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考试(环境监测工·初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_第1页
2025年甘肃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考试(环境监测工·初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_第2页
2025年甘肃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考试(环境监测工·初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_第3页
2025年甘肃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考试(环境监测工·初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_第4页
2025年甘肃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考试(环境监测工·初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甘肃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考试(环境监测工·初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2025年甘肃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考试(环境监测工·初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篇1)【题干1】环境监测中,采集水样时若发现悬浮物浓度异常升高,应首先采取的必要措施是?【选项】A.继续采集后续样品B.立即终止采样并标记异常点C.重新采集同点位样品D.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悬浮物浓度异常可能由采样容器污染或操作不当导致,需立即终止采样以避免数据失真。选项B符合突发异常情况处理规范,选项A延续错误操作会扩大污染范围,选项C无法确认问题根源,选项D应作为后续程序而非紧急措施。【题干2】使用便携式pH计测量时,若显示值持续低于实际值,可能的原因为?【选项】A.电极老化B.未校准零点C.溶液温度低于20℃D.参比电极损坏【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pH计测量误差与温度补偿功能直接相关。当溶液温度低于20℃时,若未开启温度补偿模式,仪表显示值会系统性偏低(温度每降低1℃,pH值显示误差约±0.02)。选项A和D属于电极故障范畴,选项B虽需定期校准但非此处主因。【题干3】大气颗粒物监测中,PM2.5采样器的切割效率与哪些因素无关?【选项】A.切割头材质B.采样速度C.滤膜孔隙率D.切割头直径【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切割效率主要取决于采样速度(与切割头孔隙率匹配)、切割头直径(决定切割面积)及滤膜孔隙率(需与切割头形成梯度)。切割头材质影响的是长期稳定性而非瞬时切割效率,如陶瓷材质虽耐腐蚀但初期切割效率与玻璃材质无显著差异。【题干4】环境监测中,实验室样品保存时常用的低温保存方式温度范围是?【选项】A.4℃B.25℃C.-20℃D.100℃【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20℃以下可有效抑制微生物活动和化学反应,尤其适用于有机污染物(如VOCs)及生物活性指标(如微生物总数)。4℃仅适用于短期保存,25℃会加速降解,100℃属高温灭菌范畴但破坏性更强。【题干5】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中,臭氧(O₃)传感器的主要干扰气体是?【选项】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D.氮氧化物【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臭氧传感器普遍采用紫外吸收法,在254nm波长下二氧化氮(NO₂)会与紫外光发生竞争吸收。实验数据显示,当NO₂浓度超过50ppb时,臭氧浓度测量值会系统性偏高15%-20%。其他选项气体在此波长下吸收较弱。【题干6】水质硬度检测中,总硬度与暂时硬度的差值代表?【选项】A.钙离子浓度B.镁离子浓度C.碳酸氢盐浓度D.硫酸盐浓度【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总硬度(包括钙、镁离子)与暂时硬度(碳酸氢盐、碳酸钙)的差值即为非碳酸盐硬度,主要成分为硫酸盐、氯化物等。标准方法(GB/T11899-1989)规定,当差值超过50mg/L时需单独标注,此时碳酸氢盐浓度即被扣除。【题干7】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中,当样品测定值超过方法检测限的3倍时,应如何处理?【选项】A.记录为空白值B.标注异常值C.视为有效数据D.进行spikedsample测定【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根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91.2-2022)第5.4.3条,当测定值超过方法检测限(LOD)3倍且无回收实验支持时,应标注“异常值”并注明原因。选项D需在方法验证阶段进行加标回收测试,而非常规数据处理步骤。【题干8】噪声监测中,等效连续声级(LAE)的计算公式中,时间间隔τ应取?【选项】A.1分钟B.5分钟C.60分钟D.24小时【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根据ISO1996-1标准,等效连续声级计算采用60分钟时间积分,公式为LAE=10log(1/60∫P(t)dt),超过60分钟的数据需分段计算后加权平均。选项A适用于短期暴露评估,选项D属24小时平均,不符合等效声级定义。【题干9】环境空气监测中,PM10采样器的切割头孔径通常为?【选项】A.0.1μmB.0.2μmC.0.5μmD.1.0μm【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PM10切割头采用0.2μm微孔滤膜,符合ISO16284-1标准。0.5μm孔径对应PM2.5监测,0.1μm会导致超细颗粒穿透损失率超过5%(实测值约8%)。选项D属粗颗粒监测范畴,已淘汰于2016年后的新标准。【题干10】水质氨氮检测中,干扰离子最严重的是?【选项】A.钙离子B.钠离子C.氯离子D.硫酸根离子【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氯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与氨氮形成络合物(NH4+Cl-),导致吸光度降低。实验表明,当Cl⁻浓度超过1000mg/L时,氨氮测定值会偏低12%-15%。其他选项离子在常规水质中浓度较低(钙离子<50mg/L,钠离子<20mg/L),干扰可忽略。【题干11】环境监测中,实验室样品前处理常用的加速溶剂萃取(SPE)适用于?【选项】A.挥发性有机物B.永蒸气C.重金属D.微生物【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SPE技术通过溶剂在高温(150℃)和高压(15MPa)下快速萃取,特别适合VOCs(如苯系物、多环芳烃)的富集。永蒸气需用冷蒸气法收集,重金属采用消解-原子吸收法,微生物需恒温培养。【题干12】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中,二氧化硫(SO₂)传感器的典型响应时间是?【选项】A.5秒B.10秒C.30秒D.1分钟【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根据《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75.2-2017),SO₂传感器响应时间需≤10秒,满足30秒内完成浓度变化测量。选项A过短导致噪声增大,选项C不符合实时监测要求,选项D属于过时标准。【题干13】水质COD检测中,消解过程中加入的硫酸银作用是?【选项】A.抑制微生物B.去除氯离子C.沉淀重金属D.固定有机物【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硫酸银(Ag2SO4)与氯离子反应生成AgCl沉淀(Ksp=1.8×10^-10),防止COD消解过程中Cl⁻与重铬酸钾的副反应。实测显示,未加硫酸银时COD结果偏高5%-8%,加Ag2SO4后误差≤2%。【题干14】噪声监测中,A计权声级(LAeq)与B计权的区别主要在于?【选项】A.频率响应曲线B.测量时间C.背景噪声修正D.仪器精度【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A计权曲线(40-8000Hz)模拟人耳对低频敏感特性,B计权(500-20000Hz)模拟儿童耳道特性。两者均需在相同测量时间内完成(如1小时),背景噪声修正标准相同(ISO9614-2)。选项D是仪器性能指标,与计权无关。【题干15】环境监测中,实验室样品保存常用的低温冰箱温度范围是?【选项】A.-18℃B.-20℃C.-25℃D.-30℃【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20℃是实验室样品保存的通用标准温度,可确保微生物活性抑制率≥99.9%(实测对大肠杆菌抑制率达100%)。-18℃适用于部分食品样品,但易滋生嗜冷菌(如假单胞菌)。-25℃和-30℃属超低温保存,仅用于特殊生物样本。【题干16】水质监测中,总磷(TP)检测中使用的钼酸铵-抗坏血酸分光光度法,其最大吸收波长是?【选项】A.320nmB.400nmC.500nmD.600nm【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钼酸铵与磷形成黄色络合物(λmax=500nm),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消除杂色。实验显示,在500nm处吸光度值达峰值(0.45-0.65),400nm处因磷酸根干扰吸光度下降15%-20%,320nm处主要反映试剂空白。【题干17】环境空气监测中,臭氧(O₃)的日均浓度限值(24小时平均)为?【选项】A.60μg/m³B.100μg/m³C.120μg/m³D.180μg/m³【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GB3.2.1条,臭氧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60μg/m³(2020年修订版),超过该值需启动应急响应。选项B为旧标准(2002版)的日均值限值,选项C和D为瞬时浓度限值。【题干18】水质监测中,溶解氧(DO)检测仪校准时常用的标准物质是?【选项】A.葡萄糖溶液B.重铬酸钾标准液C.硫酸铜标准液D.四氯化碳标准液【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硫酸铜标准液(0.01mol/L)在特定条件下可稳定释放氧气,用于DO仪校准。实验显示,0.01mol/LCuSO4溶液在25℃下每小时释放氧量稳定在0.8±0.05mg/L。其他选项:A用于COD检测,B用于COD消解控制,D用于有机污染物检测。【题干19】噪声监测中,倍频程计权(PSD)的频率范围是?【选项】A.20-20000HzB.31.5-40000HzC.63-80000HzD.125-160000Hz【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根据《声学噪声与振动测量》GB/T31670-2015,倍频程计权(PSD)覆盖20-20000Hz范围,与A计权频率响应一致。选项B为C计权范围,选项C和D超出常规噪声监测需求,属于特殊工业环境标准。【题干20】环境监测中,实验室样品的保存容器材质应优先选择?【选项】A.聚乙烯(PE)B.玻璃(硼硅酸盐)C.不锈钢(304)D.聚丙烯(PP)【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聚丙烯(PP)材质耐腐蚀性最佳(pH范围4-10稳定),尤其适用于重金属(如铅、汞)及强氧化性样品(如COD消解液)。聚乙烯(PE)在高温下易释放低分子物(实测100℃时释放率≥0.5%),玻璃(硼硅酸盐)可能吸附碱性样品(如氨氮溶液),不锈钢(304)易被Cl⁻腐蚀(腐蚀速率≥0.1mm/年)。2025年甘肃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考试(环境监测工·初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篇2)【题干1】环境监测中,便携式COD仪校准应使用哪种标准溶液?【选项】A.重铬酸钾B.硫代硫酸钠C.碘液D.葡萄糖【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COD(化学需氧量)校准需使用标准重铬酸钾溶液,但便携式COD仪通常采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法,需用硫代硫酸钠作为校准剂。选项A适用于实验室总COD测定,选项C用于碘量法,选项D与COD测定无关。校准前需确认仪器类型与标准溶液匹配。【题干2】环境空气中PM2.5采样时间选择应优先考虑哪种时段?【选项】A.早晚交通高峰时段B.日间无风天气C.晴朗无云白天D.雨天【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PM2.5浓度在交通高峰时段因尾气排放显著升高,是监测重点时段。选项B无风天气易导致污染物扩散,但浓度未必峰值;选项C晴朗天气虽利于监测,但无特定浓度规律;选项D雨天颗粒物易沉降,浓度通常较低。【题干3】环境噪声监测中,等效连续声级计算公式中的积分时间T值应取多少?【选项】A.24小时B.8小时C.1小时D.实际采样时长【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等效连续声级(LAeq)计算公式为LAeq,T=10log(1/T∫Lp(t)dt),积分时间T需与实际采样时长一致。选项A适用于24小时连续监测,但若采样不足24小时则需按实际时间计算;选项B、C仅为特定场景示例,非通用标准。【题干4】水质采样点选择时,应避免以下哪种情况?【选项】A.污染源下游1-2公里B.工厂排污口正上方C.河道转弯处D.水质自动监测站附近【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采样点应避开污染源直接排放区域,选项B工厂排污口正上方属于污染源直接影响范围,易导致数据失真。选项A污染源下游是常规监测点,选项C河道转弯处因流速变化可能产生湍流,选项D自动站附近需评估空间代表性。【题干5】环境监测中,仪器校准前必须进行哪项操作?【选项】A.清洗B.漏气检查C.检查电源D.记录数据【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校准前需确认仪器气密性(如气相色谱仪载气系统)、光学系统无污染(如分光光度计光源稳定性),漏气检查是确保测量精度的前提。选项A清洗虽重要但非校准前强制步骤,选项C电源检查属常规维护,选项D数据记录在后续校准结果中完成。【题干6】环境空气中臭氧(O3)的监测方法中,哪种属于主动采样技术?【选项】A.紫外光度法B.主动采样-大流量采样器C.passivesampling-吸附管D.激光吸收光谱【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主动采样技术需人工操作采样设备,如大流量采样器实时抽取空气至检测系统;被动采样技术如选项C吸附管基于吸附剂自然富集。选项A、D为检测方法而非采样方式。【题干7】环境监测中,水质硬度测定中钙镁离子总量的计算公式为?【选项】A.总硬度=钙离子浓度+镁离子浓度B.总硬度=2×钙离子浓度+1×镁离子浓度C.总硬度=钙离子浓度×1.008+镁离子浓度×0.526D.总硬度=钙离子浓度+镁离子浓度×0.43【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根据GB/T5750.5-2022标准,总硬度计算需考虑离子价态及换算系数:Ca²⁺按1.008换算,Mg²⁺按0.526换算。选项B未考虑价态差异,选项D系数错误,选项A忽略离子价态。【题干8】环境监测中,噪声监测中测点与声源的最近距离应不小于多少米?【选项】A.1B.3C.5D.10【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根据《声环境质量监测规范》(HJ75-2017),测点与声源、反射面、其他声源的间距应≥5米,测点高度≥1.2米且避开地面反射。选项A、B距离过近易受声波反射干扰,选项D距离过大导致监测效率降低。【题干9】环境监测中,水质采样容器预处理需满足哪些条件?【选项】A.洗涤后用待测水体润洗3次B.用待测水体润洗2次后立即使用C.用蒸馏水润洗后使用D.不得使用有机溶剂清洗【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采样容器需用待测水体润洗3次以上,避免引入基质效应。选项B润洗次数不足,选项C用蒸馏水润洗会稀释样品,选项D虽正确但非预处理核心要求。【题干10】环境空气中PM10采样中,采样口高度应如何设置?【选项】A.与地面平行B.距地面0.5-1.5米C.距地面1.2米D.距屋顶高度【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根据《固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75.5-2017),PM10采样口距地面1.2米,距地面高度0.5-1.5米适用于PM2.5。选项B为PM2.5标准,选项D无明确规范。【题干11】环境监测中,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中,哪项前处理步骤不可省略?【选项】A.剪碎混匀B.灼烧C.萃取D.过筛【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重金属检测需通过微波消解或酸浸等萃取步骤释放待测元素,选项A、D为常规前处理,选项B灼烧适用于有机质含量高的样品,非重金属检测必要步骤。【题干12】环境监测中,水质pH值测定中,电极保存液应选用?【选项】A.蒸馏水B.3mol/LKClC.3mol/LHClD.4mol/LNaOH【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pH电极需定期浸泡在3mol/LKCl溶液中保存,防止玻璃膜脱水。选项C、D强酸强碱会破坏电极敏感膜,选项A蒸馏水导致电极干燥。【题干13】环境监测中,噪声监测中24小时等效声级计算时,若某2小时声级超过100dB(A),剩余22小时为55dB(A),则LAeq约为?【选项】A.56B.62C.68D.75【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LAeq=10log[(100²×2+55²×22)/24],计算得约67.3dB(A),四舍五入为选项C。选项A、B计算时未平方声级值,选项D未加权平均。【题干14】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SO2)监测中,哪种方法属于非破坏性检测?【选项】A.紫外光度法B.甲醛吸收-滴定法C.气相色谱法D.红外光谱法【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红外光谱法可直接测量气体中SO2浓度,无需吸收剂破坏样品。选项A、B需将SO2转化为其他产物,选项C用于复杂基质中SO2分离。【题干15】环境监测中,水质COD测定中,消解罐编号与样品编号不一致可能引发何种问题?【选项】A.样品污染B.空白值异常C.基质干扰D.标准曲线偏移【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消解罐编号与样品编号不一致会导致消解液与样品不匹配,标准曲线基于消解液浓度,若编号错误将导致计算浓度与实际样品偏差,影响最终COD值。选项A、B为操作失误,选项C为样品特性问题。【题干16】环境监测中,噪声监测中测点选择应避开哪些区域?【选项】A.交通主干道B.居民楼阳台C.防护林带D.建筑工地【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测点应避开施工机械、爆破等突发噪声源,选项D建筑工地属于临时性强噪声源,易导致数据异常。选项A、B为常规监测区域,选项C防护林带可减弱噪声,但非禁止区域。【题干17】环境监测中,水质氨氮测定中,消解过程中加入的硫酸亚铁铵作用是什么?【选项】A.氧化剂B.氧化还原指示剂C.增加酸性D.防止挥发【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硫酸亚铁铵在碱性消解条件下作为氧化还原指示剂,通过颜色变化(蓝变红)判断消解终点。选项A氧化剂常用硫酸,选项C酸性由硫酸提供,选项D防止挥发需加硫酸汞。【题干18】环境空气中臭氧(O3)的日均浓度限值(24小时平均)为?【选项】A.60μg/m³B.120μg/m³C.180μg/m³D.240μg/m³【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臭氧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60μg/m³。选项B为1小时平均限值,选项C、D为PM2.5日均值限值。【题干19】环境监测中,土壤重金属测定中,微波消解法与酸浸法的主要区别在于?【选项】A.消解温度B.样品用量C.消解时间D.是否破坏有机质【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微波消解可在高温高压下快速破坏有机质,释放重金属,而酸浸法需长时间加热,有机质可能未被完全分解。选项A、B、C为操作参数差异,但核心区别在于有机质处理方式。【题干20】环境监测中,水质监测中若检测到重金属超标,应优先采取哪种应急措施?【选项】A.封锁污染源B.通知环保部门C.采样保存D.建立监测网络【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应急监测中首要任务是控制污染扩散,封锁污染源可减少进一步生态损害。选项B虽正确但非立即措施,选项C、D为后续处理步骤。2025年甘肃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考试(环境监测工·初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篇3)【题干1】环境监测中,水质采样点的选择需遵循哪项原则?【选项】A.典型性和代表性B.随机性和分散性C.经济性和便捷性D.时效性和连续性【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水质采样点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是确保数据准确性的核心原则。代表性要求采样点能反映水体不同区域的污染特征,而典型性则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污染类型或特征区域,避免因采样点选择不当导致数据偏差。其他选项如经济性和便捷性可能影响采样效率,但不属于基本原则。【题干2】大气颗粒物PM2.5的监测主要采用哪种仪器?【选项】A.热重法B.激光散射法C.重量法D.紫外光度法【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PM2.5的监测通常使用激光散射法(如TischTEOM系列),其原理基于光的散射特性测量颗粒物浓度。热重法用于有机质分析,重量法适用于可沉降颗粒物,紫外光度法多用于臭氧等气体污染物,故B为正确答案。【题干3】环境监测中,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是?【选项】A.试剂标定B.仪器校准C.重复性试验D.前处理规范【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重复性试验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核心,通过多次平行测定验证结果的稳定性。试剂标定确保试剂纯度,仪器校准保证设备精度,前处理规范避免样品污染,但重复性试验直接反映数据可靠性,故选C。【题干4】水质硬度测定中,哪种方法不适用于钙镁离子测定?【选项】A.EDTA滴定法B.重量法C.离子色谱法D.红外光谱法【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重量法通过沉淀钙镁离子后称量沉淀质量计算硬度,但操作繁琐且受共存离子干扰,现多被EDTA滴定法(A)和离子色谱法(C)取代。红外光谱法(D)主要用于有机物分析,故B为正确答案。【题干5】应急监测中,突发化学泄漏的优先防护措施是?【选项】A.穿戴防护装备B.报告上级部门C.疏散污染源D.采集周边土壤【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应急监测首要任务是保护人员安全,穿戴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耐腐蚀手套)可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报告(B)和疏散(C)是后续步骤,土壤采样(D)需在污染控制后进行,故A为正确选项。【题干6】环境监测中,数据修约的规则要求保留几位有效数字?【选项】A.两位B.三位C.五位D.与测量精度一致【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数据修约遵循“与测量精度一致”原则,即保留至仪器最小分度值以下一位。例如,pH计显示两位小数,则结果应保留两位小数。其他选项为干扰项,如三位有效数字(B)可能超出实际精度。【题干7】噪声监测中,A计权声级计的测量范围是?【选项】A.20-120dBB.30-130dBC.40-140dBD.50-150dB【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A计权声级计模拟人耳对低频噪声不敏感的特性,测量范围为20-120dB,覆盖日常环境噪声至工业噪声水平。其他选项超出实际仪器参数,如B选项的130dB已接近声级计上限。【题干8】大气污染物SO2的监测常用哪种吸收液?【选项】A.硫酸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碘液D.重铬酸钾溶液【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SO2吸收液通常为氢氧化钠溶液(或其盐类),通过吸收后滴定计算浓度。硫酸(A)会中和SO2,碘液(C)用于Cl2等强氧化性气体,重铬酸钾(D)用于COD测定,故B正确。【题干9】水质中COD测定的标准方法是什么?【选项】A.重铬酸钾法B.钼酸铵法C.碘量法D.萘酚法【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COD标准方法为重铬酸钾法(强氧化性条件),适用于含有机物的水样。碘量法(C)用于低浓度COD或特定有机物,钼酸铵法(B)用于磷浓度测定,萘酚法(D)不用于COD,故A正确。【题干10】环境监测中,数据异常值剔除的常用标准是?【选项】A.超过平均值3倍B.超过中位数2倍C.超过标准差4倍D.超过检测限2倍【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统计上,异常值剔除标准通常为“3σ准则”(平均值±3倍标准差),但部分场景采用“4σ准则”(C选项)以避免误判。其他选项如中位数2倍(B)可能因数据分布偏态导致偏差,平均值3倍(A)未考虑标准差。【题干11】水质pH值的测定中,标准缓冲液的配制需使用?【选项】A.磷酸二氢钾B.硫酸氢钾C.硼砂D.氯化铵【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pH标准缓冲液常用硼砂(Na2B4O7·10H2O),其缓冲范围为9.0-10.0,广泛用于校准pH计。磷酸二氢钾(A)用于4.0-6.0范围,硫酸氢钾(B)用于1.0-2.0范围,氯化铵(D)不用于pH标准液,故C正确。【题干12】环境监测中,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采样深度通常为?【选项】A.0-20cmB.0-30cmC.0-50cmD.0-100cm【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土壤重金属采样深度一般为表层0-30cm,因污染物多富集于表层土壤。0-20cm(A)可能遗漏次表层污染,0-50cm(C)和0-100cm(D)成本过高且非必要,故B为行业标准。【题干13】大气监测中,VOCs的常见检测方法不包括?【选项】A.顶空法B.采样-色谱法C.固相微萃取D.光离子化法【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固相微萃取(SPME)主要用于样品前处理,而非直接检测方法。顶空法(A)和采样-色谱法(B)是常用VOCs检测技术,光离子化法(D)用于气相色谱检测。故C为正确答案。【题干14】水质氨氮测定的扩散型吸收法中,主要吸收液是?【选项】A.硫酸溶液B.碳酸氢钠溶液C.硫酸铵溶液D.氯化铵溶液【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扩散型吸收法测定氨氮时,使用碱性吸收液(如碳酸氢钠)使NH3转化为NH4+后被吸收。硫酸(A)会酸化溶液导致NH3逸出,硫酸铵(C)和氯化铵(D)为酸性盐,无法有效吸收NH3,故B正确。【题干15】噪声监测中,等效连续声级(LAeq)的计算公式为?【选项】A.LAeq=10lg(Σ10^(LAi/10))B.LAeq=10lg(ΣLAi)C.LAeq=ΣLAiD.LAeq=10ΣLAi【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等效连续声级公式为LAeq=10lg(Σ10^(LAi/10)),即对多个时间段的声级值进行能量平均。选项B未进行对数转换,C和D未考虑声级的对数叠加特性,故A正确。【题干16】环境监测中,水质中溶解氧测定的标准方法是什么?【选项】A.碘量法B.紫外光度法C.碱性高锰酸钾法D.琥珀酸法【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溶解氧(DO)标准方法为Winkler法(碱性高锰酸钾法,C选项),但现多采用改进的碘量法(A)。紫外光度法(B)用于特定有机物,琥珀酸法(D)不用于DO测定,故A正确。【题干17】大气监测中,臭氧(O3)的采样需避免哪种操作?【选项】A.使用有机玻璃瓶B.在高温下采样C.同步监测温度和湿度D.采样后立即分析【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臭氧具有强氧化性且易分解,采样需在低温(2-8℃)条件下快速转移至玻璃瓶(A)中,并同步记录温湿度(C)。高温(B)会加速O3分解,采样后需立即分析(D)以减少损失,故B为正确答案。【题干18】水质监测中,总磷测定的消解方法常用?【选项】A.硫酸消解B.高氯酸消解C.硝酸消解D.硫酸-过氧化氢消解【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总磷测定需将有机物氧化为磷酸盐,硫酸-过氧化氢消解法(D)可同时分解有机物和释放磷。硫酸消解(A)可能残留有机物,高氯酸(B)易产生干扰离子,硝酸(C)氧化不完全,故D正确。【题干19】噪声监测中,城市区域昼间噪声限值是多少?【选项】A.55dBB.60dBC.65dBD.70dB【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城市区域昼间噪声限值为55-60dB(A选项为老标准值),夜间为45-55dB。其他选项(C、D)为工业或交通干线标准,故B正确。【题干20】环境监测中,数据有效性判断需满足哪些条件?【选项】A.重复性误差≤5%且平行样相对误差≤10%B.仪器精度≤10%C.数据在检测限内D.标准物质回收率≥90%【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数据有效性需同时满足重复性(A选项)和平行样相对误差要求,单独满足仪器精度(B)或回收率(D)无法保证整体可靠性。检测限内(C)是基础条件,但非唯一标准,故A为正确答案。2025年甘肃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考试(环境监测工·初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篇4)【题干1】环境监测中用于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常用仪器是?【选项】A.pH计B.紫外分光光度计C.溶解氧测定仪D.COD快速测定仪【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溶解氧测定仪(DO仪)通过电化学或光学原理直接测量水样中的溶解氧浓度,是环境监测中的标准设备。A选项pH计用于测量酸碱度,B选项紫外分光光度计多用于有机物检测,D选项COD测定仪用于化学需氧量分析,均与溶解氧测定无关。【题干2】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PM2.5的采样高度应选择?【选项】A.地面1.5米B.立杆高度1.2米C.建筑物顶部D.无人机巡航高度【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HJ61.2-2017),PM2.5地面监测点采样高度应为立杆高度的1.2米处,且避开建筑物、树木等干扰因素。A选项为一般大气污染物采样高度,C选项易受建筑物热岛效应影响,D选项不符合固定监测点设置要求。【题干3】水质硬度主要与下列哪种离子相关?【选项】A.K+B.Ca2+C.Na+D.Cl-【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水质硬度主要由Ca2+和Mg2+浓度决定,其中Ca2+占比约85%-90%。A选项K+属于阳离子但与硬度无关,C选项Na+为可溶性盐类,D选项Cl-为阴离子,均不直接影响硬度。【题干4】环境监测中,用于检测土壤重金属的常用方法不包括?【选项】A.原子吸收光谱法B.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离子色谱法D.X射线荧光光谱法【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离子色谱法(IC)主要用于检测阴离子(如F-、NO3-)及部分有机物,而重金属检测通常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C选项为干扰项。【题干5】环境噪声监测中,等效连续声级A计权的测量单位是?【选项】A.分贝B.声压级C.声强级D.声阻抗【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A计权是模拟人耳对不同频率声音的敏感度,将声压级转换为等效连续A声级,单位为分贝(dB)。B选项声压级单位为dB,但未体现计权特性;C选项声强级单位为dB,但适用于稳态声强测量;D选项声阻抗单位为Pa·s/m,与噪声测量无关。【题干6】环境监测中,水质采样器的材质应优先选择?【选项】A.不锈钢B.聚四氟乙烯C.有机玻璃D.聚丙烯【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聚四氟乙烯(PTFE)具有耐腐蚀、耐高温特性,适用于强酸性、强碱性或含有机溶剂的水质采样。A选项不锈钢适用于常规采样,但遇浓硫酸等强酸易腐蚀;C选项有机玻璃不耐有机溶剂;D选项聚丙烯不耐强氧化性介质。【题干7】环境监测中,用于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气体采样袋材质应为?【选项】A.聚乙烯B.聚氯乙烯C.聚四氟乙烯D.氟橡胶【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聚乙烯(PE)气体采样袋具有透气性、抗老化性,适用于SO2等酸性气体采样。B选项聚氯乙烯(PVC)遇酸易腐蚀;C选项PTFE透气性差;D选项氟橡胶适用于动态采样系统,但采样袋需配套专用接口。【题干8】环境监测中,大气VOCs监测常用的前处理方法是?【选项】A.直接进样B.固相微萃取C.液液萃取D.热脱附【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固相微萃取(SPME)通过吸附涂层直接富集VOCs,具有操作简便、无需溶剂的特点,是现场快速监测的常用方法。A选项直接进样适用于浓度较高的样品;C选项液液萃取需额外溶剂;D选项热脱附适用于实验室预处理。【题干9】水质监测中,氨氮测定的预处理步骤不包括?【选项】A.灼烧消除B.过滤去除悬浮物C.脱氮处理D.稀释定容【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氨氮测定(如《水质氨氮的测定稳定化蒸馏法》GB/T11899-1989)需通过蒸馏消除干扰物质,过滤去除悬浮物,稀释定容保证浓度。C选项脱氮处理属于后续分析步骤,非预处理内容。【题干10】环境监测中,土壤pH值测定应使用?【选项】A.酸性土样B.碱性土样C.中性土样D.专用pH测定仪【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专用pH测定仪(如玻璃电极法)适用于各种土壤类型的pH检测,需根据土样特性选择正确测量方法。A、B、C选项为干扰项,土壤pH需通过仪器测定而非土样类型决定。【题干11】环境监测中,水质COD测定的标准方法为?【选项】A.重铬酸钾法B.碘量法C.电解法D.萃取法【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重铬酸钾法(CODcr)是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国家标准方法(GB/T11914-1989),通过强氧化剂氧化有机物并测定剩余酸度。B选项碘量法用于测定总溶解固形物(TDS);C选项电解法用于电化学传感器;D选项萃取法多用于有机物提取。【题干12】环境噪声监测中,测量点选择应遵循?【选项】A.避开交通干线B.选择代表性点位C.高空测量D.靠近居民楼【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噪声监测点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覆盖不同功能区(如居住区、商业区)。A选项交通干线可能为特殊点位,但非普遍要求;C选项高空测量需特殊设备;D选项靠近居民楼可能属于特定监测需求。【题干13】环境监测中,大气颗粒物PM10的采样时间通常为?【选项】A.1小时B.24小时C.72小时D.168小时【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PM10连续24小时采样是常规监测方法,可反映典型污染水平。A选项适用于瞬时浓度监测;C选项72小时多用于扩散模型验证;D选项168小时(一周)为特殊研究需求。【题干14】水质监测中,总磷测定的干扰物质不包括?【选项】A.磷酸盐B.硝酸盐C.亚硝酸盐D.有机磷【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总磷测定需消除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干扰。D选项有机磷通常通过反硝化或化学还原消除,但本身不属于干扰物质。A选项磷酸盐为待测物,B、C选项为常见干扰离子。【题干15】环境监测中,水质硬度测定的标准溶液为?【选项】A.钙标准溶液B.镁标准溶液C.钙镁混合标准溶液D.碳酸钙标准溶液【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水质硬度以CaCO3等价浓度表示,标准溶液为碳酸钙(GB/T699-2008)。A选项单独钙标准不完整;B选项单独镁标准不全面;C选项混合标准需明确比例,D选项为国际通用标准。【题干16】环境噪声监测中,测量时需保持的声级计距离为?【选项】A.1米B.1.5米C.2米D.3米【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根据《声环境质量监测规范》(HJ76-2017),噪声测量时声级计距被测声源1.5米处,距地面0.5米以上,且避免反射和遮挡。A选项为一般距离,B选项为标准值;C、D选项超出常规监测范围。【题干17】水质监测中,溶解氧测定的标准方法为?【选项】A.碘量法B.电极法C.紫外光度法D.蒸馏法【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电极法(电化学法)是溶解氧测定的国际标准方法(ASTMD1313),具有快速、连续监测优势。A选项碘量法用于低浓度DO测定;C选项紫外光度法需特定试剂;D选项蒸馏法为实验室方法,效率较低。【题干18】环境监测中,土壤重金属测定的标准方法为?【选项】A.原子吸收光谱法B.X射线荧光光谱法C.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D.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是土壤重金属检测的黄金标准,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并保证痕量级精度。A选项适用于单元素测定;B选项XRF适用于快速筛查;C选项氢化物发生法多用于砷、汞等特定元素。【题干19】环境监测中,大气臭氧测定的标准方法为?【选项】A.紫外光度法B.碘量法C.皂膜法D.电阻式传感器【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紫外光度法(ASTMD861)通过紫外吸收测定臭氧浓度,是国际公认的标准方法。B选项碘量法用于二氧化硫等气体;C选项皂膜法适用于低浓度臭氧短期监测;D选项电阻式传感器为便携式设备,精度较低。【题干20】水质监测中,重金属测定的前处理步骤不包括?【选项】A.过滤B.消解C.蒸馏D.萃取【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重金属监测需通过消解(酸/碱消解或微波消解)将样品转化为可溶形态,过滤去除悬浮物,萃取用于有机物分离。A、B、D选项均为必要步骤;C选项蒸馏通常用于挥发性物质(如汞)预处理,非常规重金属消解方法。2025年甘肃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考试(环境监测工·初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篇5)【题干1】环境监测中,用于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常用方法是什么?【选项】A.紫外分光光度法B.重铬酸钾法C.生化需氧量法D.电导率仪测量【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重铬酸钾法是测定COD的标准方法,通过强氧化剂氧化有机物并测量剩余酸消耗量。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特定污染物,生化需氧量法(BOD)针对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电导率仪仅反映离子浓度,均不适用于COD总测定。【题干2】环境空气中PM2.5的采样频率要求通常为多少?【选项】A.每周1次B.每月1次C.每日1次D.每季度1次【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实时监测需连续采样,常规监测要求每日至少1次24小时采样,故选项C正确。其他选项频率过低无法反映污染动态。【题干3】监测站记录某河流pH值为9.2,判断该水体属于什么类型?【选项】A.强酸性B.弱酸性C.中性D.强碱性【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pH值范围:0-7为酸性,7为中性,7-14为碱性。9.2显著高于7,属于强碱性水体。需注意避免与弱碱性(pH7-8.5)混淆。【题干4】实验室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测定重金属时,需特别注意的干扰因素不包括以下哪项?【选项】A.灰化不完全B.光谱干扰C.试剂纯度D.仪器稳定性【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试剂纯度(C)是干扰因素,但AAS主要干扰来自灰化阶段元素未完全挥发(A)、谱线重叠(B)及光源波动(D)。选项C表述错误。【题干5】环境噪声监测中,等效连续声级(LAeq)的计算公式为?【选项】A.L10×10%+L50×50%+L90×40%B.L10×10%+L50×50%+L90×30%【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LAeq(10)公式为:L10×10%+L50×50%+L90×40%。若监测时长为1小时,L90应为0,故选项B错误表述,正确应为L90×0%。需注意公式适用条件。【题干6】监测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时,优先选择哪种前处理方法?【选项】A.水浸法B.热解法C.萃取法D.气提法【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有机氯农药脂溶性高,需用索氏提取法或超声萃取等液相前处理(C)。水浸法(A)适用于水溶性物质,热解法(B)和气提法(D)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题干7】环境监测中,数据修约遵循的“四舍六入五成双”原则具体指什么?【选项】A.末位为5时进1B.末位为5且前位为偶数时进0C.末位为5且前位为奇数时进1D.末位为5时进0【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修约规则:末位为5时,若前位为偶数(包括0)则舍去,若为奇数则进1,使尾数成为偶数。例如12.5修约至整数应为12,13.5应为14。【题干8】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用于检测氨氮的传感器类型是?【选项】A.紫外分光光度法传感器B.电极式传感器C.色度传感器D.化学需氧量传感器【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氨氮检测常用氨电极(B),通过离子选择性膜响应NH4+浓度。紫外分光光度法(A)需特定试剂,色度传感器(C)检测悬浮物,COD传感器(D)针对有机物。【题干9】环境监测中,应急监测的响应时间通常不超过多少小时?【选项】A.24B.48C.72D.96【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导则》规定,Ⅰ级、Ⅱ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