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土壤_第1页
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土壤_第2页
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土壤_第3页
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土壤_第4页
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土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土壤

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4春•温岭市期末)给种植在不同土壤上的植物浇水,渗出的水量可能不同。如图是深究不同种类

土壤渗水能力的实验,实验中不需要控制相同的是()

C.土壤的多少D.脱脂棉花的多少

2.(2024春•海曙区期末)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性。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通气、透水性差的土壤为

()

A.砂土类土壤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D.不一定

3.(2024春•义乌市期末)玉米等早地作物适宜在较干燥的土壤中生长,如果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因水

分比例过大,将导致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俗称“霉根”,根据下表中土壤分类相关信息,判

断最有可能导致玉米“霉根”的土壤是()

土壤名称土壤质地

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

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A.砂土类土壤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D.都可以

4.(2024春•玉环市期末)玉环湖是海涂围垦而成的人工湖。其湖底沉积的淤泥在土壤分类中最有可能属

于()

A.壤土类土壤B.黏土类土壤

C.砂土类土壤D.三类都不是

5.(2024春•宁波期末)下列防止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比较合理的是()

A.关闭所有产生污染的厂矿企业

B.不使用任何农药和有机化肥

C.禁止使用农用地膜

D.对污水灌溉区进行监测与管理

6.(2024春•温岭市期末)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按照如图规范操作后,蒸发皿中出现残留物,这说明

土壤中有()

C.无机盐D.有机物

7.(2024春•武义县期末)小金在测定土壤的成分时,进行了如下的几个实验,实验操作与解释合理的是

A.图甲实验中,用相同体积的海绵块代替铁块,实验效果相同

B.图甲实验中,为了防止加水过程中土壤坍塌,可将土壤压实后再进行实验

C.图乙实验中,灼烧过程中观察到土壤颜色变黑有焦味产生,证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

D.图乙实验中,取新鲜土壤加热,减少的质量就是土壤中有机物的质量

8.(2024春•衢州期末)2020年,嫦娥五号首次实现了月球采样返回,成功地从月球风暴洋北部带回了新

的月壤样品。2024年,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极一艾特肯盆地的采样,近期将返回地球,这

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月背土壤。我国人民非常关心月球上是否能够种菜,央视新闻特别回应了月

壤中不含任何有机养分,无法种菜。如图四个实验中,可用于简单判断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机物的是()

土壤

土壤

9.(2024春•吴兴区期末)2024年6月,“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新一批月球土壤样品回到地球,与地球

土壤相比,月壤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A.微生物B.空气C.矿物质D.腐殖质

10.(2024春•临海市期末)花生适合在砂粒比较多的土壤中种植,这是因为花生在地上开花,雌蕊深入地

下进行膨大发育,砂粒较多有助于雌蕊向地下伸扎以及膨大形成果实。下列土壤模型中能代表砂粒较多

的是()

—.填空题(共5小题)

H.(2024春•慈溪市期末)凭手感可以判别土壤的质地,如最易搓成条状的是。在土壤结

构中,对农业生产最有价值的是结构。

12.(2023秋•庆元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为小型幻龙一一贵州龙化石。贵州龙生活在距今2.1亿年前中三

叠纪,现在的贵州兴义一带。它小脑袋、长脖子,身体宽扁。贵州龙属于(填“脊椎”或

“无脊椎”)动物,根据岩石的成因,该岩石的类型是

13.(2024春•义乌市期末)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执行月背采样任务,将带回月壤进行科学研究。

(1)地球土壤中除了生物外,还有空气、水、无机盐和等成分.

(2)科学家设想:假如环境条件成熟,要使月球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类似于地球土壤的月壤,可能经过

的阶段如下,按顺序可排列为②④⑥。

①形成原始月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

②岩石风化

③高等植物生长

④形成矿物颗粒,释放矿物成分

⑤腐殖质不断积累、成熟月壤形成

⑥低等植物生长

(3)科学家将月壤真空解压后保存于氮气中。这主要是因为氮气。

A.无色无味

B.化学性质不活泼

C.空气中含量最多

D.沸点较低

14.(2024春•镇海区校级期末)如图是三种土壤的模型,请指出保肥性能最强的是;最适宜耕

有机物

种的是(填序号)。A

15.(2024秋•余姚市期末)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利用新鲜的

萝卜、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2)萝卜条④明显变长、变坚挺,这说明萝卜细胞发生了(填“失水”或“吸水”)的过

程。

(3)萝卜条③明显缩小、变软,说明A烧杯中液体的浓度(填“大于”或“小于”)细胞

内溶液的浓度。

(4)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材料,可以推知:A烧杯中的液体是o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土壤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BBBDCCBCC

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4春•温岭市期末)给种植在不同土壤上的植物浇水,渗出的水量可能不同。如图是深究不同种类

土壤渗水能力的实验,实验中不需要控制相同的是()

黏土类砂土类

A.锥形瓶的大小B.浇水量

C.土壤的多少D.脱脂棉花的多少

【考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答案】A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

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

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此实验的实验变量是不同种类的土壤,对照实验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需相同且适

宜。因此,除了浇水量相同外,其它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如土壤的多少、脱脂棉花的多少等都要控

制相同。锥形瓶的大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所以实验中不需要控制相同。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点评】了解土壤的性质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即可解答。

2.(2024春•海曙区期末)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性。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通气、透水性差的土壤为

()

A.砂土类土壤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D.不一定

【考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答案】B

【分析】根据砂粒、黏粒和粉砂粒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

壤土类土壤三种。

【解答】解:根据砂粒、黏粒和粉砂粒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

壤和壤土类土壤三种。砂土类土壤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好,易干旱,有机质分解快,易流失,

保水的性能很差,容易使植物缺水。黏土类土壤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性能好,但通气、

透水性能差,这样会使植物的根腐烂。壤土类土壤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性能好,有利于植

物的良好生长。

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不同土壤的特点。

3.(2024春•义乌市期末)玉米等早地作物适宜在较干燥的土壤中生长,如果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因水

分比例过大,将导致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俗称“霉根”,根据下表中土壤分类相关信息,判

断最有可能导致玉米“霉根”的土壤是()

土壤名称土壤质地

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

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A.砂土类土壤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D.都可以

【考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答案】B

【分析】1、土壤的形成:裸露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疏松的风化物,即成土母质,母质没有肥

力,但具有一定通气、蓄水性能,并能分解释放少量矿物养分,生物生命活动的参与标志着成土过程的

开始。一些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在母质上着生,一方面加速岩石风化,同时改变母质性能,土壤的肥力不

断发展,逐渐形成土层浅薄的原始土壤,原始土壤形成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可能。草本、木本的高等植

物的着生加快了成土过程,土壤发育不断深化,促使了成熟土壤的逐步形成。

2、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排水能力较强,因此不太可能导致水分过多。

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排水能力较弱,容易积水,更可能导致水分比例过大。

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排水能力介于砂土和黏土之间。

【解答】解:由于黏土类土壤的排水性较差,水分容易在土壤中积聚,导致根部缺氧,从而增加了根部

发生“霉根”的风险。相比之下,砂土类土壤由于排水性较好,不容易导致水分积聚,因此风险较低。

壤土类土壤的排水性介于两者之间,风险也相对较低。所以,根据土壤的排水特性,黏土类土壤是最可

能导致玉米“霉根”的土壤类型。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的成分、类型和作用相关知识。

4.(2024春•玉环市期末)玉环湖是海涂围垦而成的人工湖。其湖底沉积的淤泥在土壤分类中最有可能属

于()

A.壤土类土壤B.黏土类土壤

C.砂土类土壤D.三类都不是

【考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答案】B

【分析】土壤根据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的组成比例不同,可以分为砂土类、黏土类、壤土

类三种土壤类型。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

差不多的是壤土。

【解答】解:A.壤土是一类介于砂土和黏土之间的土壤,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但淤泥通常更接

近黏土的特性,A不符合题意。

B.黏土类土壤颗粒细小,保水性强,通常具有较高的黏性。海涂围垦形成的淤泥由于其细腻和保水的特

性,最有可能是黏土类土壤,B符合题意。

C.砂土类土壤颗粒较大,透水性好,但保水性差,不适合淤泥的特性,C不符合题意。

D.根据淤泥的特性,它更接近黏土类土壤,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的类型的相关知识。

5.(2024春•宁波期末)下列防止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比较合理的是()

A.关闭所有产生污染的厂矿企业

B.不使用任何农药和有机化肥

C.禁止使用农用地膜

D.对污水灌溉区进行监测与管理

【考点】人类利用土壤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答案】D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

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解答】解:A、关闭所有产生污染的厂矿企业,不利于经济发展,应该加强这些企业的污染处理,A

错误;

B、不使用任何农药和有机化肥,肥料对农业的生长作用很大,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B错误;

C、禁止使用农用地膜,地膜使用对农业有着巨大的作用,要注意废弃地膜的处理,但不能禁止,C错

误;

D、对污水灌溉区进行监测与管理,有利于污水处理后的再利用,措施合理,D正确。

故选:Do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利的.平时注意

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原因以及危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6.(2024春•温岭市期末)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按照如图规范操作后,蒸发皿中出现残留物,这说明

土壤中有()

A.水B.空气C.无机盐D.有机物

【考点】土壤的成分.

【答案】C

【分析】根据图示实验操作,土壤浸出液被蒸发后若留下残留物,这说明这些物质在水中溶解并能够在

水完全蒸发后留下,此类物质特性符合无机盐的性质。

【解答】解:无机盐在水中溶解度较高,蒸发后会留下结晶残渣,而有机物通常需要复杂反应去检测,

不能通过简单的蒸发察觉,空气和水在蒸发皿中不会形成残留物。故按照如图规范操作后,蒸发皿中出

现残留物,这说明土壤中有无机盐,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o

【点评】掌握土壤的成分、类型和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2024春•武义县期末)小金在测定土壤的成分时,进行了如下的几个实验,实验操作与解释合理的是

富M

()甲乙

A.图甲实验中,用相同体积的海绵块代替铁块,实验效果相同

B.图甲实验中,为了防止加水过程中土壤坍塌,可将土壤压实后再进行实验

C.图乙实验中,灼烧过程中观察到土壤颜色变黑有焦味产生,证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

D.图乙实验中,取新鲜土壤加热,减少的质量就是土壤中有机物的质量

【考点】土壤的成分.

【答案】C

【分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

等组成,能生长植物,为植物的生活提供水分和各种无机盐。

【解答】解:A、泡沫块密度小。会浮在水面上,。实验效果与铁块不相同,A错误。

B、将土壤压实后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发生改变,B错误。

C、土壤中的有机物燃点低,容易燃烧,颜色变黑并有焦味产生,C正确。

D、新鲜土壤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减少的部分除了有机物还有水分,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的成分的相关知识。

8.(2024春•衢州期末)2020年,嫦娥五号首次实现了月球采样返回,成功地从月球风暴洋北部带回了新

的月壤样品。2024年,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极一艾特肯盆地的采样,近期将返回地球,这

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月背土壤。我国人民非常关心月球上是否能够种菜,央视新闻特别回应了月

壤中不含任何有机养分,无法种菜。如图四个实验中,可用于简单判断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机物的是()

【考点】土壤的成分.

【答案】B

【分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

等组成,能生长植物,为植物的生活提供水分和各种无机盐。

【解答】解: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

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中的空气是植

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气来源。干燥的土壤放在铁丝网上燃烧,如果数量减少、有焦味,

证明土壤含有有机物,因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的成分的相关知识。

9.(2024春•吴兴区期末)2024年6月,“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新一批月球土壤样品回到地球,与地球

土壤相比,月壤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A.微生物B.空气C.矿物质D.腐殖质

【考点】土壤的成分.

【答案】C

【分析】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

定的生存空间。

【解答】解:A.月球上的环境极端且不具备地球微生物生存的条件,如温度、大气和水分等,因此月壤

中不可能存在微生物,A不符合题意。

B.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因此月壤中不可能存在空气,B不符合题意。

C.月球土壤主要由岩石风化和陨石撞击产生的碎片组成,这些碎片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因此月壤中一

定存在矿物质,C符合题意。

D.腐殖质是土壤中由植物残体和微生物分解形成的有机物质,月球上没有生命存在,因此月壤中不可能

有腐殖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的成分、类型和作用相关知识。

10.(2024春•临海市期末)花生适合在砂粒比较多的土壤中种植,这是因为花生在地上开花,雌蕊深入地

下进行膨大发育,砂粒较多有助于雌蕊向地下伸扎以及膨大形成果实。下列土壤模型中能代表砂粒较多

的是(

【考点】土壤的成分.

【答案】c

【分析】土壤中一般都含有砂粒、粉砂粒和黏粒。根据它们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砂

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三种。

【解答】解: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强,

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质地黏重,湿时黏,

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

较均匀):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根据土壤的性状,可以判断

D符合砂土类土壤。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类型的相关知识。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2024春•慈溪市期末)凭手感可以判别土壤的质地,如最易搓成条状的是黏土类土壤o在土壤

结构中,对农业生产最有价值的是矿物质颗粒结构。

【考点】土壤的形成.

【答案】黏土类土壤;矿物质颗粒。

【分析】(1)黏土类土壤更容易搓成条;

(2)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的,大小不等的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就成为影响土壤结构

最重要的因素。

【解答】解:凭手感可以判别土壤的质地,如最易搓成条状的是黏土类土壤;在土壤结构中,对农业生

产最有价值的是矿物质颗粒结构。

故答案为:黏土类土壤;矿物质颗粒。

【点评】本题考查土壤的结构特点及分类,属于基础题。

12.(2023秋•庆元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为小型幻龙一一贵州龙化石。贵州龙生活在距今2.1亿年前中三

叠纪,现在的贵州兴义一带。它小脑袋、长脖子,身体宽扁。贵州龙属于脊椎(填“脊椎”或“无

脊椎”)动物,根据岩石的成因,该岩石的类型是沉积岩。

【考点】岩石的类型及应用.

【答案】脊椎;沉积岩

【分析】动物根据是否具有脊椎被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玄武岩等;常

见的沉积岩有石灰岩、砂岩和页岩等;常见的变质岩有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等。沉积岩具有

明显的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侵入岩结晶度好,晶体颗粒较大;喷出岩具有气孔构造;变质岩具有片

理构造,重结晶作用明显。

【解答】解:根据题干可知,贵州龙小脑袋、长脖子、身体宽扁,说明贵州龙有脊椎支撑身体,所以属

于脊椎动物。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所以该岩石的类型是沉积岩。

故答案为:

脊椎;沉积岩

【点评】本题通过贵州龙化石的相关内容和图,考查生物分类和岩石类型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熟

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13.(2024春•义乌市期末)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执行月背采样任务,将带回月壤进行科学研究。

(1)地球土壤中除了生物外,还有空气、水、无机盐和腐殖质等成分.

(2)科学家设想:假如环境条件成熟,要使月球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类似于地球土壤的月壤,可能经过

的阶段如下,按顺序可排列为②④⑥①③⑤。

①形成原始月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

②岩石风化

③高等植物生长

④形成矿物颗粒,释放矿物成分

⑤腐殖质不断积累、成熟月壤形成

⑥低等植物生长

(3)科学家将月壤真空解压后保存于氮气中。这主要是因为氮气B。

A.无色无味

B.化学性质不活泼

C.空气中含量最多

D.沸点较低

【考点】土壤的成分;土壤的形成.

【答案】(1)腐殖质;

(2)①③⑤;

(3)Bo

【分析】(1)根据土壤的成分分析解答。

(2)根据土壤的形成过程概括解答。

(3)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

【解答】解:(1)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2)土壤的形成过程:岩石风化一形成矿物颗粒,释放矿物成分一低等植物着生一形成原始月壤,积

累有机质和养分一高等植物生长一腐殖质不断积累、成熟月壤形成。

故选:①③⑤。

(3)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科学家将月壤真空解压后

保存于氮气中。

故选:Bo

故答案为:

(1)腐殖质;

(2)①③⑤;

(3)Bo

【点评】这种题型是初中科学考试常见的题型,平时要加强练习,掌握答题技巧。

14.(2024春•镇海区校级期末)如图是三种土壤的模型,请指出保肥性能最强的是A;最适宜耕种

有机物

的是B(填序号)。AB

【考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土壤按照质地来划分,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保肥性最强的是黏土土壤,通气性最好的

砂土类型,最适宜耕种的是壤土类型。

砂土颗粒间孔隙大,小孔隙少,毛细管作用弱,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好,沙质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快,

积累下来的比较少,由此导致土壤保肥性差。黏土是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

水多气少,养分转化慢,施肥见效慢,不是理想的土壤质地。壤土,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

粒含量适中的土壤。质地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

好,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

所以A图是保肥性最强的黏土土壤;B图是最适宜耕种的壤土类型;C图通气性最好的砂土类型。

【解答】解:图A中的矿物质颗粒较多,可见保肥性能最强。壤土,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

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质地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

较好,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所以最适宜耕种的是B。

故答案为:A;Bo

【点评】掌握壤土类土壤的土壤质地是解题的关键。

15.(2024秋•余姚市期末)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利用新鲜的

萝卜、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溶液浓度o

(2)萝卜条④明显变长、变坚挺,这说明萝卜细胞发生了吸水(填“失水”或“吸水”)的过程。

(3)萝卜条③明显缩小、变软,说明A烧杯中液体的浓度大于(填“大于”或“小于”)细胞

内溶液的浓度。

(4)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材料,可以推知:A烧杯中的液体是浓盐水

【考点】植物细胞的吸水、失水.

【答案】(1)溶液浓度

(2)吸水

(3)大于

(4)浓盐水

【分析】1、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的大

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

细胞就失水。

2、对照实验应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

【解答】解:(1)该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的是“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所以实验的变量是

溶液浓度。

(2)萝卜条④明显变长、变坚挺,这说明萝卜细胞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发生吸水

过程。

(3)萝卜条③明显缩小、变软,说明A烧杯中液体的浓度大于萝卜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发生失

水过程。

(4)该实验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放在A烧杯中的萝卜条③变小、变软,细胞

发生失水过程,说明A烧杯中的液体是浓盐水。

故答案为:(1)溶液浓度

(2)吸水

(3)大于

(4)浓盐水

【点评】掌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及对照实验的设计要求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卡片

1.植物细胞的吸水、失水

【知识点的认识】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

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命题的方向】

本考点直接考查植物细胞的吸水、失水的原理,题型多样,综合性强.

例:在农田中,施肥过多时,农作物会出现萎德现象(即“烧苗”),这属由于()

A.根细胞吸水过多B.根细胞失水过多

C.细胞吸收无机盐过多D.根细胞吸收无机盐过少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施肥过多时,农作物会出现萎蕉现象(即“烧苗”)现象的原因.解答时可以

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方面来切入.

解答: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

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

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蕉;当情势比较严重时,会造成烧苗.施肥后浇水可以降低土壤溶液的浓度,

使土壤溶液浓度小于作物细胞的浓度,使作物细胞正常吸水.因此施肥过多时,农作物会出现萎蕉现象(即

“烧苗”)的主要原因是根细胞失水过多.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解题思路点拔】

关键是掌握细胞吸水失水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小.

2.岩石的类型及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

1.通常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

2.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浆岩往往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和气孔,或

柱状结构。例如:花岗岩、玄武岩

3.沉积岩是地表的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而形成的。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化石是沉积岩区别于

其他种类岩石的主要特征。例如:砂岩、石灰岩

4.变质岩是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

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常有片状的结构。例如:大理岩

【命题方向】

例:小金在秋游途中,找到一块疏松多孔的岩石(如图所示),依据该岩石呈现特点,对该岩石类型及形

成原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A.岩浆岩,由岩浆喷出地表所形成

B.变质岩,山地表碎屑物压实、固化而形成

C.变质岩,由己有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

D.沉积岩,由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而形成

分析: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喷出型岩浆岩具有气孔结构和流纹构造,变质岩具有板状结构

和片理结构。

解答:根据图片,图示岩石具有气孔结构,是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

成的。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不同岩石的特点及成因,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常见岩石类型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例2:花岗岩、大理岩是优质o新疆的和田玉、浙江的青田石是良好的o在岩石的形成

过程中可以形成各种,如铁矿、铜矿、铝土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等。

分析:玄武岩、花岗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

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变质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

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积沉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解答:岩石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按照应用范围可分为建筑材料、金属矿物、工艺材料、颜料

等。例如,花岗岩、大理岩是优质建筑材料,新疆的和田玉、浙江的青田石是良好的工艺品材料。止匕外,

在岩石的形成过程中可以形成各种矿产资源,如铁矿、铜矿、铝土矿、煤矿等,它们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

重要物质基础。

故答案为:

建筑材料;工艺品;矿产资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岩石的成因,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解题方法点拨】

知道岩石的分类、特点及用途。

3.土壤的成分

【知识点的认识】

1.土壤中生活着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称为土壤生物。

2.土壤是由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

3.测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实验

验证土壤中水分实验

验证土壤中有机物实验

6.甲验证土壤中无机盐实验

【命题方向】

为了研究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小明利用校园花坛中的一些土壤做了如下四个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

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当快要浸没土壤时,再换用滴管向烧杯内

注水,直到水把土壤刚好浸没为止。读出注入水的体积可以通过计算大致确定该土壤样品中空气的体积分

B.观察到试管壁上有水珠,可以说明土壤中含有水

C.蒸发皿中出现的残余物是能溶于水且能燃烧的无机盐

D.为检验土壤中是否存在有机物,可以取一定质量潮湿的土壤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可以

观察到土壤颜色发生变化并发现土壤质量减少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解答:A、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不能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如果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

注水,会有少量的水留在烧杯壁上,会使读出的数据不准。A错误。

B、对试管内的土壤进行加热,观察到试管壁上有水珠,可以说明土壤中含有水。B正确。

C、无机盐是不能燃烧的。C错误。

D、土壤颜色发生变化并发现土壤质量减少也有可能是水分蒸发引起的。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和土壤的成分。

【解题方法点拨】

知道验证土壤成分的实验方法和装置及注意事项。

4.土壤的形成

【知识点的认识】

1、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

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形成了土壤。

2、土壤的形成过程是十分缓慢的,直到今天,这个过程仍在不断地继续着。形成1厘米厚的表土,一般

情况下大约需要100〜400年,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中,大约需要1000年。

【命题方向】

例:岩石在_________、、等因素的作用下,可以成为细碎的矿物质颗粒。

土壤中腐殖质的主要来源是生物的和O

分析:根据土壤的形成和土壤的成分解答。

解答:风化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

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可以风化成为细

碎的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土壤腐殖质的主要来源是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故答案为: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生物、风化;排泄物、死亡的生物体。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土壤的形成和土壤的成分。

【解题方法点拨】

知道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土壤中成分的来源。

5.人类利用土壤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

1、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2、施一些农家肥料(有机肥)。农家肥料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多种营养元素(如微量元素硼、锌、铜、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