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禁毒日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国际禁毒日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国际禁毒日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国际禁毒日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国际禁毒日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国际禁毒日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国家鼓励对禁毒工作的社会捐赠,并依法给予()。A.税收优惠B.物质奖励C.荣誉表彰D.政策倾斜答案:A2.以下哪种毒品属于天然类传统毒品?A.冰毒B.海洛因C.氯胺酮(K粉)D.合成大麻素答案:B(解析:海洛因由罂粟提炼,属于传统毒品;其余为合成或半合成毒品)3.青少年吸毒的常见诱因不包括()。A.好奇心理B.同伴压力C.疾病治疗需要D.逃避现实答案:C4.根据《戒毒条例》,社区戒毒的期限为()。A.1年B.2年C.3年D.5年答案:C5.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A.王某在家中存放50克海洛因用于自己吸食B.李某携带20克冰毒乘坐火车被查获C.张某在办公室抽屉放置10克摇头丸D.赵某为朋友保管3克海洛因(无贩卖意图)答案:D(解析:非法持有毒品罪需达到“数量较大”标准,海洛因、冰毒等鸦片类毒品需10克以上)6.新型毒品“邮票”的主要成分是()。A.麦角酸二乙酰胺(LSD)B.甲基苯丙胺C.γ-羟基丁酸(GHB)D.芬太尼答案:A7.吸毒者易感染艾滋病的主要原因是()。A.毒品破坏免疫系统B.共用针具注射C.吸毒后性乱行为D.以上都是答案:D8.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克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A.100B.200C.500D.1000答案:D9.以下哪项不属于社区戒毒的执行主体?A.街道办事处B.乡镇人民政府C.公安派出所D.戒毒康复场所答案:D(解析:社区戒毒由乡镇、街道负责,公安派出所配合)10.“笑气”的化学名称是()。A.一氧化二氮B.二氧化氮C.三氧化二氮D.四氧化二氮答案:A11.以下哪种毒品不属于新精神活性物质?A.芬太尼类似物B.合成大麻素C.可卡因D.卡西酮类答案:C(解析:可卡因是传统毒品,其余为新精神活性物质)12.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一般为(),最长可延长()。A.1年;1年B.2年;1年C.3年;2年D.2年;2年答案:B13.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的核心目标是()。A.实现18岁以下青少年无吸毒B.提升校园禁毒课程覆盖率C.建立社区戒毒康复体系D.打击网络涉毒犯罪答案:A14.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毒品犯罪的“上游犯罪”?A.非法种植罂粟B.洗钱(为毒资转移)C.贩卖毒品D.运输毒品答案:B(解析:洗钱罪是毒品犯罪的下游犯罪,上游犯罪指产生毒资的原始犯罪)15.吸毒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A.从轻处罚B.不予处罚C.强制隔离戒毒D.社区康复答案:B(依据《禁毒法》第62条)16.以下哪种检测方式可检测最近几小时内的吸毒行为?A.尿液检测B.血液检测C.毛发检测D.唾液检测答案:D(解析:唾液检测窗口期最短,约24-48小时)17.我国现行禁毒工作机制是()。A.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B.公安部门主导,卫生部门配合,社区辅助C.中央统筹,地方执行,群众监督D.国际合作优先,国内治理为辅答案:A18.以下哪种植物是制作海洛因的原料?A.古柯B.大麻C.罂粟D.恰特草答案:C19.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的种植由()指定。A.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省级人民政府C.国家禁毒委员会D.卫生健康委员会答案:A20.以下关于“聪明药”的说法错误的是()。A.主要成分为哌醋甲酯(利他林)等中枢神经兴奋剂B.正常人群服用可提升学习效率C.长期使用会导致依赖性和神经损伤D.属于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答案:B(解析:“聪明药”仅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正常人服用无益智效果,反而有害)二、多项选择题(共15题)1.毒品的基本特征包括()。A.依赖性B.非法性C.危害性D.药用性答案:ABC2.我国禁毒工作方针是()。A.预防为主B.综合治理C.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D.严格执法答案:ABC(依据《禁毒法》第4条)3.以下属于合成毒品的有()。A.冰毒(甲基苯丙胺)B.摇头丸(MDMA)C.海洛因D.氯胺酮(K粉)答案:ABD4.吸毒成瘾的认定需综合以下哪些因素?()A.吸毒史B.医学诊断结果C.尿样/血液检测结果D.证人证言答案:ABC(依据《吸毒成瘾认定办法》)5.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A.张某在自己家中多次容留朋友吸毒B.李某在KTV包厢请朋友吸食冰毒C.王某在宾馆房间容留同事吸毒一次D.赵某在办公室容留下属吸毒(未获利)答案:ABCD(解析:容留次数、场所性质不影响罪名成立)6.新型毒品的“伪装性”主要表现为()。A.包装成饮料、零食(如“咔哇潮饮”“奶茶粉”)B.伪装成保健品(如“提神药”“减肥药”)C.外观类似邮票、贴纸(如LSD“邮票”)D.以合法药品名义销售(如芬太尼类物质)答案:ABCD7.社区戒毒人员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A.定期接受检测B.遵守法律法规C.参加社区戒毒服务机构组织的教育活动D.离开社区戒毒执行地需报告答案:ABCD8.以下哪些国际公约是全球禁毒合作的法律基础?()A.《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B.《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C.《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1988年)D.《生物多样性公约》答案:ABC9.吸毒对家庭的危害包括()。A.导致家庭经济破产B.引发家庭暴力C.影响子女身心健康D.破坏家庭关系答案:ABCD10.以下属于毒品犯罪的罪名有()。A.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B.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C.强迫他人吸毒罪D.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答案:ABCD11.戒毒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A.以人为本B.科学戒毒C.综合矫治D.关怀救助答案:ABCD(依据《戒毒条例》第3条)12.以下哪些属于禁毒宣传教育的重点群体?()A.青少年B.易涉毒场所从业人员C.流动人员D.药物依赖者家属答案:ABCD13.我国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A.定点生产制度B.定点经营制度C.购买许可制度D.运输许可制度答案:ABCD(依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14.以下关于毒品危害的描述正确的是()。A.海洛因可导致呼吸抑制,过量易致死B.冰毒可引发幻觉、暴力倾向C.合成大麻素可能导致急性精神病D.笑气长期滥用可致神经损伤和瘫痪答案:ABCD15.公民发现涉毒违法犯罪行为时,可通过()途径举报。A.拨打110报警电话B.登录“中国禁毒”微信公众号举报平台C.向当地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反映D.通过社区民警转达答案:ABCD三、判断题(共15题)1.“K粉”的主要成分是氯胺酮,属于国家一类精神药品。()答案:√2.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后,其吸毒记录会被永久消除。()答案:×(解析:吸毒记录会录入全国禁毒信息系统,无法消除)3.种植500株以下罂粟属于违法行为,500株以上构成犯罪。()答案:√(依据《刑法》第351条)4.新型毒品“阿拉伯茶”(恰特草)的主要成分是卡西酮,已被我国列为毒品管制。()答案:√5.社区康复是戒毒的最后阶段,具有强制性。()答案:×(解析:社区康复是自愿性的,非强制)6.孕妇吸毒不会影响胎儿,因为胎盘可阻断毒品进入胎儿体内。()答案:×(解析:毒品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畸形、成瘾)7.吸食大麻属于违法行为,但不构成犯罪。()答案:√(解析:我国对大麻零容忍,吸食属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8.利用互联网发布涉毒信息(如贩卖毒品广告),可能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答案:√9.戒毒药品可以随意购买,用于自行戒毒。()答案:×(解析:戒毒药品需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指导下使用)10.容留他人吸毒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如KTV、宾馆)。()答案:√(解析:单位可构成此罪,对直接责任人员追责)11.毛发检测可追溯6个月至1年内的吸毒行为。()答案:√(解析:毛发检测窗口期最长,可达数月至数年)12.吸食“笑气”不违法,因为其未被列入毒品目录。()答案:×(解析:“笑气”虽未被列管为毒品,但滥用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或危害公共安全罪)13.未成年人吸毒的,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答案:×(解析: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的,可能被责令接受教育或训诫)14.毒品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其他重大毒品犯罪嫌疑人的,可认定为立功,从轻或减轻处罚。()答案:√15.禁毒社会工作者可以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公开吸毒人员的个人信息。()答案:×(解析:需依法保护吸毒人员隐私)四、简答题(共5题)1.请列举5种常见的传统毒品和5种新型毒品,并说明二者的主要区别。答案:传统毒品: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新型毒品:冰毒(甲基苯丙胺)、摇头丸(MDMA)、氯胺酮(K粉)、LSD(麦角酸二乙酰胺)、合成大麻素(化学合成或半合成)。主要区别:传统毒品多源于天然植物,以镇痛、镇静作用为主;新型毒品多为化学合成,以中枢神经兴奋或致幻作用为主,伪装性更强,滥用危害更隐蔽。2.简述吸毒成瘾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答案:生理机制:毒品通过作用于大脑奖赏系统(如多巴胺能神经元),干扰正常神经递质分泌,导致机体对毒品产生耐受性(需增加剂量维持效果)和依赖性(戒断时出现生理不适)。心理机制:吸毒行为与愉悦感形成条件反射,导致心理渴求(心瘾);长期吸毒可改变认知功能,出现冲动控制障碍、情绪调节异常,形成“觅药行为”主导的心理依赖。3.我国禁毒工作体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案:我国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禁毒工作体系,具体包括:(1)法律体系:以《禁毒法》《刑法》《戒毒条例》等为核心;(2)预防教育:覆盖学校、社区、网络的全民禁毒宣传;(3)戒毒治疗: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自愿戒毒“四位一体”模式;(4)打击犯罪:全链条打击制毒、贩毒、运毒;(5)国际合作:参与联合国禁毒公约,开展跨境执法合作;(6)帮扶救助:对戒毒人员提供就业、医疗等社会支持。4.新型毒品的“伪装性”给禁毒工作带来哪些挑战?答案:(1)识别难度大:伪装成饮料、零食、保健品等日常用品,易被误吸;(2)传播渠道隐蔽: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快递物流非法销售,监管难度高;(3)危害认知不足:部分青少年误将新型毒品视为“娱乐品”“无成瘾性”,防范意识薄弱;(4)检测技术滞后:新精神活性物质更新快,传统检测手段难以及时覆盖。5.作为青少年,应如何防范毒品侵害?答案:(1)学习禁毒知识,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及伪装形式;(2)拒绝“第一口”,远离“毒友圈”,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饮料、零食;(3)树立健康生活方式,通过运动、兴趣爱好充实精神世界;(4)发现涉毒线索及时向家长、老师或公安机关举报;(5)正确对待压力,避免通过吸毒“解压”,主动寻求心理辅导。五、案例分析题(共3题)案例1:某中学高二学生小宇(17岁)在同学生日聚会上,被劝说饮用了一杯“特别饮料”(实际含γ-羟基丁酸GHB)。饮用后小宇出现意识模糊、呕吐症状,被送医后检测出GHB成分。问题:(1)GHB属于哪类毒品?(2)劝说小宇饮用的同学可能承担什么法律责任?(3)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答案:(1)GHB是国家一类精神药品,属于新型毒品(中枢神经抑制剂);(2)若该同学明知饮料含GHB仍劝说饮用,可能构成“引诱、欺骗他人吸毒罪”(因小宇为未成年人,从重处罚);若仅因疏忽未察觉,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3)青少年应提高警惕,拒绝接受来源不明的食品饮料;学校需加强禁毒教育,普及新型毒品伪装形式;家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