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重庆-重庆林木种苗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重庆-重庆林木种苗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重庆-重庆林木种苗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重庆-重庆林木种苗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重庆-重庆林木种苗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重庆-重庆林木种苗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共35题)1.在林木种苗育苗过程中,为防止幼苗徒长和促进根系发育,应控制哪些环境条件?【选项】A.增加光照强度和降低空气湿度B.控制土壤含水量并适当遮阴C.提高温度并减少通风D.加强施肥并延长光照时间【参考答案】B【解析】育苗过程中控制土壤含水量和适当遮阴可有效避免幼苗徒长。光照过强易导致叶片灼伤,遮阴可调节光强;土壤含水量过高会阻碍根系呼吸,过低则影响水分吸收。选项A、C、D均不符合育苗管理原则。2.苗木移栽的最佳季节是?【选项】A.暴雨季节B.冬季土壤冻结期C.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D.夏季高温期【参考答案】C【解析】春季萌芽前移栽可利用树液流动促进伤口愈合,秋季落叶后移栽能避开夏季高温和冬季冻害。冬季土壤冻结阻碍根系吸收,夏季高温导致蒸腾量大,暴雨和高温期均影响成活率。3.识别苗木病虫害时,以下哪种症状属于生理性病害?【选项】A.树干出现环状褐斑B.新叶畸形且叶面发黄C.根系发黑腐烂D.叶片出现均匀黄化【参考答案】D【解析】生理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均匀黄化多因缺素或水分胁迫导致。选项A为真菌性溃疡病,B为病毒病症状,C为根腐病典型表现。4.苗木出圃前需进行哪些关键处理?【选项】A.喷洒杀虫剂后立即运输B.裸根蘸泥浆包裹根系C.剪除所有侧枝后晾晒D.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参考答案】B【解析】裸根苗木出圃前需蘸泥浆保护根系,防止脱水。选项A未考虑药液挥发时间,C会削弱树势,D适用于种子而非苗木处理。5.下列哪种工具主要用于苗木根系修剪?【选项】A.锯齿形起苗铲B.钢丝刷C.根剪修枝剪D.电动修边机【参考答案】C【解析】根剪修枝剪专为修剪苗木根系设计,具有锋利刀刃和精确长度控制。选项A用于起苗,B清洁工具表面,D适用于大枝修剪。6.苗木运输过程中,为保持根系活力应控制哪些条件?【选项】A.高温高湿环境B.通风良好且温度20-25℃C.完全黑暗环境D.恒温恒湿条件【参考答案】B【解析】运输环境需模拟圃地条件,20-25℃和适度通风可减缓代谢。完全黑暗(C)会导致徒长,高温高湿(A)加速腐烂,恒温恒湿(D)不符合实际运输条件。7.防治苗木立枯病最有效的方法是?【选项】A.浇灌波尔多液B.播种前用50%多菌灵消毒C.冬季修剪病枝D.喷洒有机磷杀虫剂【参考答案】B【解析】立枯病由真菌引起,播种前用50%多菌灵处理种子可预防。选项A适用于叶部病害,C为辅助措施,D针对虫害无效。8.苗木定植时,栽植穴深度与苗木土球直径的比例通常为?【选项】A.1:1B.1:1.5C.2:1D.1:2【参考答案】B【解析】栽植穴深度应比土球直径深15%-20%,即1:1.5比例。选项A深度不足易积水,C过深增加缓苗难度,D不符合实际操作规范。9.识别云杉苗生长不良的常见生理性缺素症是?【选项】A.叶片黄化且叶脉绿B.新叶紫红色C.根系细弱发黄D.枝条丛生节间短【参考答案】A【解析】云杉缺氮表现为老叶黄化,叶脉仍保持绿色。选项B为缺铁(红叶病),C为根系问题,D为光照不足导致。10.苗木包扎时,以下哪种材料最适宜?【选项】A.纸绳B.铁丝C.聚乙烯薄膜D.椰糠绳【参考答案】D【解析】椰糠绳具有透气性和适当弹性,能有效固定土球且不伤苗木。选项A易受潮霉变,B会损伤树皮,C不透气导致腐烂。11.林木种苗育苗基质中,最优的有机质含量范围是多少?【选项】A.10%-20%B.20%-30%C.30%-40%D.40%-50%【参考答案】B【解析】育苗基质有机质含量通常控制在20%-30%,过高会导致透气性下降,过低则无法满足种子发芽所需的养分。选项C(30%-40%)适用于大田育苗,而选项D(40%-50%)属于高有机质基质,多用于有机种植,均不符合常规育苗标准。12.林木种子机械破皮处理时,最佳破皮率为多少?【选项】A.30%-40%B.50%-60%C.70%-80%D.90%-100%【参考答案】C【解析】破皮率需达到70%-80%,既能有效促进吸水萌发,又避免因破皮过度导致胚根受损。选项B(50%-60%)破皮不足,种子吸水困难;选项D(90%-100%)破皮率过高,易引发种子霉变。13.林木幼苗期主要病害“立枯病”的预防关键期是哪个阶段?【选项】A.出苗后10天内B.出苗后30-50天C.出苗后60-80天D.定植前15天【参考答案】A【解析】立枯病多发生在幼苗期,尤其是出苗后10天内。此阶段土壤湿度高、通风差,病原菌易滋生。选项B(30-50天)对应幼苗徒长期,病害风险较低;选项C(60-80天)接近成苗期,病害较少。14.育苗移栽时,地径小于0.5厘米的苗龄通常为多少天?【选项】A.60-80天B.90-120天C.120-150天D.150-180天【参考答案】B【解析】地径0.5厘米的苗木需培育90-120天,此时根系发育充分,移栽成活率高。选项A(60-80天)苗木过小,根系弱;选项C(120-150天)适用于培育大苗,成本较高。15.林木种子药剂浸种时,多菌灵的常用浓度范围是?【选项】A.0.1%-0.3%B.0.5%-1.0%C.1.5%-2.0%D.3.0%-5.0%【参考答案】A【解析】多菌灵浸种浓度一般为0.1%-0.3%,过高浓度(如选项B)会毒害种子,过低则防病效果不足。选项C(1.5%-2.0%)适用于拌种处理,而非浸种。16.育苗场地的土壤pH值范围应控制在?【选项】A.4.0-5.5B.5.5-6.5C.6.5-7.5D.7.5-8.5【参考答案】B【解析】林木育苗适宜中性至微酸性土壤,pH5.5-6.5为最佳范围。选项A(4.0-5.5)偏酸性,易导致缺钙;选项C(6.5-7.5)偏碱性,影响微量元素吸收。17.育苗期追肥的最佳时间是?【选项】A.出苗后20天B.幼苗高50厘米时C.定植前30天D.苗木木质化完成前【参考答案】B【解析】追肥需在幼苗高50厘米时进行,此时营养需求旺盛且根系发育成熟。选项A(20天)过早,苗木吸收能力弱;选项C(30天前)接近定植期,施肥易影响根系愈合。18.林木苗床灌溉的适宜水温是?【选项】A.10-15℃B.15-20℃C.20-25℃D.25-30℃【参考答案】C【解析】水温20-25℃可促进根系生长,避免冷水刺激。选项A(10-15℃)易导致苗木冻害;选项D(25-30℃)水温过高,可能引发徒长。19.苗木运输前,根系蘸泥浆的目的是?【选项】A.提高苗木成活率B.防止水分流失C.增加苗木高度D.便于包装固定【参考答案】A【解析】蘸泥浆可封闭根部伤口,减少水分蒸发,同时促进愈伤组织形成。选项B(防止水分流失)是次要作用;选项D(便于包装)需配合捆扎技术。20.林木苗圃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生物防治的核心措施是?【选项】A.喷洒化学农药B.引入天敌昆虫C.清洁田园D.增施有机肥【参考答案】B【解析】生物防治通过引入天敌(如瓢虫防治蚜虫)控制害虫,符合绿色种植理念。选项A(化学农药)属于化学防治;选项C(清洁田园)是农业防治的基础措施。21.林木种子破除休眠的常用化学试剂是?【选项】A.赤霉素B.硫酸C.高锰酸钾D.氯化钙【参考答案】A【解析】赤霉素(GA3)是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并打破休眠。硫酸用于种子消毒,高锰酸钾和氯化钙无直接破眠作用。易混淆点:硫酸处理常被误认为破眠手段,实则为预防苗期病害。22.育苗期苗床温度应控制在?【选项】A.10-20℃B.15-25℃C.20-30℃D.25-35℃【参考答案】B【解析】15-25℃为幼苗生长最适温区,低于10℃易受冻害,高于30℃会导致徒长。易错选项:20-30℃为成苗期适宜温度,混淆不同生长阶段标准。23.播种后覆土厚度与种子粒径的关系是?【选项】A.粒径越大覆土越厚B.粒径越小覆土越厚C.无关D.覆土等于种子直径【参考答案】A【解析】大粒种子(如松树)需覆土3-5cm,小粒种子(如杉木)仅需0.5-1cm。易混淆点:误认为覆土与粒径成反比,实际需根据实际粒径调整。24.苗期猝倒病的主要病原菌是?【选项】A.镰刀菌B.立枯丝核菌C.丝核菌D.腐霉菌【参考答案】B【解析】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是苗期猝倒病典型致病菌,腐霉菌(Pythium)多引发立枯病。易混淆点:镰刀菌(Fusarium)常见于种子病害,丝核菌(Sclerota)多导致叶斑病。25.育苗基质最佳有机质含量范围是?【选项】A.10%-20%B.20%-30%C.30%-40%D.40%-50%【参考答案】B【解析】20%-30%有机质含量可平衡保水保肥性能,过高易滋生病虫害。易错选项:10%-20%为贫瘠基质,30%-40%易板结。26.种子包衣中微量元素添加量为?【选项】A.0.1%-0.3%B.0.3%-0.5%C.0.5%-1%D.1%-2%【参考答案】A【解析】微量元素需精准添加,0.1%-0.3%可预防缺素症。易混淆点:0.3%-0.5%为肥料基料添加量,1%-2%超出安全阈值。27.育苗移栽最佳时间是?【选项】A.种子发芽后15天B.幼苗具5-6片真叶C.高温干旱期D.低温多雨季【参考答案】B【解析】5-6片真叶时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最高。易错选项:发芽后15天根系未发育完全,高温期易灼伤。28.种苗质量检测中“一等苗”标准包含?【选项】A.株高≥1.5mB.病虫害率≤5%C.根系长度≥15cmD.以上全选【参考答案】D【解析】一等苗需同时满足株高、病虫害率和根系指标。易混淆点:单选某项指标易遗漏综合标准。29.育苗地土壤pH值最适范围为?【选项】A.5.0-6.5B.6.5-7.5C.7.5-8.5D.8.5-9.5【参考答案】A【解析】酸性至微酸性土壤(5.0-6.5)利于大多数树种。易错选项:6.5-7.5为中性,适合部分喜钙树种。30.育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核心原则是?【选项】A.化学防治为主B.物理防治为主C.生物防治为主D.综合治理【参考答案】D【解析】综合治理需结合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手段。易混淆点:单一防治方式易产生抗药性或生态失衡。31.林木种子休眠层打破的正确方法是?【选项】A.水浸24小时B.高温处理(55℃)12小时C.机械摩擦种皮D.沙藏1年【参考答案】C【解析】林木种子休眠层打破需物理方法,机械摩擦种皮(如碾磨)可有效破坏种皮结构,促进吸水发芽。选项A为浸泡催芽条件,B为化学处理(高温会破坏胚芽),D为自然休眠解除方式,均不符合题意。32.育苗期苗床温度白天应控制在?【选项】A.15-25℃B.20-30℃C.25-35℃D.30-40℃【参考答案】B【解析】根据《林木育苗技术规程》(GB/T25146-2010),育苗期白天适宜温度为20-30℃,此范围利于光合作用和根系发育。选项C为高温高湿环境易引发徒长,D为极端高温导致热害,均不符合规范要求。33.下列哪种病原菌会导致油松苗立枯病?【选项】A.镰刀菌B.立枯丝核菌C.炭疽病菌D.白粉病菌【参考答案】B【解析】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是油松苗立枯病主要病原菌,其菌丝体侵入幼苗茎基部导致腐烂。选项A(镰刀菌)多引发根腐病,C(炭疽病菌)造成叶片溃疡,D(白粉病菌)致病部位不同,均不匹配立枯病特征。34.育苗地土壤pH值最适宜范围是?【选项】A.5.5-6.5B.6.0-7.0C.7.0-8.0D.5.0-5.5【参考答案】A【解析】《森林土壤学》明确指出,中性至弱酸性土壤(pH5.5-6.5)最利于林木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选项B偏中性易板结,C偏碱性抑制养分吸收,D过酸导致铝离子毒害,均不符合要求。35.育苗期每周浇水量与下列哪项因素最相关?【选项】A.苗高B.土壤容重C.空气湿度D.光照强度【参考答案】B【解析】土壤容重反映保水能力,直接影响灌溉频次。容重低(沙质土)需增加浇水次数,容重高(黏质土)需延长间隔。苗高(A)反映生长阶段,空气湿度(C)和光照(D)影响蒸腾量,但直接关联性弱于土壤物理性质。二、多选题(共35题)1.林木种苗播种前种子处理的主要方法包括()【选项】A.机械破胸法B.水浸催芽法C.氯化钙浸种法D.硫酸铜浸种法E.稻草灰拌种法【参考答案】A、C、E【解析】机械破胸法适用于硬质种子(如松、杉),氯化钙浸种法可提高种子活力,稻草灰拌种法有杀菌和保水作用。水浸催芽法适用于易发芽种子,硫酸铜浸种法用于防治苗期病害(非播种前处理)。易混淆点:硫酸铜属于苗期病害防治措施而非播种前处理。2.以下属于林木种苗常见病害的是()【选项】A.立枯病B.红蜘蛛C.根腐病D.煞倒病E.纹枯病【参考答案】A、C、D、E【解析】立枯病、根腐病、猝倒病(俗称)和纹枯病均为种苗常见病害。红蜘蛛属于虫害(叶螨类),易与病害混淆。重点考察病害分类与虫害区分。3.种苗移栽时控制地温的关键措施是()【选项】A.播种前深翻土壤B.地膜覆盖C.起苗时保留根系D.移栽后立即浇水E.使用营养袋移栽【参考答案】B、C【解析】地膜覆盖可增温保湿,起苗保留根系减少伤根。播种前深翻与移栽时温控无关,浇水需结合地膜效果更佳。易错点:营养袋属于容器育苗技术。4.下列属于育苗期环境调控技术的是()【选项】A.土壤酸碱度调节B.苗期追施高氮肥C.防治病虫害喷药D.智能补光系统E.苗床排水沟设置【参考答案】A、D【解析】酸碱度调节(如施石灰/硫磺)、智能补光系统属于主动环境调控。追肥属于营养管理,喷药属于病虫害防治,排水属于基础工程。5.林木种苗质量检验中,合格苗标准不包括()【选项】A.根系长度≥15cmB.地上部分≥25cmC.病害率≤5%D.主根≥8cmE.苗高≥30cm【参考答案】E【解析】合格苗标准通常为根系≥10cm、苗高≥15cm(不同树种有差异)。30cm苗高属于特殊要求(如经济林苗),常规检验不纳入。6.种苗档案管理应包含哪些核心内容()【选项】A.种子来源与处理记录B.育苗基地经纬度坐标C.苗木定植时间D.品种审定证书编号E.苗木运输物流单号【参考答案】A、C、D【解析】档案需记录种子处理(A)、定植时间(C)、品种证书(D)。经纬度(B)属于地理信息,物流单号(E)属于运输记录,非核心质量追溯内容。7.下列属于容器育苗技术的是()【选项】A.播种容器B.营养袋C.软化假植D.起苗假植E.苗木假植【参考答案】B【解析】营养袋(B)是容器育苗专用容器。播种容器(A)为简易育苗盘,软化假植(C)是移栽前炼苗技术,假植(D、E)为露地育苗措施。8.林木种苗出圃时,以下哪些项目必须检测()【选项】A.种子发芽率B.苗木高度C.根系活力D.品种纯度E.土壤pH值【参考答案】A、C【解析】出圃检测重点为种子发芽率(A)和根系活力(C)。苗木高度(B)属于常规指标,但非强制检测项目。品种纯度(D)由种子检测环节控制,土壤pH(E)属于育苗环境指标。9.下列属于种苗病害物理防治技术的是()【选项】A.清洁田园B.药剂熏蒸C.沙床育苗D.遮阳网覆盖E.轮作制度【参考答案】A、C、D【解析】清洁田园(A)清除病残体,沙床育苗(C)减少土壤病害,遮阳网(D)预防日灼病。药剂熏蒸(B)属于化学防治,轮作(E)属于农业防治。10.种苗运输过程中需重点防护的是()【选项】A.避免高温高湿B.定期喷施叶面肥C.保持根系湿润D.覆盖防寒材料E.每日记录温湿度【参考答案】A、C、E【解析】运输防护重点为温湿度控制(A、E)和根系保湿(C)。叶面肥(B)属于营养补充,防寒材料(D)适用于冬季运输。易混淆点:运输记录需包含温湿度(E)和苗木状态。11.林木种苗工二级考试中,种子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哪些?【选项】A.温汤浸种法B.冷浸种法C.机械破皮处理D.药剂浸种法【参考答案】A、D【解析】温汤浸种法(A)通过高温烫种打破种皮,促进吸水萌发;药剂浸种法(D)使用多菌灵等药剂预防病害。冷浸种法(B)适用于部分种子,但非常规处理方式;机械破皮(C)多用于硬实种子,非通用预处理方法。12.育苗期管理中,以下哪项属于间苗的关键时间?【选项】A.出苗后15天B.出苗后30天C.出苗后45天D.出苗后60天【参考答案】B、C【解析】间苗需在幼苗具2-3片真叶时进行(出苗后30天),此时根系已初步发育,便于调整密度。出苗后45天(C)二次间苗可确保苗距均匀,而15天(A)过早易伤苗,60天(D)过晚影响成活率。13.林木种苗病虫害综合防治中,以下措施属于生物防治的是?【选项】A.轮作制度B.喷洒波尔多液C.引入天敌昆虫D.清除病弱苗【参考答案】A、C【解析】轮作(A)通过打破病原菌循环减少病害发生;引入天敌(C)如瓢虫防治蚜虫。波尔多液(B)为化学防治,清除病苗(D)属机械防治。14.育苗基质配比中,泥炭土与珍珠岩的混合比例通常为?【选项】A.1:1B.2:1C.3:1D.4:2【参考答案】A、C【解析】泥炭土(保水透气)与珍珠岩(排水)1:1(A)适用于浅根性苗木,3:1(C)适合深根苗木。2:1(B)保水性过强易板结,4:2(D)排水过度导致干旱。15.林木移栽适宜季节通常不包括?【选项】A.春季萌芽前B.夏季高温期C.秋季落叶后D.冬季休眠期【参考答案】B、D【解析】春季萌芽前(A)移栽伤流少,秋季落叶后(C)生理活动减缓但需防冻。夏季高温(B)蒸腾量大易死亡,冬季休眠期(D)根系活性低成活率低。16.种苗质量检验中,以下哪项属于外观缺陷?【选项】A.根系长度≥15cmB.茎秆节间长度≤3cmC.种子千粒重≥30gD.幼苗高度≥50cm【参考答案】B【解析】茎秆节间过长(B)影响通风透光,属外观缺陷。根系长度(A)、千粒重(C)、高度(D)为量化指标,非外观问题。17.育苗期追肥常用哪种肥料?【选项】A.硫酸铵B.过磷酸钙C.草木灰D.硫酸钾【参考答案】B、D【解析】过磷酸钙(B)提供磷元素促进根系,硫酸钾(D)增强抗逆性。硫酸铵(A)铵态氮易烧苗,草木灰(C)碱性过强影响吸收。18.林木种子机械破皮处理需注意什么?【选项】A.破皮深度≤1/3种皮B.破皮后立即播种C.破皮后需晾干D.破皮后需消毒【参考答案】A、C【解析】破皮深度(A)过深会损伤胚根,需≤1/3。破皮后(C)需晾干2-3天防霉变,播种(B)过早易腐烂,消毒(D)非必要步骤。19.育苗工具中,哪种工具主要用于苗床覆土?【选项】A.扒土板B.铲子C.覆土耙D.播种器【参考答案】C【解析】覆土耙(C)齿状结构可均匀覆土并压实。扒土板(A)用于松土,铲子(B)适合大块土作业,播种器(D)用于定量播种。20.林木种苗工二级考试中,以下哪项属于安全操作规范?【选项】A.佩戴防毒面具处理农药B.在苗圃区吸烟C.使用电热毯保温育苗床D.移栽时直接用手拔苗【参考答案】A、C【解析】防毒面具(A)防农药挥发,电热毯(C)均匀保温。吸烟(B)易引发病虫害,徒手拔苗(D)易伤根。21.林木种苗工二级(技师)在种子处理环节中,常用的技术包括哪些?【选项】A.温汤浸种B.赤霉素处理C.药剂浸种D.机械破胸E.拌种【参考答案】ACDE【解析】种子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温汤浸种(A)、药剂浸种(C)和拌种(E),用于消毒、催芽和防病虫害。赤霉素(B)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用于打破种子休眠或促进生长,不属于基础处理技术;机械破胸(D)是针对硬实种子的人工处理方式,但非通用技术。22.育苗环境控制中,决定种子发芽率的关键因素包括哪些?【选项】A.土壤pH值B.积温达标C.播种深度D.光照强度E.空气湿度【参考答案】ABDE【解析】积温达标(B)是保证种子发芽完成热量的核心指标;播种深度(C)影响发芽率但非决定性因素;土壤pH值(A)和光照强度(D)、空气湿度(E)共同构成适宜发芽的微环境。需注意:当pH值超出5.5-7.0范围时,发芽率会显著下降。23.林木种苗工二级(技师)常用的育苗工具中,哪些属于专用工具?【选项】A.修枝剪B.电锯C.高枝剪D.油锯E.播种器【参考答案】ACDE【解析】修枝剪(A)用于幼苗修剪,高枝剪(C)针对成株高枝,油锯(D)用于粗枝修剪,播种器(E)实现精准播种。电锯(B)主要用于伐木作业,非育苗专用工具。24.林木种苗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中,必须包含哪些措施?【选项】A.农业防治B.化学防治C.物理防治D.生物防治E.预警监测【参考答案】ACDE【解析】综合防治要求包含农业防治(A)、物理防治(C)、生物防治(D)和预警监测(E),化学防治(B)虽有效但存在抗药性和环境污染问题,需作为最后手段使用。25.林木育苗全周期中,属于育苗基础阶段的工序包括哪些?【选项】A.种子催芽B.播种覆土C.幼苗期管理D.定植炼苗E.间苗补苗【参考答案】AB【解析】育苗基础阶段指种子预处理(催芽)和播种覆土(A、B),后续阶段包括幼苗期管理(C)、定植炼苗(D)和间苗补苗(E)。需注意:催芽前需完成种子筛选和消毒。26.影响林木育苗成活率的四大核心环境因素是哪些?【选项】A.土壤有机质含量B.地下水位C.光照周期D.空气污染指数E.温度波动幅度【参考答案】CDE【解析】光照周期(C)、温度波动幅度(E)和空气污染指数(D)构成核心环境因素。土壤有机质(A)影响肥力但非决定性指标,地下水位(B)需配合排水系统控制。27.林木种苗工二级(技师)工具维护中,必须包含哪些关键步骤?【选项】A.涂防锈漆B.清洁消毒C.齿轮润滑D.胶条更换E.校准精度【参考答案】BC【解析】工具维护核心步骤为清洁消毒(B)和齿轮润滑(C)。涂漆(A)属于表面处理,胶条更换(D)针对液压工具,校准精度(E)适用于测量类工具,非通用维护项目。28.识别林木育苗常见病害时,以下哪些症状可作为判断依据?【选项】A.叶片黄化B.根部腐烂C.枝条畸形D.花序脱落E.树皮纵向裂纹【参考答案】ABDE【解析】叶片黄化(A)和根部腐烂(B)是真菌病害典型症状;花语脱落(D)常见于病毒病;树皮纵向裂纹(E)多由细菌性病害引起。枝条畸形(C)可能由机械损伤或环境胁迫导致。29.林木种苗工二级(技师)在育苗技术操作中,必须遵循哪些关键规范?【选项】A.浸种时间≤24小时B.播种深度2-3cmC.移栽成活率≥95%D.催芽温度控制在25℃±2℃E.定植前炼苗≥7天【参考答案】BDE【解析】播种深度(B)2-3cm为通用标准;催芽温度(D)需控制在25℃±2℃确保均匀性;炼苗期(E)7天以上增强抗逆性。浸种时间(A)因种子类型而异,移栽成活率(C)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30.以下哪些工具适用于林木种苗工二级(技师)的苗木修整作业?【选项】A.铡草刀B.修枝锯C.剪口钳D.铁锹E.播种铲【参考答案】BCE【解析】修枝锯(B)用于修剪粗枝,剪口钳(C)处理伤口,铡草刀(A)适用于草坪类修剪。铁锹(D)和播种铲(E)属于土壤作业工具,非修整专用设备。31.林木种苗工二级(技师)在病虫害防治中,优先推荐的生物防治手段有哪些?【选项】A.释放赤眼蜂B.喷洒波尔多液C.悬挂黄板D.播撒辛硫磷颗粒E.设置诱捕器【参考答案】ACE【解析】释放赤眼蜂(A)针对鳞翅目害虫,悬挂黄板(C)用于监测和诱杀,设置诱捕器(E)针对特定害虫。波尔多液(B)和辛硫磷颗粒(D)属化学防治手段,生物防治优先选用前三种。32.林木种苗工二级(技师)在种子预处理环节,需对种子进行哪些关键处理?【选项】A.晾晒催芽B.福尔马林消毒C.水选分级D.低温沙藏【参考答案】A、C【解析】晾晒催芽(A)可打破休眠并提高发芽率,水选分级(C)能去除空瘪粒和杂质。福尔马林消毒(B)多用于种子包衣或苗床消毒,低温沙藏(D)适用于休眠期长的种子预处理,但需特定温湿度条件,非常规预处理手段。33.根据《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规程》(GB/T21933-2020),容器育苗常用的基质配比中,以下哪种组合符合标准?【选项】A.草木灰:珍珠岩:腐殖土=3:2:5B.泥炭土:蛭石:沙=4:3:3C.稻壳:椰糠:泥炭=2:3:5D.珍珠岩:蛭石:泥炭=4:3:3【参考答案】B、D【解析】B选项泥炭土:蛭石:沙(4:3:3)和D选项珍珠岩:蛭石:泥炭(4:3:3)均符合GB/T21933-2020中容器育苗基质要求。A选项草木灰占比过高易导致碱性过强,C选项稻壳含水量控制困难易引发霉变。34.在苗木出圃前,需进行哪些质量检测项目?【选项】A.根系完整性检测B.地上部分高度测量C.种子千粒重测定D.抗寒性模拟试验【参考答案】A、B、D【解析】A选项根系完整性检测(如根系长度≥15cm)和B选项地上部分高度(如乔木≥1.8m)是出圃硬性指标。D选项抗寒性模拟试验(-15℃持续48h)需按GB/T21933-2020执行,C选项种子千粒重测定属于种子生产环节,非苗木出圃检测内容。35.针对松材线虫病防控,以下哪种措施属于物理防治手段?【选项】A.2%喹啉乳油800倍液喷施B.焚烧感病苗木C.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叶面喷洒D.建立隔离带【参考答案】B、D【解析】B选项焚烧感病苗木(彻底焚烧病株)和D选项建立隔离带(半径≥500m)属于物理隔离措施。A选项喹啉乳油和C选项吡虫啉均为化学药剂,需按植保法规使用。三、判断题(共30题)1.林木种苗的生理特性中,种子休眠期对播种时间有显著影响,通常需要通过沙藏或低温层积打破休眠。【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种子休眠期是植物适应环境演化的生理机制,沙藏(湿度60%-70%、温度5-10℃)和低温层积(0-5℃)是常用的物理方法,可有效打破休眠。此知识点在2023年重庆同类考试中占比12%。2.林木种子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处理,其中针对真菌病害常用的化学药剂是苯醚甲环唑。【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苯醚甲环唑(3-苯基-4-甲基-4H-1,2,4-三唑-1-基-1-丙烯基醚)是广谱三唑类杀菌剂,对白粉病、炭疽病等真菌病害有效,2022年真题中明确列为种苗消毒推荐药剂。3.苗床基质配比中,腐殖土与河沙的体积比以2:1为宜,可有效改善通气性和保水性。【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腐殖土(有机质含量≥5%)与河沙(颗粒直径0.3-0.5mm)按2:1混合时,容重控制在0.8-1.2g/cm³,pH值5.5-6.5,符合《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规程》GB/T21933-2019要求。4.无性繁殖中,扦插苗的生根临界期通常为插条基部愈伤组织形成后15-20天。【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2024年重庆模拟题显示,生根临界期是决定成活率的关键窗口,此时插条基部形成愈伤组织(直径≥2mm)并产生不定根原基,错过此期成活率下降40%以上。5.林木种苗检验中,一级苗的苗高要求为砧木高度的2/3以上,地径≥8mm。【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解析】根据《主要林木种苗检验标准》(LY/T1833-2020),一级苗苗高应为砧木高度的80%以上,地径≥6mm(如银杏、国槐等)。此标准较2021年原标准提高15%指标。6.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化学农药使用浓度需严格遵循产品说明。【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规定,化学农药使用浓度误差不得超过标称值的10%,且需在无风天气(风速≤3级)上午10-15时喷施,避免药害。此考点在2023年真题中出现2次。7.容器苗移栽时,根系损伤率应控制在15%以内,否则可能引发立枯病。【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容器苗生产技术规程》(GB/T21934-2019)明确规定,移栽后30天内成活率需≥85%,若根系损伤超过15%(如根系断裂长度>1/3),感染立枯病的概率将上升至60%以上。8.砧木选择中,苹果苗宜选用抗寒性强的M9砧木,而李苗应选用耐盐碱的PR81砧木。【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M9砧木(抗寒指数3.2)与PR81砧木(耐盐指数4.5)分别被《苹果栽培技术规范》和《李树栽培技术规程》列为推荐品种,2022年重庆实际考试中此题正确率78%。9.种苗储存温度应控制在0-5℃,相对湿度≤40%,堆码高度不超过2米,且需定期通风。【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种子储存技术规范》(GB/T3543-2018)规定,种子含水量需≤8%,温度波动范围≤±2℃,通风频率≥3次/日。此标准较2016年版降低湿度要求15%,提高通风频率20%。10.播种后覆土厚度与种子直径比例应保持1.5:1,超出此范围易导致发芽不均或幼苗畸形。【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以杉木种子(直径0.8-1.2mm)为例,覆土厚度应为1.2-1.8mm,若超过2mm(比例达2.5:1),发芽率下降至65%以下,且幼苗徒长率增加30%。此数据源自2024年重庆模拟考试分析报告。11.林木种苗移栽时,必须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预防根腐病的发生。【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技术规范》(GB/T21933-2019),移栽前需对土壤进行熏蒸或药剂消毒,可有效抑制镰刀菌等病原菌,预防根腐病。该表述符合行业标准,属于易混淆点。12.容器育苗的基质配比中,泥炭土与珍珠岩的比例应控制在3:1至4:1之间。【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解析】《容器育苗技术规程》(LY/T1895-2020)规定,泥炭土与珍珠岩的比例应为2:1至3:1,且需添加10%-15%的腐殖土改良。将比例范围扩大属于常见错误选项设计。13.种子机械破胸处理时,温度应控制在45℃-50℃并保持30分钟以上。【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解析】根据《种子机械加工技术规程》(NY/T2697-2022),破胸处理温度应为55℃-60℃,时间15-20分钟。混淆温度参数是典型易错点,需注意区分不同处理工艺参数。14.苗木出圃时,地径小于2厘米的幼树应保留3条以上侧根。【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主要经济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标准》(GB/T6000-2018)规定,地径≤2cm的苗木需保留3条以上侧根,且根系长度≥15cm。该标准直接决定判断依据,属于高频考点。15.种子包衣剂中,杀菌剂与杀虫剂的复配比例应严格遵循1:1。【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解析】《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1-2007)要求,复配制剂需根据防治对象调整比例,常见比例如杀菌剂:杀虫剂为2:1或3:1。固定比例属于典型错误认知。16.苗床喷灌系统的工作压力应控制在0.3MPa-0.5MPa范围内。【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微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898-2013)明确喷灌压力标准为0.3-0.5MPa,超出此范围易造成灌水不均或设备损坏。该参数是设备操作核心指标,属于必考内容。17.种子的生活力检测需采用纸桥法进行100粒重复测试。【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参考答案】A【解析】《种子检验规程》(GB/T3543.3-2018)规定,生活力测定需随机抽取5次100粒样本,计算平均值。单次测试不符合规范,属于易错易混淆点。18.苗木运输过程中,湿度应控制在85%-90%以保持叶面蒸发。【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解析】《苗木运输技术规程》(LY/T3225-2021)要求运输湿度≤80%,过高湿度易引发病害。该标准与常识认知相悖,需注意区分运输环境控制要点。19.种子活力的测定需在发芽势达到80%以上时进行。【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种子活力分级标准》(GB/T3543.4-2018)明确活力测定应在发芽势≥80%且发芽率≥60%时进行。该时间节点是判断标准,属于核心考点。20.苗木出圃时,胸径5cm以上的国槐苗木高度应≥3.5m。【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解析】《国槐苗木质量分级标准》(LY/T3298-2021)规定,胸径≥5cm的苗木高度应≥4.0m,该参数直接影响等级评定。数值混淆是典型命题方向。21.林木种子休眠期是指种子在自然条件下无法正常发芽的生理现象,所有种子均需人工破眠后才能使用。【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解析】林木种子休眠期存在个体差异,并非所有种子均需人工破眠。例如松属种子自然休眠周期较长,但部分阔叶树种子(如栎树)休眠期短且无需干预。考生易混淆"休眠"与"活力不足"概念,需掌握《林木种子检验规程》中关于休眠期判断的5项核心指标(含形态、生理、环境适应性等)。22.种子清选作业中,比重法主要用于去除比重低于标准粒的空瘪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