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第5版)+习题答案 林钢_第1页
中级财务会计(第5版)+习题答案 林钢_第2页
中级财务会计(第5版)+习题答案 林钢_第3页
中级财务会计(第5版)+习题答案 林钢_第4页
中级财务会计(第5版)+习题答案 林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存货四、计算分析题1.【答案】(1)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10×(45-0.18)=448.2(万元)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14-10)×(42-0.15)=167.4(万元)

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S型机床的可变现净值=448.2+167.4=615.6(万元)(2)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S型机床对于有合同部分没有发生减值,无合同部分发生了减值。理由:对于有合同的部分,成本为44.25×10=442.5(万元),小于其可变现净值448.2万元,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因此没有发生减值;对于无合同部分,成本为44.25×4=177(万元),大于其可变现净值167.4万元,因此发生了减值。

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177-167.4=9.6(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9.6

贷:存货跌价准备9.6(3)M材料应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理由:甲公司M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2×10-0.1×10-50=69(万元),成本为80万元,大于可变现净值,因此M材料发生了减值。

M材料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80-69=11(万元)。

M材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11-5=6(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6

贷:存货跌价准备62.【答案】(1)借:库存商品105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95贷:银行存款119195进货单价:105500÷500=211(元)(2)借:银行存款101700贷:主营业务收入9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700销售成本:200×200+100×211=61100(元)借:主营业务成本61100贷:库存商品61100(3)借:库存商品67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775贷:银行存款76275进货单价:67500÷300=225(元)(4)借:银行存款149160贷:主营业务收入13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160销售成本:400×211+150×225=118150(元)借:主营业务成本118150贷:库存商品118150(5)A商品期末成本:67500-150×225=33750(元)A商品可变现净值:(215-2)×150=31950(元)A商品跌价损失:33750-31950=1800(元)借:资产减值损失1800贷:存货跌价准备1800(6)借:银行存款24408贷:主营业务收入21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808A商品成本:100×225=22500(元)结转存货跌价准备:100×(1800÷150)=1200(元)销售成本:22500-1200=21600(元)借:主营业务成本21300存货跌价准备1200贷:库存商品22500第4章金融资产四、计算分析题1.【答案】(1)借:债权投资——成本2000——利息调整30贷:银行存款2030(2)甲公司2015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030×3.79%=76.94(万元)借:应收利息(2000×4.2%)84贷:投资收益76.94债权投资——利息调整7.06(3)借:银行存款84

贷:应收利息84(4)2016年年末应确认的实际利息收益=(2030-7.06)×3.79%=76.67(万元)借:应收利息84贷:投资收益76.67债权投资——利息调整7.33(5)借:银行存款2025

贷:债权投资——成本2000

——利息调整15.61

投资收益9.392.【答案】(1)甲公司2011年度债权投资的投资收益金额=900×7.47%=67.23(万元)(2)2012年12月31日投资收益=[900+﹙67.23-50﹚]×7.47%=68.52(万元)利息调整=68.52-50=18.52(万元)摊余成本=900+(67.23-50)+18.52=935.75(万元)减值损失=935.75-800=135.75(万元)(3)甲公司2013年1月1日出售债权投资的损益=801-800=1(万元)(4)2011年1月1日:借:债权投资——成本1000贷:银行存款900债权投资——利息调整1002011年12月31日:借:应收利息50(1000×5%)债权投资——利息调整17.23贷:投资收益67.23(900×7.47%)借:银行存款50贷:应收利息502012年12月31日:借:应收利息50(1000×5%)债权投资——利息调整18.52贷:投资收益68.52[(900+17.23)×7.47%]借:银行存款50贷:应收利息50借:资产减值损失135.75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135.752013年1月1日:借:银行存款801债权投资减值准备135.75债权投资——利息调整64.25(100-17.23-18.52)贷:债权投资——债券面值1000投资收益13.【答案】(1)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50000贷:银行存款50000(2)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60000贷:银行存款60000(3)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00010000×(5.3-5)=3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00借:其他综合收益1000020000×(2.5-3)=-10000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10000(4)借:银行存款34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30000——公允价值变动18006000×0.3=1800投资收益2200(5)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6004000×(5.7-5.3)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600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200020000×(2.6-2.5)贷:其他综合收益2000第5章长期股权投资四、计算分析题1.【答案】.未实现内部交易应调整减少的利润=(900-600)-(900-600)÷10÷12 =297.5(万元)调整后的净利润=1600-297.5=1302.5(万元)甲企业应享有份额=1302.5×20%=260.5(万元)甲企业确认投资收益的账务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605000贷:投资收益26050002.【答案】(1)20×1年年末相关会计处理。应分担的投资损失=5300000×35%=1855000(元)以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权益账面价值为限实际确认的投资损失为:1200000+300000=1500000(元)未确认的投资损失=1855000-1500000=355000(元)借:投资收益1500000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200000长期应收款减值准备30000020×1年年末: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0元长期应收款账面价值:0元(2)20×2年度相关会计处理。应享有的投资收益=700000×35%=245000(元)期末未确认的投资损失=355000-245000=110000(元)20×2年年末: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0元长期应收款账面价值:0元(3)20×3年度相关会计处理:应享有的投资收益=800000×35%=280000(元)实际确认的投资收益=280000-110000=170000(元)借:长期应收款减值准备170000贷:投资收益17000020×3年年末: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0元长期应收款账面价值:170000元第6章固定资产四、计算分析题1.【答案】(1)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设备安装完毕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成本=495+5=500(万元)借:在建工程

49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4.15贷:银行存款

579.15借:在建工程

5贷:应付职工薪酬

5借:固定资产

500贷:在建工程

500(2)2013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500×2/10=100(万元)

2014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500-100)×2/10=80(万元)(3)2014年末设备的账面价值=500-100-80=320(万元),计税基础=500-48-48=404(万元),因此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04-320=84(万元),因此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84×25%=21(万元)。(4)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设备的账面价值=500-100-80-(500-100-80)×2/10=256(万元),可收回金额为250万元,因此计提减值准备=256-250=6(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6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5)2016年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250×2/5=100(万元)(6)借:固定资产清理

150累计折旧

344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贷:固定资产

500借:固定资产清理

1贷;银行存款

1借:银行存款

117

营业外支出

51贷:固定资产清理

15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2.【答案】(1)2012年12月5日:

借:固定资产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

贷:银行存款5850(2)甲公司201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5000-50)×5/15=1650(万元)

甲公司2014年应计提的折旧额=(5000-50)×4/15=1320(万元)(3)2014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5000-1650-1320=203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1500万元和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1800万元中的较高者,所以是1800万元,因此计提的减值准备=2030-1800=230(万元),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23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30(4)2015年,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1800-30)×3/6=885(万元)

借:制造费用885

贷:累计折旧885(5)编制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的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915

累计折旧385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30

贷:固定资产5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2

贷:银行存款2

借:银行存款1053

贷:固定资产清理9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3

借:营业外支出17

贷:固定资产清理173.【答案】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单位:元净残值率30%20%11%9%7%5%第1年200000200000200000200000200000200000第2年160000160000160000160000160000160000第3年128000128000128000128000128000128000第4年102400102400102400102400102400102400第5年819208192081920819208192081920第6年276806553665536655366553665536第7年05242952429524295242953036第8年0971541943419434657253036第9年0033554388864657253036第10年0024218388864657153036合计7000008000008900009100009300009500004.【答案】(1)计算累计折旧。20×1年9月至20×2年8月:90000×(1-4%)×5/15=28800(元)20×2年9月至20×3年8月:90000×(1-4%)×4/15=23040(元)20×3年9月至20×4年5月:90000×(1-4%)×3/15×9/12=12960(元)合计64800(元)(2)注销原值及累计折旧。借:固定资产清理25200累计折旧64800贷:固定资产90000(3)支付清理费。借:固定资产清理600贷:银行存款600(4)残料入库。借:原材料4000贷:固定资产清理4000(5)应收保险公司赔款。借:其他应收款1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0(6)结转净损失=25200+600-4000-10000=11800(元)借:营业外支出11800贷:固定资产清理11800第7章无形资产四、计算分析题1.【答案】(1)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000贷:原材料500应付职工薪酬300累计折旧200(2)借:无形资产1500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1500(3)2×16年度A专利技术应摊销的金额=1500/10=150(万元)借: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等150贷:累计摊销150(4)2×17年12月31日减值测试前A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1500-1500/10×2=1200(万元)年末,该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1000万元,小于1200万元,因此发生减值,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1200-1000=200(万元)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200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00(5)2×19年12月31日该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1000-1000/5×2=600(万元)对外出售该专利技术应确认的损益金额=450-600=-150(万元)借:银行存款450累计摊销700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00资产处置损益150贷:无形资产15002.【答案】(1)收取租金。借:银行存款31800贷:其他业务收入3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800(2)支付咨询费。借:其他业务成本1000贷:银行存款1000(3)无形资产摊销。借:其他业务成本15000贷:累计摊销150003.【答案】(1)购入专利权。借:无形资产1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0000贷:银行存款1060000(2)累计摊销额。累计摊销额=1000000÷10×2=200000(元)(3)转让专利权。借:银行存款954000累计摊销20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4000无形资产1000000营业外收入55000第8章投资性房地产四、计算分析题1.【答案】(1)2×16年6月30日,购入办公楼: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2000贷:银行存款12000(2)2×16年12月31日,确认租金收入:借:银行存款250贷:其他业务收入250(3)2×16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200(4)2×18年12月31日,收回办公楼转为自用:借:固定资产11500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500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2000(5)2×18年下半年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额=11500/20/2=287.5(万元)借:管理费用287.5贷:累计折旧287.51.【答案】(1)2017年3月1日出租写字楼: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6000

累计折旧3000

贷:固定资产15000

其他综合收益4000(2)2017年3月31日收到租金:

借:银行存款125

贷:其他业务收入125(3)2017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4)2018年9月1日处置写字楼:

借:银行存款17500

贷:其他业务收入17500

借:其他业务成本17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6000

——公允价值变动10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

贷:其他业务成本1000

借:其他综合收益4000

贷:其他业务成本40003.【答案】(1)20×1年12月31日购入房屋。借:投资性房地产10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0000贷:银行存款10900000(2)20×2年1月1日收取租金。借:银行存款872000贷:其他业务收入8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2000(3)20×2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2500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5000004.【答案】(1)20×1年1月1日购入时。借:固定资产6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40000贷:银行存款6540000(2)20×3年1月23日。累计折旧=6000000÷20×2=60000(元)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7600000累计折旧600000贷:固定资产6000000其他综合收益2200000第9章流动负债四、计算分析题1.【答案】(1)借:委托加工物资300000 贷:原材料300000(2)借:委托加工物资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7800——应交消费税40000 贷:银行存款107800(3)借:原材料360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360000(4)借:生产成本——A产品440000 贷:原材料360000 应付职工薪酬50000 制造费用30000(5)借:库存商品440000 贷:生产成本——A产品440000(6)借:银行存款79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7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1000(7)借:主营业务成本440000 贷:库存商品440000(8)应交消费税=700000×10%=70000(元)借:税金及附加7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70000(9)缴纳消费税=70000-40000=30000(元)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30000贷:银行存款300002.【答案】(1)20×1年确认应付带薪缺勤薪酬280000元。借:生产成本200000管理费用8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280000(2)20×2年冲销上年未享受的带薪休假薪酬(20×2年年末职工上年未享受带薪休假到期,全部应付累积带薪缺勤应予以冲销)。。借: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280000贷:生产成本200000管理费用800003.【答案】(1)借:原材料20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6090贷:银行存款227090(2)借:原材料100000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13000贷:应付账款113000(3)借:原材料91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00贷:银行存款10000(4)借:在建工程22600贷:原材料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600(5)借:固定资产30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700000贷:银行存款32700000(6)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678000贷:其他业务收入6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8000借:其他业务成本500000贷:原材料500000(7)借:应收账款452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4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20000借:主营业务成本360000贷:库存商品360000(8)借:在建工程40000贷:库存商品40000(9)借:应收账款565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00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650000借:主营业务成本3000000贷:库存商品3000000(10)借:银行存款3000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682000投资收益318000借:投资收益180000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180000(11)借:待处理财产损溢30000贷:原材料30000借:管理费用30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30000(12)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00000贷:银行存款100000(13)本月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6090+900+2700000=2726990(元)进项税额转出=2600(元)待认证进项税额=130000(元)销项税额=78000+520000=598000(元)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180000(元)待转销项税额=650000(元)已交税金=0(元)“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余额=2726990-2600-598000=2126390(元)属于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留待以后月份抵扣,不需要结转至“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各有关增值税明细科目余额:应交增值税:2126390(借方余额)未交增值税:100000-100000=0待认证进项税额:13000(借方余额)待转销项税额:650000(贷方余额)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180000(贷方余额)资产负债表列示:其他流动资产:2126390+0+13000=2139390(元)应交税费:180000(元)其他流动负债:650000(元)第10章非流动负债四、计算分析题1.【答案】(1)分录为:借:预付账款1000贷:银行存款1000借:在建工程2250贷:预付账款1000银行存款1250(2)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2000×8%-1000×1%÷2=155(万元)借:在建工程155应收利息[或:银行存款]5贷:应付利息160(3)固定资产入账金额=2250+2750+155=5155(万元);2008年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5155-155)÷50=100(万元)(4)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5100累计折旧300贷:固定资产5155其他综合收益245(5)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00(6)借:银行存款4800贷:其他业务收入4800借:其他业务成本4855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00其他综合收益245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51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2.【答案】(1)应付债券的实际利率=(42000×(1+5%×4)(2)逐笔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利息费用保留两位小数)。借:银行存款1940应付债券——利息调整60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200020×1实际利息=1940×5.5%=106.7摊余成本2046.7借:财务费用106.7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100——利息调整6.720×2实际利息=2046.7×5.5%=112.57摊余成本2159.27借:财务费用112.57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100——利息调整12.5720×3实际利息=2159.27×5.5%=118.76摊余成本2278.03借:财务费用118.76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100——利息调整18.7620×4实际利息=2400-2278.03=121.97摊余成本2400借:财务费用121.97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100——利息调整21.9720×4年1月1日还本付息: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2000——应计利息400贷:银行存款2400第12章收入四、计算分析题1.【答案】(1)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50-150/5=120(万元),计税基础=150-50=100(万元),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差异额=120-100=2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20×25%)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5

(2)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账面价值=550万元,计税基础=600万元,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差异额=600-550=50(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0×25%)12.5

贷:其他综合收益12.5

(3)应纳税所得额=3000-20+200=3180(万元)

应交所得税=3180×25%=79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79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7952.【答案】(1)借:应收票据56500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500(2)借:应收账款141750贷:主营业务收入12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6250银行存款500(3)借:主营业务收入12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625贷:银行存款14125(4)借:主营业务收入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50贷:银行存款5650(5)尚未办妥托收手续,不做销售处理,代垫运费及应交增值税记入“应收账款”科目。借:应收账款3350贷:银行存款1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250借:发出商品15000贷:库存商品15000(6)借:销售费用6000贷:银行存款6000(7)甲产品成本:1500×(20+50-5)=97500(元)借:主营业务成本97500贷:库存商品97500(8)借:税金及附加502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4350——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469——应交教育费附加20112月份营业利润计算如下:营业收入=50000+125000-12500-5000=157500(元)营业成本=97500(元)税金及附加=5020(元)销售费用=6000(元)营业利润=157500-97500-5020-6000=48980(元)3.【答案】所得税费用计算表单位:元年次项目12345年末账面价值10000050000000年末计税基础1200009000060000300000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0004000060000300000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余额5000100001500075000本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500050005000-7500-7500本年应交所得税5500055000550004250042500所得税费用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1)第一年。年末账面价值=150000-50000(会计折旧)=100000(元)年末计税基础=150000-30000=120000(元)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20000-100000=20000(元)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20000×25%=5000(元)本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5000-0=5000(元)本年应交所得税=(200000+20000)×25%=55000(元)本年所得税费用=55000-5000=50000(元)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55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500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000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5000(2)第二年。年末账面价值=100000-50000=50000(元)年末计税基础=120000-30000=90000(元)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0000-50000=40000(元)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40000×25%=10000(元)年末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0000-5000=5000(元)本年应交所得税=(200000+20000)×25%=55000(元)本年所得税费用=55000-5000=50000(元)会计分录同第一年年末。(3)第三年。年末账面价值=50000-50000=0(元)年末计税基础=90000-30000=60000(元)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000-0=60000(元)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60000×25%=15000(元)本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5000-10000=5000(元)本年应交所得税=(200000+20000)×25%=55000(元)本年所得税费用=55000-5000=50000(元)会计分录同第一年年末。(4)第四年。年末账面价值=0(元)年末计税基础=60000-30000=30000(元)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000-0=30000(元)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30000×25%=7500(元)本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7500-15000=-7500(元)本年应交所得税=(200000-30000)×25%=42500(元)本年所得税费用=42500+7500=50000(元)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425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2500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7500贷:递延所得税资产7500(5)第五年。年末账面价值=0(元)年末计税基础=0(元)年末暂时性差异=0(元)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0(元)本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0-7500=-7500(元)本年应交所得税=(200000-30000)×25%=42500(元)本年所得税费用=42500+7500=50000(元)会计分录同第四年年末。第13章财务报告四、计算分析题【答案】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20×1年12月31日单位:元资产期末金额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期末金额货币资金385000应付账款160000应收账款290000预收账款60000预付账款30000长期应付款150000存货238000未分配利润-20000固定资产290000无形资产80000第14章日后事项四、计算分析题1.【答案】资料一,处理不正确。理由:同一项存货中有合同部分和无合同部分应该分别考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得相互抵销。

有合同部分:每件存货可变现净值=51-1=50(万元),大于单位成本48万元,未发生减值,无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无合同部分:每件存货的可变现净值=47-1=46(万元),小于单位成本48万元,发生减值,需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48-46)×(200-50)=300(万元)。

综上,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0万元。

更正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100

贷:存货跌价准备1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25

借:盈余公积7.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5

资料二,处理不正确。理由: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会计上无需计提摊销。

更正分录:

借:累计摊销12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12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3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3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90

贷:盈余公积9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12.【答案】(1)甲公司应将与该事项相关的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理由:甲公司败诉的可能性为70%,即为很可能败诉,且相关赔偿金能可靠计量,因此甲公司应在2013年12月31日确认一项预计负债,金额=(60+100)/2=80(万元)。会计分录为:借:营业外支出80贷:预计负债8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0贷:所得税费用20(2)资料(2)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理由:因为本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前已存在的未决诉讼在日后期间结案,法院的判决进一步确定了甲公司在2013年12月31日所存在现时义务的金额,需要对原已确认的预计负债金额进行调整。会计分录为:借:预计负债80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贷:其他应付款90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贷:递延所得税资产20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2.5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2.5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75盈余公积0.75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52014年本期的会计处理:借:其他应付款90贷:银行存款90资料(3)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理由:本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自然灾害导致企业出现重大赔偿损失的情形。尽管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情况,但如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估计和决策。会计处理方法:甲公司应将该事项作为非调整事项在2013年度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第15章变更四、计算分析题1.【答案】(1)2010年12月31日:借:投资性房地产1970累计折旧156[(1970-20)/50×4]贷:固定资产1970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156(2)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1970-20)/50/12=3.25(万元)每月应确认的租金收入=240/12=20(万元)1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