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诊疗与防控知识试题(附答案)_第1页
手足口病诊疗与防控知识试题(附答案)_第2页
手足口病诊疗与防控知识试题(附答案)_第3页
手足口病诊疗与防控知识试题(附答案)_第4页
手足口病诊疗与防控知识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足口病诊疗与防控知识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引起我国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是:A.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B.肠道病毒71型(EV71)C.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A6)D.以上均是2.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不包括:A.呼吸道飞沫传播B.消化道传播(粪-口途径)C.虫媒传播D.接触患者疱疹液或污染物品传播3.手足口病的潜伏期通常为:A.1-2天B.3-5天C.7-10天D.14天以上4.典型手足口病皮疹的特征是:A.仅出现在手掌、足底B.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多C.口腔疱疹多位于舌、颊黏膜及硬腭,破溃后形成溃疡D.皮疹伴有剧烈瘙痒,易因抓挠继发感染5.以下哪项不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早期预警指标?A.持续高热(体温>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B.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C.呼吸、心率增快(年龄越小,正常范围上限越高)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4-10×10⁹/L)6.手足口病患儿出现以下哪种情况需立即转诊至定点医院?A.仅口腔出现疱疹,无发热B.发热伴手、足、臀部皮疹,精神反应好C.发热伴频繁呕吐、四肢发凉D.皮疹消退期出现脱甲现象7.关于手足口病的实验室检查,错误的是:A.普通病例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降低B.重症病例C反应蛋白(CRP)可明显升高C.血生化检查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提示心肌损害D.所有病例均需进行脑脊液检查以明确诊断8.手足口病的治疗原则不包括:A.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B.对症治疗(退热、补液等)C.重症病例需控制颅内高压、维持呼吸循环稳定D.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预防重症9.手足口病患儿的隔离时间应为:A.自发病起隔离7天B.自发病起隔离10天,或至皮疹结痂C.症状消失后即可解除隔离D.至疱疹全部消退后3天10.托幼机构发现手足口病病例后,正确的防控措施是:A.病例所在班级立即停课1周B.每日对玩具、餐具、门把手等物体表面用清水擦拭C.病例居家隔离,无需报告辖区疾控机构D.加强晨午检,发现发热伴皮疹患儿及时隔离11.以下哪种人群属于手足口病的高危人群?A.6个月以下婴儿B.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C.10岁以上青少年D.成人12.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病毒性脑炎/脑膜炎B.肺炎C.心肌炎D.急性弛缓性麻痹13.关于EV71疫苗的接种,正确的是:A.适用于6月龄-5岁儿童B.接种1剂即可获得终身免疫C.对Cox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有保护作用D.发热期间可正常接种14.手足口病患儿出现呼吸节律改变(如呼吸浅促、叹息样呼吸),首先应考虑:A.合并肺炎B.颅内高压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C.过度哭闹引起的换气过度D.电解质紊乱15.普通手足口病病例的皮疹处理正确的是:A.用针挑破疱疹促进愈合B.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C.全身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D.用酒精或碘伏擦拭疱疹16.以下哪项是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区别?A.发热程度B.口腔疱疹位置C.是否出现手、足、臀部皮疹D.病原体类型17.手足口病流行季节主要为:A.冬春季(12月-次年2月)B.春夏季(4-7月)C.夏秋季(7-10月)D.全年无明显季节差异18.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使用甘露醇的主要目的是:A.抗病毒B.降低颅内压C.补充血容量D.控制高热19.关于手足口病的预后,错误的是:A.普通病例预后良好,多在1周内自愈B.EV71感染易导致重症,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C.所有重症病例均会死亡D.及时救治可降低重症病例死亡率20.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时,应在多长时间内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A.2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小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属于__________病毒科,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和密切接触传播。2.典型手足口病的皮疹特点为“四不”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预警指标中,循环系统异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需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3种)。5.托幼机构防控手足口病的关键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手足口病患儿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呕吐时,应警惕__________并发症;出现呼吸节律改变时,需考虑__________。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手足口病仅发生于儿童,成人不会感染。()2.所有手足口病病例都需要住院治疗。()3.手足口病皮疹破溃后可涂抹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4.EV71疫苗可预防所有类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5.手足口病患儿发热时应首选阿司匹林退热。()6.托幼机构发现手足口病病例后,应立即对全班儿童进行预防性服药。()7.手足口病的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接触后可能导致感染。()8.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出现血压下降时,需快速扩容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9.手足口病治愈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不会再次感染。()10.医疗机构应将手足口病作为丙类传染病进行报告,报告时限为24小时。()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手足口病普通病例与重症病例的临床区别。2.列举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指标(至少6项)。3.试述手足口病的治疗原则(分普通病例与重症病例)。4.托幼机构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预防手足口病传播?5.如何对家长进行手足口病的健康宣教?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患儿,男,3岁,因“发热2天,口腔疼痛、拒食1天”就诊。查体:T38.9℃,精神稍差,口腔颊黏膜、舌面可见多个疱疹,部分破溃形成溃疡;双手掌、足底及臀部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部分转为疱疹,周围有红晕,疱液清亮;心肺腹查体无异常。实验室检查:WBC7.2×10⁹/L,N45%,CRP3mg/L;血糖4.2mmol/L,CK-MB25U/L(正常<24U/L)。问题: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5分)2.需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5分)3.目前应采取哪些治疗措施?(5分)4.需向家长交代哪些注意事项?(5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C3.B4.C5.D6.C7.D8.A9.B10.D11.B12.A13.A14.B15.B16.C17.B18.B19.C20.D二、填空题1.肠道;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2.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3.四肢发凉;皮肤发花;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4.疱疹性咽峡炎;水痘;丘疹性荨麻疹;脓疱疮(任写3种)5.严格晨午检;病例隔离;环境消毒;健康宣教6.中枢神经系统;中枢性呼吸衰竭三、判断题1.×(成人可隐性感染)2.×(普通病例可居家治疗)3.√(如莫匹罗星软膏)4.×(仅预防EV71感染)5.×(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6.×(禁止预防性服药)7.√8.√9.×(不同型别病毒可重复感染)10.√(手足口病属于丙类传染病)四、简答题1.普通病例与重症病例的临床区别:普通病例:急性起病,发热(或无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疱疹),可伴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无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等系统受累表现;病程约1周,预后良好。重症病例:在普通病例基础上,出现持续高热(体温>39℃,常规退热效果差)、精神萎靡、易惊、呕吐、肢体抖动或无力、呼吸增快或节律改变、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发凉等;可合并脑炎、脑膜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进展迅速,可致死亡或后遗症。2.重症病例早期识别指标(至少6项):①持续高热(体温>39℃,超过3天);②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③呼吸增快(<1岁>40次/分,1-5岁>30次/分,>5岁>20次/分)或节律异常;④心率增快(<1岁>160次/分,1-5岁>140次/分,>5岁>120次/分)或减慢;⑤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发花、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15×10⁹/L)或显著降低;⑦血糖升高(>8.3mmol/L);⑧血乳酸升高(>2.0mmol/L)。3.治疗原则:普通病例: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①退热:物理降温或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②口腔护理:用淡盐水漱口,局部可涂西瓜霜、开喉剑喷雾缓解疼痛;③饮食:给予温凉流质或软食,避免刺激性食物;④注意休息,适当补液;⑤无需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重症病例:需收入ICU治疗,重点是维持呼吸循环稳定,控制颅内高压,处理并发症。①控制颅内高压:甘露醇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剂量;②呼吸支持:出现呼吸衰竭时予机械通气;③循环支持:休克时予扩容、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④抗病毒治疗:可酌情使用干扰素α;⑤糖皮质激素:重症病例(如脑干脑炎、肺水肿)短期使用(甲泼尼龙1-2mg/kg·d);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1-2g/kg,分1-2天给予;⑦监测生命体征、血气、电解质等。4.托幼机构防控措施:①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检查儿童体温、口腔、手、足等部位,发现发热伴皮疹者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往医院;②病例管理:确诊病例需居家隔离至病程满10天或疱疹消退后3天,复课需持医疗机构证明;③环境消毒:每日对玩具、餐具、桌椅、门把手等用含氯消毒液(有效氯500mg/L)擦拭或浸泡;教室、寝室保持通风,每日紫外线消毒1次(30分钟以上);④消毒指导:指导保育人员正确配制和使用消毒剂,避免交叉污染;⑤健康宣教:通过家长群、家长会等方式告知手足口病症状、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强调勤洗手、不共用餐具等;⑥疫情发现聚集性病例(1周内同一班级≥2例,或托幼机构≥5例),24小时内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5.家长健康宣教内容:①疾病识别:告知手足口病典型表现(发热、口腔疱疹、手/足/臀部皮疹),强调重症早期信号(持续高热、精神差、呕吐、肢体抖动等);②预防措施:勤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清洗),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带儿童到人群密集场所;儿童物品(玩具、餐具)定期消毒;③居家护理:确诊患儿需隔离,避免接触其他儿童;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重症迹象立即就医;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皮疹;饮食清淡,鼓励多饮水;④误区纠正:告知无需预防性服药,避免滥用抗生素或偏方;疱疹无需挑破,破溃后可涂抗生素软膏;⑤疫苗接种:推荐6月龄-5岁儿童接种EV71疫苗(基础免疫2剂,间隔1个月),降低重症风险。五、案例分析题1.诊断:手足口病(普通病例)。诊断依据:①年龄3岁(5岁以下高发);②发热伴口腔疼痛、拒食;③口腔黏膜疱疹及破溃溃疡;④手、足、臀部典型皮疹(斑丘疹、疱疹,周围有红晕,疱液清亮);⑤实验室检查白细胞、CRP正常(无细菌感染证据),CK-MB轻度升高(可能与病毒感染相关,未达重症标准);⑥无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受累表现。2.鉴别诊断:①疱疹性咽峡炎:仅口腔疱疹(咽峡部为主),无手、足、臀部皮疹;②水痘: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多,四肢少),可见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四世同堂”,伴明显瘙痒;③丘疹性荨麻疹:皮疹为红色风团样丘疹,顶端可有小水疱,多见于四肢,无口腔疱疹,瘙痒剧烈;④脓疱疮:皮疹为脓疱,易破溃形成蜜黄色痂皮,好发于面部、四肢,无口腔病变;⑤肠道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A组其他型别):需通过病原学检测鉴别。3.治疗措施:①对症治疗:物理降温(温水擦浴),体温>38.5℃时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②口腔护理:用0.9%氯化钠溶液或淡盐水漱口,局部喷涂开喉剑喷雾剂缓解疼痛;③饮食管理:给予温凉的流质或软食(如米汤、酸奶),避免过烫、辛辣食物;④补液:鼓励多饮水,如进食差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⑤病情观察:监测体温、精神状态、进食情况,注意是否出现呕吐、肢体抖动、呼吸增快等重症迹象;⑥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无细菌感染证据)。4.家长注意事项:①隔离措施:患儿需居家隔离至病程满10天或所有疱疹消退后3天,避免接触其他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②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1次体温),注意是否出现持续高热(>39℃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