑点,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D.泊松亮斑是光的干涉现象,有力地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答案】B

【详解】A.在照相机镜头前面的滤光片可以减少反射光是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A项错误;

B.在照相机镜头上镀上一层膜可以增加光的透光性,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B项正确;

C.X射线经过一狭缝照射到晶体在屏上得到晶体信息的斑点,是利用了X光的衍射,C项错误;

D.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有力地证明了光的波动性,D项错误。

10.(23-24高二下•湖南长沙•期末)以下现象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用紫外线照射锌板时有电子射出B.贴有增透膜的相机镜头呈现淡紫色

C.光的偏振D.泊松亮斑

【答案】A

【详解】A.用紫外线照射锌板时有光电子逸出,这是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A正确;

B.贴有增透膜的相机镜头呈现淡紫色,是薄膜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故B错误;

C.光的偏振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与光的粒子性无关,故C错误;

D.泊松亮斑是光绕过障碍物发生衍射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故D错误。

故选Ao

11.(2024•广东江门•模拟预测)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幅图均来自物理课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为同一装置产生的双缝干涉图像,b光的频率大于。光

B.图乙中立体电影原理和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的原理一样

C.图丙中“水流导光”反映了光的衍射现象

D.若只旋转图丁中M或N一个偏振片,光屏P上的光斑亮度不发生变化

【答案】A

【详解】A.图甲为同一装置产生的双缝干涉图像,根据

A,x——IA,

d

因方光的条纹间距较。光小,可知万光的波长小于。光,b光的频率大于。光,选项A正确;

B.图乙中立体电影原理是光的偏振原理,而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的原理是光的干涉,两者原理

不同,选项B错误;

C.图丙中“水流导光”反映了光的全反射现象,选项C错误;

D.若只旋转图丁中M或N一个偏振片,则一个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发生变化,则光屏P上的光斑亮度

会发生变化,选项D错误。

故选A。

12.(23-24高二下.山西太原.期末)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可利用激光亮度高的特点来进行精确测距

B.激光与自然光相比,自然光更容易发生干涉现象

C.观看立体电影时,观众戴的眼镜是一对透振方向互相平行的偏振片

D.通过转动加装在相机镜头前的偏振滤光片,可使照片中水下和玻璃后的景象清晰

【答案】D

【详解】A.可利用激光平行度高的特点来进行精确测距。故A错误;

B.激光与自然光相比相干性好,更容易发生干涉现象。故B错误;

C.观看立体电影时,观众戴的眼镜是一对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故C错误;

D.通过转动加装在相机镜头前的偏振滤光片,可使照片中水下和玻璃后的景象清晰。故D正确。

故选D。

(多选)13.(2024•北京朝阳•模拟预测)水中相同深度处有。、b、c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点光源,有

人在水面上方同等条件下观测发现,。在水下的像最深,c照亮水面的面积比。的大。关于这三种光在

水中的性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c光的频率最大B,6光的折射率最小

C.。光的传播速度最小D.“光的波长比6光的短

【答案】BD

【详解】BC.根据视深公式

说明频率最小的光,水对它的折射率最小,在水下的像最深,所以。的折射率最小,频率最小,波长

最大,根据

C

V=—

n

传播速度最大,故B正确,C错误;

D.b的折射率最小,波长最大,故。光的波长比。光的短,故D正确;

A.传播速度最大,照亮水面的圆面积的半径R与临界角C满足

「R

tanC=——

h

sinC='c照亮水面的面积比a的大,则c的临界角大,水对c的折射率小,所以。的折射率最大,故

n

A错误。

故选BD。

(多选)14.(23-24高二下.浙江宁波.期末)近代物理发展最为迅猛的一段历史应该是19世纪到20世

纪,对于下列配图所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是白光的薄膜干涉现象,从图中可以看到,圆形肥皂膜从上向下一定是均匀变厚

B.图2描述的是卢瑟福的a粒子的散射实验,他据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图3是戴维森和汤姆孙所做的高速电子束经过铝箔的干涉图样,从而证明了电子的波动性

D.图4是德国科学家劳厄观察到的X射线照射晶体的衍射图样,从而证实了X射线具有波动性

【答案】BD

【详解】A.从图1中可以看到,从上向下干涉条纹越来越密,可知肥皂膜从上向下变厚,且变厚的越

来越快,如果均匀变厚,则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故A错误;

B.图2描述的是卢瑟福的a粒子的散射实验,他据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B正确;

C.图3是戴维森和汤姆孙所做的高速电子束经过铝箔的衍射图样,从而证明了电子的波动性,故C错

误;

D.图4是德国科学家劳厄观察到的X射线照射晶体的衍射图样,从而证实了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