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听说能力训练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英语听说能力训练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英语听说能力训练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英语听说能力训练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英语听说能力训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英语听说能力训练教学设计一、引言:小学英语听说能力的核心地位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习得的关键期(CriticalPeriod),此时儿童的语音感知、模仿能力与语言交际欲望处于峰值。《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听说”列为英语课程的核心技能,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能“听懂简单的指令和对话,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然而,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重读写、轻听说”“重机械操练、轻情境运用”的问题,导致学生“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现象突出。因此,构建情境化、互动化、梯度化的听说教学设计,是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路径。二、小学英语听说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听说能力的培养需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与语言习得逻辑,以下四项原则是设计的核心依据:(一)趣味性原则:激发学习动机的底层逻辑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约15-20分钟,且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设计需通过游戏、歌曲、动画等趣味载体,将语言学习与快乐体验绑定。例如:热身环节用“猜声音”游戏:播放动物叫声或同学的录音,让学生猜“Whoisit?”,自然引入“Hello,I’m...”的表达;操练环节用“传球说句子”:学生传球时说“Nicetomeetyou.”,球停在谁手里谁就回应“Nicetomeetyoutoo.”,通过动态活动保持参与感。(二)情境性原则:构建真实的语言运用场景语言的本质是交际工具,需在真实情境中激活。教学设计需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如教室、家庭、超市),让学生在“用”中学习。例如:教学“Askingforhelp”(请求帮助)时,创设“丢失铅笔盒”的情境:学生扮演“失主”与“同学”,用“Excuseme,canyouhelpme?Ilostmypencilbox.”“Sure.Whatcolorisit?”进行对话;教学“Talkingabouthobbies”(谈论爱好)时,创设“班级兴趣小组招募”情境:学生制作“兴趣卡”,用“Ilikedrawing.Doyoulikedrawing?”邀请同学加入。(三)互动性原则:促进意义协商与输出语言习得的关键是互动中的意义协商(NegotiationofMeaning)。教学设计需设计多向互动任务(师生、生生、生本),让学生在对话中调整语言、传递信息。例如:听力活动后,设计“信息差游戏”:学生A持有“小明的周末计划”(如“Saturday:gotothepark”),学生B持有“小红的周末计划”(如“Sunday:readbooks”),两人通过提问(“WhatdoesXiaomingdoonSaturday?”)获取对方信息,完成“班级周末活动表”;口语活动中,设计“角色扮演+改编”:学生分组表演教材中的对话(如“Attherestaurant”),然后添加自己的想法(如“我想点汉堡而不是面条”),用“I’dlikeahamburger,please.”替代原句,实现语言的灵活运用。(四)梯度性原则:遵循语言习得的循序渐进规律听说能力的培养需从“输入”到“输出”、从“机械”到“灵活”逐步推进,设计分层任务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例如:输入阶段:从“听关键词”(如听录音圈出“apple”“banana”)到“听大意”(如听对话判断“他们在讨论水果吗?”);操练阶段:从“模仿跟读”(跟录音读“Hello,I’mLily.”)到“替换练习”(用自己的名字替换“Lily”),再到“拓展表达”(添加“Ilikecats.”);输出阶段:从“结构化表达”(用“我喜欢...因为...”说一句话)到“开放性表达”(用“我的爱好是...,因为...,你呢?”进行对话)。三、小学英语听说教学设计的实践案例以下以三年级对话课与四年级故事课为例,展示具体的教学设计流程,兼顾“输入-操练-输出”的完整链条。(一)案例1:三年级上册对话课“GreetingsandIntroductions”教学目标:听懂并识别“Hello/Hi,I’m...”“Nicetomeetyou.”等问候与介绍用语;能正确模仿语音语调,用上述表达进行简单交际;敢于主动与他人打招呼,培养交际意识。1.热身导入:激活已有经验(5分钟)歌曲导入:播放教材配套歌曲《Hello》(歌词:“Hello,hello,hello,I’mTom.Hello,hello,hello,I’mLily.Nicetomeetyou.”),学生跟着唱,注意“Hello”的发音(/həˈləʊ/)与“Nicetomeetyou”的连读(/naɪstəˈmiːtjuː/);游戏:找朋友:教师发放写有名字的卡片(如“Mike”“Amy”),学生拿着卡片找“朋友”,找到后用“Hello,I’mMike.Nicetomeetyou.”打招呼,对方回应“Hi,I’mAmy.Nicetomeetyoutoo.”。2.输入感知:多模态听力活动(10分钟)第一步:听关键词:播放教材录音(对话:“A:Hello,I’mSarah.B:Hi,Sarah.I’mJohn.A:Nicetomeetyou.B:Nicetomeetyoutoo.”),让学生圈出听到的名字(Sarah、John);第二步:听语调: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注意“Nicetomeetyou.”的升调(表示友好)与“Nicetomeetyoutoo.”的降调(表示回应),教师用手势(向上/向下)提示;第三步:看动画猜意思:播放对话动画(无字幕),让学生猜“Nicetomeetyou.”的意思,教师用表情(微笑、握手)辅助解释。3.互动操练:从模仿到半自主表达(12分钟)模仿跟读:教师播放录音,学生逐句跟读,重点纠正“Hello”的发音(避免读成“哈罗”)与“Nicetomeetyou”的连读;结对练习:学生两人一组,用“Hello,I’m[自己的名字].Nicetomeetyou.”“Hi,I’m[同伴的名字].Nicetomeetyoutoo.”进行对话,教师巡视指导,提醒“眼睛看着对方”“声音洪亮”;4.输出应用:真实情境中的语言运用(8分钟)情境任务:教师扮演“新老师”,走进教室说“Hello,boysandgirls.I’mMissLi.Nicetomeetyou.”,学生回应“Hi,MissLi.Nicetomeetyoutoo.”;拓展活动:学生制作“个人名片”(包含名字、照片、爱好),然后在班级内“交朋友”,用“Hello,I’m[名字].Ilike[爱好].Nicetomeetyou.”介绍自己,收集3个同学的名片。5.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用“儿歌总结”:“Hellohello问声好,I’m后面接名字,Nicetomeetyou表友好,Too字紧跟不能少!”;发放“星星卡”: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如“主动打招呼”“发音准确”)领取星星,教师点评:“XX同学用‘Ilikedrawing’拓展了介绍,很棒!”(二)案例2:四年级下册故事课“TheLittleRabbit’sBirthdayParty”教学目标:听懂故事大意(小兔子过生日,朋友送礼物);能识别“Happybirthday!”“Whatanicegift!”等表达;能复述故事主要情节,并用简单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1.预听活动:图片预测引发认知期待(5分钟)教师展示故事封面(小兔子拿着蛋糕,周围有朋友),提问:“What’sthestoryabout?Whoarethey?Whatwillhappen?”,学生用“Maybe...”猜测(如“Maybeit’sthelittlerabbit’sbirthday.”)。2.听中活动:分层任务推动信息提取(10分钟)基础层:听录音圈出故事中的人物(LittleRabbit、Cat、Dog、Panda);提升层:听录音完成“礼物清单”(如“Cat:atoycar;Dog:abook;Panda:adoll”);挑战层:听录音判断句子对错(如“(T)Thelittlerabbitishappy.(F)Thepandagivesaball.”)。3.听后活动:复述与创编深化理解(12分钟)复述故事:教师用“流程图”(“小兔子过生日→朋友来→送礼物→唱生日歌→小兔子开心”)引导学生复述,用“First...Then...Next...Finally...”连接;创编故事:学生分组改编故事(如“小兔子的朋友送了什么礼物?”“如果是你的生日,你想要什么礼物?”),用“Iwanta...because...”表达想法。4.输出展示:小组表演实现意义重构(8分钟)学生分组表演改编后的故事,用“Happybirthday!”“Whatanicegift!”“Ilikeitverymuch!”等表达;教师用“故事表演评价表”(如“语音准确”“情节完整”“表情自然”)评分,学生互评。四、小学英语听说能力的多元评价策略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需兼顾过程性(关注学习过程)与发展性(促进学生成长),以下是具体策略:(一)过程性评价:用“成长记录袋”追踪进步内容:收集学生的听力练习(如“信息差游戏”的记录单)、口语录音(如“个人介绍”的音频)、表演视频(如故事改编的录像);工具:设计“听说成长手册”,包含“我的进步”(如“这个星期我学会了用‘Excuseme’请求帮助”)、“老师的话”(如“你的‘Nicetomeetyou’发音很标准!”)、“同学的评价”(如“XX同学在表演中很勇敢,声音很大”)。(二)多元主体评价:构建“三维评价体系”教师评价:用“课堂表现量表”(如“主动打招呼”“发音准确”“互动积极”),采用“星级+评语”(如“★★★★,你今天在‘找朋友’游戏中主动邀请了3个同学,很棒!”);同伴评价:设计“同伴互评表”(如“他能认真听我说话”“他的句子很完整”),用“笑脸”“哭脸”表示,培养学生的倾听与反思能力;家长评价:发放“家庭听说任务卡”(如“用‘What’sfordinner?’问爸爸妈妈”),让家长记录孩子的表现(如“孩子今天主动用英语问我‘What’sfordinner?’,很惊喜!”)。(三)质性评价: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避免“一刀切”的测试(如统一考“听句子选答案”),采用表现性评价(如“情景对话表演”“故事创编”);关注“进步幅度”而非“绝对分数”,例如:“XX同学从‘不敢说’到‘能主动打招呼’,进步很大!”;用“激励性语言”替代“否定性评价”,例如:“你的句子有点长,慢慢来,我相信你能说对!”而非“你说错了!”。五、结语:听说能力训练的长期主义视角小学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长期坚持:每天10分钟“听说打卡”(如听教材录音、跟唱英语歌、用英语打招呼);每周1次“情境互动”(如“家庭英语时间”:用“CanIhelpyou?”帮妈妈拿东西);每学期1次“听说展示”(如“英语故事大赛”“班级英语角”)。正如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所说:“语言是在‘可理解输入’与‘互动’中自然习得的。”小学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