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黑龙江-黑龙江防疫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黑龙江-黑龙江防疫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1)【题干1】某防疫员进入疑似病例住所前应首先进行什么操作?A.佩戴防护口罩B.检查防护服密封性C.准备消毒剂D.测量体温【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防疫员进入高风险区域前需确保防护装备完整,检查防护服密封性是首要步骤。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属于后续操作或无关步骤。【题干2】下列哪种消毒剂适用于物体表面终末消毒?A.75%酒精B.含氯消毒剂C.过氧化氢D.次氯酸钠【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是物体表面终末消毒的常用选择,具有广谱杀菌效果。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适用于不同场景。【题干3】防护服穿脱顺序中,脱卸顺序第一步应做什么?A.脱鞋套B.脱防护鞋C.脱防护手套D.脱防护服内层【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脱卸顺序遵循由内到外原则,先脱防护服内层,避免污染外层。选项D正确,其他选项顺序错误。【题干4】防疫员处理疑似病例分泌物时,应优先使用哪种防护措施?A.佩戴N95口罩B.使用双层手套C.喷洒消毒剂D.佩戴护目镜【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处理分泌物需双重防护,双层手套可减少交叉感染风险。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虽重要但非首要措施。【题干5】某防疫员在转运密切接触者时发现转运箱密封不严,应如何处理?A.继续转运B.立即报告上级C.自行修补密封条D.更换转运箱【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转运过程中发现密封问题需立即上报,避免疫情扩散。选项B正确,自行处理可能违反操作规范。【题干6】下列哪种消毒剂对新冠病毒灭活效果最显著?A.过氧化氢B.季铵盐类C.苯扎氯铵D.二氧化氯【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过氧化氢对病毒蛋白外壳有破坏作用,灭活效率高于其他选项。选项A正确,其他选项适用于不同病原体。【题干7】防疫员处理医疗废物时,哪种操作符合规范?A.将锐器放入普通垃圾桶B.使用专用黄色医疗废物袋C.直接焚烧处理D.与生活垃圾混合丢弃【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医疗废物需分类存放于专用黄色袋,锐器单独处理。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均违反规范。【题干8】防护服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气密性下降,应如何应对?A.继续工作B.脱下更换C.局部密封D.报告更换【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防护服破损需立即脱下更换,气密性下降无法通过局部处理解决。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不安全。【题干9】某防疫员在采样后未及时脱卸防护装备,可能导致哪种风险?A.皮肤过敏B.交叉感染C.化学灼伤D.体温调节异常【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防护装备长时间穿戴会降低防护效能,增加污染环境风险。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为次要风险。【题干10】防疫员对疑似病例住所进行终末消毒时,应重点消毒哪些区域?A.门把手B.地面C.墙壁D.所有表面【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终末消毒需全面覆盖所有可能污染表面,包括地面、墙壁及门把手。选项D正确,其他选项不全面。【题干11】防护口罩更换频率与哪些因素无关?A.使用时间B.环境湿度C.人员数量D.口罩品牌【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更换频率取决于使用时间、环境湿度及人员密度,与品牌无关。选项D正确,其他选项相关。【题干12】某防疫员在处理疑似病例尸体时,应优先采取哪种防护措施?A.佩戴防护面罩B.使用防护服外层密封条C.佩戴双层手套D.喷洒消毒剂【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尸体处理需强化防护密封性,防止尸毒传播。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为辅助措施。【题干13】下列哪种消毒方法适用于空气终末消毒?A.紫外线照射B.化学喷雾C.过氧化氢雾化D.臭氧消毒【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过氧化氢雾化可均匀覆盖空气,适合密闭空间终末消毒。选项C正确,其他选项适用场景不同。【题干14】防疫员转运疑似病例途中,发现患者呕吐,应如何处理?A.清理呕吐物B.立即停车C.通知家属D.继续转运【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呕吐可能污染环境,需立即停车避免二次传播。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不安全。【题干15】防护服穿脱过程中,脱卸顺序应遵循什么原则?A.从外到内B.从内到外C.从上到下D.从下到上【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遵循由内到外原则,先脱内层装备,避免污染外层。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错误。【题干16】某防疫员在采样后未及时洗手,可能导致哪种后果?A.手部干燥B.细菌感染C.皮肤破损D.体温下降【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未洗手易导致手部带菌,增加交叉感染风险。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为次要影响。【题干17】防疫员处理医疗废物时,哪种操作最安全?A.徒手分拣B.使用专用夹具C.直接丢弃D.与生活垃圾混合【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专用夹具可避免直接接触医疗废物,符合操作规范。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存在风险。【题干18】防护口罩的密合性检查方法不包括?A.呼气看是否漏气B.吸气看是否漏气C.触摸鼻夹是否贴合D.闻是否有异味【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密合性检查通过呼气/吸气测试和触觉检查,嗅觉检查不相关。选项D正确。【题干19】防疫员对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时,隔离区域应配备哪种设施?A.单独卫生间B.通风设备C.医疗废物专用桶D.以上皆是【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隔离区域需全面配备基本设施,包括通风、医疗废物处理等。选项D正确。【题干20】防护服使用后清洗时,哪种方法最有效?A.高温煮沸B.常规洗衣机C.含氯消毒剂浸泡D.阳光暴晒【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防护服需高温清洗(>60℃)以灭活病毒,其他方法效果不足。选项A正确。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黑龙江-黑龙江防疫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2)【题干1】防疫员在处理疑似传染病患者污染的织物时,首选的消毒剂是?【选项】A.84消毒液B.碘伏C.洗衣液D.双氧水【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84消毒液含氯消毒剂对织物消毒效果显著,碘伏易使织物褪色,洗衣液不具备消毒功能,双氧水需专业操作,故选A。【题干2】防护服穿脱顺序中,脱去内层防护服的正确步骤是?【选项】A.先脱手套再脱鞋套B.先脱鞋套再脱手套C.先脱外层防护服再脱内层D.先脱内层防护服再脱外层【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内层防护服指直接接触皮肤的衣物,需最后脱除以避免污染外层,脱除外层后规范脱除内层,故选D。【题干3】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时,75%酒精的喷洒量为每平方米多少毫升?【选项】A.10mlB.20mlC.30mlD.50ml【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消毒技术规范》规定75%酒精喷洒量为10ml/m²,过量易燃且降低消毒效果,故选A。【题干4】防疫员应对疑似甲型H1N1患者呕吐物时,首要防护措施是?【选项】A.立即使用防护服B.涂抹消毒剂C.佩戴N95口罩D.环境通风【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呕吐物具传染性,需穿戴完整防护装备(含防护服、口罩、手套等),故选A。【题干5】医疗废物分类中,感染性医疗废物应装入专用黄色bags,每袋重量不超过?【选项】A.5kgB.10kgC.15kgD.20kg【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感染性废物bags重量上限为10kg,超重影响转运安全,故选B。【题干6】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空气消毒的照射强度标准是?【选项】A.≥75μW/cm²B.≥200μW/cm²C.≥300μW/cm²D.≥500μW/cm²【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GB15982-2012规定空气消毒照度需≥75μW/cm²,强度不足无法有效灭活微生物,故选A。【题干7】防护口罩气阀设计的主要作用是?【选项】A.减少吸气阻力B.增强呼气效率C.防止气溶胶泄漏D.提高过滤精度【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气阀口罩在呼气时开启,呼出气直接排出,防止佩戴者面部防护面罩内压力过高导致气溶胶泄漏,故选C。【题干8】含氯消毒剂与哪种物质混合会释放有毒气体?【选项】A.铜盐B.铝盐C.铁盐D.铅盐【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含氯消毒剂与铜盐(如硫酸铜)反应生成氯气,具有剧毒,故选A。【题干9】防护手套脱除顺序中,脱除橡胶手套的正确方法是?【选项】A.向内翻转脱除B.向外翻转脱除C.撕拉脱除D.套入污染面罩内脱除【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向外翻转可避免手套内的污染物接触手部,故选B。【题干10】医疗锐器伤后处理中,伤口冲洗的正确水量是?【选项】A.50mlB.100mlC.200mlD.500ml【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标准流程需用流动水冲洗至少5分钟,200ml水为最小有效冲洗量,故选C。【题干11】防疫车辆消毒时,含氯消毒剂与水的比例应为?【选项】A.1:100B.1:200C.1:300D.1:500【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车辆表面消毒推荐1:100配比,浓度过低无法灭活病原体,故选A。【题干12】防护服密封性检查时,应重点检查哪些部位?【选项】A.肩部、腰部、袖口B.腰部、袖口、脚踝C.肩部、袖口、脚踝D.腰部、袖口、脚踝【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脚踝处易因活动摩擦导致密封失效,需重点检查,故选C。【题干13】食品加工场所消毒时,餐具消毒后的合格标准是?【选项】A.无可见污渍B.需持续浸泡30分钟C.细菌总数≤100CFU/皿D.紫外线照射30秒【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GB14881-1994规定餐具细菌总数≤100CFU/皿,故选C。【题干14】防疫应急物资储备中,防护口罩的最低储备量是?【选项】A.全员2日用量B.全员3日用量C.全员5日用量D.全员7日用量【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应急储备标准为至少满足3日用量,故选B。【题干15】消毒剂配制时,正确标注的日期是?【选项】A.制剂日期B.兑制日期C.使用日期D.有效期至日期【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消毒剂配制后需标注兑制日期,有效期通常为7天,故选B。【题干16】医疗废物转运过程中,专用bags的密封方式应为?【选项】A.扎紧袋口B.扎紧袋口并密封条加固C.扎紧袋口后喷洒消毒剂D.扎紧袋口并悬挂标识牌【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转运bags需扎紧袋口并密封条加固,标识牌在运输环节无需悬挂,故选B。【题干17】防护面罩雾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选项】A.空气湿度不足B.空气湿度过高C.面罩密封性太好D.呼吸频率过低【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高湿度环境易在面罩内壁形成雾气,影响视线,故选B。【题干18】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浓度范围是?【选项】A.100-200mg/LB.200-500mg/LC.500-1000mg/LD.1000-2000mg/L【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有效氯浓度200-500mg/L适用于物体表面消毒,故选B。【题干19】防疫员应对气溶胶传播疾病时的首要防护装备是?【选项】A.N95口罩B.防护服C.空气消毒机D.防护面罩【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气溶胶防护需配备全面罩(含护目镜),故选D。【题干20】医疗废物运输车辆标识的统一颜色是?【选项】A.红色B.黄色C.黑色D.蓝色【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医疗废物运输车辆标识为红色,故选A。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黑龙江-黑龙江防疫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3)【题干1】防疫员在处理疑似传染病患者污染的医疗器械时,首选的消毒剂是?【选项】A.75%酒精B.含氯消毒剂C.环氧乙烷D.过氧乙酸【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对医疗器械的腐蚀性较低,且能有效灭活病毒。75%酒精适用于皮肤消毒但易燃,环氧乙烷需专业设备处理,过氧乙酸对金属有强腐蚀性。【题干2】防护服的穿脱顺序中,错误的一步是?【选项】A.戴面屏前需检查防护服密封性B.脱防护服时先脱鞋袜再脱手部防护C.穿脱过程中禁止触摸非污染区域【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脱防护服时需先脱手部防护装备,避免污染双手;正确顺序应为:脱鞋袜→脱防护服→脱手部→脱面屏。【题干3】以下哪种情况需立即启动疫情直报系统?【选项】A.1例疑似甲型流感病例B.3例聚集性发热病例C.医疗机构发现不明原因肺炎D.患者死亡且死因不明【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或乙类传染病中甲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如新冠肺炎),需立即直报。聚集性病例需在2小时内网络直报,但非直报启动条件。【题干4】处理医疗废物时,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分类标准是?【选项】A.接触皮肤或黏膜的废弃物B.患者血液、体液等生物污染物品C.诊疗过程中产生的锐器D.以上均属于【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感染性废物(B)、损伤性废物(C)、药物性废物(如针头)及化学性废物均需按医疗废物规范分类处理,仅A属于一般垃圾。【题干5】疫苗接种后常见不良反应不包括?【选项】A.局部红肿B.恶心C.发热D.过敏性休克【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疫苗常见反应为局部红肿(A)、发热(C)及乏力,严重者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D)。恶心属于消化系统反应,非典型疫苗不良反应。【题干6】下列哪种消毒方法适用于空气终末消毒?【选项】A.含氯消毒剂喷洒B.紫外线照射C.乳酸熏蒸D.高压蒸汽灭菌【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紫外线照射(B)适用于空气消毒,乳酸熏蒸(C)用于物体表面,高压蒸汽灭菌(D)针对耐高温物品,含氯消毒剂(A)适用于地面或物体表面。【题干7】防疫员在流行病学调查中,首次接触病例时应重点询问?【选项】A.患者近期旅行史B.接触史C.饮食习惯D.药物过敏史【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接触史是流行病学调查核心内容,可追溯传染链;旅行史(A)次之,药物过敏史(D)与疫情关联性低。【题干8】防护面屏的正确佩戴顺序是?【选项】A.首先佩戴护目镜B.确保鼻梁条完全贴合C.最后检查耳带固定D.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正确流程为:戴防护服→戴护目镜(A)→调整鼻梁条(B)→固定耳带(C)。【题干9】下列哪种消毒剂可用于环境表面终末消毒?【选项】A.2000mg/L含氯消毒剂B.1000mg/L二氧化氯C.500mg/L过氧乙酸D.75%酒精【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含氯消毒剂(A)适用于终末消毒,二氧化氯(B)需浓度≤500mg/L,过氧乙酸(C)易燃且腐蚀性强,酒精(D)仅限皮肤消毒。【题干10】防疫员处理疑似鼠疫患者尸体时,首要措施是?【选项】A.立即火化B.佩戴双层防护服C.用10%漂白粉溶液消毒D.禁止家属接触【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鼠疫属甲类传染病,需穿戴双层防护服(B)防止气溶胶传播;尸体处理(A)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漂白粉(C)用于环境消毒。【题干11】医疗机构发现聚集性腹泻病例时,疫情报告时限是?【选项】A.2小时内网络直报B.24小时内书面上报C.48小时内完成流调D.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聚集性病例(≥3例)需2小时内网络直报(A),24小时内书面上报(B),同时完成流调(C)。【题干12】防护服穿脱后,手部消毒应使用?【选项】A.0.2%过氧化氢B.75%酒精C.0.5%碘伏D.消毒湿巾【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防护服脱卸后,手部消毒首选75%酒精(B),碘伏(C)易损伤皮肤,过氧化氢(A)需专业配置,消毒湿巾(D)效价不足。【题干13】以下哪种情况下需使用负压转运车辆?【选项】A.患者呕吐物污染地面B.患者发热且无呼吸困难C.患者确诊新冠肺炎D.患者疑似鼠疫【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新冠肺炎(C)需负压转运防止气溶胶传播;呕吐物(A)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发热患者(B)普通转运,鼠疫(D)需专用密闭车辆。【题干14】防疫员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应重点核实病例的?【选项】A.体温测量时间B.症状出现日期C.接触者联系方式D.治疗药物种类【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症状出现日期(B)是流调关键,用于计算潜伏期和传染病期;接触者信息(C)需后续补充,体温(A)与诊断关联性弱。【题干15】处理高温高压灭菌后的医疗器械时,正确操作是?【选项】A.直接放入普通清洗池B.用紫外线消毒后使用C.检查灭菌记录卡D.擦拭后立即消毒【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灭菌后需检查记录卡(C)确认合格;直接使用(A)可能残留灭菌包内物品;紫外线(B)不适用于金属器械。【题干16】防疫员在处理疑似霍乱患者排泄物时,首选防护装备是?【选项】A.N95口罩+防护服B.防水胶靴+防护手套C.防毒面具+双层手套D.防护面屏+橡胶手套【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霍乱主要通过粪口传播,需防水防护服(A)阻隔污染;胶靴(B)仅防液体渗透,防毒面具(C)针对有毒气体。【题干17】医疗机构发现一例甲型流感死亡病例,需立即?【选项】A.封锁整个医院B.报告疾控中心C.火化尸体D.消毒所有门把手【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甲类传染病死亡病例需立即网络直报(B),封锁医院(A)仅限暴发疫情;火化(C)需疾控部门指导,门把手(D)按常规消毒处理。【题干18】防护服的密封性检查不包括?【选项】A.检查所有拉链是否闭合B.确认护目镜与面部贴合C.检查胶带是否覆盖边缘D.触摸防护服内衬【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检查内衬(D)无法确认密封性,正确操作为拉链(A)、护目镜(B)、胶带(C)三重检查。【题干19】处理感染性医疗废物时,正确的操作是?【选项】A.按类别分别装袋B.装袋后直接焚烧C.用漂白粉浸泡后丢弃D.装袋前喷洒酒精【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感染性废物需按类别(A)分装,焚烧(B)需专业机构,漂白粉(C)用于消毒而非丢弃,酒精(D)不灭活病原体。【题干20】防疫员在疫苗接种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选项】A.脱去污染衣物B.联系家属陪同就医C.静脉注射肾上腺素D.记录过敏症状【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严重过敏反应(如喉头水肿)需立即静脉注射肾上腺素(C),记录症状(D)是后续处理,脱衣物(A)在稳定后进行。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黑龙江-黑龙江防疫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4)【题干1】紫外线灯消毒时,有效波长范围是?【选项】A.200-300nmB.300-400nmC.400-500nmD.500-600nm【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紫外线消毒主要依赖253.7nm的波长,该波长属于400-500nm范围,可破坏微生物DNA结构。选项C正确,其他选项波长范围与实际应用不符。【题干2】防护服穿脱顺序错误的是?【选项】A.从内到外依次穿戴B.摘脱时先脱鞋袜C.摘脱后需手部消毒D.穿戴时无需检查密封性【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防护服穿脱需严格遵循“内脱外穿”原则,摘脱后必须手部消毒,且穿戴前需检查密封性。选项D违反操作规范,易导致污染。【题干3】含氯消毒剂配制时,5000mg/L的次氯酸钠溶液需加入多少g次氯酸钙?【选项】A.0.5B.1.0C.2.0D.3.0【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根据WHO标准,5000mg/L次氯酸钠需添加1.0g次氯酸钙以稳定有效成分,维持24小时活性。选项B符合化学反应配比要求。【题干4】下列哪种场景优先选用含氯消毒剂?【选项】A.医疗机构环境B.食堂操作台C.公共交通工具D.垃圾收集站【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医疗机构环境需快速杀灭多重病原体,含氯消毒剂氧化性强且成本低,适用于高频次消毒。选项A正确,其他场景可选其他消毒剂。【题干5】应急物资储备中,防护口罩的储备标准是?【选项】A.3天用量B.7天用量C.15天用量D.30天用量【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根据《传染病防治法》附录,基层防疫机构口罩储备需满足15天应急需求,确保突发疫情时物资充足。选项C为法定标准。【题干6】哪种消毒方式属于物理消毒?【选项】A.75%酒精擦拭B.84消毒液浸泡C.紫外线辐照D.过氧乙酸熏蒸【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紫外线辐照通过破坏微生物DNA实现杀菌,属于物理消毒。选项C正确,其他选项为化学消毒。【题干7】防疫员每日健康监测需包含哪些内容?【选项】A.体温、血氧、症状B.体温、血压、心率C.体温、接触史、症状D.体温、疫苗接种记录【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每日健康监测重点为体温异常(≥37.3℃)和症状变化,血氧饱和度(<95%)需重点关注。选项A符合《防控技术指南》要求。【题干8】冷链物流货物消毒时,首选哪种消毒剂?【选项】A.75%酒精B.次氯酸钠C.过氧乙酸D.氯己定【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冷链货物表面消毒需使用次氯酸钠溶液(500mg/L),其腐蚀性低且对金属无损伤,避免酒精挥发导致消毒失效。选项B正确。【题干9】防护手套脱除后,正确的处理方式是?【选项】A.直接丢弃B.脱下手套后需手部消毒C.重复使用D.用清水冲洗后晾干【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脱除防护手套后,手部可能沾染病毒,必须立即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消毒。选项B为标准操作流程。【题干10】以下哪种消毒剂不可用于餐具消毒?【选项】A.50mg/L次氯酸钠B.75%酒精C.100mg/L过氧乙酸D.0.5mg/L氯己定【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75%酒精易燃且对餐具表面有腐蚀性,不可用于餐具消毒。选项B错误,其他选项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题干11】防疫应急物资储备中,体温计的最低储备数量是?【选项】A.10支B.20支C.50支D.100支【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根据《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规程》,基层防疫机构体温计储备需满足50支/万人,确保全员监测能力。选项C为最低标准。【题干12】哪种消毒方式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选项】A.紫外线辐照B.餐具煮沸C.含氯消毒剂擦拭D.过氧乙酸熏蒸【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紫外线辐照可同时杀灭空气中和表面的微生物,适用于密闭空间消毒。选项A正确,其他选项仅限特定场景。【题干13】防疫员应对疑似病例的转运流程中,错误的是?【选项】A.使用专用救护车B.转运时全程佩戴口罩C.转运后对车辆消毒D.患者单独乘坐【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疑似病例转运需与其他乘客隔离,但非必须单独乘坐,专用救护车优先。选项D不符合实际操作规范。【题干14】下列哪种消毒剂需现配现用?【选项】A.500mg/L次氯酸钠B.1000mg/L过氧乙酸C.2000mg/L含氯泡腾片D.0.5mg/L氯己定【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含氯泡腾片需溶于水后立即使用,静置后有效成分分解失效。选项C正确,其他选项可储存24小时以上。【题干15】防疫员处理医疗废物时,必须佩戴的防护装备不包括?【选项】A.防水胶靴B.N95口罩C.防护面罩D.长袖防护服【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医疗废物处理需重点防护口鼻眼(口罩、面罩),胶靴仅适用于接触腐蚀性液体场景。选项A非必需装备。【题干16】应急物资储备中,防护服的最低储备数量是?【选项】A.100套B.200套C.300套D.500套【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根据《防疫应急物资储备标准》,基层防疫机构防护服储备需满足300套/万人,确保高风险区覆盖。选项C为法定最低值。【题干17】哪种消毒方式适用于餐具高温消毒?【选项】A.75%酒精B.84消毒液C.餐具煮沸D.过氧乙酸浸泡【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餐具高温消毒需煮沸15分钟以上,其他方式可能残留化学物质。选项C正确,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题干18】防疫员应对聚集性疫情时,首要任务是?【选项】A.密切接触者排查B.环境终末消毒C.疫苗接种D.病例转运【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聚集性疫情处置第一步是流调溯源,排查密切接触者可快速阻断传播链。选项A正确,其他为后续措施。【题干19】防护服密封性检查时,错误的方法是?【选项】A.压力测试B.气泡检查C.涂抹肥皂水D.直接穿戴测试【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直接穿戴测试无法全面评估密封性,需通过肥皂水检测气溶胶泄漏。选项D不科学,易导致错误判断。【题干20】防疫员应对疑似病例的隔离措施中,错误的是?【选项】A.单独房间隔离B.每日通风3次C.隔离期间禁止外出D.每日健康监测【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疑似病例需单独房间隔离,但非必须禁止外出,外出需严格防护。选项C违反隔离规范,实际执行中可能存在转运需求。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黑龙江-黑龙江防疫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5)【题干1】防疫员在处理疑似传染病患者分泌物时,应首选哪种防护措施?【选项】A.直接接触患者B.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C.使用紫外线消毒D.喷洒酒精消毒【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处理分泌物需直接接触患者体液,应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以防止职业暴露,紫外线和酒精消毒属于环境消毒措施,非直接防护。【题干2】下列哪种消毒剂适用于物体表面终末消毒?【选项】A.75%酒精B.0.2%过氧化氢C.1000mg/L含氯消毒液D.1%碘伏【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含氯消毒液适用于物体表面终末消毒,碘伏适用于皮肤消毒,酒精适用于皮肤和仪器表面擦拭,过氧化氢需配合特定波长紫外线使用。【题干3】防疫员防护服穿脱顺序错误可能导致的风险是?【选项】A.口罩破损B.皮肤接触污染C.穿戴时间过长D.环境暴露增加【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防护服穿脱顺序错误(如先脱外层污染服)会导致手部直接接触内层污染衣物,增加皮肤暴露风险。【题干4】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液处理应遵循哪项原则?【选项】A.直接焚烧B.专用医疗垃圾桶C.高温高压灭菌D.普通生活垃圾【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痰液含结核杆菌,需放入专用医疗锐器/感染性废物垃圾桶,高温灭菌需经专业机构处理,焚烧可能造成环境污染。【题干5】防疫员发现疑似霍乱患者腹泻物,正确处理方式是?【选项】A.直接冲入下水道B.1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C.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密封D.环境喷洒漂白粉【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霍乱属甲类传染病,污染物需装入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密封,含氯消毒液需配合环境消毒使用,直接冲入下水道可能扩散病原体。【题干6】防护口罩过滤效率达95%以上需满足哪种标准?【选项】A.GB19083-2010B.GB2626-2006C.GB19084-2010D.GB15982-2010【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GB2626-2006规定医用防护口罩需通过呼气阻力≤350Pa、过滤效率≥95%的测试,其他标准分别对应不同防护用品。【题干7】应急隔离带设置距离疑似患者应保持?【选项】A.1米B.2米C.3米D.5米【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隔离带与疑似患者活动区域应保持3米以上距离,2米适用于一般接触防护。【题干8】登革热传播媒介的幼虫主要滋生地是?【选项】A.水缸B.池塘C.雨水井D.花盆【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登革热通过伊蚊传播,积水容器(如水缸)是伊蚊幼虫主要滋生地,池塘因水流冲击难以繁殖。【题干9】防疫员防护装备脱卸后,手部消毒应使用?【选项】A.酒精棉片B.0.5%碘伏C.消毒湿巾D.流动水冲洗【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脱卸防护装备后,手部需用75%酒精棉片消毒,流动水冲洗无法杀灭病毒,碘伏适用于皮肤消毒。【题干10】布鲁氏菌病潜伏期最短的是?【选项】A.1-2周B.2-4周C.1-3个月D.3-6个月【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基坑堆场成品保护管理措施
- 废弃物处理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 氧化钨制备工理念考核试卷及答案
- 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第1篇-洞察及研究
- 声学计量员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稀土永磁合金快淬工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胶基糖制造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粮食储存运输管理办法
- 海藻制醇工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多层次分析技术-洞察及研究
- 门禁系统施工方案
- 财务大数据基础(第二版)课件 项目一 财务大数据认知
- 快餐店食品处理操作流程
-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三篇
- 高中数学开学第一课课件(初高中衔接)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 DL∕T 1804-2018 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摆度装置技术条件
- 新版学校班主任工作手册模板
- 国家公祭日成品课件
- 八年级下册英语补全对话及答案
- 大便失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