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原卷版)-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分类汇编(统编版全国)_第1页
古代诗歌阅读(原卷版)-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分类汇编(统编版全国)_第2页
古代诗歌阅读(原卷版)-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分类汇编(统编版全国)_第3页
古代诗歌阅读(原卷版)-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分类汇编(统编版全国)_第4页
古代诗歌阅读(原卷版)-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分类汇编(统编版全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古代诗歌剧读

一、(新疆乌鲁木齐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玉楼春®

辛弃疾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②。

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柏树。

【注】①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江西上尧铅山瓢泉乡村期间所作。②“提壶”、“婆饼焦”都是鸟名,皆因啼声而

得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图景:一群沽酒的农家女子三三两两聚集在树下,树上鸟儿不停啼叫,像

催促她们快回家。

B.上阕写女子“沽酒”忘归,下阕写作者“醉中”忘路,言有尽而意无穷,乡村淳朴可爱的风土人情贯穿

全词。

C.下阕以“醉”来过片,凸显作者对乡村生活的陶醉。作者不仅因饮酒而醉,更因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生

活情趣而陶醉。

D.下阕写作者问路人他们家住在哪里,路人耐心地告诉作者他们的住处,表现了乡村童叟无欺、热情

善良的民风。

2.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乡村生活的乐趣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二、(西藏拉萨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松声(节选)

白居易

西南微风来,潜入枝叶间。寒山飒飒雨,秋琴泠泠弦。

一闻涤炎暑,再听破昏烦。竟夕遂不寐,心体俱脩然气

【注】①脩(xiao)然: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并没有直接写松声,是从侧面写松声,以微风来写风声,为写松声蓄势。

B.颔联写了寒山飒飒的雨声和秋琴泠泠的弦声,这是以声写声,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C.诗歌题为“松声”,但是通篇不见“声”字,却又无一处不是写“声”。

D.由“寒山”“秋琴”“竟夕”可以推知,本诗吟咏的是夏天雨夜的松声。

2.本诗是如何描写松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①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貌虎②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③,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

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②癖(xitl)虎,貌和虎。泛指猛兽。③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开篇点题,一个“想”字领起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遥想”作用

相同。

B.“魏虎噪”“鱼龙怒”,比喻、拟人手法,表现周瑜火攻曹军时排山倒海之势。

C.“今如许”三字反问将思绪由历史转入现实,写出词人对功名事业的淡漠。

D.词人将满腔的伤感融入到向道旁杨柳的发问之中,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2.“临古地一怀古人(事)一抒己情”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为怀古诗。两位词人虽同游

赤壁,但对古人古事的描写各有侧重,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四、(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

杜甫

今夜哪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月夜》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被禁于长安时所作。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首联一个“独”字,写尽了妻子孤单落寞的凄楚情状,也与颔联的“未解忆长安”、尾联的“双照”

照应。

B.杜诗与高诗中的“寒''字都渲染了冷清孤寂的氛围。杜诗表现出妻子望月之久,思念之切;高诗表现

了诗人内心的凄寂。

C.《月夜》一诗构思新颖,用语精工,笔法婉曲。《夜作》用语质朴浅近,精炼含蓄,寓情深微悠远。

D.杜诗和高诗都表达出诗人思乡怀人的情感,也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希望结束天下乱离的悲哀,期待能

四海安定。

2.杜甫的《月夜》在表达情感时采用了“对写法”,即诗人从对方落笔,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从而委婉含

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高诗在这一点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赏析两首诗。

五、(陕西省商洛市2022-2023学年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游

欧阳修

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①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②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南乡子

冯延巳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风楼④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⑤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注]①碧,指春草。②江淹浦,指别离之地。③王孙,公子,指远游之人。④凤楼,指女子的妆楼。⑤

鸳衾,绣着鸳鸯图案的被子。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词都写到了雨,“疏雨滴黄昏”渲染不堪离愁之苦,“细雨湿流光”则含有幽怨。

B.《少年游》写凭栏独眺,表达了心中的满腔愁绪;而《南乡子》写梦境,抒发了情感。

C.欧词中,“行色苦愁人”写“行色”之景让“愁人”更加痛苦,也开启了下片的议论。

D.冯词中,“鸾镜鸳衾两断肠“中的“两”字包含着两对成双之物,反衬了人的孤独感。

2.这两首词都写到了“春草”,“春草”在两首词中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六、(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⑶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偃蹇:高耸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游山,招山而不得,于是心生责怪青山傲慢之情;浓浓的怨恨,直接变现了词人内心的孤寂。

B.词中的“劝”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山的多情:寒冬腊月太孤单而主动邀我来到溪边同住。

C.下阕着重写山中明月,叙写明月从“来”到“去”,皆因词人而起,展示了物、我、景、情相互交融的

情景。

D.这首词上阕不说自己游山,而说青山“劝我溪边住”,这种以客为主的写法含蓄蕴藉,妙趣横生。

2.周济曾经评论辛弃疾的词:敛雄心,变温婉,成悲凉。请结合此词的下阕作简要分析。

七、(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光武战昆阳)

李纲①

汉家炎运中微,坐令闰位余分②据。南阳自有,真人膺历③,龙翔虎步。初起昆城,旋驱乌合,块然当

路。想莽军百万,旌旗千里,应道是、探囊取。

豁达刘郎大度。对劲敌、安恬无惧。提兵夹击,声喧天坏,雷风借助。虎豹哀嗥,戈铤委地,一时休

去。早复收旧物,扫清氛程,作中兴主。

[注]①李纲: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②闰位余分:这里指王莽篡汉,坐上了非正统的帝位。③膺历:帝

王承受国祚之称。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家炎运中微”交代了光武战昆阳的时代背景,暗指南宋朝廷的衰落。

B.“莽军百万,旌旗千里”描述王莽军队的强大,衬托了光武帝卓越的军事才能。

C.“对劲敌、安恬无惧”从正面刻画了光武帝面对劲敌,从容淡定的神情。

D.“虎豹”“戈铤”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哀嗥”“委地”可见词人对王莽之流的痛恨。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八、(江西省南昌市2022-2023学年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赵翼①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

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沧浪②。

【注】①乾隆三十七年(1772),赵翼因事被降级调用,辞官归乡,经过赤壁时写下此诗。②《楚辞・渔父》

中写渔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赤壁地势险峻,“扼”字突出战略要塞地位,“故”字富有深沉的历史感,起句自然,巧妙切题。

B.颔联用典,化用曹操《短歌行》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句子,再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画卷。

C.颈联意境凄清悲凉,将时间与空间对照,历史与现实对比,纵贯古今时代,表现出对山河遗迹的感

喟。

D.诗人将赤壁眼前之景与历史勾连,写景有虚有实,抒写了自己的“思古之幽情”,有鲜明的个人意识。

2.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九、(江西省景德镇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国棋王逢

杜牧

玉子纹楸一路饶①,最宜檐雨竹萧萧。

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如周伏柱②,瘦兵不羡霍嫖姚③。

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

【注】①玉子纹楸:精美的棋子、棋盘;一路饶:即让一子。②周伏柱:指老子,曾做过周朝的柱下史。

③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两次大破匈奴,屡建战功,曾为嫖姚校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从令人难忘的对弈场景人手,“檐雨竹萧萧”烘托出幽雅惬意的环境。

B."羸形暗去春泉长”是说王逢下棋扶弱起危好比春泉潺溪不息,充满了生机。

C.“拔势横来野火烧”运用比喻,说明王逢进攻起来势如拔旗斩将疾如野火燎原。

D.颈联不仅写出王逢以静制动进攻厮杀的棋风,还写出了其精通兵法多才多艺。

2.本诗句句写“棋”,那么诗人是怎样借“棋”写别情的?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十、(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一)®

欧阳修

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稀。新阳晴暖动膏脉,野水泛胞生光辉。

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

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吾已买田清颍②上,更欲临流作钓矶。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回京,任翰林院修撰期间。②颍:指颍州。作者于皇祐元年由扬州移知颍州,第二

年七月改知应天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开篇交代了在春天农夫们的生活情状:农耕者、闲居者多在忙碌。

B.“新阳”二句,选取新阳、野水作为典型意象,突出春的季节特点和勃勃生机。

C.“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二句,“知者谁”问后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D.结尾两句写诗人远离了官场,在颍州水畔种田垂钓,悠闲自在,也照应了题目“归田”二字。

2.有评论认为本诗与陶渊明《归园田居》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碧

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四句写景精妙,请对此四句作简要赏析。

|优选提升题|

一、(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各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癖虎②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③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

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时南宋偏安,抗金鲜有胜利。②辑(pf)虎:疆和虎,泛指猛兽。③曹瞒:曹

操,小名阿瞒。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题目“怀古”能判断这是首怀古词,上阕开篇用“赤壁”“一番怀古”直接点题;一个“想”字领起对赤

壁之战的描述,与“怀”字相照应。

B.戴词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都是年少有为的形象,“貌虎噪”“鱼龙怒”用比喻、拟人手

法,表现周瑜火攻曹军时排山倒海之势。

C.“今如许”三字转折一问,将思绪由波澜壮阔的历史转入到现实,词人大半生目睹心伤的国事,长期

郁积引发的感慨,喷薄而出,令人震撼。

D.东风吹,光景移,已经改朝换代无数次了,赤壁大战也已消逝在历史中。道旁杨柳摇曳着金黄的枝

条,眼前的春景让词人沉醉,忘记历史。

2.此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描写了周瑜这个形象,但用意却不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二、(四川省雅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其二)

唐•杜甫

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

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

注释: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奔波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游览位于郊外的韦曲,美丽的春色充满视野。

B.首联“乱”字生动传神,既写水流不循常道,又暗示时局的动荡不安。

C.颈联由写景转入抒情,诗人感慨说奔波怎么能让容颜不变,蕴含深沉。

D.本诗最后两句写薄暮时分将与公子一起回去,照应了题目的“奉陪”。

2.“鸟”是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这首诗中“鸟”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

同。请简要分析。

三、(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次鄂州

卢纶①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②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④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孽声。

【注】①卢纶:中唐诗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前期。②估客:商人。③舟人:船夫。④三湘:湘江的三条

支流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虽然离目的地只有一天的路程,但浓云散开,江天晴明,举目远眺,汉

阳城已依稀可见,表达了作者远远望见汉阳时的喜悦之情。

B.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诗人简笔勾勒船舱中所见所闻。诗人写的是船中常景,笔墨中透露出他

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

C.颈联借景抒情。时值寒秋,令人感到悲凉,无限的惆怅已使诗人两鬓如霜,人虽往三湘去,心却驰

故乡。一个“逢”字,将诗人的愁情与秋色的凄凉联系起来。

D.尾联点明有家难归,颠沛奔波的原因。田园家计,事业功名,都随着不停息的战乱丧失殆尽,而今

烽火硝烟未灭,江上仍然传来干戈鸣响,战鼓声声。

2.比较本诗与杜甫《登高》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相同之处。

四、(四川省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题谢耕道一犁春雨图

魏了翁

床头夜雨滴到明,村南村北春水生。

老妇携儿出门去,老翁赤脚呵牛耕。

一双不借①挂木杪,半破夫须冲晓行。

耕罢洗泥枕犊鼻,卧看人间蛮触争②。

【注】①不借:草鞋。②蛮触争: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题目来看,本诗是一首题画诗,画作再现了春雨过后,农家春耕的景象。

B.本诗首联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两句都体现出诗人对春雨的喜爱。

C.老翁一大早便出门劳作,光着脚驾牛耕地,符合农村真实的劳动生活场景。

D.草鞋价格便宜,但老翁在耕地时,却将草鞋挂于树梢,可见其生活很贫困。

2.尾联体现了老翁怎样的生活态度?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江西省重点中学九江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田家①

韦应物

微雨众卉②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③,饮犊西涧水。

饥劭④不自苦,膏泽⑤且为喜。

仓禀⑥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久

【注】①德宗兴元元年(784年),诗人任滁州刺史期间,看到春耕时节田家辛勤劳苦的场景,触景生

情,写下了这首田园诗。②卉:草的总称。③景:日光。晏:晚。④劭(qu):过分劳苦。⑤膏(gao)泽:

谓贵如油的春雨。⑥禀(lin):同"縻",储存谷物的屋舍。⑦闾(16)里:乡里,泛指民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惊蛰时节,天气回暖,春雷始鸣,微雨拂草木,农民忙于春耕,诗人以春耕点出春雨春雷。

B.第三、四两句诗总写农家耕作,“几日闲”这三个字用反问的句式道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

C.“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写农民无粮及徭役之苦,描写出封建社会农民被压迫的惨境。

D.最后两句诗中的“方惭”二字既是对不劳者的谴责,也是诗人对自己宦游食禄生活的自责。

2.杨万里《插秧歌》“笠是兜婺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观田家》与《插秧歌》都写到“春雨”,表达

技巧是否相同?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六、(河南省郑州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春情①

【宋代】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②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

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

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注】①这首词作于诗人南渡之前,丈夫赵明诚出仕在外。②寒食:节令名,清明节前一天。③扶头酒:

容易饮醉的酒。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时近寒食节,风雨之夕,词人饮酒赋诗,借以排遣愁绪。诗成酒醒之后,词人目睹春景,心境发生

变化,逐渐一扫前愁,别有一番悠闲的旨趣。

B.开头三句写环境气候,景色萧条。柳、花用“宠”、“娇”修饰,隐有妒春之意。接着写作诗填词醉酒,

但闲愁却无法排解,已有万般怨尤。

C.下片“帘垂四面”,是上阕“重门须闭”的进一步发展,既关上重门,又垂下帘幕,则小楼之幽暗可知;

楼中人情怀之落寞,亦不言而喻了。

D.“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写晨起时庭院中景色,从“清露晨流”到篇终,词境为之一变。此前,词清调

苦,婉曲深挚;此后,清空疏朗,低徊蕴藉。

2.词中蕴含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七、(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琴歌

李顾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深水后楚妃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听蜀僧潘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注水》《楚妃》都是乐曲名。

1.下列对这两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诗首二句交代听琴的场合、缘起,“欢”字渲染了宾主之间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的热闹气氛。“鸣琴”

二字点题,提挈全篇。

B.后诗“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正面描写蜀僧弹琴。用大自然万壑松涛之声借代琴音的清越宏远,

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琴声铿锵有力的特点。

C.前诗末两句写听琴后,忽起乡思:客去清淮,离家万里,归隐云山,此夜思之。“敢告云山从此始”

是诗人的内心独白,是听琴后的人生启悟。

D.后诗“客心洗流水”,表层意是听琴让自己的心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深层是“高山流水”之典,

寓有知音的感慨。

2.两首唐诗在描写音乐的技巧上与《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凝妇”一句描写箫声有何相同之处?

请简要分析。

八、(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刘过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①,阵势纵横。人在油幢②,戎韬

总制③,羽扇从容裘带轻久君知否,是山西将种⑤,曾系诗盟。

龙蛇⑥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拂拭腰间,吹毛

剑⑦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注】①星驰铁骑:带甲的骑兵如流星般奔驰。②油幢:油布帐幕。③戎韬总制:以兵法来部勒指挥。戎

韬指的是兵法。④“裘带轻”句:《晋书・羊祜传》中记载“西晋羊祜出镇襄阳,轻裘缓带,身不披甲”。⑤山

西将种:古人认为华山以西之地是出将才之地。⑥龙蛇:喻书法。⑦吹毛剑:锋利的剑。⑧楼兰:此指金

统治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气寒冷,角声响起,万马不嘶,张路分下令,秋阅开始,全军行动,铁骑突出杀向仇敌。

B.从士兵写到将领,从“万马不断”写到“枪刀突出”,对军事场面的描写体现词的豪放风格。

C.词作一开始就从听觉的角度引出对“秋阅”的情景的描写,结尾处“归来晚”一句表明演习时间之长。

D.下片中的龙蛇飞舞、笔落惊风雨,体现出张路分文思敏捷、才华横溢的形象。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本词都写到“羽扇”,它们在作用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九、(江西省赣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上秋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