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0小题,附加题2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注意事项:1.本考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同时填写考生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2.选择题每题选出最合适,再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全部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小题,16分)1.下列词语中,每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蠕动/儒雅严峻/英俊 B.辐射/辅助翩然/诈骗C.漂移/漂白怅惘/罔顾 D.推搡/桑葚眺望/挑逗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震憾检讨追溯漫不惊心 B.缭绕枯燥雾蔼人情事故C.偭怀抉择拙劣轻歌慢舞 D.亢奋捶打狂野周而复始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比赛到了关键时刻,运动员们都在上面奋力拼搏,教练在一边袖手旁观,大声指挥着战术。B.外贸对经济、文化、政治、科技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使广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港城。C.一年一度的国家公祭日,恰似震耳欲聋的警钟,不时提醒人们“历史的镜子需要擦拭”。D.马戏表演活动结束后,游客们纷至沓来地离开现场,大家吵闹着闹着,场面一度十分混乱。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博物馆越建越多,展览内容越来越丰富,发挥好博物馆的作用就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B.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向销售者要求相应赔偿。C.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严格的执行力,二是方法不当。D.国际民航组织提议设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以便民航客机及时回避并了解可能遇到的危险。5.小南写了一篇题为《逆境中的诗意突围》的演讲稿,用于国旗下发言。(1)以下不适合作为论据的一项是()A.陈子昂登幽州台,发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凉慨叹。B.李清照晚年流离失所,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坚韧之志。C.苏轼被贬黄州后,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消解情绪,回归淡然。D.杜甫寓居成都草堂,仍大声疾呼“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情怀。(2)下面是小南演讲稿的开头,请从多角度分析小南这篇演讲稿开头的精妙之处。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当解不开的数学题铺满草稿纸,当月考失利的分数刺痛双眼……或许我们都曾在某一刻被生活按下“暂停键”。但你可知道,千百年前,诗人陆游在山重水复的迷茫中,写下“柳暗花明又一村”;苏轼在宦海沉浮时,高歌“一蓑烟雨任平生”。原来,面对逆境,我们不必彷徨,因为诗的力量,早为我们点亮了破局的微光。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逆境中的诗意突围》。(3)小南在演讲稿结尾处用了一组排比句升华主题,请参照示例,补全内容。示例:让我们以登山者不惧峭壁的勇气,在悬崖间踏出向上的阶梯:让我们以航海家直面风浪的果敢,在波涛中扬起前行的风帆;让我们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小题,8分)6.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①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②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__________________,骈死于槽枥之间,(韩愈《马说》)④__________________,俶尔远逝。(柳宗元《小石潭记》)⑤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⑥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下面是某同学的诗句摘抄卡,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诗句批注出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林草青,花落之景陶渊明《桃花源记》①_________,_________。送别友人,喻其漂泊李白《送友人》②_________,_________。夜月疏桐,漏断之境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46分)三、(5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桃花源记》)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不必为己 B.问今是何世/亦若是则已矣C.乃不知有汉/乃记之而去 D.屋舍俨然/若听茶声然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复前行,欲穷其林。(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9.下列对选文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记”是一种记述事物的文体,本文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B.文章二、三段是全文写作重点,具体写了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与人物言行,生动可感。C.文章记叙了渔人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结构严谨。D.文章最后刘子骥欣然前往却未找到,直接否定了桃花源的存在,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10.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摘编自苏洵《管仲论》)(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B.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C.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D.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2)下列对选文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立论,指出贤才天下常有,关键在君主能否任用。B.文中举萧何荐曹参之例,论证大臣临终应荐贤以安国。C.文章强调贤者应忧国之衰微,凸显贤才与国运的关联。D.文章正反对比,最终得出“国家靠一人兴亡”的结论。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已是黄昏独自愁”,词人“愁”的是什么?(2)结合全词,赏析“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表达效果。四、(8小题,30分)(I)(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小学同学对我国农业发展有很大的兴趣。他收集了以下材料。材料一:①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粮食产量仅2000多亿斤,1962年稳定在3000亿斤以上,1966年达到4000亿斤,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超过4000亿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实施,极大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粮食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8000亿斤,1993年超过9000亿斤,到1996年首次突破10000亿斤大关,2012年迈上12000亿斤台阶。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生产开创新局面。2015年粮食产量突破13000亿斤,此后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3年粮食产量达到13908亿斤,比1949年增加1万多亿斤,增长5.1倍;人均粮食产量493公斤,连续多年超出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粮食单产大幅提升,2023年全国粮食单产389.7公斤/亩,比1949年增加321.1公斤/亩。(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材料二:(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最不发达国家(LDC)和粮食净进口发展中国家(NFIDC))材料三:①农业农村数字化是生物体及环境等农业要素、生产经营管理等农业过程及乡村治理的数字化,是一场深刻革命。展望今后一段时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将迎来难得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大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5G网络建设进程,为发展数字农业农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弥合,数字技术的普惠效应有效释放,为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②但也应该看到,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滞后,面临诸多挑战。发展基础薄弱,数据资源分散,天空地一体化数据获取能力较弱、覆盖率低,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滞后,农业专用传感器缺乏,农业机器人、智能农机装备适应性较差。与医学等领域相比,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研究应用明显滞后。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偏低,与城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数字产业化滞后,数据整合共享不充分、开发利用不足,数字经济在农业中的占比远低于工业和服务业,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突出短板。指标2018年2025年年均增速(%)属性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比重(%)7.31510.8预期性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总交易额比重(%)9.8155.5
农村互联网普及率(%)38.47010.5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部《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材料四:①2020年,罗情辞去株洲的工作,在家乡普岭村投资建设了一家养鸡场,为宁乡一家养殖厂代养肉鸡。每年养5到6批,年出栏20多万羽。②2021年,在湖南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她变废为宝,利用鸡粪研发微生物有机肥。整整一年,她在气味难闻的鸡粪中摸索,终于“熬”出微生物菌种和氮磷钾含量均高于同类产品的有机肥。次年,她在龙门村流转了一处空地,建设了年生产能力达3000吨的有机肥加工厂。2024年,生产销售了700吨。同年,肉鸡和有机肥实现综合收入600多万元。③从规模或产值来看,罗情的两个产业都属于“小不点”,但在助力乡村振兴上发挥了大作用。2023年,罗情在龙门村流转了10亩田地,探索大棚种植有机蔬菜。积累了经验后,第二年她带动周边村的农户一起种。“每亩免费提供400公斤有机肥,集中采购供应蔬菜苗,成熟后统一销往株洲的蔬菜批发市场。”她告诉我们,今年,她扩大了联农范围,带动8个村的村民种植蔬菜30多亩。④近两年,搭乘罗情的创业“快车”实现增收的村民达90多户。但对罗情而言,这只是起点。她还想带动更多的人增收致富。一方面,她计划逐步扩大有机肥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她和村里返乡大学生甘裕安合作,通过直播带动有机肥和蔬菜等农产品的销售。(信息来源:《湘潭日报》2025-04-04)12.下列对表述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A.建国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稳居世界前列,人均粮食产量一直高于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线。B.自1960年以来,不发达国家和粮食净进口发展中国家的谷物进口依赖率每年都在上升。C.预计到2025年,数字经济在农业中的占比将会大幅提升,有望超过工业和服务业占比。D.从2020年至今,罗情先后探索了养殖、有机肥加工、大棚种植三个产业,均获得成功。13.下列关于“农业农村数字化”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农业农村数字化涵盖生物体及环境等农业要素、生产经营管理等农业过程、乡村治理的数字化。B.我国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农村需要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5G网络建设进程。C.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滞后是因为数字经济在农业中的占比较低,数字中国建设存在突出的短板。D.预计从2018年至2025年,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比重将翻一番,年均增长达到两位数以上。14.根据以上四则材料,以下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放农业生产力是国家实现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因素。B.当今世界,部分国家面临的粮食困境相较于60年前更严峻。C.2025年,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将超七成,年均增长超百分之一。D.数字农业农村的发展将为罗情进入事业新阶段提供有利契机。15.小明爸爸承包了一个大型果园,想要发展新型农业,请你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为小明爸爸提供几条建议。(Ⅱ)(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萝卜雷永①差不多每天晌午,老栓都要去菜地看看。他喜欢蹲在地埂上,看看嫩绿的蔬菜,听蔬菜弄出那种梆梆的细响。②这会儿,老栓正背着手往菜地走,隔老远,就看到地里有个人。③地里的萝卜长得很好,半截插在土里,半截露在外边,顶着绿缨。吹风的时候,绿缨就摇来晃去。④那个人从地里拔出一个萝卜。老栓皱着眉头说,哎!那人抬起头,侧过一张白净的脸。老栓说,这是我家的地。那人说,噢,我有点口渴,就拔个萝卜。老栓说,你没打招呼,拔得倒热乎。⑤那人从地里走出来,和蔼地说,我给你钱。老栓说,我家不缺这几块钱。那人提着萝卜,有点尴尬。这时候,老栓发现那人的肩膀上挂着个黑乎乎的东西。他知道那是照相机。那人说,我想去阳关山,你知道怎么走吧?老栓说,顺着湖边走,绕过去就是。那人说,我去那边拍黑颈鹤。老栓说,你们闲得没事做。⑥那人把萝卜掰成两截,边嚼边说,这萝卜可真甜。老栓得意地说,当然嘛,西海的萝卜。那人说,你们这里适合种蔬菜。老栓说,不瞒你说,收成确实不错。⑦老栓觉得这个人其实不怎么讨厌,他盘腿坐在地边,说,这边地肥,气候也好。他从地里抓起一把泥土说,你看,多黑,多酥。那人说,听说这些地方以前全是水。⑧老栓的眼睛陡然明亮起来,兴奋地说,就是,听说民国时,有个县官骑马环游草海,连走三天,硬是没能走完。那人说,现在也是个大湖泊。老栓说,比以前小多了。⑨太阳亮晃晃地挂在天上,非常旺盛。老栓看那人把萝卜吃完,说,我给你再拔出一个?那人说,我确实想再吃一个。⑩老栓跑到地里,用指甲往萝卜上面掐,那种掐得响的萝卜最甜。他挑到一个,擦得白白净净的,然后递给那人,你吃,这个肯定甜。⑪那人接过萝卜说,这地方可真漂亮。我喜欢这里的安静。老栓有点不高兴,你住在这里试试,想说话也找不到个伴。⑫那人说,以前的时候,这地方的鸟多不多?老栓说,我记得以前湖边到处是鸟,有黑颈鹤、黑翅鸢、白琵鹭,多得数不清。那人说,这些可都是国家保护的珍稀鸟类。⑬老栓缓缓说,那时候,说粮食不够吃,就把湖扒开,放水造田。湖水放掉后,到处种庄稼,鸟儿在湖里找不到吃的,就跑到地里抢粮食,我们经常打鸟吃。那人说,你们竟然打来吃?老栓说,后来,我们想吃也吃不到了。自从把草海的水放干,这地方连续多年碰到灾害,鸟兽差不多绝迹了。那人说,你们自讨苦吃。⑭太阳开始收敛光芒,悄悄往西边溜去。老栓说,八十年代说要蓄水还湖,又把豁口堵起来,总算慢慢看到鸟兽的踪影。那人说,你们没再打鸟?老栓说,看你说的,以前打鸟,是怕它们争粮食。湖水蓄起来后,气候也跟着慢慢好转,我们就在湖边种菜,你看这白菜,多嫩,你看这萝卜,多甜。⑮老栓说,我有点想不通。年轻人怎么喜欢往外边跑,挡都挡不住。那人说,出去见见世面也好,外面能挣钱嘛。⑯老栓说,我就不信比种菜还挣钱。那人说,你的儿子也在外面打工?老栓说,看你说的,我家福鼎怎么可能打工,他在省城上班哩。他读书时候成绩就好,大家都说这娃将来有出息。那人说,我想去阳关山看看。老栓抬腿就往地里钻,很快从里面提出一条萝卜,说,你再吃一个。那人皱眉说,我吃不下了。老栓说,以后你就吃不到这么好的萝卜了。⑰那人说,怎么吃不到了?老栓说,听说要大力发展旅游,以后这些菜地不让种了。这么好的地,我实在舍不得。那人吐出嘴里的萝卜皮说,以后去省城享清福。⑱老栓说,福鼎孝顺,几次把我和他娘接到城里,但我们住不惯,只待几天就跑回来了。看着那些楼房,我总觉得像个鸟笼。⑲那人总算把萝卜啃完,说,我忙着去阳关山。老栓说,我再给你拔个萝卜。那人慌忙把他拽住,我真的不能再吃了。说着仓皇走了。⑳老栓蹲在地埂上,看着绿油油的蔬菜。他似乎想起什么,窜进菜地,从地里提出两条萝卜,朝那个人追去。(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栓发现陌生人从地里拔萝卜时皱眉头,体现他对自家土地以及农作物的一种保护意识。B.老栓几次主动给陌生人送萝卜,除了因为那人喜欢吃,也是希望获得陌生人的经济补偿。C.“太阳开始收敛光芒,悄悄往西边溜去”这一环境通过时间推移暗示谈话氛围转向沉重。D.小说多次穿插草海生态变迁与老栓的土地情结,表达作者对农耕文明与现代发展的思考。17.根据括号中的提示,结合上下文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1)老栓跑到地里,用指甲往萝卜上面掐,那种掐得响的萝卜最甜。(从描写手法角度)(2)看着那些楼房,我总觉得像个鸟笼。(从修辞手法角度)18.老栓对陌生人的态度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结合具体情节分析。19.小说结尾老栓“从地里提出两条萝卜,朝那个人追去”,这一行为被评论家称为“农耕文明的最后馈赠”,请分析结尾这句话的作用。第三部分写作(50分)五、(1小题,50分)20.请以《那句话激励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附加题(8分)材料一:①保尔开始写作了。他打算写一部描述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自然而然就跃入了脑海……②……“列宁格勒来信了!!!”③这是州委会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的几个字:④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⑤保尔的心猛烈地跳动着。日思夜盼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铁环已经被彻底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重返战斗队伍,开始了新的生活。(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删减)材料二:他是太史令的儿子。小时候在本乡只帮人家耕耕田放放牛玩儿。他十岁的时候便认识“古文”的书了。二十岁以后,到处游历,真是足迹遍天下。……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应试得了高第,做了郎中……父亲便在这年死了,他这年三十六岁,父亲的遗命指示了他一条伟大的路。父亲死后的第三年,他做了太史令。……他在《报任安书》里说他的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天道的无常,世变的无常,引起了他的慨叹,他悲天悯人,发为牢骚抑扬之辞。(选自《经典常谈》有删改)21.保尔给他自己书取了什么书名?请结合保尔的经历谈谈为什么“书名自然而然就跃入了脑海”?2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有人说,“保尔”与“他”有诸多相似之处,你同意吗?请结合两人的经历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答案】A2.【答案】D3.【答案】B4.【答案】B5.【答案】(1)A(2)①对象清晰,贴近校园生活实际;②运用的诗词与主题契合;③语言典雅,富有感染力;④条理清晰。(3)①.让我们以追光者穿越黑暗的执着②.在迷雾中点亮希望的灯塔;让我们以破冰者冲破寒冰的魄力,在寒冬里开辟温暖的航道。意象选取符合“面对挫折、追求理想”,句式与示例一致,语言通顺(前半句点明角色与困境,后半句体现积极行动)。6.【答案】①.曲径通幽处②.秋天漠漠向昏黑③.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④.佁然不动⑤.君子好逑/寤寐求之/琴瑟友之/钟鼓乐之⑥.欲济无舟楫⑦.此地一为别⑧.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⑨.缺月挂疏桐⑩.漏断人初静【答案】7.D8.①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②就顺着旧(以前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9.D10.【答案】(1)C(2)D11.【答案】(1)梅花:生长环境恶劣、无人赏识的寂寞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身处逆境却坚守气节的孤独心境。(2)翻译:梅花无意争抢春光,却惹来众多凡花俗朵的嫉妒;分析:词人以“群芳”与梅花进行对比,反衬梅花的孤高,借群芳的狭隘表达词人在仕途上遭人排挤却志向/对理想品格的执着/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和对世俗纷争的疏离。【答案】12.D13.C14.C15.①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发展数字化农业提高果园管理的数字化水平。②重视技术指导,在专家指导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游泳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中国农药流通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大学地方史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北京十一实验中学招聘真题
- 初中压强考试题型及答案
- 2025电商平台项目开发合同书范本
- 中国聚醚酰亚胺(PEI)项目创业计划书
- 初三一模考试题及答案
- 三方协议书的协议书怎么填
- 宠物驱虫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夜夜的晚夕里梦见合唱简谱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课件
- 压力性损伤安全警示教育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4浮力 教学设计
- 《超高维数据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 全国建材行业职工助推高质量发展主题竞赛考试题及答案
- 《有机化学》课程说课
- 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修复方案
- AQ 1083-2011 煤矿建设安全规范 (正式版)
- 创新创业基础-理论、案例与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 特纳综合征Turner临床、分子及诊断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