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讲)_第1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讲)_第2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讲)_第3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讲)_第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W考纲考情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IA族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考纲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5.了解元素周期表在科学研究、地质探矿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从多角度、多层面了解元

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分类与整合。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无机化学的核心知识,在近几年

高考中出现频率达100%。题型相对稳定,多为选择题。高考中该类型题主要是通过重大

科技成果(化学科学的新发展、新发明等)尤其是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农业、医疗、

考古等方面的应用为题材,来考查粒子的个微粒的相互关系;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

考情预测

的题型会继续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用物质结构理论,解释现象、定性推断、归

纳总结相结合。可集判断、实验、计算于一体,题型稳定。要想在高考中化学取得高分,

就必须掌握元素同期表命题特点和解题方法。通过编排元素周期表考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

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63思维导图

「I槎吨再闹瞬1

-I同T期元都质蔽麻

-|同一瑛等性频频I

LE3ESI-8SM

—睛——例一I用电子煤示断物质、离子化合物、好化合就形起程

「!!d

匚梅子化台渐好,・南]一!*哈加类型

U-的翘

Lfgs4-im^l

Lgg£

考点提炼

高频考点一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

1.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

人|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质子:[个]相对质量约为1

原子核V

_人|中子不带电

中子:上相对质量约为1

5x<I

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核外电子:z个

相对质量为一个质子中子的击

1oJO

(2)核素(原子)的表示及其数量关系

Ay

①表示:2八表示质子数为Z、质量数为A、中子数为4—z的核素原子。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②数量关系

\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3)阴、阳离子中的数量关系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②阴离子:;X":核外电子数=Z+w。

阳离子:?X.核外电子数=Z—

(4)符号ba^f+中各数字的含义

X元素的化合价为+c

I

X原子的质量数——bfdT——该离子带d个单位的正电荷

X原子的质子数————一个分子中含X原子的个数为e

2.元素、核素、同位素

⑴“三素”关系

具有相同废电苞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同种元素可包含多种不同的核素

元素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

中子的一种原子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

同位素

素的不同核素的互称

一聿具有相同的质子数_[中子数]•核素1]互称同位素

一不同的中子数中子数2核素2卜(在周期表中同

J属一j位置)

宏观概念,一类原子微观概念,不同原子微观概念,相互关系

同位素的“六同三不同

质子数相同>一「同一元素合「一中子数不同

核电荷数相同<六位置相同下一质量数不同

里L物理性质不同

核外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2)几种重要的核素及其应用

核素2⑮Ulic彳H怕,Oo

用途核燃料用于考古断代制氢弹示踪原子

⑶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1H:名称为氢,不含中子

H]?H:用字母D表示,名称为宛或重氢

JH:用字母工表示,名称为血或超重氢

3.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能量,规律1离核由近到远,电子能量由低到高

[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

|数量'规律最外层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次外层不超过18个

(2)原子结构示意图

粒子符号原子核核内质子数

【典例剖析】

【例1】(2022•山东卷)%O、Ro的半衰期很短,自然界中不能稳定存在。人工合成反应如下:

1O+汨e-fo+'x;1。+汨2,0+: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中子数为2

B.X、Y互为同位素

C.也。、叫。可用作示踪原子研究化学反应历程

D.自然界不存在202、WCh分子是因其化学键不稳定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可知,结合题中的人工合成反应,推知X微粒为62He,丫微粒为《zHe。A项,X微

粒为62He,根据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可知,该微粒的中子数为4,A错误;B项,X微粒为62He,丫微

粒为42He,二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而不同的中子数的原子,故互为同位素,B正确;C项,.由题干信息可知,

10与小。的半衰期很短,故不适宜用作示踪原子研究化学反应历程,C错误;D项,自然界中不存在/Ch

与%O2并不是其化学键不稳定,而是由于叫O与的半衰期很短,很容易发生核变化,转化为气体其他原

子,0=0的键能与形成该键的核素无关,D错误;故选B。

【例2】(2021•北京卷)Li电池使用过程中会产生LiH,对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带来影响。可用D2O与LiH

进行反应测定LiH含量,由产物中的n(D2)/n(HD)比例可推算n(Li)/n(LiH)。

已知:(l)2LiH2Li+H2AH>0

(2)LiH+H2O=LiOH+H2T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0,D2O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B.Li与D2O反应的方程式是2Li+2D2O=2LiOD+D2T

C.n(D2)/n(HD)比例小说明n(Li)/n(LiH)比例大

D.80℃下的n(D2)/n(HD)大于25℃下的n(D2)/n(HD)

【答案】C

【解析】A项,H与D互为同位素、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H2O、D2O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A

正确;B项,类似于钠和水的反应,Li与D2O反应生成LiOD与D2,化学方程式是2Li+2D2O=2LiOD+D2f,

B正确;C项,D2由Li与D2O反应生成、HD通过反应LiH+D2O=LiOD+HDT,则n(D2)/n(HD)比例小说明

n(Li)/n(LiH)比例小,C不正确;D项,升温,2LiH2Li+H2AH〉。平衡右移,Li增多LiH减少,则结合

选项C可知:80℃下的n(D2)/n(HD)大于25℃下的n(D2)/n(HD),D正确;故选C。

【变式探究】

1.下列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A.嘿Cs和aCs等发生变化变成其他元素发生了化学变化

B.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为:C

C.鼾e衰变放出两个质子后变成鼾e

D.।季是碘元素的一种放射性核素,加碘食盐中的“碘”不是碘啜I

【答案】D

【解析】A项,啜Cs和崂Cs等发生变化变成其他元素,属核变,发生物理变化,故A错误;B项,8个

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数为14,核素符号为故B错误;C项,衰变放出两个质子后质子数为24,为

铭元素,中子数不变,则变成北Cr,故C错误;D项,1扛是碘元素的一种放射性核素,影响人体健康,则加

碘食盐中的“碘”不能是碘用I,故D正确;故选D。

2.天然正有两种稳定同位素年T1和/口。下列有关铭的同位素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署T1和货T1质子数相同B.2;打1和第T1互为同素异形体

C.2;打1和盟T1中子数之差为2D.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43

【答案】B

【解析】A项,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两种核素均为铭元素的核素,

质子数相同,均为81,故A正确;B项,同种元素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此为两种原子,不是

单质,故B错误;C项,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打1的中子数为203-81=122,2北T1的中子数为205-81=124,

两者之差为2,故C正确;D项,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2署T1的电子数为81,中子数为205-81=124,两

者之差为124-81=43,故D正确。故选B。

3.针一210属于极毒性放射性元素,以相同重量来比较,针一210的毒性是氧化物的2.5亿倍,只需一颗

尘埃大小就足以取人性命,而且没有解毒剂。下列有关21。84Po说法正确的是()

A.2;:Po与2鼾0互为同素异形体B.2;;Po与畿At互为同位素

C.2;:Po的质子数为84,中子数为126D.P。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10

【答案】C

210P209p210p210

【解析】A项,84丫°与8/°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应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B项,84与85Al为

210口门

两种不同元素的核素,不能称为同位素,故B错误;C项,84ro的质子数为84,中子数为210-84=126,故C

正确;D项,车卜-210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10,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210,故D错误;故选C。

4.(2023•天津市部分区高三期中联考)1934年约里奥一居里夫妇在核反应中用a粒子(即氢;He)轰击金属原

子二X,得到核素二X,开创了人造放射性核素的先河:,X+;He-%Y+;n,其中元素X、丫的最外层电子数

之和为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B.X、丫均可形成三氯化物

C.X的原子半径小于丫的D.丫仅有一种含氧酸

【答案】B

【解析】由质量守恒可得:W=30+l-4=27,设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由元素X、丫的最外层电子数之

和为8可得:x+x+2=8,解得x=3,丫的质量数为30,则X为A1元素、丫为P元素。A项,由分析可知,X的

质量数是27,2713Al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为27,A1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需要根据铝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

质量和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原子百分比计算平均值,故A错误;B项,铝元素、磷元素都能与氯元素形成三氯化

物,如三氯化铝、三氯化磷,故B正确;C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铝原子的原子半

径大于磷原子,故C错误;D项,磷元素可以形成磷酸、亚磷酸、偏磷酸等多种含氧酸,故D错误;故选B。

*思维建模

1.同位素概念的理解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即核素种类远大于元素种类。

(2)同位素的研究对象是核素,因此分子之间、离子之间不可能互称为同位素。

(3)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也可能只有一种核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4)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不指具体原子。

(5)不同的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H与帕;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146c与翼);也可能具有

相同的质量数,如中C与早N;也可能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均不相同,如旧与3C。

(6)同位素原子之间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7)不同核素之间的转化属于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

2.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与规律

1

(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1H。

(2)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H、Li、Na、K;

最外层有两个电子的原子:He、Be、Mg、Ca。

(3)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原子:Be、Ar;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C;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0。

(4)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H、Be、Al;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He、C、S;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O。

(5)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Li、Si-

(6)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Li、Po

(7)与H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H—、Li\Be2+o

(8)次外层电子数是其他各层电子总数2倍的元素:Li、Mgo

(9)次外层电子数与其他各层电子总数相等的元素:Be、So

高频考点二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①“七横七周期,三短三长一不全;十八纵行十六族,七A七B—VHI—0”。

②从左到右族的分布:

IA、HA、IIIB、WB、VB、VIB、VHB、VDI>IB、HB、IIIA、IVA,VA、VIA、VHA、0。

vm族:包括8、9、10三个纵列。

③。族:第18纵列,该族元素又称为稀有气体元素。

其原子序数为He2,Ne10,Ar18,Kr36,Xe54,Rn86。

④同周期第HA和第mA原子序数的差值可能为:1、11、25o

2.分区

①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硼、硅、碑、碑、破与铝、楮、睇、针的交界处画一条虚线,即为金属元素

区和非金属元素区的分界线。

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下方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上方为非金属元素区。

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3.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

①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IIIB族到HB族10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②锢系: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中,57号元素镯到71号元素错共15种元素。

③钢系:元素周期表第7周期中,89号元素钢到103号元素镑共15种元素。

④超铀元素:在舸系元素中92号元素轴(U)以后的各种元素。

4.主族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项目同周期(左一右)同主族(上一下)

核电荷数逐渐增大逐渐增大

电子层数相同逐渐增多

原子结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逐渐增大

阳离子逐渐减小阴离子逐渐减

离子半径逐渐增大

小厂(阴离子)〉“阳离子)

最高正化合价由+1t+7(0、F

相同,最高正化合价=主族

化合价除外)负化合价=—(8一主族序

序数(0、F除外)

数)(H为一1价)

元素的金属性和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离子的氧化性、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性质

还原性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气态氢化物的稳

逐渐增强逐渐减弱

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

碱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

应的水化物的酸

酸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

碱性

5.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本质原子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与原子失电子数目无关)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②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

金属性比

③单质还原性越强或阳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

较判断方法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⑤若X"++Y―>X+Ym+,则丫比X的金属性强

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左边或下方元素的金属性强

本质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与原子得电子数目无关)

①与H2化合越容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非金属性

②单质氧化性越强或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

比较判断方法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右边或上方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6.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寻找未知元素

(2)预测元素的性质(由递变规律推测)

①比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如:金属性Mg>Al、Ca>Mg,则碱性Mg(OH)2》Al(OH)3、Ca(OH)2>Mg(OH)2,贝!ICa(0H)2二A1(OH)3(填

或“=")。

②推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

如:已知Ca(OH)2微溶,Mg(OH)2难溶,可推知Be(OH)2难溶;再如:已知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

推知碳(At)应为有色固体,与氢雕化合,HAt丕稳定,水溶液呈酸性,AgAt丕溶于水等。

(3)启发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

①半导体元素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如:Si、Ge、Ga等。

②农药中常用元素在右上方,如:F、Cl、S、P、As等。

③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主要在过渡元素中找,如:Fe、Ni、Rh、Pt、Pd等。

【典例剖析】

【例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A族元素全部属于金属元素,VDA族元素全部属于非金属元素

B.人们可以借助元素周期表,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寻找耐高温材料

C.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D.2015年中、德、加科学家成功制备出了含+9价钺元素的离子(IrOJ),其中n=4

【答案】D

【解析】A项,第IA族元素氢是非金属元素,不全是金属,VIIA族元素全部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B项,元素周期表的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处的元素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具有半导体性质,可寻找半导

体材料,不能用于寻找耐高温材料,故B错误;C项,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

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后人逐渐修正成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故C错误;D项,若n=4,则lrCU+中氧元素显-2价,设钺元素的化合价是z,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

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z+(-2)x4=+l,则z=+9价,故D正确。

【例2】(2022•全国甲卷)Q、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

Q与X、Y、Z位于不同周期,X、丫相邻,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Q原子内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非金属性:X>QB.单质的熔点:X>Y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Q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Z>Y

【答案】D

【解析】Q、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Q与X、Y、Z不在同一周期,丫原子最外

层电子数为Q元原子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Q应为第二周期元素,X、Y、Z位于第三周期,丫的最外层电子

数为4,则丫为Si元素,X、丫相邻,且X的原子序数小于Y,则X为A1元素,Q、X、Y、Z的最外层电子

数之和为19,则Q、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3-4=12,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为7,若Q的最外层电

子数为7,为F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为P元素,若Q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为O元素,则Z的最外

层电子数为6,为S元素,若Q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为N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为C1元素;综上所

述,Q为N或。或F,X为A1,丫为Si,Z为Cl或S或P。A项,X为Al,Q为N或O或F,同一周期从左

往右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往下依次减弱,故非金属性:Q>X,A错误;B项,X为A1属于金

属晶体,丫为Si属于原子晶体或共价晶体,故单质熔点Si>Al,即Y>X,B错误;C项,含有氢键的物质沸点

升高,由分析可知Q为N或。或F,其简单氢化物为H2O或NH3或HF,Z为C1或S或P,其简单氢化物为

HC1或H2s或PH3,由于前者物质中存在分子间氢键,而后者物质中不存在,故沸点Q>Z,C错误;D项,元

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P、S、C1的非金属性均强于Si,因此最高价含氧酸酸性:Z>Y,

D正确;故选D。

【变式探究】

1.“神州十五号”飞船所使用的碑化钱太阳能电池是我国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产品,拥有全部知识产权。

碑(As)和镂(Ga)都位于第四周期,分别位于第VA族和第niA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Ga>As>PB.热稳定性NH3>PH3>ASH3

C.酸性:H3ASO4>H2SO4>H3PO4D.Ga(OH)3的化学性质可能与Al(0H)3相似

【答案】C

【解析】A项,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Ga和As位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As>Ga,原子半径

Ga>As;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As在P的下一周期,原子半径As>P,所以原子半径Ga>As>P,A正

确;B项,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N>P>As,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所以热稳定性

NH3>PH3>ASH3,B正确;C项,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S>P,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

减弱,P>As,所以非金属性S>P>As,所以酸性H2s04>H3P04>H3AS04,C错误;D项,镂(Ga)是第四周期MA

族元素,与Al同族,与A1具有相似性质,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Ga金属性虽然比A1强,但可能具有两

性,D正确;故选C。

2.(2022•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非金属性:0>S>PB.热稳定性:NH3>PH3>SiH4

C.碱性:KOH>NaOH>Mg(OH)2D.酸性:HC1>HF>H2S

【答案】D

【解析】A项,非金属性同周期从左到右逐渐增强,同周期从上到下逐渐减弱,非金属性:O>S>P,A

正确;B项,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热稳定性:NH3>PH3>SiH4,B正确;C项,金属性越

强对应的碱性越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减弱,碱性:KOH>NaOH>Mg(OH)2,C正确;D项,酸性与元素

周期律不相关,判断酸性强弱的唯一标准就是判断其中的氢在水中是否容易电离成氢离子,一种酸越易电离,

它的酸性越强,D错误;故选D。

3.(2022•广东选择性考试)甲〜戊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戊的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丁>戊>乙

B.非金属性:戊>丁>丙

C.甲的氢化物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

D.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与强碱反应

【答案】C

【解析】甲〜戊是短周期元素,戊中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则可能是硫酸或高氯酸,若是高

氯酸,则戊为C1,甲为N、乙为F、丙为P、丁为S,若是硫酸,则戊为S,甲为C、乙为O、丙为Si、丁为P。

A项,根据层多径大,同电子层结构核多径小原则,则原子半径:丁>戊>乙,故A正确;B项,根据同周期

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戊>丁>丙,故B正确;C项,甲的氢化物可能为氨气,可能为甲

烷、乙烷等,若是氨气,则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若是甲烷、乙烷等,则遇氯化氢不反应,没有白烟生成,

故C错误;D项,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是硅酸、也可能是磷酸,都一定能与强碱反应,故D正

确。故选C。

4.(2022•湖南选择性考试)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的共价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X、Y、Z、W为原子序数依

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序数等于X与丫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X2Z5X2Z5

II

Z5x2—w—Y—w—X2Z5

X2Z5X2Z5

A.原子半径:X>Y>ZB.非金属性:Y>X>W

C.Z的单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D.原子序数为82的元素与W位于同一主族

【答案】C

【解析】由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可知,X、W形成4个共价键,丫形成2个共价键,Z形成1个共价键,X、

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序数等于X与丫的原子序数之和,则X为C元素、丫

为O元素、Z为F元素、W为Si元素。A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C、0、F的原子

半径大小顺序为C>O>F,故A正确;B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主族元素,

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C、0、Si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0>C>Si,故B正确;C项,位于元

素周期表右上角的氟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单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故C错误;D项,原子序数为82的元素

为铅元素,与硅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WA族,故D正确;故选C。

西技巧点拨

(1)对于主族元素而言,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主族序数相同,但是氧无最高正价,氟无正价,一般为零价

或负价。

(2)判断元素非金属性或金属性的强弱,依据是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得失电子数目

的多少。

(3)根据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的强弱判断元素非金属性或金属性的强弱时,必须是其最高价氧化

物的水化物。

(4)不能根据热稳定性HF>HCl>HBr>HL来判断酸性:HF>HCl>HBr>HL实际是酸性HF<HCl<HBr<HI。

(5)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不一定越强,,如N非金属性较强,但N2性质稳定。

高频考点三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

1.共价键与离子键的比较

共价键

离子键

X非极性键极性键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

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

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成键粒子阴、阳离子原子

阴、阳离子的静电作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共用电子对偏向

成键实质

用一方一方原子

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

不同种元素原子

形成条件非金属元素经电子得同种元素原子之间成键

之间成键

失,形成离子键

非金属单质;某些共价共价化合物或离

形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

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子化合物

2.几种典型物质的电子式、结构式和模型:

物质

HC1C12H2ONH3CH4

・••♦H

H:N:H

电子式H:C1::C1:C1:H:0:HH:C:H

•・・•

HH

H—N—N

结构式H—C1Cl—C1H—O—H1HC-H

H

球棍模型0=0007、

c

比例模型Oco4b

3.分子间作用力

(1)定义: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范德华力与氢键是两种最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

(2)特点: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4.范德华力

⑴存在

存在于由共价键形成的多数共价化合物和非金属单质分子之间。

(2)变化规律

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也越高,如熔

沸点:l2>Br2>Ch>F2o

5.氢键

(1)定义:既可以存在于分子之间又可以存在于分子内部的作用力,比范德华力稍强。

(2)形成条件:非金属性强、原子半径小的0、F、N原子与H原子之间。

(3)存在:氢键存在广泛,如蛋白质分子、H2O>NH3、HF等分子之间,有的物质分子内也存在氢键。分子

间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常用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

(1)四种符号

①元素符号:Al、S

②离子符号:AF+、s2-、S0?

③同位素符号:%c、136c

④化合价符号:C2O3、H2S

(2)七种图式

①化学式:Na2O2>NH4CI、SiO2

②分子式:C2H4、NH3

③最简式(实验式):CH2、CH2O

④电子式:H:O:H

HH

II

⑤结构式:H—C—C—O—H

II

HH

⑥结构简式:CH3coOH

⑦原子结构示意图:H-in287

J二J

(3)两种模型

①比例模型,如甲烷的比例模型:6

②球棍模型,如甲烷的球棍模型:

【典例剖析】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碳化硅和金刚石中只存在共价键,都是共价化合物

B.CCL和NaCl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C.NH3溶于水,既有共价键的断裂,也有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

D.醋酸钠溶于水,破坏了离子键和共价键

【答案】D

【解析】A项,金刚石是共价单质,A错误;B项,NaCl是离子化合物,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结合,不存

在分子,B错误;C项,NH3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未形成离子键,C错误;D项,醋酸钠溶于水发生电离得

到钠离子和醋酸根离子,破坏了离子键,醋酸根离子水解破坏水中共价键,D正确。故选D。

【例2】(2022•浙江省6月选考)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OHB.2-丁烯的键线式:

c.S2一的结构示意图:D.过氧化钠的电子式:Na+[:O:O:fNa+

【答案】D

【解析】A项,乙醛含醛基,其结构简式为:CH3cHO,A错误;B项,2-丁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3,

,B错误;C项,硫的原子序数为16,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得2个电子形成硫

离子,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88,C错误;D项,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和氧氧非极性

共价键,其电子式为:Na+[:0@rNa\D正确;故选D。

【变式探究】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固体熔化的过程中,离于键和共价键均被破坏

B.NaHSCU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高出H+

C.CO2和PCb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HBr比HC1的热稳定性差,说明HBr的分子间作用力比HC1弱

【答案】C

【解析】A项,氢氧化钠熔化时只有离子键被破坏,故错误;B项,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氢

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故错误;C项,二氧化碳中碳的最外层电子

数为4+4=8,氧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2=8,三氯化磷中磷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3=8,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1=8,

都满足8电子结构,故正确;D项,澳化氢比氯化氢的稳定性差说明澳氢键比氯氢键弱,故错误。故选C。

2.下列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化学键类型的是()

A.NaCl、HC1、H2O、NaOHB.CI2、Na2S>HC1、SO2

C.HBr、82、H2O、CS2D.Na2O2>H2O2、H2O>O3

【答案】C

【解析】A项,NaCl只含有离子键,HC1、FhO只含有共价犍,NaOH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B项,Cl2>

HC1、SO2分子中只有共价键,而Na2s中只有离子键;D项,NazCh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H2O2,H2O、O3

分子中只有共价键。

3.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共价键断裂,又有离子键、共价键形成的是()

A.2Na+2H2。=2NaOH+H2TB.SO2+2H2S=3S;+2H2O

C.Mg3N2+6H2O=3Mg(OH)2],+2NH3TD.AgNCh+NaCrAgClJ+NaNCh

【答案】C

【解析】A项,2Na+2H2O=2NaOH+比?,反应中只断裂了共价键,A错误;B项,SO2+2H2S=3S;+2H2O,

反应中断裂了共价键,也只形成了共价键,B错误;C项,Mg3N2+6H2O=3Mg(OH)2;+2NH3t,反应中即断裂了

离子键又断裂了共价键,同时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形成,C正确;D项,反应中只断裂和形成了离子键,D错误。

4.(2022•浙江省山水联盟高三联考)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对硝基苯酚的结构简式:N02-O-°H

B.纤维素的最简式:CH2O

就的结构示意图:旬m

D.

【答案】D

【解析】A项,对硝基苯酚中硝基和羟基处于对位的位置,且硝基的N原子与苯环相连,不存在C-0键,

其结构简式为(),NOH,A错误;B项,纤维素属于多糖,通式为(C6Hio05)n,其最简式为C6HIO05,

B错误;C项,异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3,故异丁烷的球棍模型为,C错误;D项,35Q-

的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各层上电子数为2、8、8,其结构示意图为(J17)288,D正确;故选D。

5.(2022.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三适应性测试三模考试)下列表示不无砸的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