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应急救援预案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并向()进行备案。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B.市级行业主管部门C.省级应急管理部门D.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答案:A2.某化工企业发生液氯泄漏事故,现场检测氯气浓度为50mg/m³(氯气MAC为1mg/m³),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该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应判定为()。A.特别重大(Ⅰ级)B.重大(Ⅱ级)C.较大(Ⅲ级)D.一般(Ⅳ级)答案:B(注:氯气泄漏导致大范围污染或3人以上死亡为重大事故)3.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中,负责协调医疗资源、组织伤员转运的工作组是()。A.抢险救援组B.医疗救护组C.后勤保障组D.环境监测组答案:B4.某金属矿山发生透水事故,10名矿工被困井下。根据《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现场救援优先采取的措施是()。A.立即启动排水设备降低水位B.通过钻孔向被困区域输送氧气和食物C.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实施巷道掘进D.对事故区域周边进行地质稳定性监测答案:B(注:保障被困人员生命体征是首要任务)5.应急演练中,"无脚本演练"的核心目的是()。A.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B.提升参演人员的应变能力C.规范演练流程D.降低演练成本答案:B6.某企业应急预案规定,发生火灾事故时,现场人员应在()分钟内向本单位应急值班人员报告。A.1B.3C.5D.10答案:A(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要求立即报告)7.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警戒区划分的"重危区"应设置在()。A.泄漏源周边50米内B.毒气云团扩散的下风向核心区域C.救援车辆停放区域D.伤员临时安置点答案:B8.高层建筑火灾中,当消防电梯无法使用时,优先选择的疏散通道是()。A.普通电梯B.防烟楼梯间C.观光电梯D.货物电梯答案:B9.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中,属于"特殊防护装备"的是()。A.灭火器B.正压式空气呼吸器C.急救箱D.消防水带答案:B10.事故后期处置阶段,对受污染土壤进行生态修复属于()。A.应急物资清点B.事故损失评估C.环境恢复D.预案修订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企业应急预案只需包含本单位内部救援措施,无需与周边单位联动内容。()答案:×(需明确与周边单位、政府部门的联动机制)2.应急演练结束后,只需形成演练总结报告,无需对预案进行修订。()答案:×(需根据演练问题修订预案)3.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中,救援人员应从上风向进入现场。()答案:√4.矿山冒顶事故救援时,应优先清理垮落的矿石,尽快打通救援通道。()答案:×(需先加固周边围岩,防止二次垮塌)5.应急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企业主要负责人报告,无需启动初期处置。()答案:×(需同时启动初期处置)6.高层建筑火灾中,疏散引导员应指导人员乘坐电梯快速撤离。()答案:×(火灾时电梯可能断电)7.地震应急中,学校应组织学生立即跑向操场,无需躲避桌下。()答案:×(需先就近躲避,再有序疏散)8.液氨泄漏事故现场,可用大量水稀释泄漏物,降低浓度。()答案:√(氨易溶于水)9.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应设置在事故现场50米范围内,便于指挥。()答案:×(应设置在安全区域)10.事故信息报告内容只需包括时间、地点,无需伤亡情况。()答案:×(需包含伤亡、影响范围等关键信息)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步骤。答案:①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②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③编制预案(包括总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等内容);④征求意见(内部职工、专家、周边单位);⑤评审(组织专家进行合规性、科学性、可操作性评审);⑥签发实施(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⑦备案(向应急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备案)。2.列举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处置的关键措施(至少5项)。答案:①立即切断泄漏源(关闭阀门、停止作业);②设置警戒区(上风向为安全区,下风向扩大警戒范围);③疏散人员(包括现场作业人员和周边居民,明确疏散路线和集合点);④控制点火源(禁止明火、静电、电器火花);⑤稀释中和(根据化学品性质选择水幕、中和剂);⑥收集泄漏物(使用围堵堤、吸附材料);⑦监测环境(实时检测有毒气体浓度、风向风速);⑧救援受伤人员(佩戴防护装备实施急救)。3.说明应急响应"分级启动"的具体含义及分级依据。答案:分级启动指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启动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分级依据主要包括:①事故等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②伤亡人数(如特别重大事故指30人以上死亡);③经济损失(如特别重大事故指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④社会影响(是否涉及公共安全、跨国影响等)。例如,一般事故启动企业级响应,较大事故启动县级政府响应,重大事故启动省级响应,特别重大事故启动国家级响应。4.简述矿山透水事故救援中"先堵后排"与"先排后堵"的适用场景。答案:"先堵后排"适用于:①水源补给有限(如老窑水);②突水量小(小于500m³/h);③堵水条件具备(存在明显突水点)。通过快速封堵突水点,减少水量涌入,再进行排水救援。"先排后堵"适用于:①水源补给充足(如地表水、含水层水);②突水量大(大于1000m³/h);③堵水难度高(突水点分散)。通过启动大功率排水设备降低水位,为后续堵水创造条件。实际救援中需根据水文地质勘探结果(如水位上升速度、水源类型)综合选择。5.列举应急演练评估的主要内容(至少5项)。答案:①预案可行性(内容是否完整、流程是否合理);②响应速度(信息报告、队伍集结时间);③处置能力(堵漏、灭火、医疗救护等操作规范性);④协同配合(部门间、单位间联动效率);⑤装备效能(消防设备、防护装备是否正常使用);⑥人员素质(应急知识掌握、应变能力);⑦后期处置(物资清点、环境恢复是否到位);⑧存在问题(记录演练中暴露的薄弱环节)。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案例一:某化工园区内A企业(年产10万吨液氨)发生液氨储罐泄漏事故。14:15,巡检人员发现储罐根部阀门密封失效,大量白色雾状气体扩散;14:18,现场人员报告企业应急值班室;14:20,值班人员启动企业级应急响应;14:25,园区应急指挥中心接报;14:30,市应急管理局接报。现场情况:液氨泄漏速率约200kg/h,风向为东南风(风速3m/s),周边1公里范围内有B小学(师生800人)、C居民小区(住户500户)。监测显示,下风向500米处氨气浓度为30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30mg/m³),1000米处浓度为15mg/m³。问题:1.分析事故报告流程是否符合要求,说明理由。2.确定现场警戒区划分范围(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并说明依据。3.列出需立即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至少6项)。4.针对B小学和C小区应采取的疏散措施。答案:1.报告流程基本符合要求,但存在不足。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现场人员应立即(14:15发现后立即)报告,案例中14:18报告(间隔3分钟)符合"立即"要求;企业应急值班室应在接报后10分钟内向园区和市应急管理部门报告,案例中14:18接报,14:25报告园区(间隔7分钟)、14:30报告市应急局(间隔12分钟),超出现行法规要求的"1小时内"但未超过"立即"原则(重大事故需30分钟内报告)。因液氨泄漏可能导致重大事故(超过10人死亡风险),应在接报后30分钟内完成逐级报告,此处14:30报告市应急局符合要求。2.警戒区划分:①重危区:以泄漏点为中心,下风向500米范围内(因500米处浓度达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mg/m³,可能造成急性中毒);②轻危区:下风向500-1500米范围(1000米处浓度15mg/m³,长期暴露有健康风险);③安全区:上风向及下风向1500米外区域。依据《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警戒指南》,重危区为直接受影响的高浓度区域,轻危区为可能受影响的低浓度区域,安全区为无直接风险区域。3.立即采取的措施:①切断泄漏源:关闭储罐进出口阀门,启动备用密封装置(如使用带压堵漏工具);②启动应急广播:向现场人员发布撤离指令,明确疏散路线(向上风向);③通知周边单位:通过园区应急平台通知B小学、C小区准备疏散;④设置警戒标识:在重危区边界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⑤稀释降毒:启动水幕系统对泄漏气体进行稀释(氨易溶于水),降低浓度;⑥医疗准备:调集救护车、急救药品到安全区,设置临时救护点;⑦监测预警:加密检测下风向各点氨气浓度,每5分钟报告一次;⑧消防支援:调用园区消防车进行外围警戒,防止点火源(氨爆炸极限15.7%-27.4%)。4.疏散措施:①B小学:立即启动校园应急程序,组织师生沿上风向(西北方向)撤离至安全区(1500米外),由教师带队,避免奔跑;关闭教室门窗,防止氨气进入(若疏散时间较长);②C小区:通过社区广播、微信群、敲门通知等方式,告知居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氨易溶于水),沿指定路线(西北方向)撤离至临时安置点(如园区体育馆),安排志愿者引导老人、儿童优先撤离;对行动不便人员,组织救援小组使用担架转移。案例二:某高层写字楼(28层,高98米,每层面积1200㎡,设有两部防烟楼梯间、一部消防电梯)15层发生电气火灾。10:00,15层办公室因电线短路引发火势蔓延,烟雾沿走廊扩散;10:02,楼层火灾报警系统触发;10:03,消控室值班人员确认火情;10:05,启动建筑消防设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10:08,119指挥中心接警;10:12,消防救援队伍到达现场。现场情况:15层火势已蔓延至16层,浓烟封堵两部防烟楼梯间入口,消防电梯因断电停运,18层有2名人员因行动不便被困,20层有1名孕妇出现呼吸困难。问题:1.分析初期处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2.说明消防救援队伍到达后的核心处置步骤。3.制定被困人员救援方案(包括18层和20层人员)。4.列出事故后期处置的主要工作内容。答案:1.初期处置问题及改进:①10:02报警系统触发后,消控室应在10:03-10:04内通过应急广播通知15层及上下楼层人员疏散,但案例中未提及此操作,可能延误疏散;改进:消控室确认火情后立即启动应急广播,指导14-16层人员沿防烟楼梯撤离。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启动后,若未能控制火势(10:05启动,10:08火势蔓延至16层),应立即启动手动消防设施(如室内消火栓),由微型消防站人员实施初期灭火;改进:微型消防站队员(需2分钟内到达现场)应携带灭火器、水带前往15层灭火,配合自动喷水系统。③未及时关闭防火门:走廊防火门若未关闭,导致烟雾扩散至楼梯间;改进:确认火情后,通过消防联动系统关闭15层所有防火门,阻止烟雾蔓延。2.消防救援队伍核心处置步骤:①侦察火情:利用热成像仪、生命探测仪确认15-16层火势范围、被困人员位置(重点18层、20层);②设置阵地:在14层设置进攻起点,铺设水带至15层灭火;利用高喷消防车对外部火势进行压制;③排烟散热:启动移动排烟机对楼梯间进行正压送风,排出烟雾;④救人优先:组建救援小组(2人一组,佩戴空气呼吸器)从17层沿楼梯间攀爬至18层、20层救援被困人员;⑤控制火势:使用泡沫灭火剂扑救电气火灾(先断电,若无法断电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防止蔓延至更高楼层。3.被困人员救援方案:①18层人员(行动不便):救援小组从17层楼梯间进入,携带折叠担架,通过安全绳固定,沿楼梯间向下转移至14层临时安置点;若楼梯间烟雾大,使用空气呼吸器为被困人员提供呼吸保护。②20层孕妇(呼吸困难):因消防电梯停运,救援小组从19层楼梯间攀爬至20层,为孕妇佩戴逃生面罩(提供5-10分钟氧气),引导其沿楼梯间向下撤离;若孕妇无法行走,采用背扶方式转移,途中每2层休息一次,确保安全。4.后期处置工作内容:①医疗救治:将伤员(包括孕妇)送医检查,记录伤情;②现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8754:2025 EN Petroleum products - Determination of sulfur content - Energy-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 【正版授权】 IEC 60947-8:2003/AMD1:2006 EN-D Amendment 1 - Low-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 Part 8: Control units for built-in thermal protection (PTC) for rotating electrical ma
- GB/T 45961-2025气象计量标准器通用技术要求温度
- 校园防盗抢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法语面试题目答案
- 培训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教育宣传考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的困惑
- java面试题及答案ip段地名
- 沈海高速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动船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2025安徽龙亢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招聘2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集合
- T/CNCA 048-2023矿用防爆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 安装家具合同协议书范本
- 购买肉牛合同协议书
- 2025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课标考试模拟试卷附参考答案 (三套)
- 中国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2024)解读
- 小艇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三会一课培训内容
- GB/T 45309-2025企业采购物资分类编码指南
- 膜性肾病护理进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