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实验九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_第1页
2026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实验九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_第2页
2026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实验九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_第3页
2026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实验九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_第4页
2026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实验九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九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夯实必备知识

原理装置图实验步骤注意事项

1.做单摆

将细线穿过带中心孔的小钢球,

1.摆线要选1m左右,

并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结,然

柔软不易伸长的丝

后把线的另一端用铁夹固定在铁

线,不要过长或过短。

架台上,让摆球自然下垂。

2.悬线长要待悬挂好

2.测摆长

球后再测,计算摆长

铁架台摆线用米尺量出摆线长/'(精确到毫

时要将悬线长加上摆

米),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直径。,

球半径。

记6摆球则单摆的摆长z=r+fo

3.单摆要在竖直平面

测摆长/和周期T,由3.测周期

内摆动,不要形成圆

"/曰4-2/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

T—2^^且传g—72锥摆。

(小于5。),然后释放小球,记下单

4.要从平衡位置开始

摆摆动30次〜50次的总时间,算

计时,并数准全振动

出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即为单摆

的次数

的振动周期。

4.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

4兀2/

1.公式法:g—;2,算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再求出g的平均值。

2.图像法:根据测出的一系列摆长/对应的周期T,作/—p的图像,

由单摆周期公式得/—静72,图像应是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

数据处理示,求出图线的斜率上即可利用g=4兀2左求重力加速度。

O72

■研透核心考点

考点一教材原型实验

例1(2023•新课标卷,23)一学生小组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

(1)用实验室提供的螺旋测微器测量摆球直径,首先,调节螺旋测微器,拧动微调

旋钮使测微螺杆和测砧相触时,发现固定刻度的横线与可动刻度上的零刻度线未

对齐,如图1(a)所示,该示数为mm,螺旋测微器在夹有摆球时示数如图

(b)所示,该示数为mm,则摆球的直径为mm。

(a)(b)

(c)

图1

⑵单摆实验的装置示意图如图(c)所示,其中角度盘需要固定在杆上的确定点。

处,摆线在角度盘上所指的示数为摆角的大小。若将角度盘固定在。点上方,则

摆线在角度盘上所指的示数为5。时,实际摆角5。(填“大于”或“小

于”)。

(3)某次实验所用单摆的摆线长度为81.50cm,则摆长为cm。实验中观测

到从摆球第1次经过最低点到第61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间隔为54.60s,则此单

摆周期为s,该小组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m/s2o(结果均保

留3位有效数字,兀2取9.870)

答案(1)0.00620.03520.029(2)大于(3)82.51.829.83

解析(1)题图(a)中,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读数为0,可动刻度部分读数为

0.6X0.01mm=0.006mm,所以示数为0.006mm;题图(b)中,螺旋测微器固定刻

度读数为20.0mm,可动刻度部分读数为3.5X0.01mm=0.035mm,所以示数为

20.035mm,摆球的直径d=20.035mm—0.006mm=20.029mmo

(2)角度盘固定在。点时,摆线在角度盘上所指角度为摆角大小,若将角度盘固定

在。点上方,即角度盘到悬点的距离变短,同样的角度,摆线在刻度盘上扫过的

弧长变短,故摆线在角度盘上所指的示数为5。时,实际摆角大于5。。

(3)单摆的摆长L等于摆线长/与摆球半径之和,即L=/+3=82.5cm;从摆球第

1次经过最低点到第61次经过最低点,单摆完成30次全振动,故单摆的周期T

5461747r2r

=黄s=1.82s;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且=窄,代入相关数据解得

g=9.83m/s2o

■跟踪训练

1.(2024.广东珠海高三期末)小明学习“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后,利用图2

甲装置做了该实验。

(1)测量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球悬挂后的摆线长(从悬点到摆球的最上端)

为3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读数如乙图所示,则1=cm,

若再测得单摆周期为T,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用L、d、T表示)。

234cm

”『[川州浦|"山州八丫’5

I0102。|

图2

(2)在安装装置时,摆线上端有三种系挂方式,下列方式哪种是正确的(填

对应序号)。

(CZDZ)c|[J1------------'

C|口

ABC

(3)在测量周期时,若从摆球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I,到第〃次经过最

低点所用的时间为3则单摆周期为T=(用心/表示)。

(4)假如把该装置搬到月球上进行实验,改变单摆的摆长I,多次测量单摆在不同

摆长下所对应的周期T,并描绘出T2-/图像如图3所示,则可得知月球重力加速

度大小为m/s2o

图3

4ML2t

答案⑴2.150—不一(2)C⑶右(4)1.6

解析(1)游标卡尺的读数为主尺的读数与游标尺读数之和,所以d=21mm+

n42.

10X0.05mm=2.150cm,根据周期公式可得g=*-=-------¥---。

(2)为防止摆球摇摆及实验过程摆长变化,应该用夹子固定摆线悬点,故C正确。

(3)从摆球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为

t,单摆全振动的次数为N=一厂,则单摆的周期为7=三=卫7。

2Jyn~1

(4)根据单摆周期公式由图像可知

7=2兀2s2,Z=0.8m,可得g月=1.6m/s?。

考点二创新拓展实验

例2(2023・重庆卷,11)某实验小组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所用实验器材有摆球、

长度可调的轻质摆线、刻度尺、50分度的游标卡尺、摄像装置等。

图4

(1)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d,当量爪并拢时,游标尺和主尺的零刻度线对齐。

放置摆球后游标卡尺示数如图4甲所示,则摆球的直径d为mm。

(2)用摆线和摆球组成单摆,如图乙所示。当摆线长度/=9901mm时,记录并分

析单摆的振动视频,得到单摆的振动周期T=2.00s,由此算得重力加速度g为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3)改变摆线长度/,记录并分析单摆的振动视频,得到相应的振动周期。他们发

现,分别用/和/+自乍为摆长,这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的差异大

小Ag随摆线长度/的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由图可知,该实验中,随着摆线长度

/的增加,Ag的变化特点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

答案⑴19.20(2)9.86(3)随着摆线长度I的增加,Ag逐渐减小随着摆线长

度/的增加,则/+苧越接近于/,此时计算得到的g的差值越小

解析⑴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d=19mm+10X0.02mm=19.20mm。

(2)单摆的摆长为L=990.1mm+^X19.20mm=999.7mm,根据T=2TC\^,可得

代入数据得g=----------9------------m/s-=9.86m/s2o

(3)由图可知,随着摆线长度/的增加,Ag逐渐减小,原因是随着摆线长度/的增

加,则/十苧逐渐趋近于/,两种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g的差值越小。

j跟踪训练

2.(2024.辽宁大连高三质检)现代智能手机自带了许多传感器,利用智能手机

Phyphox软件能够采集传感器记录的数据。某同学在家根据Phyphox界面提示的

原始传感器,给出了2种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案:

方案1.使用“含(g)的加速度”模块,令手机静置在桌面上20s,直接读出重力加

速度(图一);

方案2.使用“摆”功能,该同学找到一把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长度为100cm

左右的细线和一把铁锁,制成一个单摆,于小角度释放。输入摆长后,利用手机

读取周期,手机将计算出重力加速度(图二)。

含(g)的加速摆

图表绝对值多方向简明值结果g摆长共振自相关原始数据

加速度绝对值

T周期2.05s

10.0

g9.8L摆长100cm

Q6g=9.42m/s2

°丽/s,°

此处你可以输入你的摆长(支点

加速度绝对值9.8()m/s2到质心)来确定地球加速度g

朗­图二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根据方案2,可知手机计算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为(用g、兀、T、L

表示)。

(2)与方案1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相比,方案2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结果有一定的

误差,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为o

A.铁锁的重心不方便确定,所以摆长不准

B.测量摆长的刻度尺量程太小,测摆长时多次移动产生了一定的误差

C.铁锁质量过大,导致g测量误差较大

(3)方案2重力加速度g计算结果误差较大,该同学想到一个修正方案:实验时,

可以在细线上的A点做一个标记,使得悬点。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

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当

Q4间细线长度分别为心、以时,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乃、Ti,由此可测得重

力加速度g的数值,此方案计算g的表达式为(其中£2>LI)O

4.2⑷一⑷4兀23一⑷

A.g—-%一7~B.g—-注一7

_4疟(片一千)_4兀2⑺-E)

C-8=L2-L1Dg=L1—L2

答案(l)g=^(2)AB(3)A

解析(1)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得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为g=曙。

(2)方案2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结果有一定的误差,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铁锁的

重心不方便确定,所以摆长不准;方案2是用长度为100厘米左右的细线和一把

铁锁,制成一个单摆,而该同学找到一把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所以测量摆长

的刻度尺量程太小,会导致测摆长时多次移动产生了一定的误差,故A、B正确,

C、D错误。

(3)当间细线长度分别为心、心时,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Ti、T2,设A点到

硬,可得5=2

铁锁重心的距离为/,根据公式T=2

可解得g=4"器故A正确。

■提升素养能力(限时:35分钟)

1.(2024.四川成都高三月考)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某同学进行如

下步骤:

(1)用游标为1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4mm)的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某次测量

的示数如图1甲所示,读出小球直径d的值为mm。

(2)把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角度由静止释放,使单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用

秒表测出单摆做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秒表读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So

(3)如果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先将单摆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出摆长/,后把单摆悬挂起来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摆球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成为圆锥摆运动

D.测周期时,当摆球通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并数“1”,数到摆球第40次通过平衡

位置时按下秒表,读出时间3得周期T=5

答案(1)15.2(2)100.0(3)CD

解析(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5mm,游标读数为2X0.1mm=0.2mm,则小

球的直径为d=15mm+0.2mm=15.2mmo

(2)秒表的读数等于大盘读数加上小盘读数,则读数为90s+10.0s=100.0s。

(3)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cj1,变形可得且=零,先将单摆放在水平桌面上

测出摆长/,后把单摆悬挂起来,测得的摆长偏小,则最终测得重力加速度偏小,

故A错误;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则测量的摆长偏小,则最终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小,故B错误;摆球不在同一竖

直平面内运动,成为圆锥摆运动,实际摆长/cos。变短,而测量摆长偏大,所测

重力加速度偏大,故C正确;测周期时,当摆球通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并数“1”,

数到摆球第40次通过平衡位置时按下秒表,读出时间/,实际周期7=/匕=今,

4U—iJy

2

则测量周期偏小,重力加速度偏大,故D正确。

2.(2024•山东临沂模拟)某同学在学习完单摆的相关知识后,想要在家利用手边的

物品测量本地的重力加速度。用不规则的钥匙扣代替小球做成简易单摆装置,手

机上的计时功能代替秒表,实验过程如下:

图2

⑴用家中软尺测得悬挂点。到钥匙扣连接处M的长度为Lo

(2)拉开较小角度后将钥匙扣由静止释放,并在钥匙扣第1次通过最低点按下计时

“开始”按钮,第N次通过最低点停止计时,记录手机上的时间为/,则单摆的

周期T为.o

(3)若该同学改变细线长度后只做两次实验,得到两组长度和周期的数据:Li、Ti;

L2、T2,利用数据测得重力加速度为o

(4)若该同学多次改变细线长度得到多组数据,描点作出T2—乙图像,得到的图像

可能是o

⑸钥匙扣的形状不规则,对上述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填“有”或者

“无”)影响。

“人士2t4兀2(L1—L2)十

答案(2)/二(3)g=-亓二这一(4)B(5)无

解析(2)钥匙扣第1次通过最低点按下计时“开始”按钮,第N次通过最低点停

2t

止计时,记录手机上的时间为,,则单摆的周期为丁=『7。

⑶设摆线末端与钥匙扣重心间的距离为r,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T^!

可得。=2兀小铲,72=2兀{牛,联立可得重力加速度为g=4兀之。

・,可得7"=写+咛,故72与L为一次函数关系,且与

(4)根据T=2it

OOO

纵轴正半轴有截距,故B正确。

⑸由(3)(4)数据处理分析可知,钥匙扣的形状不规则虽导致重心位置无法测量,但

对重力加速度的测量无影响。

3.(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

的直径的操作如图3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选填“甲”或

“乙”)。

甲乙

(2)实验时,若摆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摆动,为了将人工记录振动次数改为自动

记录振动次数,在摆球运动的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

阻,如图丙所示。光敏电阻与某一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

R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丁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若保持悬

点到摆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摆球直径2倍的另一摆球进行实验,则

该单摆的周期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图丁中的At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图3

答案⑴乙(2)2/o变大变大

解析(1)游标卡尺应该用两外测量爪对齐的地方测量,正确的是题图乙。

(2)一个周期内小球应该两次经过最低点,使光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故周期为

T=tl+2to-tl=2to-,摆球的直径变大后,摆长变长,根据T=2、^可知,周期

变大;每次经过最低点时小球的挡光的时间变长,即加变大。

4.(2024•安徽池州高三质检)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读到惠更斯用单摆测出巴黎的重

力加速度后,设计用图示的装置(如图4甲)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⑴若测得:单摆的摆线长度为L,摆球直径为D,单摆的周期为T,则重力加速

度g=(用L、T、。表示)。

(2)某次实验中,力传感器记录了绳子上的拉力大小R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则单摆运动的周期为T=So

(3)在完成图乙的实验数据测量后,用天平测得小球质量机=98.8g,则当地的重

力加速度g=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22兀2(24+。)

答案⑴一早~-(2)2(3)9.79

解析(1)周期公式为T=27ry(整理有g=笔,由题意可知/=£+?,解得g

2川(2L+D)

一尸O

⑵摆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由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所以摆球运动

到最低点时,绳子拉力最大,而一个周期内摆球有两次经过最低点,则此单摆的

周期为T=2So

(3)小球速度为零,沿绳子方向合力为零,在最高点有Fi=mgcosa小球在最低

点有F2—mg=rrrY

设绳子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为8,有mgZ(l—cos0)=^mv2,整理有Fi=mg(3

—2cos0)

2F\+Fi2X0.963+0.976

联立Fi和Fi解得g=一茄一m/s2=9.79m/s2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