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0有理数的加法
目录导航
\______________/
预习目标.......................................................................................1
新课轻松学.....................................................................................1
新知速通.......................................................................................2
题型探究.......................................................................................3
题型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3
题型2、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辨析.........................................................10
题型3、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4
题型4、巧用拆项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18
题型5、有理数加法的实际应用........................................................20
题型6、有理数加法中的符号问题......................................................26
题型7、有理数加法的综合运用一一幻方问题............................................29
题型8、有理数加法的综合运用一一新定义..............................................37
基础通关......................................................................................44
拓展提优......................................................................................57
预习目标
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2.理解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
4.感知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渗透“化归”等数学思想。
新课轻松学
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一间0。。冷藏室连续两次改变温度:
(1)第一次上升6。。,接着再上升4。。;(2)第一次下降6。。,接着再下降4。。;
1/66
(3)第一次下降6。。,接着再上升4。。(4)第一次下降6。。接着再上升4。。。
问:连续两次变化使温度共上升了多少摄氏度?
注意:(1)上升:下降6。口即上升-6。仁下降4C,即上升-4。(2;
(2)共:对连续两次温度变化进行求和;
(3)可借助温度计(或数轴)理解。
-7-6-5-4-3-2-101234567
【加减号的历史】加减法最早出现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但是,加减法的符号真正被广泛运用是
在十七世纪,在那之前运算符号都是比较麻烦的。1514年,荷兰的赫克首次用“十”表示加法,用
表示减法。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整数算术》中正式用“+”和表示加减,
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再es)的宣传和提倡,才开始普及,直到1630年,才得到大家的公认,
并被广泛采用。
新知速通
X_______________________Z
1.有理数加法的定义
把两个(或多个)有理数相加的过程叫有理数的加法。(两个有理数相加,和是一个有理数。)
2.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和取相同的符号,并把两数的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且用较大数的绝对值减去较小数的绝
对值;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互为相反数的两数之和为0);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
1)有理数的运算分两步走,第一步,确定符号,第二步,确定绝对值;
2)计算的时候要看清符号,同时要熟练掌握计算法则;
3)如果a+b=0,那么6,a互为相反数。
4)当后一个加数为负数时,这个负数必须用括号括起来,即两个符号要用括号隔开,如2+(-1)中-1必须用
括号括起来,不要写成2+-1这样的形式.
2/66
3.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步骤(”一判二定三加减”)
第一步:判断加法的类型并根据加法的类型确定使用哪一个法则;
第二步:根据加数绝对值的大小及加数的符号确定和的符号;
第三步:对绝对值进行加或减,确定和的绝对值.
4.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6=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a+6)+c=a+(6+c)。
注意:
1)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可以使运算简化,认识运算律对于理解运算有很重要的意义;
2)注意两种运算律的正用和反用,以及混合运用。
3)运用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时,一定要带着性质符号一起交换.
题型探究
\J
题型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解题技巧】第一步:判断加法的类型并根据加法的类型确定使用哪一个法则;第二步:根据加数绝对值
的大小及加数的符号确定和的符号;第三步:对绝对值进行加或减,确定和的绝对值.
例1.(23-24七年级上•山东济宁・期末)下列是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5+2思考、计算过程的叙述:
①-5和2的绝对值分别为5和2;
②-5的绝对值5较大;2的绝对值2较小
③-5+2是异号两数相加;
④结果的绝对值是用5-2得到;
⑤计算结果为-3;
⑥结果的符号是取-5的符号--负号;
请按运用法则思考、计算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序(只写序号):.
[答案]颔②④@⑤或⑤WXSW⑤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按照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计算顺序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解: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
应该先看两数符号是否相同,故应先③,
3/66
若符号不同,再看两数的绝对值,故再①,
然后再比较绝对值的大小,故再②,
然后再确定结果的绝对值与结果的符号,故再④⑥或⑥④;
最后得出结果,故最后为⑤;
综上分析可知,计算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序为"(2)“⑤或③①②⑥④⑤.
故答案为:③(1X2)④⑥⑤或⑤.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熟练掌握并理解加法法则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例2.(24-25七年级上•四川眉山・期中)计算:
(1)(-5)+(-9)
⑵(+11)+(-12.1)
⑶(-3.8)+0
⑷(-2.4)+(+2.4)
⑸23+(-17)+6+(-22)
(6)-6.35+(-1.4)+(-7.6)+5.35
【答案】(1)-14
⑵-1.1
(3)-3.8
(4)0
(5)-10
(6)-10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3)(4)利用加法法则计算即可;
(5)(6)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即可;
【详解】(1)解:(-5)+(-9)=-(5+9)=-14
(2)解:+==
⑶解:(-3.8)+0=-3.8
4/66
(4)解:(一2.4)+(+24)=0
(5)解:23+(-17)+6+(-22)
=(23+6)+[(一17)+(一2)]
=29+(-39)
=-(39-29)
=-10
(6)解:-6.35+(-1.4)+(-7.6)+5.35
=(-6.35+5.35)+[(-1.4)+(-7.6)]
=(-1)+(-9)
=-10
例3.(24-25七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如果,-2|+3+3|=0,那么x+y的值为()
A.1B.-1C.5D.-5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非负性,有理数的加法,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和y的值,然后代入x+V
计算即可.
【详解】解:•小-2|+|>+3卜0,
「.X-2=0,y+3=0,即x=2,y=—3
x+y=2+(—3)——1,
故选:B.
例4.(24-25七年级上•四川绵阳•期中)算筹我国是最早认识负数并进行相关运算的国家,魏晋时期的数
学家刘徽在其著作《九章算术注》中,用算筹(小棍形状的记数工具)来表示正负数,其中正放表示正数,
斜放表示负数,例如图①表示的是(-2)+(+4)=+2的运算过程.按照这种方法,可推算图②中的算式为()
勿nBDDWDDD^
图①2)图②
A.(-5)+(-3)=+2B.5)+(+3)=-2
5/66
C.(+5)+(-3)=+2D.(+5)+(+3)=-2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得(-5)+(+3)=-2,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5)+(+3)=-2,
故选:B.
例5.(24-25七年级上福建莆田,阶段练习)若国=3,|引=6,且x>y,则x+y的值是()
A.—3和一9B.3和一6C.—3和9D.9和3
【答案】A
【分析】由国=3,3=6,可得x=±3,y=±6,结合》>儿再求解的值,再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详解】解:;国=3,川=6,
---x=±3,y=±6,
X>y,
二x=±3,y=-6
当x=3,y=_6时,
*'•x+y=3+(-6)=—3,
当尤=_3/=-6时,
x+y=—3+(-6)=-9,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绝对值的含义,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求解代数式的值,清晰的分类讨论是解本题的
关键.
变式1.(2025•江苏泰州一模)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3+(-4)过程正确的是()
A.+(4+3)B.+(4-3)C.-(4+3)D.-(4-3)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计算,逐项判断即可.
6/66
【详解】解:3+(T)=3-4=-l;
+(4+3)=4+3=7,故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4-3)=4-3=1,故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_(4+3)=-4-3=-7,故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4-3)=-1,故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2.(2024七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计算下列各题:
(1)0+(-10);
(3)13+(-13);
【答案】(1)-10
(2)-3
(3)0
⑷-1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加法运算,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1)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求解即可;
(2)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求解即可;
(3)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求解即可;
(4)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求解即可.
【详解】(1)解:原式=-10;
(2)解:原式=一1^+2:)=一3;
(3)解:原式=0;
(4)解:原式=一(3;-.
变式3.(2024七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计算:
(1)20+(-12);
7/66
(2)(-8)+(-32);
⑶L:
⑷卜M用
(5)(—2.8)+(—3.6)+3.6;
(6)(-3)+73(一54);
(7)(+35)+(-17)+(+5)+(-8).
【答案】(1)8
(2)-40
⑶W
⑷-哈
(5)-2.8
(6)-49;
⑺15
【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由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2)由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3)由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4)由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5)根据有理数加法结合律,再由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6)由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7)由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⑴解:20+(-12)
=8;
(2)解:(—8)+(—32)
=-40;
8/66
(3)解:
⑷解:+
=[-1+(-2)]+-1+|
(5)解:(一2.8)+(-3.6)+3.6
=(-2.8)+[(-3.6)+3.6]
=-2.8;
(6)解:(-3)+7;+(-54)
=[-3+7+(-54)]+1
=-49-;
2
(7)解:(+35)+(-17)+(+5)+(-8)
=(35+5)+[(-17)+(一8)]
=40+(-25)
=15.
3
变式4.(24-25七年级上•全国•期中)绝对值大于;而小于5的所有负整数的和等于
2
【答案】-9
3
【分析】本题考查绝对值的意义,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先求出绝对值大于;而小于5的所
有负整数,再进行相加求和即可.
9/66
3
【详解】解:绝对值大于;而小于5的所有负整数有:-4,-3,-2,
-4-3-2=-9;
故答案为:-9.
变式5.(24-25六年级上•上海•阶段练习)已知同=2,同=3且帆+”中机+〃,则加+〃=.
【答案】-1或-5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绝对值的性质,熟记运算法则和性质并准确判断出勿、〃的对应情况是
解题的关键.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判断出“、〃的对应情况,然后相加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解:•"同=2,|«|=3,
m=±2,〃=±3,
|m+n|wm+几
m+n<0,
m=2,〃=一3时,m+n=2+(-3)=-1,
m=-2,〃=一3时,加+几=-2+(—3)=—5,
综上所述,加+〃的值是-1或-5.
故答案为:-1或-5.
题型2、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辨析
【解题技巧】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和取相同的符号,并把两数的绝对值相加;(2)绝
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且用较大数的绝对值减去较小数的绝对值;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互为相反数的两数之和为0);(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
数。
例1.(24-25七年级上•江苏常州•阶段练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数相加,其和大于任何一个加数
B.异号两数相加,其和小于任何一个加数
C.绝对值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其和一定为零
D.两数相加,取较小一个加数的符号作为结果的符号
【答案】C
10/66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分别分析各个选项,然后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解:A选项,两数相加,其和大于任何一个加数,说法错误,例如:两个负数相加,故不符合题意;
B选项,异号两数相加,其和小于任何一个加数,说法错误,如果和为正数,就不满足题干要求,故不符合
题意;
C选项,绝对值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其和一定为零,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选项,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一个加数的符号作为结果的符号,原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加法的知识,熟练掌握有理数加法是解题的关键.
例2.(24-25七年级上•青海海东•期末)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则()
A.必须是两个正数
B.可以是两个负数
C.可以是一个正数一个负数,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
D.可以是一个正数一个负数,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规则和正负数相加时的和的符号判断.通过理解正数和负数相加的
规则,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出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时,两数可能的正负组合情况,进而选出正确答案.在
处理此类问题时,清晰地识别并应用数学规则是关键.
【详解】解:A:若两个数都是正数,显然它们的和也为正数,A错误;
B:若两个数都是负数,它们的和必然为负数,B错误;
C:若两个数一正一负,为了使和为正数,正数的绝对值必须大于负数的绝对值,C正确;
D:若两个数一正一负,为了使和为正数,正数的绝对值必须大于负数的绝对值,D错误.
故选:C.
例3.(24-25九年级下•北京西城•阶段练习)实数。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若实数。满足。+6<0,
则6的值可以是()
IIIIl.l।A
-3-2-101a23
A.1B.0C.-1D.-2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应用,利用数轴判断数的大小是解题关键.
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判断出b为负数,且绝对值大于。,即可判断答案.
11/66
【详解】解:Ta+bvO,且1<QV2,
:.b<0,且
「.b的值可以是-2,D选项同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例4.(23-24七年级上•福建福州•期中)已知有理数a,。满足条件:同<。|,且"+6=-(网-同,则下列
结论正确的是()
A.b<O<aB.b<a<0C.a<O<bD.0<a<b
【答案】A
【分析】根据。+6=-(|6|-|4)=问-同<0可得&6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
a+6=-(例一同)=—Ml<°,
・•.a,b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b<O<a,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绝对值的意义,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例5.(24-25七年级上•内蒙古呼伦贝尔阶段练习)如果两数相加的和小于每一个加数,那么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A.这两个加数一定有一个数是0B.这两个加数一定都是负数
C.这两个加数一正一负D.这两个加数的符号不能确定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加法中的符号问题,根据负数的特点结合有理数加法法则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只有两个负数相加和才小于这两个加数.
故选:B.
变式1.(23-24七年级上•山东荷泽•阶段练习)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
A,都是负数B.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C.有一个是0D.绝对值不相等
【答案】B
【分析】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分析判断即可.
12/66
【详解】解: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可知,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可有三种情况:同负;一正一负且
负数的绝对值大于正数的绝对值;一个负数和0.显然三种情况中,至少一个为负数.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是解题关键.
变式2.(2024七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个加数
B.三个非零有理数相加,和可能等于零
C.两个有理数和为负数时,这两个数都是负数
D.两个负数相加,把绝对值相加
【答案】B
【分析】通过举例子结合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逐一分析各选项即可.
【详解】解:-1+(-2)+(-3)=-6,-6<-3<-2<-1,
・•.三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个加数是不正确的描述,故A不符合题意;
如-1+(-2)+3=0,
.•.三个非零有理数相加,和可能等于零是正确的描述,故B符合题意;
如1+(-8)=-7,
两个有理数和为负数时,这两个数都是负数是不准确的描述,故C不符合题意;
两个负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负号,再把绝对值相加,原来的描述是错误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理解,运算法则为:同号的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正负号,
再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的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再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
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0与一个数相加仍得这个数;掌握与理解法则是解本题的关
键.
变式3.(23-24七年级上•江苏无锡,阶段练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0>0,6<0且同>同,贝IJa+b=-(同+同)
B.若同>同,则a>b
C.若q<0,b<0,则|“+方|=向+可
13/66
D.若a>1>b,则同〉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绝对值的意义,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进行判断即可.解
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
【详解】解:A、若a>0,6<0且则“+6>0,而-(同+同)<0,故此选项不符题意;
B、当a=-2,b=l,则同>同,但a<b,故此选项不符题意;
C、若a<0,b<0,则|a+同=同+1,故此选项符题意;
D、若a=2,b=-3,则a若>6,但|。|<同,故此选项不符题意;
故选:C.
题型3、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解题技巧】有理数常见简算方法:①相反数结合一抵消;②同号结合——符号易确定;③同分母结合
法一无需通分(分母倍数的也可考虑);④凑整数;⑤同行结合法一分数拆分为整数和分数。
例1.(2024七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7+(-3)+(-4)+18+(-11)=(7+18)+[(-3)+(-4)+(-11)]是应用了
()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D.以上均不对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由题,可知,计算运用了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
故选:C.
例2.(2024七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计算:
(呜+卜扑卜£|+1卜卜(|
【答案】(1)-9
⑵-/
14/66
【分析】(1)利用加法运算律计算即可;
(2)利用加法运算律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和运算律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⑴解:原式
=一10+1,
=-9;
⑵解:原式一+
=0+0+卜山
-4-
8
例3.(24-25七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计算:17:1+(-3.37)+6:+2.125+(-0.29+(-2.69.
【答案】-5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利用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即可.
【详解】解:原式=1-7g+2g]+(-3.37-2.63)+[6;-
=—5—6+6=—5
例4.(24-25七年级上•重庆•阶段练习)计算(-1)+2+(-3)+4+(-5)+6+...+[2021,2022+92023)的值
等于()
A.-1012B.-1011C.1012D.1013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加法运算律,原式结合后,相加即可得到结果,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
解本题的关键.
【详解】解:(-1)+2+(-3)+4+(-5)+6+...+[2021,2022+92023)
=[(-1)+2]+[(-3)+4]+[-5)+6]+…+(-202]+2022]+-202)
=1+1+1+…+1+(—2023)
=1011+(-2023)
=-1012,
故选:A.
15/66
变式1.(23-24七年级上,全国裸后作业)|+(-2.5)+3.5+^-|j=|++[(-2.5)+3习这个运算中
运用了()
A.加法的交换律B,加法的结合律
C.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D.以上均不对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根据有理数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即可解答.
【详解】解:g+(-2.5)+3.5+屋]=|+[-3+[(-2.5)+3.5]这个运算中运用了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
故选:C.
变式2.(2024七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计算:
(1)(-13)+(+12)+(-7)+(+18);
(2)(-2.39)+(+5.57)+(-7.61)+卜0.57);
⑶1:+(-1.5)+'卜(-1.75)+..
【答案】(1)10
⑵-5
(3)-0.5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掌握计算法则,灵活运用简便计算的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运算即可;
(2)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运算即可;
(3)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运算即可.
【详解】(1)解:原式=(+12)+(+18)+[(-13)+(-7)]=30+(-20)=10;
(2)解:原式=5.57+(-0.57)+[(-7.61)+(-2.39)]=5+(-10)=-5;
353
(3)解:原式=1-+(-1.75)++-+-+(-1.5)=-0.5.
88
变式3.(24-25六年级下•上海•假期作业)计算:
⑴(-2.4)+(+3.5)+(-4.6)+(+3.5);
312
⑵j6|+秒+-5|+(-5.6).
535
16/66
【答案】(1)0
(2)-4-|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律的运用.正确掌握相关性质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1)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即可作答.
(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即可作答.
【详解】(1)解:(-2.4)+(+3.5)+(-4.6)+(+3.5)
=[(-2.4)+(-4.6)]+[(+3.5)+(+3.5)]
=(-7)+7
=0;
(2)解:++(—5/
11(-5.6)+15:
=2—F\—2.—1)+6/3—F
335
=0+1+口|
=-4t-
变式4.(24-25七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计算:(-3.125)+(+4.75)+,9£|+[+5;]+,4|
2
【答案】-7j
【分析】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先根据加法运算律进行整理,再进行简便运算,即可作答.
13712
【详解】解:原式…铲41『51旨
=-13+10-4-
3
=—3—4—
=—7—
17/66
题型4、巧用拆项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解题技巧】即把一项或一个数拆分开,拆项后重新相加或错位相加,使本来采用常规方法不易解决或不
能解决的计算或比较大小类问题变得容易解决或能解决.
例1.(24-25七年级上•重庆•阶段练习)数学刘老师在多媒体上列出了如下的材料:
计算:一51+19T+17:+13m
上述这种方法叫做拆项法;
请仿照上面的方法计算:
(山中+三+卜泊!;
(2)卜202彳1+2023T+^-2022!^|+20211•
【答案】⑴号
⑵-21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先根据拆项法拆项,再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及加法运算律进行计算即可;
(2)先根据拆项法拆项,再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及加法运算律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⑴解:1+1W+13;1+12胃+4;
=[1+1](-
=[1+(-3)+(-2)+4]+卜”?
18/66
5
24
(2)解:1202*J+2023:+12022:1+202s
+(20211
+2023
=[(-2024)+2023+(-2022,2021]+
22222
例2.(23-24七年级上•重庆•阶段练习)用简便方法计算:+991+999《+99991+999991+4=
【答案】111111
【分析】原式变形后,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解:原式=(9+99+999+9999+99999Hf|+|+
=(10+100+1000+10000+100000-5)+-x5+4
5
=111111,
故答案为:111111
【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变式1.(23-24七年级上咛夏吴忠•阶段练习)计算:[2±]+(-3:)+[-41]+10
【答案】-1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计算,正确理解例题的解题方法并仿照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根据例
题方法将各带分数拆解,将整数和分数分别相加,再计算加法即可.
【详解】解:卜2《1+13胃+卜4:)+10
=[(-2)+(-3)+(^)卡叫
19/66
变式2.(24-25七年级上•全国,假期作业)计算:1-2000:1+[-1999:1+400a|+1-g[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先拆项,然后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即可.
【详解】]-2000》(-1999讣4000:+1-勺
5221
=-2000------1999——+4000+一—1——
6332
5221
=-2000-1999+4000-1---------+-------
6332
=1-1----
66
_4
--3,
变式3.(23-24七年级上,安徽合肥•阶段练习)计算:1+3±+54+71+9]+113+13J+15&+17].
612203042567290
【答案】8112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把整数与整数部分、分数与分数部分分别加在一起,然后把每个
分数分别拆成两个分数相减的形式,通过分数的加减,相互抵消,求出结果.
【详解】解:原式=1+卜+)+[5+、]+(7+:]+1)+』+卜1+?+卜3+3+卜5+3+卜7+』
30八42八56八72八90J
=(1+3+5+7+9+11+13+15+17>(LLLL-111o
—F—F—F----
',(6122030,42567290)
_fl111111111111111)
■+-----------
(23344556677889910J
=81+(一]
1210;
=81+-
5
=81-.
5
题型5、有理数加法的实际应用
【解题技巧】有理数运算相关的实际应用题种类较多,但是很多题目只是所给的情境不一样,解答的方法
并没有发生改变.能够熟练的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准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20/66
例1.(2025•浙江温州•二模)某工地记录了仓库水泥的进货和出货数量,某天进货2吨,出货3吨,记进
货为正,出货为负,下列算式能表示当天库存变化的是()
A.(+2)+(—3)B.(+2)+(+3)C.(-2)+(-3)D.(-2)+(+3)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加法的实际应用,进货为正,出货为负,那么进货2吨为(+2)吨,出货3
吨为(-3)吨,据此把二者相加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由题意得,当天库存变化的是(+2)+(-3),
故选:A.
例2.(24-25七年级上•福建南平・期末)巡道员沿着一条东西向的铁路进行巡视维护,从驻地出发先向东
走了7千米,又向东走了3千米,然后折返向西走了1L5千米,此时他在驻地的什么方向,与驻地的距离
是多少千米()
A.向西1.5B.向东1.5C.向西21.5D.向东21.5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加法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规定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根据题意可以设出
正方向,然后根据题目中的数据进行计算,看最后的结果即可解答本题.
【详解】解:设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
7+3+(-11.5)=-1.5,
此时他在驻地向西L5千米,
故选:A.
例3.(24-25七年级上河南周口・期中)图纸上一个零件的标注为①■喘,这个标注中零件直径的标准尺
寸有些模糊,已知该零件的七个合格产品,直径尺寸分别为
73.1mm,72.7mm,72.8mm,73.2mm,72.9mm,73.3mm,72.6mm,则该零件的标准尺寸不可能是()
A.73.0B.73.1C.73.2D.73.3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根据题意得出该零件的标准尺寸最大为73.2mm,最小尺寸为72.9mm,
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给出的七个合格产品尺寸最大为73.3mm,最小尺寸为72.6mm,
21/66
所以标准尺寸在73.3-0.4=72.9mm和72.6+0.6=73.2mm之间.
故选:D.
例4.(24-25七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有一口深2.6米的枯井,井底有一只青蛙沿着井壁向上往井口跳跃,
由于井壁较滑,每次跳跃之后青蛙会下滑一段距离才能稳住.下面是青蛙的几次跳跃和下滑情况(上跳为
正,下滑为负,单位为厘米).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第7次
+25+15+18+30+25+16+18
-8-6-3-7-9-6-8
⑴在这7次跳跃除起跳点外,青蛙距离井底的最近距离是一厘米;青蛙距离井口的最近距离是一厘米;
⑵在这7次跳跃并下滑稳定后,此时青蛙距离井口还有多远?
⑶把每7次跳跃下滑记为一循环,若青蛙之后的每个循环跳跃下滑情况都和第一循环相同,那么青蛙在第
几次跳出了井口?
【答案】(1)17;152
(2)160厘米
⑶青蛙在第18次跳出了井口
【分析】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有理数加法、有理数减法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正数和负数在题
目中的实际意义.
(1)以井底为起点0,正数加负数可以计算出青蛙距离井底和井口的距离即可求解;
(2)用井深减去青蛙第七次跳跃并下滑稳定后距离井底的距离,就可以计算青蛙距离井口的距离;
(3)在跳完七次的基础上,进行循环计算,就可以计算出第几次可以跳出井口.
【详解】(1)解:・•,井壁较滑,每次跳跃之后青蛙会下滑一段距离才能稳住,正数表示上跳,负数表示下
滑,
;・第一次跳跃以后:+25-8=+17,表示青蛙在距离井底17厘米处,青蛙距离井口的距离是260-17=243(厘
米)
第二次跳跃以后:+17+(+15)+(-6)=+26,表示青蛙在距离井底26厘米处,青蛙距离井口的距离是
260-26=234(厘米)
第三次跳跃以后:+26+(+18)+(-3)=+41,表示青蛙在距离井底41厘米处,青蛙距离井口的距离是
260-41=219(厘米)
22/66
第四次跳跃以后:+41+(+30)+(-7)=+64,表示青蛙在距离井底64厘米处,青蛙距离井口的距离是
260-64=196(厘米)
第五次跳跃以后:+64+(+25)+(-9)=+80,表示青蛙在距离井底80厘米处,青蛙距离井口的距离是
260-80=180(厘米)
第六次跳跃以后:+80+(+16)+(-6)=+90,表示青蛙在距离井底90厘米处,青蛙距离井口的距离是
260-90=170(厘米)
第七次跳跃以后没有下滑前:+90+(+18)=+108,表示青蛙在距离井底108厘米处,青蛙距离井口的距离
是260-108=152(厘米)
当青蛙跳完第一次以后距离井底最近为17厘米,当调完第七次后示下滑时,青蛙在距离井口最近152厘
米处,
故答案为:17,152;
(2)解:第七次跳跃并下滑稳定后:+90+(+18)+(-8)=+100,表示青蛙在距离井底100厘米处,青蛙距
离井口的距离是260-100=160(厘米)
答:在这7次跳跃并下滑稳定后,此时青蛙距离井口还有160厘米.
(3)解:•••每7次跳跃下滑记为一周,青蛙之后的每周跳跃下滑情况都和第一周相同,
当青蛙跳完2周以后,距离井口的距离=260-100-100=60(厘米),此时青蛙完成了14次跳跃,
・••青蛙继续跳跃情况为:+25+(-8)+15+(-6)+18+(-3)+30=71(厘米),
71>60
二青蛙又继续跳跃4次就跳出了井口,
・••青蛙在第18次跳出了井口.
变式1.(2025福建厦门二模)为监测某水库雨季期间的水位高度,表一记录了该水库连续三天的水位变
化情况(记水位上涨为正,单位:m),这三天水位上涨的高度可表示为()
表一
第一天第一:天第三天
-0.2+0.5+0.3
A.0.5+0.3B.0.3-(-0.2)
C.-0.2+0.5+0.3D.[0.5-(-0.2)]+(0.3-0.5)
23/66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正负数的实际应用,有理数加法的应用,把水库连续三天的水位变化情况相加即
可.
【详解】解:这三天水位上涨的高度可表示为-0.2+0.5+0.3,
故选:C
变式2.(2025・贵州贵阳・模拟预测)若公共汽车上车人数记为“+”,下车人数记为,一辆公共汽车原有
18名乘客,经过某一站时,乘客变化为:+3,-9,这时车上乘客人数为.
【答案】12
【分析】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的实际应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直接根据题意计算即可.
【详解】•••公共汽车上车人数记为“+”,下车人数记为,乘客变化为:+3,-9,
,这时车上乘客人数为18+3-9=12(人)
故答案为:12
变式3.(24-25七年级上云南文山期中)财商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社会责任感.小昆在妈妈的协助下,通过售卖废报纸、饮料瓶,转卖二手书,义卖闲置物品等方式获得一
定收入,并用于购买学习用具和一些日常所需品.为了更好的理财,他每周做一次收支记录,其中一个月
的收入和支出记录如下(收入用“+”,支出用“一",单位:元):
+14,—9,+8,—7,+13,—6,+12,—5.
Q)小昆这个月是超支了还是有结余?如果超支,超支了多少?如果结余,结余了多少?
⑵若规定:收入5元,支出2元,经手金额为7元,则小昆这个月经手总金额离100元超过或不足多少元?
【答案】(D小昆这个月有结余,结余了20元;
⑵不足26元
【分析】(1)把各数相加,求出和,再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即可判断求解;
(2)求出各数绝对值的和,再利用有理数的减法即可判断求解;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正负数的意义的实际应用,绝对值的意义,根据题意正确列出
算式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⑴解:+14-9+8-7+13-6+12-5=+20,
答:小昆这个月有结余,结余了20元;
(2):|+14|+1-9|+1+8|+1-7|+1+13|+1-6|+1+12|+1-5|=74,
・:74—100=—26,
24/66
,小昆这个月经手总金额离100元不足26元.
变式4.(24-25七年级上•辽宁锦州•阶段练习)足球比赛中,根据场上攻守形势,守门员会在门前来回跑
动,如果以球门线为基准,向前跑记作正数,返回则记作负数,一段时间内,某守门员的跑动情况记录如
下(单位:m):+10,-2,+5,+12,-6,-9,+4,-14.(假定开始计时时,守门员正好在球门线
上)
⑴守门员最后是否回到球门线上?
⑵守门员离开球门线的最远距离达多少米?
⑶如果守门员离开球门线的距离超过10m(不包括10m),则对方球员挑射极可能造成破门.问:在这一时
间段内,对方球员有几次挑射破门的机会?简述理由.
【答案】(D守门员最后回到了球门线上;
(2)25米;
(3)4次,理由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正负数的实际应用,有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有理数大小比较的实际应用.理解题意,
理解本题中正负数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1)将记录的数字相加,若结果为0,则守门员回到了球门线上,否则没有;
(2)求出每次离球门的距离即可得到答案;
(3)根据题意,结合(2)找出守门员离开球门线的距离超过10m的数据即可.
【详解】⑴解:根据题意得:(+10)+(-2)+(+5)+(+12)+(-6)+(-9)+(+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泥礓磋坡道施工方案
- 美术培训总结
- 汽车维修技师培训
- 新员工培训流程
- 入职培训总结报告
- 生产设备点检培训
- 装饰报价系统培训
- 招商引资汇报材料
- 2025年云南交警答题试题及答案
- 博物馆雇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 催收话术培训
- 国开电大《组织行为学》形考任务1-4
- 期末检测试卷-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 品牌代工厂协议书范本
- GB/T 44815-2024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激光束偏振特性测量方法
- 三管防控及护理管理要点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
- 携程旅行合同电子版
- 幼儿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方案
- 食堂食品安全校长第一责任人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