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地理全国卷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高考地理全国卷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高考地理全国卷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高考地理全国卷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高考地理全国卷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高考地理全国卷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3年12月,某科考队在南美洲南部某岛屿(45°S附近)进行生态考察时,发现该岛西部沿海分布着密集的峡湾地貌,而东部沿海则以平缓的沙滩为主。图1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1~3题。1.该岛西部沿海峡湾地貌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哪种作用有关?A.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C.海浪侵蚀D.风力侵蚀2.与西部相比,该岛东部沿海沙滩广布的主要原因是:A.河流输沙量大B.盛行风背风坡C.地壳下沉明显D.海水侵蚀较弱3.考察队在该岛中部发现,山脉西坡的森林覆盖率远高于东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光照B.热量C.降水D.土壤2024年3月,我国某新能源科技公司宣布在宁夏吴忠市(37°N,106°E)投资建设全球最大的光伏制氢产业基地,项目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发电电解水制氢,产出的氢气将通过管道输送至周边工业园区,用于化工、冶金等行业的脱碳改造。据此完成4~5题。4.该公司选择在吴忠市布局光伏制氢基地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需求B.技术水平C.原料供应D.能源资源5.光伏制氢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的直接影响是:A.提高水资源利用率B.减少传统能源消耗C.推动人口大量迁入D.加剧土地荒漠化2023年,我国某山区县实施“高山蔬菜下山”工程,引导海拔800米以上的农户将蔬菜种植区域逐步向海拔500米以下的缓坡地带转移,同时配套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和电商平台。图2为该工程实施前后当地农业产值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6~7题。6.该工程实施的主要背景是:A.高山地区土壤退化严重B.低海拔区水热条件更优C.市场对反季节蔬菜需求减少D.山区交通条件显著改善7.“高山蔬菜下山”工程对当地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A.减少水土流失B.增加生物多样性C.降低农药使用量D.提高土地利用率2024年5月,科学家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78°N附近)的冰川中发现了大量微塑料(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研究表明,这些微塑料主要通过大气环流从低纬度地区输送至此。据此完成8~9题。8.斯瓦尔巴群岛冰川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可能是:A.极地科考活动B.附近海域渔业C.欧洲工业排放D.亚洲农业焚烧9.微塑料在北极冰川中的积累,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区域性D.开放性2023年,我国某城市通过“地铁+物业”模式(在地铁站周边开发商业、住宅等物业)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图3为该城市地铁1号线沿线各站点周边300米范围内的建筑密度变化图(建设前为2018年数据,建设后为2023年数据)。据此完成10~11题。10.与建设前相比,地铁1号线开通后沿线站点周边建筑密度的变化特点是:A.市中心站点密度下降B.郊区站点密度显著上升C.各站点密度均匀增加D.中间区域站点密度增幅最大11.“地铁+物业”模式对该城市发展的主要意义是:A.缓解城市交通拥堵B.提高土地利用效率C.降低居民生活成本D.扩大城市行政范围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横断山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川藏铁路的建设,该区域的交通条件逐步改善,但同时也面临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材料二:图4为横断山区某小流域示意图,图5为该流域不同海拔的植被覆盖率变化统计图。(1)描述该小流域植被覆盖率的垂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2)说明川藏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形成条件。(8分)(3)为实现横断山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8分)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2分)材料一:2023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五周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在产业协同、生态共保、交通互联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材料二:图6为长三角地区主要产业分布示意图,图7为2018-2023年长三角地区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变化统计图。(1)分析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2)说明研发投入强度提升对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作用。(8分)(3)从生态共保角度,提出长三角地区跨区域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8分)(4)简述交通互联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8分)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B解析:南美洲南部45°S附近受西风带影响,历史上冰川广布,西部沿海峡湾是冰川侵蚀形成的U型谷被海水侵入后形成的,故选B。流水侵蚀多形成V型谷,海浪侵蚀多形成海蚀崖、海蚀柱,风力侵蚀多形成风蚀蘑菇等,均不符合峡湾特征。2.B解析:该岛位于45°S,盛行西北风(南半球西风带为西北风),西部为迎风坡,风浪大,侵蚀强;东部为背风坡,风浪小,利于泥沙沉积形成沙滩。该岛面积小,河流短小,输沙量有限;地壳运动无明显差异;东部沙滩广布是沉积为主,而非侵蚀弱,故选B。3.C解析:该岛中部山脉为南北走向,西坡为西风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森林;东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多为草原或荒漠。光照、热量差异较小,土壤是结果而非原因,故选C。4.D解析:吴忠市位于宁夏,太阳能资源丰富(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光伏制氢需要大量廉价电力,因此主导因素是能源资源。市场需求主要在周边工业园区,但非布局主导;技术由公司提供;原料为水,当地水资源不丰富,故选D。5.B解析:光伏制氢利用太阳能发电,减少了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消耗;电解水需消耗水资源,可能降低利用率;产业规模大但不会导致人口大量迁入;光伏板可减少地表蒸发,减缓荒漠化,故选B。6.A解析:高山地区坡度大,长期种植蔬菜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因此需要“下山”;低海拔区水热条件更优是基础,但非主要背景;反季节蔬菜需求增加;交通改善是条件,非背景,故选A。7.A解析:高山地区坡度陡,种植蔬菜易引发水土流失;转移到缓坡后,坡度减小,水土流失减轻。生物多样性增加不直接;农药使用量与种植方式有关;土地利用率是经济效益,故选A。8.C解析:斯瓦尔巴群岛受西风带影响,欧洲工业排放的微塑料可随西风输送至北极;极地科考活动规模小,附近海域渔业范围有限,亚洲农业焚烧需经高空西风带,但欧洲更近,故选C。9.A解析:微塑料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的迁移,体现了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性特征,故选A。10.B解析:读图可知,郊区站点(如A、F站)建设后建筑密度从20%左右升至40%以上,显著上升;市中心站点(C站)密度略有下降(55%→50%);中间区域(B站)增幅较小;各站点密度变化不均,故选B。11.B解析:“地铁+物业”模式通过在站点周边开发物业,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是间接影响;可能提高生活成本;不扩大行政范围,故选B。二、非选择题12.(1)特征:植被覆盖率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少,3000-3500米处最高(约75%),低于2500米和高于4000米处较低(约50%以下)。(4分)原因:低海拔(<2500米)人类活动频繁(如农业、聚落),植被破坏严重;中高海拔(3000-3500米)水热条件适宜(降水较多、温度适中),且人类干扰少,植被覆盖率高;高海拔(>4000米)气温低,热量不足,以高山草甸或荒漠为主,植被覆盖率低。(4分)(2)地质灾害类型:滑坡、泥石流、崩塌。(2分)形成条件:①地形陡峭(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坡度大);②岩石破碎(地处板块交界,地壳活跃,多断层,岩石稳定性差);③降水集中(受季风影响,夏季多暴雨);④人类活动影响(铁路建设开挖坡脚、破坏植被)。(6分)(3)建议:①发展生态旅游业(利用生物多样性优势,开发低干扰的科考、探险旅游);②推广特色农业(如高山药材、生态茶叶,减少对自然植被的破坏);③加强生态补偿(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当地保护积极性);④优化交通建设(采用桥梁、隧道等方式减少对地表的破坏,施工后及时恢复植被)。(8分)13.(1)优势条件:①产业基础雄厚(上海的高端制造、江苏的先进材料、浙江的数字经济、安徽的家电产业各具特色);②交通网络发达(高铁、港口、航空形成立体交通体系,便于要素流动);③科技资源丰富(高校、科研院所集中,人才储备充足);④政策支持(国家战略推动,三省一市协同机制完善)。(8分)(2)作用:①增加研发投入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如纺织、钢铁的智能化改造);②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优化产业结构;③提高产品附加值(减少低端加工,向产业链高端延伸);④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专利、标准制定掌握话语权)。(8分)(3)措施:①建立跨区域环境监测网络(统一大气、水质量监测标准,共享数据);②协同治理污染(如联合整治长江、太湖流域的工业废水,共同淘汰高污染企业);③推广生态补偿机制(下游地区向上游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