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杠杆(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计算。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学习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学习难点】画杠杆的力臂。【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2.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指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②动力:是使杠杆转动的力F1;③阻力:是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④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⑤阻力臂:是从支点O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数学表达式是:F1l1=F2l2。4.常用的杠杆有三类①省力杠杆:特点是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小于阻力F2,使用它可以省力(选填“省力”或“费力”),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是费距离(选填“省”或“费”)。②费力杠杆:特点是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大于阻力F2,使用它时可以省距离(选填“省”或“费”)。③等臂杠杆:这类杠杆的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等于阻力F2,工作时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合作探究】探究一、杠杆1.什么是杠杆观察生活中使用的一些工具,这些工具在使用时,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受到力的作用、能绕某一点转动、是一根硬棒。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2.描述杠杆的五个要素以用木棍撬物体为例进行分析讲解。(1)描述杠杆特征的“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注意:“力的作用线”是指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不是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2)透析杠杆五要素①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的其他位置;同一杠杆,使用方法不同,支点位置可能改变。(以上均选填“一定”或“可能”)②动力与阻力:作用点一定在杠杆上(选填“一定”或“可能”),分别使杠杆向相反方向转动(选填“相反”或“相同”),动力和阻力是相对的,一般把人对杠杆施加的作用力称为动力。③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如图中l1、l2);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力臂为0。(3)力臂的画法步骤画法图示第一步:确定支点O假设杠杆转动,杠杆上相对静止的点即为支点第二步:确定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从动力、阻力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或反方向)分别画直线,即为动力、阻力的作用线第三步: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间的距离为力臂【例题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杠杆一定是一根直的硬棒B.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且在杠杆的中间位置C.力臂可能在杠杆上,也可能不在杠杆上D.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动力臂【解析】AB.杠杆,是一根硬棒,但不一定是直的,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不一定在杠杆的中间位置,所以A、B选项是错误的.C.力臂可能在杠杆上,也可能不在杠杆上,所以该选项正确.D.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所以该选项错误。所以选C.【例题2】如图的开瓶器开启瓶盖时可抽象为一杠杆,不计自重。选项图能正确表示它工作示意图的是(B)【解析】由题图知,向上用力时,起子围绕左端O转动,因此O为支点。又因为动力F1的方向向上,使杠杆沿逆时针转动,所以阻力F2的方向向下,使杠杆沿顺时针转动。故选B。【例题3】如图,硬棒OB能绕支点O转动,A处用绳子拉住固定在墙壁上,B处悬挂重物。请画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的力臂和拉力F的力臂,分别用l1和l2表示。【解析】由支点O向拉力F1的作用线作垂线,则垂线段的长即为拉力F1的力臂l1;重物G对杠杆的拉力,其作用点在杠杆上的B点,方向竖直向下,由支点O向重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即为重力G的力臂l2;如图所示。探究二、杠杆的平衡条件1.体验杠杆平衡(1)杠杆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2)体验杠杆平衡【想一想】前面学习过,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如二力平衡状态)。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与二力平衡的情况是不同的,那么,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还有哪些呢?【实践体验】如下图所示,将直尺调整到静止状态。改变放置物品的轻重及位置,再次调节使直尺处于静止状态。【分析论证】实验结果表明,直尺是否能够处于平衡状态,不仅与物品的轻重有关,还与物品的位置有关。体验杠杆平衡认识力臂的影响(3)认识力臂的影响【想一想】推动杠杆需要的动力与力臂的长短是否有关?【猜想】通过生活体验提出猜想。如上右图所示,推门时,推力作用的位置不同,作用的效果也不一样,越靠近门轴(C处)越费力。看来,推动杠杆需要的动力很可能与动力臂的长短有关。动力臂越长,需要的动力可能就越小。动力臂越短,需要的动力可能就越大。【检验】如图所示,用钩码和一只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 ①先在垂直于杠杆的方向B处施力,待杠杆水平静止,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力臂的长短(从支点O到拉力作用线的距离)。②再逐渐改变测力计与杠杆的角度,在A处施力,待杠杆水平静止,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力臂的长短(从支点O到拉力作用线的距离)。【结论】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影响杠杆水平静止状态的不只是力的大小,还有力臂的长短。力大,力臂短;力小,力臂长。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2)实验器材:杠杆、钩码、铁架台、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1)把杠杆安装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a)所示,在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的钩码,把支点右边的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当作动力F1,支点左边的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当作阻力F2。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的实验数据填入表中。(3)改变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动力和动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再做几次实验。(4)如图(b)所示,在杠杆的一侧挂上钩码作为阻力,通过在其他位置上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杠杆的办法使杠杆平衡。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在表格中。(5)实验数据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2101202310215345120【分析论证】实验结果表明,动力臂越长,需要的力越;动力臂越短,需要的力越。二者之间是关系。【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即:F1L1=F2L2【交流与评估】①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的目的是什么?一是使杠杆的在支点,以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二是便于直接读出。③在实验前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挂钩码后,还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吗?挂钩码后,再调节平衡螺母。④弹簧测力计为什么要沿竖直方向施加力?如图(a)所示,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施加力时,力臂l1=10cm,可以直接读出。如图(b)所示,弹簧测力计不沿竖直方向施力,力臂为l2<10cm,不能直接从杠杆上读出。3.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表示:F1L1=F2L2这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2)注意: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若乘积相等就平衡,否则沿着乘积大的那端转动。【例题4】如图所示,小明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弹簧测力计、若干钩码(每个钩码重均为0.5N)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①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则此时杠杆于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②将杠杆调整好后,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钩码,则应在B点挂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③如图丙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先在B点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平衡,然后将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原因是_____。A.使测量数据更准确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C.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答案】①平衡,左;②2;③变大,拉力的力臂变小;④C。【解析】①杠杆静止在图甲位置,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让杠杆的重心在支点上,可避免杠杆自重的影响且便于测量力臂;杠杆的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②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3G1×2l=nG1×3l,n=2,故在B点挂2个钩码。③当拉力F1向右倾斜时,力臂l1变小,要保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因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则拉力F1将变大。④实验测多组数据的目的是使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故选C。【例题5】在杭州动物园内,一位物理老师利用杠杆原理,仅用小小的弹簧测力计就测出了一头大象的质量(如图)。测量时用了一根长度为10m的槽钢作为杠杆。测得吊车吊钩的悬点距弹簧测力计一端9m,距系铁笼处6cm,当槽钢处于平衡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00N。若不计槽钢和铁笼的质量,请估算大象的质量。g取10N/kg。【答案】3000kg。【解析】如图乙,吊钩固定处点O为支点。人通过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为动力F1=200N,动力臂l1=9m;若不计槽钢和铁笼的质量,则大象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F2,数值上等于大象所受的重力G,阻力臂l2=6cm=0.06m,g=10N/k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有F即大象的重力G为3×104N则大象的质量为m探究三、生活中的杠杆1.生活中的杠杆【想一想】如图甲所示,是利用撬棒撬石头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是利用食品夹时的情景,请仔细观察它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哪个更长呢?我们在使用它们时,是省力?还是费力呢?甲乙【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如图甲所示,人的动力为F1,动力臂为l1,阻力为F2,阻力臂为l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若l1>l2,则F1<F2,为省力杠杆;若l1=l2,则F1=F2,为等臂杠杆;若l1<l2,则F1>F2,为费力杠杆。(以上均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2.省力杠杆(1)省力杠杆的特点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省力费距离。使用省力杠杆时,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大于阻力作用点阻力移动的距离,即费距离。(以上均选填“大于”或“小于”)(2)省力杠杆的实例分析如图甲所示是钢丝钳,可以看做是两个杠杆的组合。其中O是支点,A点是动力的作用点,B点是阻力作用点。因为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所以是省力杠杆。(3)生活中的一些省力杠杆这类杠杆的共同特点是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所以使用时都是省力杠杆。3.费力杠杆如甲图所示,赛艇的船桨也是一种杠杆,乙图是船桨的杠杆模型。划船时船桨绕着O点转动,所以O点即为支点;手的作用力F1为动力,作用点为A点;水对船桨的力F2为阻力,作用点为B点;因为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所以是费力杠杆,但划船时手只要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桨在水中移动较大的距离。(1)费力杠杆的特点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费力省距离。使用时,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小于阻力作用点阻力移动的距离,即省距离。(以上均选填“大于”或“小于”)(2)费力杠杆的实例分析筷子:在使用筷子时,筷子绕着C点转动,所以C点即为支点;手的作用力F1为动力,其方向与筷子垂直,作用点为B点;物体对筷子的力F2为阻力,作用在A点;因为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所以是费力杠杆。(3)生活中的一些费力杠杆这类杠杆的共同特点是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所以使用时都是费力杠杆。4.等臂杠杆(1)等臂杠杆的特点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动力F1等于阻力F2,不费距离不省距离。使用时,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等于作用点阻力移动的距离。(2)生活中的等臂杠杆【例题6】在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D)A.瓶盖起子 B.起钉锤 C.核桃夹 D.食品夹【解析】A.支点在起子与瓶盖中间接触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支点是锤子与地面的接触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C.支点在夹子两壁连接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支点在夹子两壁连接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所以选D。A.此时撬棒为等臂杠杆 B.应用此撬棒的主要目的是省力 C.力F的作用点靠近O点会更省力 D.应用此撬棒的主要目的是省距离【解析】ABD选项:由图知,在使用撬棒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使用该杠杆省力但费距离,故B正确、AD错误;C选项:力F的作用点靠近O点时,动力臂减小,而阻力、阻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会变大,会更费力,故C错误。所以选B.【精讲点拨】1.作为杠杆的物体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实际上杠杆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在分析时,把杠杆简化为一根硬棒,这是一种“理想模型”的研究方法。2.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动力和阻力可以在支点两侧,也可在支点同侧。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是相对而言的,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但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3.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当力的作用线与杠杆不垂直时,力臂与杠杆不重合。力臂包含了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两个要素。4.分析判断杠杆的省力、费力情况,实质是判断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5.求解两种情况下最大动力臂的方法(1)当动力作用点确定时,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线段长即为最大动力臂。(2)当动力作用点没有确定时,需找杠杆上离支点最远的点。【归纳整理】第1节功【课堂练习】1.如图所示,O点为杠杆支点,在杠杆右端施加力F,某同学画出力F的力臂l,其中正确的是()A BC D【答案】A【详解】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即力臂与力F的作用线垂直,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如图甲所示,杠杆保持静止,O为支点,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及杠杆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
【答案】见下图。【详解】过支点O作动力F1作用线的垂线,垂线段即为动力臂L1,阻力F2为重物上方绳子对杠杆向下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物体对杠杆的拉力即杠杆所受阻力F2,作用点在杠杆上,方向竖直向下,由图知支点是O,从O点向动力F1的作用线作垂线,即为动力臂L。如图所示。3.下列工具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BCDA.开瓶器 B.核桃夹C.镊子 D.羊角锤【答案】C【详解】A.用起子启瓶盖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B.核桃夹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C.镊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D.羊角锤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C.4.如图甲所示是生活中常用的夹子,拇指对夹子施加压力F1使夹子缓慢张开,夹子上的钢丝对夹子的弹力为F2,则F1F2(填“>”、“=”或“<”),此时夹子是(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如图乙所示,用夹子夹住木块,夹子上A点受到木块的作用力F3的方向(填“向下”或“向上”)。【答案】<,省力,向上。【解析】用手捏开夹子时,手施加的力是动力,夹子上的钢丝对夹子的弹力是阻力,由图可知,此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此时夹子是省力杠杆,则F1<F2。如图乙,用夹子夹住木块,夹子上A点受到木块对其向上的支持力。5.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绕O点转动,某同学在杠杆的左端挂一重物G,在A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使杠杆处于图示的位置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杠杆不平衡B.此时该杠杆是费力杠杆C.要使A端的力最小,F的方向应垂直OA向下D.此时G×OB≠F×OA【答案】C【详解】A.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此时杠杆平衡,故A错误;B.O为支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为省力杠杆,故B错误;C.阻力与阻力臂一定时,要使A端的力最小,则需要动力的力臂最大,F的方向垂直OA向下时,力臂达到最大值,故C正确;D.力臂如图所示:由数学知识可知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G×OB故D错误。故选C。6.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尺AB,将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支蜡烛,在AO的中点C放两支与B端完全相同的蜡烛,如果将三支蜡烛同时点燃,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那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直尺AB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急诊科学中的窒息急救措施评估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招聘3人(人才派遣)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内科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技术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江苏盐城市少年宫招聘校外教育志愿者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妇科常见妇科疾病诊治技能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药物治疗学临床应用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国家电投集团陕西公司招聘(1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核医学肿瘤放射治疗操作规范检测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老年医学老年人常见疾病诊治知识竞赛答案及解析
- 2025成人高考史地真题及答案
- 制造业: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发展报告
- 202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室教材使用计划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普速列车设备设施规范课件
- 外聘电工安全协议书范本
- 金融科技监管法律法规-全面剖析
- COPD相关环状RNA circ_0000378通过调控miR-3529-3p抑制苯并a芘致COPD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 自卸车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 依伏卡塞片-药品临床应用解读
- 脱“瘾”而出 拒绝躺“屏”-小学生手机管理防沉溺家长会
- 高效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事务文书
-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新人教选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