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代韩愈古文阅读理解课后练习题一、引言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其作品以“文以载道”为核心,融合“气盛言宜”的语言风格与“骈散结合”的句式特点,成为后世文言文学习的典范。《师说》《马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经典篇目,不仅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点,也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高频选材。设计针对性的课后练习,有助于学生深化对韩愈古文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的理解,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二、韩愈古文核心特征概述(练习设计的理论依据)在设计练习前,需明确韩愈古文的核心特征,引导学生建立“文本-特征-理解”的逻辑链条:1.文以载道:文章是思想的载体,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如《师说》批判“耻学于师”的风气,《马说》讽刺人才埋没)。2.气盛言宜:道德修养与思想深度决定文章气势(如《进学解》中“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论断,语气坚定,逻辑严密)。3.骈散结合:打破骈文的形式束缚,以散句为主,间用骈句(如《师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的排比句,既整齐又灵活)。4.笔锋犀利:善于用比喻、对比等手法揭露现实(如《马说》以“千里马”喻人才,“食马者”喻统治者,讽刺尖锐)。三、课后练习题设计(分题型、按难度梯度)以下练习以《师说》《马说》《祭十二郎文》为核心文本,覆盖词句理解、内容分析、手法鉴赏、思想探究四大题型,兼顾基础与能力提升。(一)词句理解:夯实文言基础题型说明:聚焦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考查对文本语言的精准把握,符合高考“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要求。1.《师说》词句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③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指出下列“之”字的用法: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②人非生而知之者()③吾从而师之()(3)翻译句子:“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马说》词句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③食之不能尽其材()(2)指出下列“其”字的指代对象: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食之不能尽其材()(3)翻译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祭十二郎文》词句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①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②汝来省吾,止一岁()③吾往河阳省坟墓()(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①吾佐董丞相于汴州()②惟兄嫂是依()(3)翻译句子:“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二)内容分析:梳理文本逻辑题型说明: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信息的筛选与逻辑结构的把握,符合高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1.《师说》内容练习(1)作者认为“从师”的核心标准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并分析其突破传统的进步性。(2)文章第二段用了哪些事实论据批判“耻学于师”的风气?请简要概括。2.《马说》内容练习(1)“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文中“食马者”的行为有哪些?请概括其形象特点。3.《祭十二郎文》内容练习(1)作者回忆了与十二郎相处的哪些片段?请简要概括(至少3点)。(2)文章结尾“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理?(三)手法鉴赏:品味艺术特色题型说明:考查对文本修辞手法、论证方法、语言风格的鉴赏,符合高考“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要求。1.《师说》手法练习(1)文章第一段用“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等句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运用了什么对比?其表达效果是什么?2.《马说》手法练习(1)“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分别喻指什么?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有何好处?(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祭十二郎文》手法练习(1)“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汝殁以六月二日,吾书至此,泪如泉涌”等句子,用了什么细节描写?有何表达效果?(2)文章以“呜呼”开头,贯穿全文,这种反复咏叹的手法有何作用?(四)思想探究:深化主题理解题型说明:考查对文本思想内涵、作者情感及现实意义的探究,符合高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探讨文本的价值意义”的要求。1.《师说》思想练习(1)韩愈写《师说》的目的是什么?联系唐代“耻学于师”的社会背景,谈谈你对“师道”的理解。(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对今天的教育有何启示?2.《马说》思想练习(1)作者通过“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对人才问题的哪些看法?(2)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理解。3.《祭十二郎文》思想练习(1)文章中“吾痛汝生也不幸,死也不幸”的“不幸”指什么?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生命的哪些感悟?(2)“情至则文至”是《祭十二郎文》的核心特点,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真情实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的理解。四、答案与详细解析(一)词句理解答案1.《师说》(1)①受:通“授”,传授;②固:本来;③不齿:不屑一提(极端鄙视)。(2)①之: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之:代词,指道理;③之:代词,指“生乎吾后”者。(3)翻译: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觉得近乎谄媚。2.《马说》(1)①之:结构助词,的;②等:等同,一样;③材:通“才”,才能。(2)①其:指代千里马;②其:指代千里马。(3)翻译:千里马经常有,但伯乐(能识别千里马的人)却不经常有。3.《祭十二郎文》(1)①省:知道;②一岁:一年;③省:探望。(2)①状语后置(吾于汴州佐董丞相);②宾语前置(惟依兄嫂)。(3)翻译:我还没到四十岁,就视力模糊,头发花白,牙齿松动。(二)内容分析答案1.《师说》(1)核心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进步性:打破了传统“师道尊严”的等级观念(如“位卑则足羞”),强调“道”是从师的根本,体现了平等的教育思想。(2)事实论据:①古之圣人从师而问;②今之众人耻学于师;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④士大夫之族讥笑从师者。2.《马说》(1)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行为:策之不以其道(用马鞭赶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它却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鸣叫却不能理解它的意思)。形象特点:无知、昏庸、埋没人才。3.《祭十二郎文》(1)片段:①童年时相依为命(“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②十二郎来汴州省亲(“汝来省吾,止一岁”);③作者欲接十二郎来徐州(“吾欲召汝归,而汝已行”)。(2)矛盾心理:既希望十二郎能知道自己的思念(汝其知也邪),又害怕他不知道(其不知也邪),表达了作者对十二郎的深切思念与失去亲人的痛苦。(三)手法鉴赏答案1.《师说》(1)论证方法:定义法(给“师”下定义)。作用:明确“师”的职责(传道受业解惑),为下文论述“从师”的必要性奠定基础。(2)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对比。表达效果:突出士大夫之族的虚伪与无知,强化“耻学于师”的荒谬。2.《马说》(1)喻指:“千里马”喻人才,“伯乐”喻能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喻统治者。好处:用具体的形象代替抽象的概念,使讽刺更尖锐,更易理解。(2)修辞手法:排比。表达效果:增强语势,突出“食马者”的无知与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人才埋没的愤懑。3.《祭十二郎文》(1)细节描写:回忆童年相处的片段(“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写自己的衰老(“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表达效果:以细节见真情,突出作者对十二郎的思念与失去亲人的痛苦。(2)作用:“呜呼”是感叹词,贯穿全文,强化了作者的悲伤情感,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四)思想探究答案1.《师说》(1)目的:批判唐代“耻学于师”的风气,倡导“从师问道”的正确态度。社会背景:唐代科举制度盛行,士大夫阶层重视门第,轻视学问,以从师为耻。“师道”的理解:“师道”不是指“师的尊严”,而是指“学习道理的途径”,强调“道”是从师的根本,无论地位高低、年龄大小,只要有“道”,就可以为师。(2)启示:教育应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老师;老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不能固步自封。2.《马说》(1)看法:①人才需要伯乐的识别(“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②统治者应重视人才,给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③人才应主动表现自己(“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理解:在现实社会中,人才很多,但能识别人才的人很少。因此,人才应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而统治者应建立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让人才有机会施展才华。3.《祭十二郎文》(1)“不幸”指:①十二郎年少丧父(“吾少孤”);②十二郎一生漂泊(“汝来省吾,止一岁”);③十二郎英年早逝(“汝殁以六月二日”)。生命感悟:生命脆弱,时光易逝,应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2)作用:真情实感是文学创作的灵魂。《祭十二郎文》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十二郎的深切思念与痛苦,因此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文学创作应关注内心的真实情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五、结语韩愈古文的阅读理解,需紧扣“文以载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编外人员考试题库答案
- 2025广东广州启安众智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第二批项目制用工内蒙古岗位招聘8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晋中祁县司法协理员招聘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17 -18世纪欧洲绘画+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美术粤教版必修
- 合作学习:电大英语远程开放教学的创新引擎
- 2025年泌尿外科泌尿系统常见病症诊疗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库包附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44人笔试备考及答案详解一套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高能及答案详解(新)
- 完整社区建设案例集(第三批)
- 龙虎山正一日诵早晚课
- 米粉及杂粮类制品课件
- 楔形平板产生的等厚干涉
- 骨髓腔穿刺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课件
- 机械动力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年产2.03万吨高端精细化学品及5G新材料项目环评报告书
- 群众文化副高答辩问题及答案
- GB/T 41972-2022铸铁件铸造缺陷分类及命名
- 主编-孙晓岭组织行为学-课件
- 中医刮痧法诊疗操作评分标准
- 《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样式及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