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
忌讽齐王纳谏》(过关训练】
文言文阅读之感悟启示
★【设问方式】
1.阅读文本,你有怎样的感悟?
2.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3这篇文章给了你哪些人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4从这篇文章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结合自己的情况具体说说以后你打算怎样做。
5.谈谈你从这篇文章中获得的人生道理。
6选文在做人方面给我们以启示,请你概括地写一写。
★[解题点拨]
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2.仔细查找,看文章中有没有揭示题旨的议论性的句子。如果有,那么这句话就是文章所要传达的道理,
也就是我们应得到的启示。如果没有,则需要根据文章所讲的故事自己归纳总结。
3.有时文章给我们的启示可能是多方面的,这个时候注意答题要完整。
4.如果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回答,这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空洞地只答道理,而要举实例说明。
★[注意事项]
1.要准确、深刻地领会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
因为对作品的个性体验和感悟是在理解、领会原文基础上的拓展延伸,所以谈体验和感悟离不开对原
文的深刻理解。
2.要紧扣原文、紧扣题目所问来体悟作品。
无论是谈对作品的阅读体验,还是谈自己的认识、体会、启示等,都要从作品本身出发,按照题目的
具体设问进行回答,切忌脱离原文泛泛而谈。
3.感悟一定要联系实际或所链接的探究材料,要独特、有新意,不能人云亦云。
感悟不能是对作品思想观点的简单重复,要善于换个角度看问题,尽量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贴近
生活,紧跟时代,这样才能做到新颖独特。
4.立论要公允,说理要充分。
不能因为这类题目主观、开放性强,答起来就可以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甚至出现明显错误或者有悖
公德的观点。一定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使观点经得得住推敲,令人信服。
答题的形式一般是先摆观点,再联系生活实际,最后予以论述,使自己的观点能够确立起来。
总之,只要我们解题时做到准确地领会作品,紧扣题意,联系实际探究,观点有理有据,就一定能够
解答好这类题目。
★[答题步骤]
第一步:读原文,看文章是赞美或宣扬哪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品质、精神;
第二步:作判断,分析这些思想或行为在当今社会是否值得提倡,如果不值得,我们又该如何去改正
或抵制。
-------1
A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臣季(qie)欣丽(yi)门摩若市(ting)
B.不与(shu)期年(j期期服衣冠(zhao)
C.频镜(kui)用如(fu)皆期于齐(chao)
D.旦日(d%i)暮寝(qin)时时而间进(jian)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臣季(qiG)期年(ql)期服衣冠(zhdo)
B,孰与(shil)强如(ffi)皆期于齐(chao)
C.移镜(kui)味丽(yi)藜月之后(shub)
D.耳日(dAn)暮程(qln)时时而回进(jidn)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暮徨(qin)期年(ql)期服衣冠(zhao)
B.尊镜(kui)眯丽(yi)时时而间(jian)进
C.旦日(dAn)弗如(fit)皆朝(chao)于齐
D.臣季(qi)孰与(shil)嵬(shud)月之后
4.下面句子的句式与其他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忌不自信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又弗如远甚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5.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古今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邹忌迟齐王纳谏
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6.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高)
B.而形貌映丽(光艳美丽)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隐蔽)
D.能谤讥于市朝(公共场合)
7.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之”与“齐国之美丽者也”一句中的“之”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客之美我者B.臣之妻私臣
C.由此观之D.燕、赵、韩、魏闻之
8.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止匕/所谓/战胜于朝廷。
9.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简称《国策》,为国别体史书,由汉代刘向
整理改编而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B.《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著,是我国最早的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它记事详备、文辞
优美,《曹刿论战》就是其中的名篇。
C.《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305首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兼葭》一诗出自“小
雅”,表现了少女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D.《论语》《孟子》均为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辑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语录,而《孟子》则较为完
整地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论。
10.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最漂亮的人。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徐公比不上你那么美丽。
C.孰视之,自以为不如:仔细看他(徐公),自己认为自己比不上徐公美。
D.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这样看来,大王你的过错太多了。
11.下面句子不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B.吾与徐公孰美
C.忌不自信D.宋何罪之有
12.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B.宫妇昆布莫不私王
C.邹忌修八尺有余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日,徐公来,熟视之(仔细)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缺点)
C.群臣吏民,能面则寡人之过者(指责)D.数月之后,时时而回进(间或,偶尔)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人恒过
B.我熟与城北徐公美/明日徐公来,熟视之
C.能谤讥于市期/期服衣冠
D.臣河知不如徐公美/此调危急存亡之秋也
15.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忌不自信。
A.吾孰与徐公美?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孔子云:“何陋之有?"D.何以战?
16.下列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17.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
B.孰视之(谁)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实在)
D.期年之后(满一年)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B.朝服衣冠
C.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19.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齐国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使齐国大治,燕、赵、韩、魏知道这种情况后,都到齐国朝见。
B.本文既表现了邹忌高明的讽谏方法,同时也表现了他大胆进谏的勇气。他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即齐威王采纳了他的意见。
C.邹忌进谏的成功,还在于齐威王能够纳谏;齐威王对于邹忌的进谏表示接受,并制定了奖励进谏者
的方案,可见他是一位开明的君主。
D.齐威王以悬赏的方法鼓励“群臣吏民”提意见,结果各类人都为得奖而来,弄得门庭若市。
20.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吾孰与徐公差B.吾妻之蓑我者
C.皆以蓑于徐公D.君美甚
21.对“今齐地方千里”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齐国这个地方有数千里的土地B.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
C.今天齐国这个地方有数千里的土地D.今天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雄(确实)知不如徐公美B.臣之妻私(偏爱)臣
C.群臣吏民能面则(指责)寡人之过者D.时时而回(暗中)进
23.下面对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C.徐公/何能及/君也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4.下面对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C.徐公/何能及/君也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二、填空题
25.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皆期于齐()形貌陈丽()期服衣注()
熟视之()寒镜自视()靖讥于市朝()()
朗年之后()邹忌()回()进
26.填空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史书(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由西汉末年刘
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共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
十二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了战国时期
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情况。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
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
等。这部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影响,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7.《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表明齐国政
治日益清明。从而达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目的。
28.填空。
(1)本文选自体历史著作《》。
(2)文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
(3)文中表现齐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所收到的效果的句子是:
29.掌握一词多义
上①受上赏②上书谏寡人之过者
下①乃下令②受下赏
30.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何能及君②私我
3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类活用。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朝服衣冠()()
(3)私我也()
(4)王之蔽甚矣()
(5)呼寡人之耳者()
(6)吾妻之差我者()
(7)群臣吏民能回刺寡人之过者()
32.解释加线的字。
齐王纳谏_____朝服衣冠熟视之
n-------------------
中考真题
一、课内阅读
(一)(2023•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
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
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
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
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
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讲信修睦B.徐公何能巨君也/及鲁肃过寻阳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岂不跳大丈夫哉D.时时而回进/又何闻焉
2.用7”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下列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的两次窥镜以及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既突出了他自我欣赏的性格特点,也体现了他的反
省精神。
B.妻、妾和客无不认为邹忌比徐公漂亮,但由于身份和心理的不同,虽然都是赞扬,语气上却有明显
的差异。
C.邹忌从自己的私事说起,以私事比国事,由己及君,由近到远,由小见大,说明他具有高超的劝谏
艺术。
D.文章既塑造了邹忌这样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土形象,又刻画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
君形象。
(二)(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帙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
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若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
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
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三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多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
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日:“善。”7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
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
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问基妾日(代词,他的)
B.吾妻之美我者(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皆以美于徐公(因为)
D.乃下令(于是,就)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面对家人的赞美和客人的奉承,邹忌没有自我陶醉,而是作了理性的思考,从“治国”中悟出“治家”
的道理。
B.本文情节可以概括为邹忌与徐公比美的三间,妻、妾、客的三答,邹忌讽谏齐王的三类比,齐威王
纳谏后的三赏,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各国“皆朝于齐”的三变化。
C.采用类比的方式说理是本文的特点,文中邹忌是以自身经历与齐王“之蔽”进行类比的。
D.在本文中,邹忌敢于进谏,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忠心臣子,而齐威王乐于采纳谏言,是一位开明而明
智的君主。
7.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A.在公共场所诽谤我,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B.在公共场所指责讥刺我的过失,听到我的过错的人,可得下等奖赏。
C.在公共场所诽谤我,听到我的过错的人,可得下等奖赏。
D.在公共场所指责讥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二、对比阅读
(一)(2023•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
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妻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田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
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魏文侯①使乐羊伐中山②,羽之,以封其子击③。文侯问于群臣日:“我何如主?”皆日:“仁君。”
任座日:“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卓出。次问翟璜,对日:“仁君。”
文侯日:“何以知之?”对日:“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
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②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③击:魏击,魏文侯之
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
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宫妇左右蓑不私王:(2)用寡人之耳者:
(3)克之:(4)任座单出:
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
A.何者任座之言直/便扶回路(《桃花源记》)
B.何以知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D.皆以美于徐公/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1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
12.同是为了达到说服他人的目的,【甲】文中的邹忌和【乙】文中的任座、翟璜三人所采取的方法你更
喜欢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二)(2023•湖北黄冈・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
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
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①,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
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丕满左尽身相齐国爸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
矣,常有以自下②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是,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③。晏
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大盖:车上的伞盖。②自下:指无骄傲之志,甘居人下,③抑损:克制、谦逊。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熟视之()(2)吾妻之差我者()
(3)第驷马()(4)然子之卓自以为足()
1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鄢般目的一项是()
A.客之美我者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千徐公
C.妾是以求去也御以实对
D.忌不自信,加复问其妾日晏子怪则问之
15.用“/”给【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16.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既而归,其妻请去
17.【甲】文和【乙】文都与劝谏有关:【甲】文中的邹忌在面对赞美和奉承时,没有自我陶醉,反而冷
静思考,并推己及人,提醒齐威王不要(1);【乙】文中的御之妻将晏子乘车和丈夫驾车的表现进行对比,
劝谏丈夫不要(2)。(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三)(2023•广西•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帙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
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
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
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
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
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
【乙】
是犹秋蓬
鲁哀侯弃国而走齐。齐侯日:“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①?’‘鲁哀侯日:“臣始为太子之时,人多谏臣,
臣受而不用也;人多爱臣,臣爱而不近也。是则内无闻而外无辅也。是犹秋蓬,恶于根本而美于枝叶,秋
风一起,根且拔矣。”
(选自《说苑・敬慎》)
【注释】①蚤:同“早”。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
B.朝服衣冠有时期发白帝
C.窥镜画自视学画不思则罔
D.臣始为太子之时康肃笑而遣之
19.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邹忌认为齐威王受蒙蔽的原因在于身边的人都有求于他。
B.甲文写燕、赵等国朝见齐国,意在表明齐威王纳谏成效显著。
C.乙文写鲁哀侯逃跑到齐国以后,反思了自己“弃国”的原因。
D.乙文鲁哀侯认为秋蓬根“恶”而叶“美”会随时被连根拔起。
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2)是犹秋蓬。
21.中国传统文学注重通过“三”的运用,合理铺设情节,如《水浒传》的“三打祝家庄”“三败高太尉”等。请
你从甲文中列举两处与“三”相关的情节。
22.在与人交往方面,甲、乙两文带给我们不少启示。请从两文中分别找一个角度,结合原文谈谈你的感
悟。
(四)(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乎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
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用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用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
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2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臣之妻私臣
(2)用寡人之耳者
(3)时时而回进
2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
贞观中,太子承乾禁亏礼度,侈纵日甚。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撰《谏苑》二十卷讽之。是时太子右庶子
孔颖达每犯颜进谏,承乾乳母遂安夫人承颖达日:“太子长成,何宜屡得两折?”对日:“蒙鸟厚恩,死无所
恨。”谏停愈切。承乾令撰《孝经义疏》,颖达又因文见意,愈广规谏之道。太宗并嘉纳之二人各赐帛五百
匹黄金一斤以励承乾之意。
(选自《贞观政要》)
2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太子承乾泰亏礼度/珠可历历藜也
B.承乾乳母遂安夫人谓颖达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C.何宜屡得画折/群臣吏民能回刺寡人之过者
D.蒙国厚恩/则有去国怀乡
26.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太宗并嘉纳之二人各赐帛五百匹黄金一斤以励承乾之意
27.根据【甲】【乙】两篇选文,把下面对话补充完整。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
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
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个我也;妾之美
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
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回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
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战国策》)
【乙】
魏庞共与太子将质[作为人质]于邯郸。谓魏王日:“今一人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王日:“不信也”
日:“二人言,王信之乎?”日:“寡人疑也”日:“三人言,王信之乎?”日:“寡人信之矣”庞共日:“夫市之
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有虎。今邯郸去魏远于市,议臣者过三人,愿王黎之也”魏王日:“寡人知之矣。”
及庞共自邯郸反,谗言果至矣,遂不得见。
(节选自《群书治要》)
2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私我也
(2)时时而回进
(3)今邯郸寺魏远于市
(4)愿王攀之也
2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及庞共自邯郸反,谗言果至矣,遂不得见。
30.邹忌对身边小事观察得出的结论,对当时的齐国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31.【甲】文中的齐威王和【乙】文中的魏王,在处事的风格上有何不同?
(六)(2022•辽宁・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
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晏子①聘于吴,吴王日:“敢问长保威强勿失之道若何?”
晏子对日:“先民而后身,先施而后诛②。强不暴③弱,贵不凌贱,富不傲贫。百姓并进④,有司不侵,
民和政平。不以威强退人之君⑤,不以众强兼人之地。其用法为时禁暴,故世不逆其志。其用兵为众屏⑥患,
故民不疾其劳。此长保威强勿失之道也。失此者危矣。”
吴王忿然作色,不说。
晏子日:“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镀⑦之罪请辞而行。’‘遂不复见。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晏子:名婴,春秋末期齐国名相。②施:施恩惠。此指赏赐。诛:指刑罚。③暴:损害。④进:
进用,任用。⑤退人之君:使别人的君主退居己下。⑥屏(bing):排除,消除。⑦锄(zhi):腰斩时所
垫的砧板。斧锁,这里是斩首的意思。
3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乃下令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阿寡人之耳者一老河兵厚之(《河中石兽》)
C.故世不逆其有《齐谐者》,有怪者也(《北冥有鱼》)
D.故民不称其劳虽乘奔御风不以称也(《三峡》)
33.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吴王忿然作色,不说。
34.请用7”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领之罪请辞而行。
35.写出【甲】文中齐国大治在国外有所表现的句子。
36.【甲】【乙】两文都是君臣间的言论,齐威王___,体现了他的胸襟和智慧;吴王表面虚心,却并未
接受晏子的思想。
(七)(2022.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则文言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帙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
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安日: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
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
【乙】赵且伐燕,苏代①为燕谓惠王日:“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鹃啄其肉,蚌合而甜②其喙。
鹃日:’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鹃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鹃。’两者不肯相舍,
渔者得而并禽③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④,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
日:“善!”乃止。
(《战国策•燕策二》)
【注】①苏代:谋土。②指:同“钳”。③禽:同“擒”。④支:相持,对峙。
37.下列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多妻私臣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B.皆以美于徐公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
C.朝服衣地中峨愈而多髯者为东坡
D.我孰与城北徐公差吾妻之差我者
38.学习文文言文可以用“迁移法”,下列迁移错误的一项是()
A.“赵且伐燕”中的“且“,根据《愚公移山》中“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的“且“,可理解为“将要,将近”
的意思。
B.“苏代为燕谓惠王日”中的“谓……日……”,根据甲文中“谓其妻日”的“谓……日……”可理解为
“对……说……”的意思。
C.“故愿王熟计之也”中的“计”,根据《出师表》中“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计”,可理解为“计
算”的意思。
D.“今日不雨”中的“雨”,根据《陈涉世家》中“会天大雨”的“雨”,名词活用为动词,可理解为“下雨”
的意思。
39.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是出自《战国策》,此书记录了战国时诸多谋臣策士的谋略。
B.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设喻说理、巧妙讽谏的论说技巧,都以寻常小事类比。
C.甲乙两文都是讲述了君王虚心地接纳劝诫,采纳群言,修明政治的故事。
D.甲文“三叠”式结构,别致精美;乙文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
40.把卷I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中考模拟.
一、课内阅读
(2023•江苏扬州•模拟预测)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
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
“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
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
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臣之妻邳臣/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辍耕本垄上D.时时而回进/又何闻焉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文章第一自然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沾沾自喜,而是从中悟出______的道理。第
二自然段写邹忌以的方法委婉进谏。第三自然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结构严谨。三段分别写了比美、讽谏、纳谏,且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B.邹忌能够讽谏成功,除了他具有高超的讽谏艺术之外,也与齐威王善于纳谏分不开。
C.邹忌从妻、妾和客人说话的语气中明白了他们都故意用假话逢迎自己,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维护自
己的利益。
D.邹忌用生活小事向齐威王委婉进谏,道理由浅入深,具有说服力。
二、对比阅读
(一)(2023•河南周口•淮阳第一高级中学校考三模)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
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
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
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
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
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
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齐桓公谓管仲日:“吾国甚小,而财用甚少,而群臣衣服舆驾甚汰①,吾欲禁之,可乎?”管仲日:“臣
闻之,君尝之,臣食之;君好之,臣服之。今君之食也必桂之浆,衣练紫②之衣,狐白之裘。此群臣之所奢
汰也。诗云:,不躬不亲,庶民不信。君欲禁之,胡不自亲乎?”桓公日:“善。”于是更制练帛③之衣,大白
④之冠,朝一年而齐国俭也。
(节选自《说苑》)
【注释】①汰:同“泰”。骄奢,自大。②练紫:染成紫色的帛。③练帛:煮练过的帛。④大白:即大帛,粗
疏的帛。
5.下列对两个文段中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形貌映丽”中的“映丽”是“光艳美丽”的意思,这里是指邹忌长相出众。
B.“孰视之”中的“孰”在这里是通假字,同“熟”,仔细的意思。写出了邹忌对徐公观察的细致,从而突出
邹忌头脑清晰,善于思考。
C.“面刺寡人之过”中的“面刺”是“当面讽刺”的意思,这里写出了齐威王闻过则改、虚心纳谏的品质。
D.“臣服之”中的“服”是穿戴的意思,这里写出了臣子效仿君王穿戴奢侈。
6.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7.甲文段中妻、妾、客对邹忌的评价同样是肯定,但是在感情色彩上有所不同,请简述。
8.邹忌和管仲劝说君王的方式虽然不同,但是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请简要分析两种劝说方式的巧妙之处。
(二)(2023•河南郑州•郑州外国语中学校考三模)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就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宁波余姚市妇幼保健院医共体第一次招聘编外人员1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江西格润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会计主管等岗位2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防渗墙工安全文化建设参与度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广西广电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第二季度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贵州黔南州瓮安县“雁归兴瓮”人才引进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广西玉林容县公安局第一次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2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广西崇左市龙州县供销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基层供销社人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湖南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教师遴选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水陆联运货物运输合同(GF-91-0401)2025年修订版解读
- 2025年食品批发合同范本协议
- 2025年新生儿科常见疾病诊断试题答案及解析
- 律师调查报告委托合同9篇
- 寻乌县2025年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1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校财会监督与预算绩效管理协同效能优化研究
- 输液室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协会转让接手协议书模板
- 家长学校综合测试题库与评分标准
- 看板管理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镍氢电池隔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报告
- GB/T 5530-2005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测定
- 《矩阵论》研究生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