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_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_第3页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_第4页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阅卷人

得分

1.自行车的轮胎利用了压缩空气的原理。()

2.瘪的气球和充了气的气球的质量是一样的。()

3.因为水是液体,所以冰也是液体。()

4.要想分离水中的不溶物,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

5.天气预根一定是百分百正确的()

6.假如地球上只有晴天,没有前雨天,人类能生活得更好()

7.固态的冰和气态的水蒸气能互相转化()

8.搅拌和降低温度都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违度。()

9.空气是白色的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10.空气只能被压缩,不能够扩张()

11.空气总是在循吓运助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12.在而量器中,水面的高度值就是降雨量。()

13.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中午12时。()

14.通常根据一个地方12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15.如果风从北方吹来,那么它就是南风。()

阅卷人

得分

16.小明向100毫升水中加入40克食盐。发现无论怎样搅拌,杯底都有一些食盐没有溶解。如果要让杯

底的食盐继续溶解。那么下列方法中合适的是().

A.往杯中加水

B.再放入一些食盐

C.把盐水拿到阳光下晒

17.下列选项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A.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食盐和小苏打

B.可以用蒸发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水

C.可以用磁铁分离木屑和铁屑

18.我们平时说的“红糖化在水中了”的现象指的是()o

A.蒸发B.溶解C.凝结

19.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正确的做法是()

A.手持温度计的中间

B.为了看得更清楚,应该把温度计拿出水面读数

C.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20.下面关于空气的描述中,错误的()

A.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

B.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C.水里没有空气

21.在实验室里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如果不慎有溢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那么我们应该().

A.用烧杯里的热水浇灭

B.用嘴吹灭

C.用湿抹布或沙土盖灭

22.因为空气(),所以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快速传播。

A.有质量B.有固定形状C.可以流动

23.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就是指下雨

B.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C.降雨量的多少用厘米表示

24.有些生物也能“预报“天气,下列现象预示即将要下雨的是().

A.蚂蚁觅食B.蜻蜓低飞C.春蚕吐丝

25.24小时降水量的单位是()。

A.毫升B.毫米C.升

26.聪聪想要现察一个月的气温变化。同学们给他的下列建议中,说法错误的是().

A.要尽量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观察

B.周末可以不观察天气

C.分析“天气日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

27.测量气温时,温度计应该放置在().

A.教室内B.操场阳光下C.室外百叶箱中

28.关于利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分离食盐和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

B.等蒸发皿中的水完全蒸发后再停止加热

C.刚加热完的蒸发皿不能用手触碰

29.撕碎纸、用橡皮泥捏小动物。这两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

A.物质的本质都发生了变化

B.物质的颜色都发生了变化

C.物质的大小,形状发生了变化

30.扇扇子能产生风是因为().

A.扇子让空气流动了B.扇子加热了空气C.扇子能吹出风

31.“大雪纷飞一风和日丽一暴风骤雨"都是描述()的词语.

A.气候B.环境C.天气

32.天气预报报道明天将会有大暴雨,我们预测未来24小时的降水量为()

A.25-49.9毫米B.50~99.9毫米C.100-249.9毫米

33•将刚刚打开包装的饼干放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饼干会变软,甚至破碎,从而证明空气中含有

()。

A.水蒸气B.氢气C.氧气

34.在2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实验中,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

A.不断地加入食盐

B.全部加入食盐后,静待食盐溶解

C.加入一份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食盐

3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B.加热不能加快水的蒸发

C.雾是气态的水

阅卷人

-----------------三、综合探究题

得分

36.请将下列工具与其对应的作用连起来。

温度计测量物体质量

小天平观测风向

风向标测量水温

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37.下表是“水滴小组”探究加快糖果溶解的实验记录表。

AfflBfflCffl

水温2sr25X;sor

是否授界A

犊粒大小ffl

(1)明明选择了A组和B组进行实验,她探究的是()对糖果溶解快慢的影响。

A.水温B.是否搅拌C.颗粒大小

(2)你推测三个实验小组溶解最快的应该是组。

(3)下列不能用来进行这个实验的物质是()。

A.面粉B.食盐C.小苏打

(4)实验后,小组内将多余的糖果分着吃了,他们用下列方法能吃得最快的是().

A.把糖果含嘴里不动

B.把糖果含嘴里,并用舌头搅拌

C.把糖果嚼碎后再用舌头搅拌

38.观察“一周的降雨量桂状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的降水形式为下雨。降雨量最大的一天是星期,当天降雨量是90

(填"毫米"厘米'或"分米’)。

(2)降雨量可以用(填“风向标”“雨量器”或“气温计”)来测定,降雨量等级则是根据

(填“6小时”“12小时”或“24小时”)的降雨量多少来确定的。

(3)本周共有天降水。天不降水。本周有降雨的几天中的最小降雨量等级为—

(填。级、中雨或暴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确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轮胎里面充的是压缩空气,利用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性质制成的。故此题是正确的。

2.【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通过实验可知,干瘪的气球和充气后的气球放在电子天平上的示数不同,充气后的气球

重量要大于干瘪的气球,说明空气具有质量。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冰和水属于同一种物质,只是不同种状态,冰是固态,水是液态。

4.【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根据混合物分离的认识,想要分离水中的不溶物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题目的说法是

正确的。

5.【答案】错误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由于大气过程的混乱以及今天科学并没有最终透彻地了解大气过程,因此天气预报总

是有一定误差的。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会不断提高。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6.【答案】错误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天气变化对动植物有影响,对人类

也有影响,假如地球上只有晴天,没有阴雨天,会有严重的干旱灾害,人类不能更好得生活。

7.【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很多物体都能实现固态直接向气态的相互转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相变过

程,物理学上称为“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相变过程,物理学上称为“凝华”。升华凝华都需

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我们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剂和溶

质的本性有关,比较哪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强就是比较在等量的水中,哪种物质溶解得多。外界影响物质

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搅拌、研磨等,所以搅拌能加速食盐溶解在水里。

9.【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直接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

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对密闭的容器中的空气施加压

力时,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使内部压强增大;当把压力去掉后,空气又恢复了原来的体积,因此空气

既能压缩也能扩张。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对流

【解析】【分析】流动性是空气的性质之一,空气总是在运动着,空气的流动形成风,题目的说法是正

确的。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根据对降水量的认识,降水量是用雨量器中水面的高度来表示的。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中午14时。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单位时间内降雨量

称降雨强度。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通常采用八个方位来记录。风向和物体飘向的方向相反,如果

风从北方吹来,那么它就是北风。

16.【答案】A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如果要使物质溶解的更多,可采用增加溶剂的方法。A选项符合题意。

17.【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A、食盐和白糖都能在水中溶解,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A说法错误。

B、食盐可以在水中溶解,可以用蒸发的方法,将水蒸发,剩下的就是食盐,B说法正确。

C、木屑能被磁铁吸引,铁屑不能被磁铁吸引,可以用磁铁来分离木屑和铁屑,C说法正确。

18.【答案】B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根据对溶解的认识,红糖放入水中不见了,是因为它们溶解了,形成了均匀稳定的溶

液。

19.【答案】C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固体、液体、气体受温

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温度计测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

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

再读数;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

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20.【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根据对空气的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是无色无味的,它在地球上无处不在。选

项C说法错误。

21.【答案】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

布或沙土扑灭。用烧杯里的热水浇不能浇灭燃烧的酒精,也不能用嘴吹,越吹火越旺。故C选项正确。

22.【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征: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有重量、没有固定的形状、

会流动、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气体等。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快速地传播,主要是因为空气可

以流动,所以C符合题意。

23.【答案】B

【知识点】降水形式

【解析】【分析】从天空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有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雹等,降水包括多种形式,

故A错误,B正确;降雨量的多少用毫米做单位。选项C错误。

24.【答案】B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下雨之前,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蜻蜓翅膀上的会有凝结的小水滴,使蜻蜓飞行高度降

低。

25.【答案】B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

【解析】【分析】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

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

雨。

26.【答案】B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观察气温时,我们需要尽量在同一个地点、同一时间进行观察,我们观察到的数据要记

录下来,进行分析,这样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

27.【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一般生活中所说的气温,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

28.【答案】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过滤不能把食盐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将食盐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可以用蒸发、结晶

的方法。将食盐分离出来的正确的实验步骤是:L准备浓盐水;2.用不锈钢小勺取半勺浓盐水;3.放

在酒精灯上加热;4.加热时,用玻璃棒一直搅拌。当有较多盐粒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预热将剩余的

食盐蒸发出来;5.加热完后,用堵烟钳把蒸发皿放到桌面上,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所以C符合题

届、O

29.【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

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

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把纸折成纸飞机、橡皮泥捏成小动物,这两种现象的共同点是形状发生

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30.【答案】A

【知识点】风;对流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产生的,用扇子能产生风,是因为扇子让空气流动了。

31.【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阴云

密布”、“大雪纷飞”、“风和日丽”都是描述天气的,都是描述短暂的天气情况。

32.【答案】C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大雨一般指日(24小时)降水量为25-49.9毫米的降雨,或者1小时降水量为8.1~16.0

毫米的雨。按照传统天气学定义,把降水定义为小雨(0~9.9mm/d)、中雨(10~24.9mm/d)、大雨

(25~49.9mm/d)、暴雨(50.0~99.9mm/d)、大暴雨(100mm~249.9mm/d)和特大暴雨(大于或等于250mm/d)6个

类型。

33.【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

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

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将刚刚打开包装的饼干放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饼干会变软,这是因为空

气中的水蒸气将饼干变软了。

34.【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在“2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千克食盐”的实验中,把食盐分成若干份。在烧杯中加入20毫

升水。将食盐一份一份加入烧杯中,待前一份完全溶解再加入后一份,溶解慢时,可以用玻璃棒搅拌加

快溶解,直到食盐不能溶解。当食盐不再溶解时,及时记录加入了多少份食盐,所以C符合题意。

35.【答案】A

【知识点】溶解;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雾是由水蒸气在高空

遇冷而形成的小水珠,因此雾实际上是液态的水。

温度计测量物体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